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結果第三章、結果 第三章、結果

統計資料自 94 年 7 月 12 日至 12 月 31 日期間,依據 ICD-9 篩選之 440 例高血壓病例,再由中西醫就診次數最高挑選 50 人(表三),進行病例 追蹤三個月,每位病人追蹤 3 次,檢查追蹤之問卷及病人用藥,符合有 效樣本之問卷進行數字化後,統計分析結果列於如下:

(一)追蹤病例的基本資料分析

1.性別:高血壓(男 36 人、女 14 人)

2.年齡:分佈介於高年齡層(圖 1),高血壓多為 71-80 歲病人(32%),

部分高齡的病人可能同時患有兩至三種慢性疾病(表四)。

3.職業別:以退休人,無薪資收入居多(68%)(表五)。

4.教育程度:願意回答的病人以小學(30%)及高中(26%)程度為主。

(二)就醫狀態資料分析

1.就醫特性:46%以中西醫合診為主(結果如表六、圖 2)。

2.中西藥併用時間:74%長達 12 個月以上(圖 3)。

3.中西藥併治療原因:62%的受訪病人均認為中西藥併用可以 提高治療效果。

4.中西藥併用間隔時間分析:44%之病人服藥時間間隔一小時以上,

副作用降低(表七) 。

5.中西藥併用狀態分析:高血壓中西藥併用之分析結果,將常用前 十名中西藥列於表中(表八)。有副作用的有 6 人(12%),逐一檢

查這些病例的處方,檢視藥名、用量、日期等,以發現其中是否 有交互作用問題,並與文獻報導比對後,發現有可能導致交互作 用的高血壓用藥(含中西藥)存在處方中(表九)。

(三)病人之食物攝取資料分析

1.主餐食物:多數病人以米飯、豬肉、雞肉、魚類為主食。

2.水果:以蘋果、葡萄、西瓜、鳳梨為主。

3.飲料仍以茶為主,其次為牛奶。

(四)92 年度中臺灣地區之高血壓病例流行病學分析

由 92 年 1 月 1 日至 92 年 12 月 31 日為止,共統計 8528 人用

藥分析結果,共使用中藥 638 種(單方 448 種,使用頻率 20758 次,複方 190 種,使用頻率 9581 次) ,西藥 355 種(頻率 1989 次) 。高血壓前十名常用中 西藥及使用頻率,其中使用量高的 丹參,文獻報導與部分西藥易發生交互作用45,46(表十二)。

表三 病例之篩選與追蹤 高血壓 401.0~405.990 總病例人數 440 人次

篩選病例人數 50 人

表四 追蹤病例兼有其他慢性疾病之統計人數 訪問病例

兼有其他疾病

高血壓

肝臟病 4

表五 追蹤病例基本資料分析

分析變項 高血壓

36(72%)

14(28%)

71-80 16(32%) 61-70 13(26%) 51-60 9(18%) 41-50 5(10%) 81-90 4(8%) 31-40 2(4%) 91- 1(2%)

21-30 0(0%) 34(68%) 4 (8%) 未答 4(8%) 自由業 2(4%) 服務業 2(4%)

1(2%)

1(2%)

1(2%)

1(2%)

醫療業 0(0%)

0(0%)

表五 追蹤病例基本資料分析(續)

圖 1 高血壓病人之年齡分布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71-80 81-90 91

年齡

圖 2 高血壓病人之就醫特性分析

表七 中西藥併用狀態資料分析

表八 高血壓前十名常用中西用藥統計結果

中藥 使用

次數

西藥 使用次數

1 丹參 121 Norvasc 5 mg/T 70 2 没藥 73 Persantin 75mg/T 54 3 乳香 73 Apo-Glyburide 5mg/T 45

4 當歸 65 Avandia 4mg/T 41

5 補中益氣湯 61 Genzosin 2mg/T 38 6 牛膝(懷) 58 Monopril 10mg/T 37 7 杜仲 55 Felpin ER 5mg/T 35 8 加味逍遙散 47 Urosin 100mg/T 34 9 夜交藤 47 Bokey 100mg/Cap 33

10 威靈仙 43 Eazide 2mg/T 33

*統計時間自 94.07.15~94.11.30

高血壓前十名常用中藥藥物:

高血壓前十名常用中藥藥物:

高血壓前十名常用中藥藥物:

高血壓前十名常用中藥藥物:

一、一、

一、一、丹參丹參丹參丹參

【性味歸經】苦,微寒。歸心,肝經。

【功 效】活血調經,涼血消癰,清心安神。

【臨床應用】

1.用於血瘀經閉、痛經、月經不調,產後瘀滯腹痛等症。

本品善活血袪瘀,調經止痛,為婦科調經要藥。前人有『一 味丹蔘散,功同四物湯』之說。可單用爲末,陳酒送服,

即丹蔘散。亦常與紅花、桃仁、益母草等活血調經藥配伍,

以增療效。

2.用於血瘀之心腹疼痛,癥瘕積聚等症。本品能活血袪瘀、

消癥散結,為活血化瘀之要藥。治血瘀氣滯所致心腹、胃 脘疼痛,與檀香、砂仁配伍、活血行氣止痛,即丹蔘飲;

與生地黃、玄蔘等清熱涼血藥配伍,如清營湯;治心陰血 不足,虛熱內擾之心悸、失眠,常與酸棗仁、阿膠、人蔘 等配伍,以益氣養血,養心安神,如天王補心丹。

【用法用量】煎服,5~15 克。酒炒可增強活血之功。

【使用注意】反藜蘆。

【性能特點】本品味苦寒降泄,入心肝血分,為活血化瘀要藥,廣泛用 於各種瘀血症。既善活血化瘀而調經止痛,為婦科調經佳 品,適用於婦女血瘀經產初症;又善活血化瘀而消癥散結止 痛,治心腹刺痛、癥瘕積聚;還善涼血清心而除煩安神、散 結消癰,治溫病熱入營血之煩躁不安、內熱擾心之心悸失眠 及癰腫瘡毒等。

【藥理作用】本品能擴張冠狀動脈和外周血管,增加冠脈血流量,減慢 心率,減輕心肌缺血性損傷程度;能促纖維蛋白溶解並有抗 凝作用,對缺血後腦組織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可減輕四氯化 碳引起的肝組織損傷,促進肝細胞再生。能調整體液免疫和 細胞免疫,且有抗菌、抗炎、抗過敏、沆腫瘤、解熱、鎮靜、

降血糖、降膽固醇等作用。

二、沒藥二、沒藥 二、沒藥二、沒藥

【性味歸經】苦、辛、平。歸心、肝、脾經。

【功 效】活血止痛、消腫生肌。

【臨床應用】

用於瘀血阻滯之證。本品功用主治與乳香相似,能活血止 血、消腫生肌,用治血瘀之心腹諸痛,跌打損傷,瘡瘍不斂 等證。常與乳香相須配伍,以增強療效。然乳香行氣活血伸 筋為優;没藥活血散瘀力佳。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適量。生用或炒去油用。

【使用注意】本品氣濁味苦,對胃有剌激性,易致嘔吐,胃弱者慎用。

孕婦及無瘀滯者忌用。

【性能特點】本品辛散苦泄,芳香走竄,入心、肝、脾經。具活血止痛,

消腫生肌之功。治瘀阻心腹諸痛跌打損傷,癰疽腫痛及瘰癧 等證。並常與乳香相須為用,以增強藥力。

【藥理作用】本品水浸劑對多種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沒藥 含油脂部分能降低雄兔高膽固醇血症的血膽甾醇含量,防止 動脈內膜粥樣斑塊形成。也可用於胃腸無力時興奮腸蠕動。

酊劑對黏膜有收斂作用,可用於口腔、咽部潰瘍。

【臨床報導】現代以本品製成膠囊(每粒含没藥浸膏 0.1g)口服,治高

脂血症;以本品配金銀花,製成煎液外用,治皮膚病(急慢 性濕疹、接觸性皮炎、腳癬等)。均有較好良效。

三、乳香 三、乳香 三、乳香 三、乳香

【性味歸經】苦、辛、溫。歸心、肝、脾經。

【功 效】活血止痛、消腫生肌。

【臨床應用】

1.用於血瘀諸痛證。本品既善活血止痛,又兼行氣。治瘀血 阻滯心腹疼痛,癥瘕積聚,常與當歸、丹蔘等配伍,如活 絡效靈丹;治血瘀氣滯胃脘痛,常與延胡索、川楝子等配 伍,以活血行氣止痛;治跌打損傷、瘀腫疼痛,常與血竭、

紅花、兒茶等活血療傷藥配伍,如七厘散;治風濕痹痛肢 體麻木,常與秦艽、獨活等袪風濕藥配伍、如蠲痹湯。

2.用於瘡瘍癰腫,瘰癧。本品能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為外 傷科要藥。治療瘡癰腫毒初起,紅腫熱痛血證,常與金銀 花、没藥等配伍、共奏清熱解毒、消散瘡腫之效,如仙方 活命飲;若瘡瘍破潰,久不收口,與没藥研末外用,及海 浮散;亦可更加兒茶、血竭等同用,如腐盡生肌散;治癰 疽、瘰癧、痰核堅硬不消者,常與麝香、雄黃等配伍,以 增強解毒散結消腫之功,如醒消丸。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適量。生用或炒去油用。

【使用注意】本品氣濁胃苦,對胃有剌激性,易致嘔吐,胃弱者慎用。

孕婦及無瘀滯者忌用。

【性能特點】本品辛散苦泄,芳香走竄,入心、肝、脾經。內能宣通臟 腑,通逹氣血;外能透逹經絡。功善活血止痛、消腫生肌,

並兼行氣。凡血瘀氣滯之疼痛、跌打損傷、癰疽瘡瘍及瘰癧 腫塊皆可用之。若內服外用相配合,其效更良。

【藥理作用】本品有鎮痛、消炎作用。口服本品能促進多核白細胞增加,

加速炎症滲出的吸收,促進傷口癒合。可降低幽門結扎性潰 瘍指數及胃液游離酸度,減輕阿斯匹靈、保泰松、利血平所 致胃黏膜損傷。

【臨床應用】

1.用於血虛諸證。本品甘溫質潤,功善補血養血,為補血要 藥。適用於血虛引起的各種症候,常配熟地、川芎、白芍 等同用,即四物湯;若氣血兩虛者,常與黃芪、人蔘等同 用,共奏益氣補血之效,如當歸補血湯,人蔘養營湯等。

2.用於血虛或血虛而兼有瘀滯的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等 證。本品既能補血、活血,又能調經止痛,為婦科要藥。

凡血虛、血滯、氣血不和、沖任失調之月經不調、痛經、

閉經等證,皆可應用,常與熟地、白芍、川芎配伍應用,

即四物湯,此為婦科調經的基本方劑。如因於氣滯血瘀 者,常加香附、桃仁、紅花等袪瘀通經、行氣止痛藥;因 於寒凝者,常加肉桂、艾葉等散寒調經藥;因偏血熱者,

則常加赤芍、丹皮等清熱涼血活血藥。

3.用於血虛、血滯或寒凝,以及跌打損傷,風濕痹阻的疼痛 證。本品既善補血活血止痛,又能散寒,故可隨證配伍應 用。如治血滯兼寒的頭痛,常配川芎、白芍等;氣血瘀滯 的胸痛、脇痛,常配鬱金、香附等;治虛寒腹痛,常配桂 枝、白芍等;治血痢腹痛,常配黃芩、黃連、木香等;治 癥瘕積聚,常配三棱、莪朮等;治跌打損傷,常配乳香、

没藥等;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常配羌活、桂枝、秦艽 等。現代用於冠心病心絞痛、血栓閉寒性脈管炎等,亦取 得一定療效。

4.用於癰疽瘡瘍。本品既能活血消腫止痛,又能補血生肌,

故亦為外科所常用。用於瘡瘍初期,常配金銀花、連翹、

炮山甲等,以消腫止痛;用於癰疽潰後,氣血虧虛、常配 人蔘、黃芪、熟地黃等,以補血生肌。

5.用於血虛腸燥便秘。本品能養血潤腸通便。常配火麻仁、

肉蓯蓉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5-15g。一般生用,為加強活血則酒炒用。又通常補 血用當歸身;活血用當歸尾;和血(補血活血)用全當歸

【使用注意】濕盛中滿、大便溏泄者忌服。

【特能特點】本品甘補辛行,溫通質潤,入肝、心、脾經。具有良好的 補血、活血、止痛作用。其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 而辛,故又能行血,補血有動,行中有補,誠血中之氣藥,

亦血中聖藥也,適用於血虛諸證。並善調經,又擅止痛,尚 能散寒,故不特血虛或血滯的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等證持 為要藥,而虛寒腹痛、風濕痹痛、趺打損傷、癰疽瘡等證,

亦因其活血、止痛、溫散寒滯之功而可獲良藥。此外,既補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