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3. 研究目的

3.1 系統環境與假設

圖3-1 網路拓撲圖

本研究討論在 WiMAX 系統下的群播與廣播服務環境,網路拓樸如圖 3-1 所示。

ASN-GW 負責底下所有基地台服務架構的選擇,而各種服務架構的佈建情況都不相同,

BS 0

BS 1 BS 2

Relay0 Relay1

Relay2

Relay0 Relay1

Relay2 Relay0

Relay1

Relay2

在啟用 SC-PTM 的環境下,除了主要提供服務的中心基地台為建設性訊號,其餘接收訊

號都視為干擾訊號,而在 SFN 環境下,單頻網內所有基地台訊號對使用者都視為建設性

訊號,其餘接收訊號對使用者而言則視為干擾訊號。若啟用中繼傳輸的架構時,則

Relay-enabled SC-PTM 需考慮涵蓋範圍內中繼站傳輸所帶來的訊號增益,以及周圍其他傳送訊 號干擾的影響,而 Relay-enabled SFN 基於涵蓋範圍內所有傳送方式需相同且同步,所以 涵蓋範圍內的所有中繼站都需同時啟用,增加區域內的訊號接收增益。

本研究的假設條件如下:

 使用者是均勻分佈在基地台涵蓋範圍內;

 基地台傳輸天線為全向性天線(Omni Antenna);

 所有中繼站都能成功解調並進行轉送,不需重傳;

 若啟用中繼傳輸,則區域內的所有中繼站都同步進行傳送;

 計算接收功率時,只考路徑損耗(path loss)的影響[11]。

以下為本研究中會使用到的參數定義:

N:位於 cell 內的使用者個數

:環境變數,根據選用的通道模型而變

K:傳送建設性訊號之基地台總數

J:傳送建設性訊號之中繼站總數

M:發送干擾訊號的來源總數

R:基地台涵蓋範圍半徑

 C: 確保服務品質之區域所佔基地台涵蓋範圍面積百分比

X:在 Cell 內離基地台位置最遠的使用者與基地台間的距離

PS i :第 i 個基地台的傳送功率

PI m :鄰近的第 m 個干擾訊號源

PR i j:第 i 個基地台到底下第 j 個中繼站的傳輸功率

i:第 i 個基地台傳送給使用者的功率權重值

ij:第 i 個基地台下第 j 個中繼站傳送給使用者的功率權重值

aS i D, :第 i 個基地台與使用者間的通道係數,取其絕對直平方後,即為通道增

N :使用者接收端雜訊D

NR ij :訊號傳送到第 i 個基地台到底下第 j 個中繼站的雜訊

dS i, F U :第 i 個基地台到最遠使用者(farthest user)間的距離

dR i j, F U :第 i 個基地台下第 j 個中繼站與離基地台最遠使用者間的距離

dI m, F U :第 m 個干擾訊號源與離基地台最遠使用者間的距離

dS i R i j, :第 i 個基地台到第 j 個中繼站的距離

dI m R i j, :第 m 個干擾訊號源到第 i 個基地台下第 j 個中繼站的距離

dS i, C E :第 i 個基地台到涵蓋範圍邊界(coverage edge)的距離

dR ij C E, :第 i 個基地台下第 j 個中繼站到涵蓋範圍邊界的距離

dI m,C E :第 m 個干擾訊號源到涵蓋範圍邊界的距離

D A T Ab i t s/s y m b o l :每個符元(symbol)可傳送的資料位元數

Ns y m b o l/P R U :每個實體資源單位(physical resource unit, PRU)所含的符元數

NP R U / f r a m e :每個訊框(frame)所含的實體資源單位數

TD L s e r v i c e/f r a m e :每個訊框的下行鏈路(downlink, DL)傳送時間

B W :總頻寬(bandwidth)

S I N RD :在距離為 D 時的 SINR 值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