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實驗設計

參與者與儀器

此實驗共有 57 位實驗參與者,皆為國立政治大學的學生。其中,線性遞增 情境有 22 人、完全隨機情境有 17 人、5 個一組隨機情境有 18 人。每位參與者 在實驗結束後,會獲得 60 元以感謝他們的參與。整個實驗皆在電腦上進行,所 花費的時間約莫為半小時。實驗流程與所使用的素材與實驗一相同。

結果與討論

實驗參與者的學習表現如圖 10 所示。我們可以看到,在線性遞增的情境中,

雖然在第一個區段時尚未掌握到函式,但之後便立刻能掌握,這表現在其後的區 段中平均絕對誤差皆貼近 0。這樣的結果不論是在階段一或階段二都可以發現,

且與實驗一中線性遞減情境的發現趨勢一致。與此相對地,在另外兩個隨機情境 中,參與者無法掌握到所學習的函式;亦即隨著實驗嘗試次的增加,其平均絕對 誤差並沒有明顯的下降趨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10 實驗二中參與者的表現。

註:上圖為階段一的表現,下圖則是階段二。

學習表現

我們以平均絕對誤差為依變項,進行了一個情境(3) × 區段(10) × 階段(2)三因子混合設計的變異數分析,進一步檢視實驗參與者在實驗中的表 現。獨變項中「情境」為組間變項,「區段」與「階段」皆為組內變項。結果顯 示,進行的 3 個情境操弄有主要效果(𝐹𝐹(2, 54) = 2542,𝑀𝑀𝑀𝑀𝑀𝑀 = 3,𝑝𝑝 < .01)。

這表示,破壞兩兩刺激之間的關聯這樣的操弄確實造成了差異,且從圖 10 中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11 實驗二中適配指數函式的係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12 實驗二中根據階段適配指數函式的係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13 實驗二中實驗參與者於各情境的指數函數係數之次數分配圖。

註:圖中的數據將階段一和階段二分開計算,每個情境中的總次數為階段數(2)×實驗參與者 數。

小結

綜合上述學習表現和學習速度的分析,我們觀察到在完全隨機情境中,實驗 參與者的學習表現並未隨著實驗的進行而變好,其學習速度在兩個階段之間也沒 有顯著差異;在 5 個一組隨機情境中,儘管參與者的學習表現或許因為有掌握到 函式的規律,而有隨著實驗的進行而變好,但未能達到線性遞增情境的水準,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14 實驗參與者 #10 在完全隨機情境中的表現。

註:灰色的點是函式正確的位置,黑色的點則是參與者預測的位置。注意在階段一中間偏後的嘗 試次中,參與者#10 預測的位置與函式正確的位置看起來幾乎貼在一起,但其實是向右平移了一 個嘗試次,亦即,該實驗參與者用前一次函式正確的位置當作下一次預測的位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15 實驗參與者 #8 在 5 個一組隨機情境的表現。

註:灰色的點是函式正確的位置,黑色的點則是參與者預測的位置。在小幅跳動的時候較不明顯,

難以區辨是否是用前一個刺激位置進行預測,但在大幅跳動的時候(第 6、11、16、…、96 個嘗 試次)則可以清楚發現此傾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