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結論與建議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95-99)

6-1 結論

本研究利用透地雷達檢測技術,針對混凝土內含不同尺寸之雙排 鋼筋進行鋼筋尺寸的判別,經由實驗結果可獲得以下之結論:

1. 本研究運用數位影像編碼運算處理技術擷取電磁波反射訊號之 能量寬帶與功率反射係數之波傳行為,可將電磁波因雙排鋼筋所 造成的干涉現象中判定混凝土內含雙排鋼筋之鋼筋尺寸。

2. 運用數位影像分析技術可分析混凝土內含雙排鋼筋(#10)間距 在 6-16cm 以及雙排鋼筋(#6)間距在 7-16cm 內,可準確判讀雙 排鋼筋之尺寸大小;而鋼筋間距大於 16cm 後,則可應用單排鋼 筋分析原理進行計算,其結果相當準確。

3. 透地雷達天線頻率 1GHz 在分析雙排鋼筋(#10)間距在 5cm 以 及雙排鋼筋(#6)間距在 6cm 以內時,因電磁波垂直與水平解析 度不足而無法反射鋼筋完整之路徑,相對於功率反射係數判定,

因反射訊號不足而無法判定鋼筋之尺寸大小。

4. 混凝土內含不同鋼筋號數、保護層深度以及間距在 6cm 以內時,

在透地雷達剖面圖中是無法解析其鋼筋號數與數量,而鋼筋間距 在大於 6cm 時由透地雷達剖面圖可判斷鋼筋數量而無法判讀鋼 筋的號數。

5. 透地雷達電磁波在保護層深度 5.6cm 及 7.2cm 的情況下,對於混 凝土內含鋼筋(#6)而言,其電磁波反射訊號之水平解析能力分 別為 2.094cm 及 2.335cm 皆大於鋼筋(#6)直徑,其鋼筋尺寸分 析結果略大於鋼筋(#10)。

6-2 建議

1. 本實驗所採用透地雷達天線頻率為 1GHz,對於鋼筋尺寸判斷保護 層在淺層時,電磁波水平解析能力太小,對於小尺寸鋼筋之尺寸 計算是有困難的,若能提高天線頻率,降低波長,更能提高分辨 的效果。

2. 本研究只針對混凝土內含雙排鋼筋之尺寸進行探討,未來可朝向 混凝土內含兩根不同號數鋼筋,或者混凝土內含多排鋼筋或垂直 鋼筋之箍筋進行探討與研究。

3. 若能使用電磁模擬軟體進行電磁波數值的模擬,使數值模擬與實 驗結果可以相互對照,也許更能提供更多的數據,將使透地雷達 探測法的技術更上一層。

參考文獻

1. 栗毅、黃春琳、雷文太,「探地雷達理論與應用(信息與通信工程研 究生系列教材)」,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2. 曾昭發、劉四新、王者江、薛建,「探地雷達方法原理及應用」,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3. 唐文敏、廬冰校,「探地雷達天線頻率及發射功率與探測深度、

分辨率及反射連續性的關系」,Geophysical Prospecting,Vo1.43,

No.6,P.693-709,1995。

4. M. Bernabini, E. Pettinelli, N. Pierdicca, Spiro, L. Versino, “Field experiments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GPR antenna and pulse propagation”, Jourmal of Applied Geophysics Vol.33, P.63-76, 1995.

5. 南生輝,“RAMAC/GPR 探地雷達在機場滑行道探測中的應用”,

煤田地質與勘探,P.72-74,12 月,1997。

6. 郭茂昆、王翌全,「透地雷達在鋼筋混凝土檢測之研究」,台灣大 學應用力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7. 李德河、羅經書,「透地雷達應用在管線與地層調查之研究」,成 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8. Wei Honghu, Yang Shun’an, “Phase Parameter of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and Its Application , 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Vol.18, NO.1, Mar, 1999.

9. 楊潔豪、鄧景龍,「透地雷達於土木構件檢測之應用」,中央大 學 應用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10. 楊潔豪、王仲宇、陳兆年、王思堯、葛其民、「透地雷達法在混凝 土結構體檢測上之應用」,土木技術第三卷第十二期,P.72-80,

2000。

11. 江健仲、黃百逸,「步進頻率式地質雷達於鋼筋高頻檢測之模擬與

研究」,雲林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2001。

12. 倪勝火、施議傑,「透地雷達試驗結果判釋之初步研究」,國立 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13. 張奇偉、林鎮華,「透地雷達數位影像編碼運算處理與圖像辯識之 研究」,中華大學土木與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03。

14. Utsi Vincent, Utsi Erica, “Measurement of Reinforcement Bar Depths and Diameters In Concrete”, Proceedings of the T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 2004, v2, p.659-662,

2004.

15. Xu Mao-hui, Lai-Heng, Xie Hui-cai, “Application of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in The Survey of The Rebars in Concrete SLAB”, Nondestructive Testing, VoI.26, No.1, Jan, 2004.

16. Richard Yelf, “Where is True Time Zero ? ”, T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p.279-282, 21-24 June, 2004.

17. M.R. Shaw, S.G. Millard, T.C.K. Molyneaux, M.J. Taylor, J.H.

Bungey, “Location of Steel Reinforcement in Concrete Using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and Neural Networks”, NDT&E International 38, 2005.

18. S. Shihab’, W. Al-Nuaimy, “Radius Estimation for Cylindrical Objects Detected by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Subsurface Sensing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Vol.6, No.2, April 2005.

19. I.L. AL-Qadi, S. Lahouar , “Measuring Layer Thicknesses witch GPR –Throry to Practice”,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05.

20. C. G. Windsor, L. Capineri, P. Falorni, “The Estimation of Buried Pipe Diameters by Generalized Hough Transform of Radar Data”, Progress In Electromagnetics Research Symposium, 2005.

21. 張奇偉、林季霖,「混凝土內含不同尺寸與保護層厚度鋼筋之電磁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95-9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