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透過擬題教學的方式,來提升原住民學童

分數學習的成效以及探討其學習態度與對擬題教學的接受程度。研究 者經過實際的教學後,根據研究工具等相關資料的蒐集來進行分析,

並將研究結果分成四小節來說明。第一節分析原住民學童在數學擬題 教學的學習成效;第二節探討原住民學童在數學擬題教學的學習態度 表現;第三節瞭解原住民學童對於擬題教學的接受程度;第四節則是 研究者自身在擬題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省思。

第一節 原住民學童在數學擬題教學的學習成效

研究者為了瞭解分數擬題教學過程中,原住民學童在分數概念的 表現與成效如何,研究者從三個面向來做分析與探討,首先是學生擬 題活動單的內容和解題表現,其次是學生在「分數乘除以整數」單元 的表現,最後則是學生在「異分母分數的加減」單元的表現,以下分 別來說明。

ㄧ、學生擬題活動單的內容和解題表現

本研究係針對 12 位原住民學童進行分數的擬題教學活動,前後 共實施兩個單元,分別為「分數乘除以整數」和「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一共有擬題單 192 份。研究者依據擬題內容與解題表現,對學生的擬 題作品進行探討,並列舉出較具原住民文化特色的擬題內容,統計結

果分別陳述如表 4-1-1、表 4-1-2。

(ㄧ)「分數乘除以整數」單元

本研究的分數乘除以整數的擬題教學,係根據本單元的單元目 標、對應能力指標以及參考課程教學活動示例的內容,由研究者所自 編的文字題,總共有 8 題。擬題教學分成七種題型,其中「用分數表 示整數相除的結果」有 2 題;「真分數乘以整數」有 1 題,「假分數乘 以整數」有 1 題,「帶分數乘以整數」有 1 題;「真分數除以整數」有 1 題,「假分數除以整數」有 1 題,「帶分數除以整數」有 1 題。研究 者分別從(1)學生擬題內容(2)學生解題過程二方面作分析探討:

表 4-1-1 學生擬題作品統計分析表

類別 擬題 次別

結構完整 題意清楚

(人)

結構不完 整題意不 清楚(人)

擬題成功 率(%)

擬題失敗 率(%)

解擬題成 功(人)

解擬題失 敗(人)

解擬題成 功率(%)

解擬題失 敗率(%)

9 3 75 25 11 1 91.7 8.3

9 3 75 25 6 6 50 50

12 0 100 0 12 0 100 0

9 3 75 25 9 3 75 25

11 1 91.7 8.3 8 4 66.7 33.3 10 2 83.3 16.7 12 0 100 0 10 2 83.3 16.7 12 0 100 0 11 1 91.7 8.3 9 3 75 25

合計 81 15 84.3 15.7 79 17 82.2 17.8

(1)學生擬題內容

根據表 4-1-1 學生擬題作品統計分析表,擬題活動單總共是 96 份,經過研究者仔細審視以後,結構完整而且題意清楚者,共有 81

份,約佔全部的 84.3%;結構不完整而且題意不清楚者,共有 15 份,

約佔全部的 15.7%。茲列舉學生擬題的作品分述如下(作品可參考附 錄十、附錄十一):

教師情境布題

T:把一條繩子平分成 6 段,每段長 93

8 公分,請問這條繩子原來有多長?(把 結果記成帶分數。)

結構完整且題意清楚

960329 擬 S01把一條香腸平分成 15 段,每段長 64

7 公分,請問這條香腸原來 有多長?

結構不完整且題意不清楚

960329 擬 S06:把一塊土地平分成 7 塊,每塊寬 85

9 公分,請問這一塊土地原來 有多少公分?

修改

960329 擬 S06:把一塊土地平分成 7 塊,每塊面積為 85

9 平方公分,請問這一塊 土地面積原來有多少平方公分?

從以上學生的擬題內容來看,大部分的學生都以模仿教師的布題 為主,甚至有些學生只是將分數的數字稍作修改,並沒有更動任何文 字內容,但是學生在思考分數的數字部分時,研究者發現學生們卻是 經過深思熟慮的,因為在解題的過程極少出現難以計算的情形;甚至 有少數幾位學生在擬題時非常用心的思考內容,出的題目結構相當地 完整,題意正確清楚。整體而言,將近 84.3%的學生所擬的題目結構

完整且題意清楚,換句話說,在 12 位原住民學童中有將近 10.1 個學 生所擬的題目是可以解題的,這樣的結果令研究者感到非常的滿意。

(2)學生解題過程

根據表 4-1-1 學生擬題作品統計分析表,擬題活動單總共是 96 份,經過研究者仔細審視以後,解題成功者共有 79 份,約佔全部的 82.2%;解題失敗者,共有 17 份,約佔全部的 17.8%。茲列舉學生 擬解題的算式分述如下:

教師情境布題

T:把一條繩子平分成 6 段,每段長 93

8 公分,請問這條繩子原來有多長?(把 結果記成帶分數。)

結構完整且題意清楚

960329 擬 S01:把一條香腸平分成 15 段,每段長 64

7 公分,請問這條香腸原來 有多長?

解題

64

7 × 15 = 9060

7 = 984 7

結構不完整且題意不清楚

960329 擬 S06:把一塊土地平分成 7 塊,每塊寬 85

9 公分,請問這一塊土地原來 有多少公分?

修改

960329 擬 S06:把一塊土地平分成 7 塊,每塊面積為 85

9 平方公分,請問這一塊 土地面積原來有多少平方公分?

解題

85

9 × 7 = 5635

9 = 598 9

雖然解題成功者少於擬題成功者將近 2.1%的差距,究其原因為 學生擬題時,可以模仿教師的題目,學生有了參考的依據,其擬題成 功的機會當然較大;而解題時學生必須融會貫通分數乘除以整數的意 義,而不是在其符號的運算法則上,如此才能真正理解乘法及除法的 意義,所以,才造成擬題成功和解題成功之間的差距。

(3)原住民文化特色的擬題作品 教師情境布題

T:一箱可樂有 16 罐,小駿買了 7 罐,大安買了 25 罐。請問(1)小駿一共買了 幾箱可樂?(2)大安一共買了幾箱可樂?(用除式把問題記下來,並用分數 表示結果。)

結構完整且題意清楚

960326 擬 S12:一箱米酒有 16 瓶,義哥買了 7 瓶,許大可買了 5 瓶。請問(1)

義哥一共買了幾箱米酒?(2)許大可一共買了幾箱米酒?

教師情境布題

T:三個相同的瓶子共重 7

11 公斤,一個瓶子重幾公斤?

結構完整且題意清楚

960329 擬 S03:四隻相同的山豬,共重 6

12 公斤,一隻山豬重幾公斤?

這兩位原住民學童的擬題作品,很明顯提到原住民生活當中息息 相關的兩樣物品,一樣是米酒,另一樣是山豬。無論時代的如何變遷,

在他們傳統祭典或聚會時,自釀的小米酒常常是助興的飲品,而狩獵

捕獲的山豬更是家族一起分享的風味佳餚。S03 和 S12 是原住民的小 勇士,能將平時族人在生活中常見到行為,應用於數學擬題教學活 動,表示數學是非常生活化的,也是日常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二)「異分母分數的加減」單元

本研究的「異分母分數的加減」的擬題教學,係根據本單元的單 元目標、對應能力指標以及參考課程教學活動示例的內容,由研究者 所自編的文字題,總共有 8 題。擬題教學分成三種題型,其中「比較 分數的大小」有 2 題;「異分母分數的加法」有 3 題,「異分母分數的 減法」有 3 題。

擬題教學的對象為班上 12 名原住民學童,研究者分別從(1)學 生擬題內容(2)學生解題過程二方面作分析探討:

表 4-1-2 學生擬題作品統計分析表

類別 擬題 次別

結構完整 題意清楚

(人)

結構不完 整題意不 清楚(人)

擬題成功 率(%)

擬題失敗 率(%)

解題成功

(人)

解題失敗

(人)

解擬題成 功率(%)

解擬題失 敗率(%)

7 5 58.3 41.7 8 4 66.7 33.3 11 1 91.7 8.3 9 3 75 25 9 3 75 25 8 4 66.7 33.3 11 1 91.7 8.3 10 2 83.3 16.7 11 1 91.7 8.3 9 3 75 25 10 2 83.3 16.7 8 4 66.7 33.3 11 1 91.7 8.3 10 2 83.3 16.7 9 3 75 25 10 2 83.3 16.7

合計 79 17 82.3 17.7 72 24 75 25

(1)學生擬題內容

根據表 4-1-2 學生擬題作品統計分析表,擬題活動單總共是 96 份,經過研究者仔細審視以後,結構完整而且題意清楚者,共有 79 份,約佔全部的 82.3%;結構不完整而且題意不清楚者,共有 17 份,

約佔全部的 17.7%。茲列舉學生擬題的作品分述如下(作品可參考附 錄十二、附錄十三):

教師情境布題

T:爸爸買了 2

5 公斤的豬肉和 3

20 公斤的牛肉準備煮一道豐盛的晚餐,爸爸一 共買了多少公斤的肉?

結構完整且題意清楚

960424 擬 S11:宣羽買了兩個禮物,分別用了 2

3 公尺和 4

5 公尺長的緞帶來裝 飾,宣羽一共用了多長的緞帶?

結構不完整且題意不清楚

960424 擬 S07:汪汪買了 1

4 的芭樂和 5

10 的蘋果,準備帶回去吃,汪汪一共買 了多少公斤的水果?

修改

960424 擬 S07:汪汪買了 1

4 公斤的芭樂和 5

10 公斤的蘋果,準備帶回去吃,汪 汪一共買了多少公斤的水果?

整體而言,經過前一個單元的擬題教學活動後,學生已逐漸熟悉 擬題教學,學生的擬題內容較上個單元表現得更好,有 82.3%的學生 所擬的題目結構完整且題意清楚,雖然在比率上略為下降,但是,學

生在擬題的表現有愈來愈好傾向,信心也增加了。

(2)學生解題過程

根據表 4-1-2 學生擬題作品統計分析表,擬題活動單總共是 96 經過研究者仔細審視以後,解題成功者共有 72 份,約佔全部的 75%;

解題失敗者,共有 24 份,約佔全部的 25%。茲列舉學生擬解題的算 式分述如下:

教師情境布題

T:爸爸買了 2

5 公斤的豬肉和 3

20 公斤的牛肉準備煮一道豐盛的晚餐,爸爸一 共買了多少公斤的肉?

結構完整且題意清楚

960424 擬 S11:宣羽買了兩個禮物,分別用了 2

3 公尺和 4

5 公尺長的緞帶來裝 飾,宣羽一共用了多長的緞帶?

解題

2 34

510

1512

1522

15 + 17 15

結構不完整且題意不清楚

960424 擬 S07:汪汪買了 1

4 的芭樂和 5

10 的蘋果,準備帶回去吃,汪汪一共買 了多少公斤的水果?

修改

960424 擬 S07:汪汪買了 1

4 公斤的芭樂和 5

10 公斤的蘋果,準備帶回去吃,汪 汪一共買了多少公斤的水果?

解題

1 4 5

10 5

2010

2015 20

在「異分母分數的加減」的單元,其解題成功的比率比「分數乘 除以整數」單元的成功比率下降了將近 7.2%,顯然是「異分母分數 的加減」單元的難度增加了,可見學生要瞭解通分、公倍數的意義,

進而能比較分數的大小,會做異分母分數的加法與異分母分數的減 法,其所要瞭解的分數概念變多了,因此,要達到九年一貫課程的能 力指標,能運用通分解決異分母分數的合成、分解問題,學生必須花 更多的心思在學習上,教師對於分數概念的澄清也更加重要,這種結 果與研究者的認知是相符合的。

(3)原住民文化特色的擬題作品 教師情境布題

T:有兩塊一樣大的披薩,哥哥拿了 6

7 塊,妹妹拿了 3

4 塊,誰拿得多?

結構完整且題意清楚

960423 擬 S10:有兩塊一樣大的地,有一塊爸爸種了 3

6 塊的百合花,另一塊爸 爸種了 3

4 塊的玫瑰花,哪一塊種的花比較多?

教師情境布題

T:志雄參加運動競賽,騎單車花了 1 3

4 小時,跑步花了 2 2

5 小時,他一共花 了多少小時?

結構完整且題意清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