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1 研究背景

在國際上有許多企業已將 RFID 當成未來重要的的新興科技,CNN 將 RFID 列入 2004 年十大重要創新科技之一,ZDNet 也將 RFID 列入 2005 年十大 IT 技 術之一,加上自 Wal-Mart 宣佈從 2005 年 1 月 1 日起,前 100 大供應商必需在棧 板上使用 RFID 標籤,以利用 RFID 的技術來改善存貨管理,並且提高整個供應 鏈的可視度(visibility)。

每年 Wal-Mart 光是前 100 大供應商,就必須處理大約 10 億箱的進貨量。身 為全球零售業的龍頭,Wal-Mart 要求供應商採用 RFID 的舉動,預計將加快 RFID 實用技術的來臨。Wal-Mart 透過 RFID 來提升整個供應鏈效益的計畫,若是成功 的話,不但 RFID 技術將更落實,也有助於相關標準的訂定。

國內也有幾項先期試驗的計畫,由經濟部有關單位補助國內企業實行 RFID 先期試驗計劃,例如永豐餘參與「RFID 嵌入物流載具容器發展」之計畫工作,

結合工研院、新竹貨運公司、飛利浦公司進行 RFID 嵌入塑膠棧板之進出貨作業 的現場驗證測試(Field Test),並於 2003 年 12 月 5 日於永豐餘公司新屋廠對

「RFID 載具容器規範小組」的參與企業進行現場展示,這表示藉由國際大廠的 帶動下,會帶動國內相關衍伸性的應用。

RFID 這項熱門的產品,未來發展的情形可以用另一個 Dot COM 來形容,各 國有也對於 RFID 未來成長趨勢的預估。RFID 有許多的應用方式例如企業的門 禁系統、身份識別系統、財產保護、汽車追蹤、高速公路過路計費系統等應用,

從產品的生產、運輸到銷售都可以透過射頻識別達到追蹤的目的。

1.2 研究動機

RFID 是一種無線射頻識別系統,該系統由讀取器(Reader)、電子標籤(Tag) 與應用系統端(Application System)所組合而成。目的是要將資訊透過無線通訊技 術將標籤(Tag)內的晶片所存的數位資訊,以非接觸的通訊方式傳送到讀取器 (Reader),讀取器將讀取的資料送到後端的應用系統。後端的應用系統可將獲得 的資訊,運用在日常生活,它將深深影響日常生活的運作。

近年來物流業所面臨的幾個重要問題包括: 如何提昇設備投資使用率?如 何降低營運作業成本?如何提昇顧客服務品質?使得企業致力於創新與科技延 伸的應用,除了應用全球定位系統(GPS, Global Position System)與派遣的車輛 外,在貨物追蹤方面,就無法追蹤到每一批貨物,甚至每一箱貨,只能概略知道 貨由哪部車輛承載,對於科學園區高科技廠商的貨物需進保稅倉庫分貨、撿貨、

驗貨而言,就無法完全掌握每箱貨物的狀況,因此感應式物件的研究應用正如火 如荼地展開。

此外,電子業之供應鏈中成員眾多,有原料供應商、生產工廠、運送的物流 業者、倉儲、零售等角色,將物品從生產經過品質檢驗,離開工廠後,中間經過 各種不同角色轉運,直到消費者手中為止。如此複雜的體系與角色中,存在一些 需要解決的問題,例如:出貨廠商無法很快查詢到貨物目前的狀況,現有的企業 資訊系統亦無法追蹤在途貨物,供應鏈透明度不足,無法讓貨物流通更即時。

隨著資訊技術及網路的日趨成熟,讓資訊流通及傳遞面對嚴苛的考驗,如何 快速傳遞資訊成為企業主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更是企業成功不可或缺的關鍵影 響力。這時如能有效運用射頻識別技術(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於 管理,藉由非接觸式的鑑別與確認,快速加快資料處理的時效,相信可為企業帶 來相對的效益。

1.3 研究目的

RFID 技術與 EPC 的應用,勢必對目前的供應鏈管理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在 RFID 與 EPC 架構的基礎建設完善之後,對於提升製造業、物流業與零售產業的 自動化管理,必定帶來莫大的助益。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設計及建置一個無線射頻辨識系統架構,此架構能整合 製造業現有的倉儲管理系統與物流業的貨物出口管理流程。並根據此架構實際規 劃及建構一個符合功能的資訊系統,本研究主要目的如下:

1.建立無線射頻辨識系統之應用架構

本研究以一個製造業的出貨流程為依據,在出貨的外箱上貼附射頻識別標 籤,標籤內存放的編碼為電子產品碼(EPC),當貨物通過裝有射頻識別讀取器的 門口時,進行貨物的控管,隨時掌握運送的過程、在供應商上下游間編碼整合。

2.提升產品出貨時的處理時效

從產品由倉庫出貨開始算起,包括出倉庫、抵達保稅倉、出保稅倉、抵達機 場倉庫、出機場倉庫、上飛機等六個時間點,藉由使用RFID辨識系統,以達到 節省產品出貨處理時間之目的。

3.節省企業營運的成本

藉由使用RFID辨識系統,即時追蹤到每箱產品的出貨與出口狀況,以省下 倉儲管理的人工成本。同時也藉由提高收貨、送貨和例外處理的效率,進一步節 省產品的庫存成本和缺貨成本。另外,也能避免因提領人疏忽而送錯貨,避免造 成運費損失及聯繫費用的產生,也可避免因為時間延誤導致公司形象的受損。

4.即時追蹤貨物,提升整體供應鏈的能見度

讓使用者能透過網際網路,提供即時貨物追蹤的功能,藉由在供應鏈中充分

與即時的資訊分享機制,除了能減少產品遺失的機率,可能立即追蹤到貨物最新 的情況,增加整體供應鏈的能見度。

1.4 研究步驟

本論文是參考相關歷史文獻所提出的方法與架構,並參酌製造業與物流業 的實務做法,依此架構來設計與建構整個供應鏈中的物流管理系統。同時在建構 的過程中,隨時注意 RFID 與 EPC 的最新發展趨勢、以及最新應用狀況,以使 本研究提出的架構,更能符合未來的趨勢與需求。

本研究進行之主要步驟共分為七大步驟,歸納如圖 1 所示。詳細的步驟說 明如下:

(1). 研究相關的歷史文獻資料:蒐集並研究相關歷史文獻,包含供應鏈管理、

物流管理、RFID 與 EPC 的應用等。

(2). 參酌製造業與物流業的實務做法:參酌製造業的倉儲管理與物流業的貨物 出口管理等實務上的做法,以及分析個案資料,將 RFID 與 EPC 應用在實 際的作業流程上,並以所得到的回饋資訊,做為修改整個架構之參考。

(3). 分析與設計 RFID 物流管理系統:首先定義倉儲管理與出口管理的需求內 容,再根據需求來定義 RFID 物流管理系統所應採用的技術與具備的功能。

當完成這些前置作業時,就可以設計與建構一個簡單的 RFID 物流管理系 統。

(4). 確定論文的整體架構:依據相關文獻、個案資料及 RFID 物流管理系統的測 試及改良,確定最後完成的整體架構。

(5). RFID 物流管理系統之實作:實作 RFID 物流管理系統,並作完整的測試。

(6). 成果分析與比較:分析最後產生的成果,並與事前期望的結果作一個比較,

以找出差異之處與原因。

(7). 未來研究方向及撰寫論文:探討目前 RFID 物流管理系統不足的地方,並擬

定未來可以繼續研究的方向,以及完成論文報告。

1. 研究相關的歷史文獻資料

2. 參酌製造業與物流業的實務做法

3. 分析與設計 RFID 物流管理系統

4. 確定論文的整體架構

5. RFID 物流管理系統之實作

6. 成果分析與比較

7. 未來研究方向及撰寫論文 圖 1 研究步驟

本研究之架構共包括六個章節,分別說明如下:

(1). 第一章緒論:主要是說明研究背景、研究動機、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步驟。

(2). 第二章文獻探討:以本研究相關之文獻知識作為探討之主題,其內容包括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