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結果與討論 一、沈降

在文檔中 dySs JFds (頁 61-82)

第四章 港池淤泥之流動及沈降分析與傳輸分析

4.1 港池淤泥之流動及沈降分析

4.1.3 結果與討論 一、沈降

沈降實驗(7 days)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1.1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時間(min)

高度

B.第一船渠口與新碼頭交會處 C.愛河口

D.第五號船渠口 E.新舊港交會處

F.前鎮河口 G.前鎮漁港口

H.二港口出外港處 I.大林發電廠與中船前交會航道

K.中鋼河道口 中鋼排水溝上游

前鎮河上游

圖 4.2 淤泥沈降曲線圖(七天)

沉降試驗進行七天後(如圖 4.2 所示),所有樣本高度趨於穩定。

其中 E.新舊港交會處和前鎮河上游之淤泥大約要經過五天才趨於穩 定。C.愛河口、I.大林發電廠與中船前交會航道、F.前鎮河口、D.第 五號船渠口大約需三天完成沈降。其餘 B.第一號船渠口與新碼頭交 會處、G.前鎮漁港口、H.二港口出外港處、K.中鋼河道口、中鋼排水 溝上游均大約一天的時間即趨於穩定。

沈降實驗(1 day)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1.1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時間(min)

高度

B.第一船渠口與新碼頭交會處 C.愛河口

D.第五號船渠口 E.新舊港交會處

F.前鎮河口 G.前鎮漁港口

H.二港口出外港處 I.大林發電廠與中船前交會航道

K.中鋼河道口 中鋼排水溝上游

前鎮河上游

圖 4.3 淤泥沈降曲線圖(一天)

第一天的沈降過程變化最大,如圖 4.3 所示。在 C.愛河口、E.新 舊港交會處、前鎮河上游等的沈降曲線大致呈線性的情形,緩慢沉 降。B.第一船渠口與新碼頭交會處、G.前鎮漁港口、K.中鋼河道口等 的曲線呈現出一開始沈降速度較快,接著曲線趨緩,表示沈降趨於穩 定。D.第五號船渠口、F.前鎮河口、H.二港口出外港處、I.大林發電 廠與中船前交會航道等皆為起始沈降以較緩的速度慢慢增加,接著沈 降速度明顯增加,然後再趨於穩定。而中鋼排水溝上游則呈現一水平 線,表示其泥水交界面在第一天沒有變化。

B.第一船渠口與新碼頭交會處

0 0.2 0.4 0.6 0.8 1 1.2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時間(min)

高度

B.第一船渠口與新碼頭交會處

圖 4.4. B.第一船渠口與新碼頭交會處

由於 B.第一船渠口與新碼頭交會處的樣本的濃度很高(重量濃度 58.3%),淤泥呈污黑色且相當黏稠,所以在上下倒置二十回再將量筒 靜置於水平桌面上時,淤泥會附著在管壁上,之後水面以上的淤泥隨 著水分減少而產生龜裂。水面以下的部分,隨時間增加,泥水交界面 下降的情形越明顯,前 50 分鐘下降速度較快,接著 100 分鐘左右速 度相對較慢,之後更為緩慢,然後 400 分鐘後趨於穩定。

C.愛河口

0 0.2 0.4 0.6 0.8 1 1.2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時間(min)

高度

C.愛河口

圖 4.6.C.愛河口

外觀上呈現污黑混濁,C.愛河口的起始泥水交界面較混濁,沈降 面較不明顯,開始後 60 分鐘,沈降速度呈現一定值,之後 700 分鐘 沈速較緩,但沈降到約 4 天左右才穩定,在沈降過後,水呈現墨綠色。

圖 4.7. C.愛河口沈降實驗界面變化

(左圖:起始界面高度、右圖:結束界面高度)

D.第五號船渠口

0 0.2 0.4 0.6 0.8 1 1.2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時間(min)

高度

D.第五號船渠口

圖 4.8.D.第五號船渠口

外觀上呈現污黑色,但較稀,在前 40 分鐘沈降速度漸增,直到 80 分鐘左右,速度明顯變緩,之後趨於穩定。由於含水量高(86.2%),

所以沈降的幅度相當大沈降過後水色呈現墨綠色。

E.新舊港交會處

0 0.2 0.4 0.6 0.8 1 1.2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時間(min)

高度

E.新舊港交會處

圖 4.10.E.新舊港交會處

外觀呈污黑色,攪拌時可發現濃度較低,沈降速度的變化情形近 似線性,起始時水面相當混濁,前 25 分鐘無法觀察其泥水交界面。

而沈降面緩慢下降,約四天後始趨於穩定,沈降後水呈現淡綠色。

圖 4.11. E.新舊港交會處沈降實驗界面變化

(左圖:起始界面高度、右圖:結束界面高度)

F.前鎮河口

0 0.2 0.4 0.6 0.8 1 1.2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時間(min)

高度

F.前鎮河口

圖 4.12.F.前鎮河口

淤泥的顏色接近暗灰色,且上下倒置之後較不混濁。沈降過程 中,沈降速度漸增,到 100 分鐘時速度變緩,之後漸漸趨於穩定,水 體較為清澈。

G.前鎮漁港口

0.2 0.4 0.6 0.8 1 1.2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時間(min)

高度

G.前鎮漁港口

圖 4.14.G.前鎮漁港口

由於 G.前鎮漁港口樣本充滿貝殼,所以在沈降實驗前,先過濾 掉貝殼,之後再做沈降實驗、含水量等分析。在沈降速度上,前 30 分鐘下降速度相當快,之後速度變緩,經過 3 小時之後趨於穩定。

圖 4.15. G.前鎮漁港口沈降實驗界面變化

(左圖:起始界面高度、右圖:結束界面高度)

H.二港口出外港處

0 0.2 0.4 0.6 0.8 1 1.2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時間(min)

高度

H.二港口出外港處

圖 4.16.H.二港口出外港處

淤泥外觀上成污黑混濁,且水表面上似乎有浮油存在。沈降速度 在起始之後快速增加,約 60 分鐘後開始減緩,之後趨於穩定。

I.大林發電廠與中船前交會航道

0 0.2 0.4 0.6 0.8 1 1.2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時間(min)

高度

I.大林發電廠與中船前交會航道

圖 4.18.I.大林發電廠與中船前交會航道

淤泥呈稍微混濁的情形,攪拌起來較不稠密。沈降起始時,泥水交界 面不明顯,前 20 分鐘沈降快速,之後到 80 分鐘之間沈降速度又再更 快,之後變緩,然後趨於穩定。

圖 4.19. I.大林發電廠與中船前交會航道沈降實驗界面變化

(左圖:實驗起始界面高度、右圖:實驗結束界面高度)

K.中鋼河道口

0 0.2 0.4 0.6 0.8 1 1.2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時間(min)

高度

K.中鋼河道口

圖 4.20.K.中鋼河道口

實驗樣本外觀呈現污黑混濁,且水面有浮油、飄浮物存在。淤泥 沈降的情形為,在前 35 分鐘沈降速度相當快,之後速度漸緩,然後 趨於穩定。

中鋼排水溝上游

0.2 0.4 0.6 0.8 1 1.2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時間(min)

高度

中鋼排水溝上游

圖 4.22.中鋼排水溝上游

由外觀上來看,中鋼排水溝上游的顆粒粒徑都相當粗。所以除了 起始高度是在最高處,接著在上下倒置後放於桌上的那一刻,所有顆 粒同時下降,之後的高度就不會再改變了也由於顆粒粒徑大,所以含 水量少。

圖 4.23. 中鋼排水溝上游沈降實驗界面變化

(左圖:實驗起始界面高度、右圖:實驗結束界面高度)

前鎮河上游

0.2 0.4 0.6 0.8 1 1.2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時間(min)

高度

前鎮河上游

圖 4.24.前鎮河上游

淤泥外觀污黑混濁,攪拌起來相當黏稠,在沈降實驗開始後約 15∼20 分鐘才有較明顯的泥水交界面。而沈降情形幾乎呈現線性的 型態,且大約 4 天左右才沈降完成。

二、含水量

本研究 11 處淤泥樣本之含水量分析如表 4.1 所示。 淤泥樣本之 固體重量濃度以 B.第一船渠與新舊港交會處(58.3%)及中鋼排水溝上 游(75.7%)最高。中鋼排水溝上游的顆粒屬於非凝聚顆粒,沉降速度 快,孔隙水容易排出,所以含水量少而固體重量濃度高。然因其顆粒 較粗,會沉降在進入港池之渠道內,對於港池淤泥之組成影響很小。

B.第一船渠口與新碼頭交會處的樣本,淤泥呈污黑色且相當黏稠,顯 示淤泥之黏土成份高且含有沉積重油,並因靠近港口鹽度大故膠凝作 用明顯。從表 3.1 之含水量分析可知在河流入港處之淤泥其固體重量 濃度較低,如 C.愛河口、D.第五號船渠口、F.前鎮河口等,其原因可 能為此處之水深較淺,水流較快,淤泥不易沉積,再者鹽度較低,淤 泥之膠凝作用較弱。反之,在港口處之淤泥樣本(B,H)之固體重量濃 度較高則是膠凝作用較明顯且淤泥被底流捲增之機率較低所致。

表 4.1 淤泥樣本之含水量分析 項目

地點

含水量

(Ww(%)

固體重量分率(濃度)

(Ws(%))

B.第一船渠與新 舊港交會處

41.62 58.38 C.愛河口 81.79 18.21 D.第五號船渠口 86.25 13.85 E.新舊港交會處 73.72 26.28 F.前鎮河口 77.99 22.01 G.前鎮漁港口 79.77 20.23 H.二港口出外港

64.77 35.23 I.大林發電廠與中

船前交會航道

78.05 21.95 K.中鋼河道口 66.67 33.33 中鋼排水溝上游 24.21 75.79 前鎮河上游 67.74 32.26

二、 粒徑分析

本研究 11 處淤泥樣本之粒徑分析如表 4.2 所示。由表可知淤泥之 黏土來源以 C.愛河口及 D.第五號船渠口最高。除中鋼排水溝上游之 淤泥樣本為細沙(>62µm)外,其餘淤泥之組成中,非凝聚性成份之坋 土約佔 60-70%,而黏土成份約佔 30-40 %。其中以靠一港口之淤泥樣 本如,B.第一船渠與新舊港交會處、C.愛河口及 D.第五號船渠口等 處,黏土成份較高(約 40%);相較之下,前鎮河及二港口處淤泥之黏 土成份較低(約 33%)。亦即高雄港港池中靠一港口附近之淤泥應來自 於愛河、第五號船渠處運河及部份前鎮河之供應;反之,二港口附近 之淤泥則主要源於前鎮河及中鋼河道口。而因一港池之潮流速度較 大,故以靠一港口附近之淤泥受潮流傳輸之影響較大。

表 4.2 11 處淤泥樣本之粒徑分析 項目 B.第一船

渠與新舊 港交會處

C.愛河口 D.第五號 船渠口

E.新舊港 交會處

F.前鎮河口

砂(sand) (>62µm)

<0.01 <0.01 <0.01 <0.01 <0.01 坋土(Silt)

(4~62µm)

60.18 57.07 57.36 77.09 66.38 黏土(Clay)

(<4µm)

39.81 42.92 42.63 22.90 33.61

項目 G.前鎮 漁港口

H.二港口 出外港處

I.大林發 電廠與中 船前交會

航道

K.中鋼 河道口

前鎮河 上游

中鋼排水 溝上游

砂(sand) (>62µm)

<0.01 <0.01 <0.01 <0.01 <0.01 99.96 坋土(Silt)

(4~62µm)

67.00 66.29 65.18 66.92 <0.03 黏土(Clay)

(<4µm)

32.99 33.70 34.81 33.01 <0.01

B.第一船渠與新舊港交會處

0%

20%

40%

60%

80%

100%

120%

0.001 0.01

0.1 1

粒徑(mm)

通過百分率

B.第一船渠與新舊港交會處

C.愛河口

0%

20%

40%

60%

80%

100%

120%

0.001 0.01

0.1 1

粒徑(mm)

通過百分率

C.愛河口

D.第五號船渠口

0%

20%

40%

60%

80%

100%

120%

0.001 0.01

0.1 1

粒徑(mm)

通過百分率

D.第五號船渠口

E.新舊港交會處

0%

20%

40%

60%

80%

100%

120%

0.001 0.01

0.1 1

粒徑(mm)

通過百分率

E.新舊港交會處

F.前鎮河口

0%

20%

40%

60%

80%

100%

120%

0.001 0.01

0.1 1

粒徑(mm)

通過百分率

F.前鎮河口

H.二港口出外港處

0%

20%

40%

60%

80%

100%

120%

0.001 0.01

0.1 1

粒徑(mm)

通過百分率

H.二港口出外港處

I.大林發電廠與中船前交會航道

0%

20%

40%

60%

80%

100%

120%

0.001 0.01

0.1 1

粒徑(mm)

通過百分率

I.大林發電廠與中船前 交會航道

K.中鋼河道口

0%

20%

40%

60%

80%

100%

120%

0.001 0.01

0.1 1

粒徑(mm)

通過百分率

K.中鋼河道口

中鋼排水溝上游

0%

20%

40%

60%

80%

100%

120%

0.01 0.1

1 10

粒徑(mm)

通過百分率

中鋼排水溝上游

前鎮河上游

0%

20%

40%

60%

80%

100%

120%

0.001 0.01

0.1 1

粒徑(mm)

通過百分率

前鎮河上游

圖 4.26 各淤泥樣本之粒徑分佈

結論

1.由沈降試驗結果顯示,淤泥界面之沈降以 B.第一船渠與新舊港交會 處、G.前鎮漁港口、K.中鋼河道口、中鋼排水溝上游最快,約 120

∼400 分;最久的是 C.愛河口、E.新舊港交會處、前鎮河上游,約 3∼4 天;而其他的 D.第五號船渠口、F.前鎮河口、H.二港口出外港 處、I.大林發電廠與中船前交會航道等約 1∼2 天左右沈降結束。

2.含水量方面以中鋼排水溝上游的 24.2%最低,B.第一船渠與新舊港 交會處為 41.6%,H.二港口出外港處、K.中鋼河道口、前鎮河上游 為 64.8∼67.7%,E.新舊港交會處、F.前鎮河口、G.前鎮漁港口、I.

大林發電廠與中船前交會航道等為 73.7∼79.7%,C.愛河口、D.第 五號船渠口為 81.7%和 86.7%。

3.除了中鋼排水溝上游的粒徑較大之外,其餘樣本通過 200 號篩的重 量百分率均在 99%以上,坋土(silt,粒徑在 0.062mm 以下)含量 約佔 57%到 77%,黏土(clay,粒徑在 0.004mm 以下)含量約佔 23%到 43%。中鋼排水溝上游的粒徑較大,因此進行機械篩法(篩 分析),發現細粒砂土(Fine Sand)含量佔約 82.2%。而 G.前鎮漁 港口,由於將貝殼過濾掉,導致剩下的土樣不到 50g,所以無法進 行比重計分析,但由外觀來看包含坋土以下所佔百分比超過 99%。

4.靠一港口之淤泥樣本如,B.第一船渠與新舊港交會處、C.愛河口及 D.第五號船渠口等處,黏土成份較高(約 40%);相較之下,前鎮河 及二港口處淤泥之黏土成份較低(約 33%)。亦即高雄港港池中靠一 港口附近之淤泥應來自於愛河、第五號船渠處運河及部份前鎮河之 供應;反之,二港口附近之淤泥則主要源於前鎮河及中鋼河道口。

而因一港池之潮流速度較大,故以靠一港口附近之淤泥受潮流傳輸 之影響較大。

在文檔中 dySs JFds (頁 61-8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