• 沒有找到結果。

實作,最後則說明結果的比較與分析,並對該 RFID 物流管理系統之效益進

行說明。

(6). 第六章結論與未來研究方向:主要說明本研究所獲得的成果,及未來的研 究方向。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無線射頻辨識

2.1.1 無線射頻辨識的意義

無線射頻辨識(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是一種結合嵌入貨品中 的晶片、標籤、接收器、後端系統中介軟體等形成的辨識技術。其主要的原理為 利用無線電波發送的磁場(Field)進行無線資料辨識及擷取的工作,可以爲用戶提 供快捷、方便、即時的資訊,是實現移動通信的關鍵技術之一[1]。

藉由晶片發射電波,加速貨物流通的過程,並且拉大可監控距離。RFID 標 籤最大目的在於取代目前廣泛運用的條碼,透過結合無線網路的技術,可以加速 資料傳遞的速度,改善以往條碼還必須運用人工以讀取機方式讀取的步驟。

所有 RFID 系統的最大特色是 NLOS ( Non-Line of Sight ),例如賣場結帳時,消 費者可以直接地將裝滿商品的推車推過收銀台,即時地就完成結帳作業,大大縮 短人工作業時間[15]。

RFID 與目前接觸式、循序讀取的磁卡或條碼技術相較,具有防磁、防水、

耐高溫、使用壽命長、讀取距離較長、安全性高、儲存容量大、儲存資料可修改 及體積小等優勢,加上 RFID 讀取器可在每秒同時讀取 200 至 240 個標籤,具有 更高的系統效率,因此極具取代條碼的潛力[6]。

在舊式環境中,如果條碼與讀取機之間存在著雪、霧、冰、灰燼等物質,就 有可能影響作業。RFID 能在短時間內並在較遠的距離內取得資訊,尤其是主動 式標籤更能在互動式的運用中,發揮極大功效。例如生產線追蹤、維修紀錄、維 修紀錄、動態環境偵測等[6]。

RFID 利用射頻技術辨識貼附於商品上之微小 IC 晶片(RFID Tag, RFID 標籤)

內的資料,再將資料傳到後端系統,以進行追蹤、統計、結帳、查核及存貨控制 等處理,其為一種非接觸式、短距離的自動識別技術[15]。

2.1.2 RFID 的演進

這樣的技術演進至今已超過一甲子。RFID 在歷史上的首次應用可以追溯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約 1940 年代) ,其當時的功能是用於分辨出敵方飛機與 我方飛機。我方的飛機上裝載有高耗電量的主動式標籤(Active Tag),當雷達發出 詢問的訊號,這些標籤就會發出適當的回應,藉以識別出自己是友軍或是敵軍。

此系統稱為 IFF(Identify: Friend or Foe)。目前世界上的飛安管制系統仍是以此為 概念[2]。 展至所有供應商,加上 IBM、Microsoft、Home Depot、CVS、Target、Lowe's 與 日本三越百貨公司等大廠相繼宣布使用 RFID 系統,使得 RFID 商機突然湧現。

整個演進過程可以見下表 1 [3]。

表 1 RFID 的演進

Year The Decades of RFID

1940 – 1950

Radar refined and used, major World War II development effort.

RFID invented in 1948.

1950 - 1960 Early explorations of RFID technology, laboratory experiments.

1960 - 1970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RFID.

Start of applications field trials.

1970 - 1980

Explosion of RFID development.

Tests of RFID accelerate.

Very early adopter implementations of RFID.

1980 - 1990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of RFID enter mainstream.

1990 - 2000

Emergence of standards.

RFID widely deployed.

RFID becomes a part of everyday life.

2.1.3 RFID 原理

RFID 系統的主要組成元件為[4]

(1). Tag 標籤:主要負責儲存被識別物的相關資料,如品號, 品名, 規格等等。

(2). 讀取器:負責讀/寫電子標籤上的資料。

(3). 天線:負責無線電訊號的感應。

(4). 後端系統平台:後台系統控管與其他相關系統的連結。

標籤可以分為主動式( active )和被動式( passive ),主動式標籤內部包含了電 池以及天線,而被動式標籤只有線圈。主動式標籤因為多了電池,其內部的資料 可以被改寫,傳輸距離也較大,內部資料容量也大。而被動式標籤因為只有線圈,

所以必須要靠讀取機發出的電場取得能量。被動式標簽上的線圈可以感應讀取機 送來的訊號而改變電場電壓,因此讀取機可以經由降壓的變化而探知標籤所攜帶 的信號。雖然容量以及距離較小,但是相對的其構造就較為簡單、並且便宜而且 壽命就維持久[17]。

讀取機可以利用其天線對標籤作讀取或寫入的動作,根據不同的 RFID 系統 會有不同種類的天線。讀取機有固定式以及手持式兩種,後者較為輕便,有方向 性但感應距離不長,通常讀取機天線的感應距離可為一英吋至一百公尺以上。

當讀取器接近標籤時,讀取器就會透過天線發送訊號,標籤收到訊號後轉換為運 作時所需的能量,在執行某些運算(若有必要時)後,回傳資料給讀取器,讀取 器將收到的訊號解碼之後,再傳送給後端系統做下一步的處理[17]。

圖 2 RFID 運作示意圖

2.1.4 RFID 中介軟體

此外,我們必須透過依個所謂的 RFID 中介軟體的角色,才能夠讓我們後端 的資訊系統來和 RFID 讀取機進行動作。就軟體來說,中介軟體扮演著與現有流 程資料整合,及處理 RFID 資料的重大角色[17]。

此中介軟體設計必須達成下列四個目標[18]:

(1). 中介軟體需具有協調性,提供一致的介面給不同廠商的應用系統。

(2). 提供一個開放且具有彈性系統所需要的中介軟體架構。

(3). 制定 reader 硬體廠商所需提供的韌體功能標準介面。

(4). 達成 AutoID 所訂定中介軟體的基本功能,並強化對多個讀卡機介面的功 能,及對其他系統端的資料安全保護。

根據 Auto-ID Center 提出的中介軟體系統架構 (如圖 3 所示)設計中介軟 體,將 RFID 中介軟體區分為 Reader Interface、Processing Module、及 Application Interface [5]。

圖 3 RFID 中介軟體架構圖

各模組的功能說明如下:

1. Reader Interface

Reader Interface 的功能,包含下列三個部分:

(1). 提供 RFID Reader 硬體與 Middleware 之連接介面。

(2). 負責 Reader Adapter 與後端軟體之通訊介面,並要能支援多種 Reader Adapter。

(3). 能夠接受遠端命令,控制 Reader Adapter。

2. Process Module

Porcess Module 的功能,包含下列五個部分:

(1). 在系統管轄下,能夠觀察所有 Reader 的狀態。

(2). 提供 Processing Modules 向系統註冊的機制。

(3). 提供 EPC code 和 non-EPC code 轉換的功能。

(4). 提供 Reader 管理的功能,例如新增、刪除、停用、群組…等功能。

(5). 提供過濾不同 Reader 所接收內容的功能。

3. Application Interface

Application Interface 功能,包括:

(1). 透過一致的 XML-RPC/SOAP-RPC 溝通方式。

(2). 連接企業內部既有資料庫(如存貨系統)或 EPC 相關資料庫,使外部應用系 統可透過此 RFID Middleware 取得相關 EPC/nonEPC 資訊。

2.2 電子產品碼

2.2.1 電子產品碼概述

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MI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Technology)的自動識別 中心(Auto-ID Center),是自動識別系統的主要研發機構,自 2003 年 10 月 31 日以後,Auto-ID Center 已正式結束,所有研究逐步併入自動識別實驗室(Auto-ID LAB)。該中心已經為各種產品的全球唯一識別號碼,提出一個通用的標準稱作

「電子產品碼」(EPC, Electronic Product Code),這個編碼和全球貿易項目號碼

(GTIN, Global Trade Item Number )或車輛識別碼(VIN, 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 )類似,EPC 碼是存放在 RFID 標籤內,經由讀取器讀出 EPC 碼後,可 透過網路查詢 EPC 碼所代表的物品名稱及相關資訊,這個網路稱為 EPC 全球網 路(EPCglobal Network)。2004 年 1 月 13 日,EPCglobal Network 正式委由 Verisign 管理物件追蹤最上層的搜尋機制,稱為 Root ONS(Object Name Service),可提 供立即識別及分享供應鏈中的物品資訊,有效率地提供資訊透明度[6]。

國際貨品編碼協會 EAN 國際組織與美國統一代碼委員會 UCC 宣佈聯合組 成 EPCglobal 後,提出了電子產品碼 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 EPC)的編碼 方式,有點類似 UPC(Universal Product Code),EPC 碼是由製造商、產品、版 本以及序列號所組成的編碼。EPC 只是存放在 RFID 晶片內的資訊,可關聯到資

料庫,構成 EPC 網路的一部分[1]。

目前使用 GTIN 碼的結構,包括申請會員公司的代碼,EAN.UCC 系統希望 沿用此公司前置碼在 EPC 編碼中,還沒申請 GTIN 編碼的公司,可以只申請 EPC 編碼,不需要 GTIN 和 EPC 的公司代碼都同時申請。電子產品碼 EPC 是 Auto-ID 中心最重要的計畫之一,自動識別中心是在 1999 年由麻省理工學院創立,並由 UCC、寶鹼及吉利公司贊助[3]。

電子產品碼 EPC 是一連串數字組成用來識別實體物件,EPC 用來列舉所有 物件並且能和未來編碼方式相容,且須聯繫實體物件與電腦網路,除效率的提升 外,還提供跨產業資訊交換服務。資訊的內容並不是儲存在 RFID 標籤內,而是 參考 EPC 關聯到網路上的資訊,形成一個電子產品碼網路。EPC 儲存的介質就 是射頻識別標籤 RFID,將指定的 EPC 碼存入標籤後附著於物件上,透過網路及 資訊平臺存取和傳遞資料,隨著物件移動用於追蹤實體物件動向[7]。

EPC 是一個可擴充的編碼系統,為符合各產業不同的特性,編碼上可調整設 計,達到所有的物件編碼都是唯一的目的。目前已公佈的 EPC 標籤規格書得知,

EPC 碼可分為三種,分別是 64 位元(bit)、96 位元及 128 位元三種,其基礎編 碼方式(General Identifier-- GID)是將 EPC 碼結構分為四區塊:標頭(Header)、

一般管理者代碼(General Manager Number)、物件類別碼(Object Class)以及序 號(Serial Number)。資料位元結構分為以下四個部分[13]:

1.標頭(Header)或稱版本(Version)

用來定義編碼形式、長度與接續的資料部分。版本編號的位元結構分成七種

(如表 2),64-bit 的長度有兩個位元,96-bit 及 128-bit 的長度有 8 位元,EPC 用 單一識別碼和感應的周邊設備通訊,在這種情況下版本編號就非常重要,版本號 碼表示某些特定 EPC 總長度,64-bit 長度為 2,定義的三種形式分別為 01、10、

11,所有 EPC 大於 64 位元的前兩碼都必須以 0 為開頭,因此 96-bit 的序號從 001 開始,256-bit 的 EPC 其版本前四碼都是 0000,序號從 00001 開始,已下說明版 本定義的值:

表 2 EPC 定義版本的值

2.EPC 領域管理者(EPC Domain manager)

定義製造商實體,管理連續資料並負責維護自己領域內的物件資料形式與連 續識別碼,由 EPCglobal 發給公司以確保每一個領域內都是唯一的。

3.物品類別(Object class)

產品分類區,可視為產品類別、存貨記錄單元或表示產品批號。在指定號碼 時對於區域(Domain Manager)內的用戶沒有特別的要求,唯一的建議是不要使 用 0 這個值。

4.序號(EPC serial number)

該項物件的流水號,在指定號碼時對於區域(Domain Manager)內的用戶沒 有特別的要求,唯一的建議是不要使用 0 這個值。

EPC 的公司碼及產品碼均可與現行 EAN 編碼系統結合,舉 EPC 版本 2 的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