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在本章做總結並給予後續研究者建議。

圖 1 研究架構與流程表

緒論

文獻回顧

實證模型與資料處理

結論與建議

實證結果與分析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引力模型發展的歷史沿革

Harrigan (2001)認為建構國際貿易理論的主要核心是貿易模式和貿易量,

但是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著重於解釋國際貿易發生的原因,而沒有具體考慮貿易 量。爾後,研究國際貿易的學者開始研究影響貿易量的因素。其中,引力模型是 分析國際雙邊貿易流量重要工具方法,但是該模型早期由於缺乏理論的支撐,其 作為重要分析工具的資格常受到質疑。隨著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經濟學者慢慢 建構出該模型的經濟理論基礎。引力模型概念的基礎建立於艾薩克.牛頓(Sir Isaac

Newton)的萬有引力定律(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該定律說明任何物體之 間都有相互的吸引力,其吸引力的大小取決於兩物體各自的質量和彼此之間的距 離,若是各自的質量愈大,或是彼此之間的距離愈小,則吸引力愈強。

在 1940 年代引力模型被正式引入社會科學運用並廣泛的使用,詹姆斯·史都 華(James Stewart)是首位將其帶入社會科學的學者,論述引力模型的主要形式。

最早將其應用於國際間雙邊貿易流量的是 Tinbergen (1962) 和 Pöyhönen (1963), 他們使用引力模型來解釋雙邊貿易流量,並發現表示雙邊貿易流量與兩國經濟規 模(常以國內生產毛額 GDP 衡量)成正比但是和彼此之間距離成反比,表示經濟 規模較大的國家,可生產較多的商品與勞務,也因此有較多的商品出口。同樣地,

經濟規模較大的國家 GDP 較高,消費能力較強,對於雙邊貿易流量有正向的關係。

距離則是以運輸成本的概念來表示,兩國距離愈遠則隱含運輸成本愈高,會導致

雙邊貿易量的減少。簡單引力模型假設經濟規模與距離是影響貿易的主要因素。

其後,Linnemann (1966)延伸引力模型將兩國人口作為變數導入引力模型。

以國家的人口數多寡做為國家大小的指標。在引力模型裡此一變數對於雙邊貿易 量影響是顯著且負相關,所以人口數愈多將不利於出口商品至貿易對手國。若以 出口國平均每人國民所得來呈現購買能力,其購買能力愈高代表可消費本國產品 愈多,且能夠消費本國商品愈多樣性,進而影響可供出口的商品。

第二節 引力模型理論基礎

雖然引力模型被廣泛的運用在雙邊貿易流量的研究上,但始終缺乏強而有力 的理論基礎,故作為政策分析的工具的正當性常會被其它經濟學者所質疑,許多 學者於是試圖從不同角度去探求並建構引力模型在經濟上的理論基礎。首先,

Anderson(1979)建構支出系統法(Expenditure Systems),他考量貿易產品在不完 全替代性之下,運用生產函數如:Cobb-Douglas 以及固定替代彈性(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sbstitution, CES)性質,他先假設雙邊貿易的商品具有同質性和商品 貿易量為所得以及人口的函數,又將運輸成本設為距離之增函數情況下,可以根 據效果極大化來將此引力模型建構在支出系統之理論基礎之上。以此驗證兩國每 人平均所得與雙邊貿易流量為正向關係,運輸成本和雙邊貿易流量為負向關係,

並擴展系統由單一種貿易商品至多種貿易商品,並將關稅和運輸成本於模型內。

此外,他又驗證在商品貿易具有不完全替代性的假設下,可以獲得相似的結果。

Bergstrand (1985)在一般均衡的理論框架之下,明確地指出傳統的引力模 型會因為缺少價格變數而造成貿易流量估計上的偏誤。他同樣和 Anderson (1979)

假定一國只專業化生產一種產品及依據 CES 效用函數建構出需求函數和供給函數,

且將價格做為外生變數導入引力模型,解決傳統引力模型因為忽略價格因素對貿 易量所造成偏誤的問題。其後,Bergstrand (1989)在模型中再加入了匯率以及平 均國民所得,使引力模型包含更多影響貿易流量的因素。又設定該模型於壟斷性 競爭及要素稟賦差異之條件下,使用 CES 型式的效用函數,追求利潤和價格最大

化,建構出引力模型。Helpman & Krugman (1985)說明引力模型是來自於規模 報酬遞增的競斷性競爭模型。該模型說明各國的消費者希望進口不同於其它國家 的產品,貿易流量就可以與需求和多樣性聯結。Krugman (1987)指出若兩國產 品組成要素同質性越高,其產業內貿易也越大,且隨著時間的增加,產品組成要 素會越趨近於同質。

Deardorff (1998)在貿易障礙及貿易扭曲(frictionless trade)是否存在的不 同假設下,分別推導出引力模型。此模型建構在傳統 Hecksher-Ohlin 理論上,並放 寬國際間要素價格相同的假設。由於國際間價格不一致,會促使各國致力於生產 異質產品,而也隨著各國專業化的生產,加快資本在國際間迅速流動,使得國與 國之間的貿易流量大幅增加。Anderson & Wincoop (2003)說明透過價格的調整 使得需求等於供給,並實證結果指出價格對於雙邊貿易流量有顯著的影響。

第三節 引力模型實證發展

當引力模型被廣泛運用於推估雙邊貿易流量的研究,同時該模型也不斷的被 修正和發展,愈來愈多的論文以引力模型來做為分析國際貿易的實證工具,其中,

Thursby & Thursby (1987)利用 1974-1982 年 17 個國家資料,實證檢定將匯率納 入引力模型對雙邊貿易的影響,發現實質匯率對於雙邊貿易流量有顯著的影響。

Frankel & Wei (1993)加入語言這項虛擬變數於引力模型內,並指出國與國之間 共同語言的存在對於雙邊貿易流量有正向關係。McCallum (1995)以美國各州和 加拿大各省之間的貿易關係,他以實證結果說明邊境效果對雙邊貿易流量的影響,

並計算出加拿大各省之間的平均貿易量,是各省與美國各州貿易量的 22 倍。之後,

Anderson & Wincoop (2003)表示邊境係數(border coefficient)並不如 McCallum

(1995)所論述的 22 倍這麼大,他提出 1993 年的實證數據,表示在美國的邊境 係數為 1.5,而加拿大的邊境係數為 16.4,明確的論述邊境效果對於小國貿易的影 響遠大於大國貿易。

Nitsch (2000)發現在高度經濟整合的歐盟其會員國國內的貿易比與其它會 員國貿易多 6.8 倍,表示區域經濟整合能消除大部份的貿易障礙但是邊境效果的影 響還是存在。Rauch (1999)指出異質性商品(heterogeneous products)比同質性 商品(homogeneous products)容易受到地理相似性(geographical proximity)的影 響。Oguledo & MacPhee (1994)運用引力模型實證分析美國與貿易對手國的貿 易流量是否受價格因素的影響,其實證結果指出價格因素對於貿易流量有顯著的

影響。

Eichengreen & Irwin(1995)和 Rauch (1999)研究國家的歷史背景對於國 家間貿易的影響。Mansfield & Bronson (1997)運用引力模型分析關稅暨貿易總 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GATT)之會員國政治性區域結盟和 雙邊簽訂優惠貿易協定對於雙邊貿易流量的影響。實證結果指出在 1960-1990 年期 間,同為政治性結盟及簽定優惠貿易協定的國家,會因為削減會員國間雙邊貿易 障礙,區域間會員國的雙邊貿易流量有明顯的增加。Frankel & Wei(1998)根據

1970-1992 年資料數據研究貿易量與貨幣整合的程度之相關性,其實證結果指出區 域經濟體使用共同貨幣對區域間貿易有正向的關係。Soloaga & Winters (2001)

將島嶼設為虛擬變數納入引力模型中,討論此變數對於貿易流量的推估是否有幫 助。並實證結果說明如果該國為島國,則與貿易流量成反向關係。Soloaga & Winters

(2001)和 Guo (2004)的實證研究指出,兩國之間有共同的語言對於貿易有顯 著的正相關,其原因若兩國有共同的語言,則彼此較易於溝通,其交易成本也會 降低。Egger (2000)使用 Hausman Test 在直觀和計量方法上,討論隨機效果和 固定效果引力模型的優缺點,並在相對國家的大小以經濟體相似度來衡量。Guo

(2004)納入文化以及宗教的因素,如果有相似的文化或是共同的信仰對於貿易 量有正向的關係。

另外,Mátyás (1997)指出早期對雙邊貿易流量的研究,僅只應用於一個

家跨越多個時點的時間序列分析。然而在檢驗區域集團 (regional group)是否為 雙邊貿易流量之影響因素時,應使用縱斷面(panel data)的固定效果(fixed effects)

分析,意即迴歸模型內包含多個特定國家及多個特定時點,並同時考慮橫斷面及 縱斷面的資料,以出口國、進口國和時間三個構面探求其特定效果。Cheng & Wall

(2005)和 Egger (2004)使用雙邊固定效果(two-way fixed effects)引力模型以 及兩階段引力模型來提高對貿易流量推估的準確性。Egger & Pfaffermayr (2003)

分別就特定成對國家、出口國、進口國以及時間之特定效果加以分析。

區域經濟整合是一項有利於各國福利增進的途徑,它可以擴展區域性市場的 規模,促進國際分工與競爭,使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成員都可以在國際分工和貿 易中獲取利益。Viner (1950)研究關稅同盟所衍生出靜態福利效果對貿易流量的 影響,此效果區分為貿易創造(trade creation)和貿易轉移(trade diversion)的效 果,為區域經濟整合應用理論奠定基礎。貿易創造是指由於經濟整合降低會員國 彼此之間的關稅,進而移轉原先由較高成本的國內生產者至較低成本的其它會員 國生產;貿易轉移效果是指,由於經濟整合從原先自較低成本的非會員國生產者 進口的產品,移轉至較高成本的會員國生產。其意指關稅同盟的福利效果端視貿 易創造和貿易轉移之後的淨福利,換言之,如果貿易創造效果超過貿易轉移效果,

那會員國參加關稅同盟的淨福利是正的。

Aitken (1973)和 Mayes (1978)將優惠性貿易協定設為虛擬變數,並納 入引力模型裡分析,藉以探討歐洲自由貿易區和歐洲經濟共同體對西歐各國貿易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