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針對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作為後續高齡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參 考,全章共有二節,第一節為研究結論,第二節為研究建議與限制。

第一節 結論 一、高齡者參與學習機構之況

在本研究中,曾經參加過高齡學習活動的高齡者有 77%,23%高齡者從未參 加過任何的學習活動,由此顯見仍有將近四分之一的高齡者尚未加入高齡學習活 動的行列。在參加高齡學習活動的選課部分,學習者以不超過二門課佔大多數,

且參與高齡學習機構課程的動機,以「想學新知識」為最多,其次是「想要健康」,

第三是「個人成長」。而未曾參加過學習活動課程之高齡者,影響他們參與學習 的因素主要以「時間因素」為最多數,其次是「不知道上課訊息」,第三是「對 課程沒興趣」;其中,時間因素和不知道上課訊息佔未曾參與學習總人數的六成 七,是主要影響高齡者參與學習的因素。

二、不同背景變項高齡學習者在學習需求之差

學習需求總量表之每題平均數均高於每題中中間值 3,顯示高齡者在各層面 課程學習需求尚可。居住地的不同、以及性別中,女性高齡學習者與男性學習者 在各學習需求層面皆無顯著差異。然而在年齡變項中,本研究年齡層介於「60-64 歲」的高齡者,在表現需求和貢獻需求的課程,需求大於其他的年齡層,尤其與 年齡層 75 歲以上高齡者相較,更為顯著差異。高齡學習者在族群變項比較中,

原住民族群分別在應付層面的需求、以及貢獻層面的需求課程中,分別低於閩南 族群的高齡者、以及客家族群的高齡者,由此可見,以五大需求課程層面來說,

原住民族群之高齡者有較多學習需求在表現、影響、以及超越的學習需求課程中。

教育程度愈高也影響了高齡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其中,在應付需求層面的學習課

71

程,以專科教育程度之高齡者有較大的學習需求,而高中(職)教育程度之高齡者 則在應付需求和貢獻需求層面的學習需求較多,且多過於國小教育程度之高齡者 者。婚姻的狀態在高齡學習需求中各狀態並無明顯的差異;但在職業類別中發現,

貢獻需求的課程中對職業類別為軍公教高齡者需求相較其他職業類別高,尤其高 於職業為家庭管理者。

三、不同背景變項高齡學習者在參與學習之差異

本研究之高齡者參與意願分量表或總量表平均數皆高於每題中間值(3),可見 高齡者對於參與各層面的課程意願尚可。針對性別而言,男性與女性高齡學習者 在各個層面的學習課程中,參與意願的得分差異不大,惟在表現需求的參與意願 上有顯著的不同,由此顯見,男性與女性在參與課程的選擇上,還是會有些許不 相似。另外,本研究中,高齡者參與學習的意願,不會因為居住地和族群的不同 而有差異,但是在「60-64 歲」年齡層的高齡者,對於表現需求和貢獻需求課程 的參與意願相較於其他年齡層較高,尤其相對高於 75 歲以上之高齡者,由此可 見,年齡層越高者,較少會為學習而學習,為活動而活動,也較少意願融入公共 事務或對社會議題,以滿足自身影響性的需求。至於不同教育程度的高齡學習者,

從本研究結果顯示,教育程度越高者,則應付需求的學習課程參與意願也越高。

而職業的差異性也會影響高齡者在應付需求、以及表現需求的課程參與意願,尤 其是職業為軍公教者。

四、是否曾經參與高齡學習課程之高齡者在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差異分析 本研究從是否曾經參與課程與需求類型之交互作用分析中發現,在五種學習 需求層面上,二者無交互作用,即是高齡者在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差異,並未因 過去曾否上過高齡相關課程而不同;在是否曾經參加高齡相關課程者之需求程度 差異的部分,研究發現有曾經上過課之高齡者者在五種需求類型 (不論學習需求

72

或參與意願) 上,均顯著高於未曾上過課之高齡者;另外,再從需求類型之差異 角度來看,本研究只在應付需求方面是學習需求顯著高於參與意願,而在表達、

貢獻、影響與超越需求方面,則是參與意願高於學習需求。

第二節 建議

高齡人口比例不斷攀升,台灣各地高齡教育機構也蓬勃發展,但辦理的型態模式 會因為公私部門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本研究發現不同年齡、族群、教育程度、婚 姻狀況、以及職業有共同與不同高齡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因此根據研究結論提 出下列建議:

一、實務方面的建議

(一)依據描述性資料顯示,在各個層面的學習課程中,高齡者在表現需求的 參與意願上呈現顯著的差異,因此建議開設學習課程時,可以增加該部分相關的 課程開設。較多的高齡學習者年齡多介於「60-64 歲」間,其次是 75 歲以上之高 齡者,此二年齡層的高齡學習者,對於表現需求和貢獻需求課程的參與意願較高,

建議在開設學習課程時,也可納入課程開設之考量中。教育程度越高者,在應付 需求的學習課程中其參與意願也越高;而職業的差異性也會影響高齡者在應付需 求、以及表現需求的課程參與意願,尤其是職業為軍公教者,建議開設課程時,

這些相關影響高齡學習者的因素都應作為開課之考量。

(二) 目前高雄市政府社會局、以及屏東縣政府社會處老人福利科採公辦民 營的方式辦理高齡學習業務,已成功的帶入當地居民的生活,雖然如此,但依舊 至少有四分之一的高齡者仍未加入學習活動的行列中,故,從主要影響他們參與 學習的三大因素來看,以時間的安排、不知道上課訊息、以及對課程沒興趣為主 要,因此建議相關單位在日後規劃學習課程活動時,應首先針對這些尚未加入學 習活動的高齡學習者影響之因素為優先考量,而課程時間安排的部分,則應該再 做進一步的了解,藉以在規劃課程時,能夠符合高齡者可以出習的時間為考量。

73

再者,對於不知道上課訊息的部分,則建議在進行學習課程推廣時,必須要落實 各項相關工作的安排和宣導,透過各種多元管道方式傳送課程訊息,務必將各類 學習活動訊息傳送至各家戶中。最後,開設高齡者有興趣的課程,建議是先做必 要之調查,以達高齡者對於學習的需求,進而增進高齡者參與學習的意願。

二、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 依據描述性資料顯示,參與長青學苑學習之高齡者,普遍在教育水準 的部分都具較高的教育水準,且社會背景尚可,是否因此會影響教育程度較低者 前來參與學習,值得後續再做進一步深入的探索。

(二) 在學習需求方面,過去研究較少探討高齡者未曾參與學習活動的因素,

儘管本研究已得知主要是以時間因素為最多數高齡者考量是否參與學習,但是不 知道上課訊息、以及對課程沒興趣仍大有人在,因此未來再該部分仍可再做進一 步的深度探討。

(三) 在參加與未曾參加高齡學習課者的部分,雖然本研究有發現未曾參與 學習活動之因素,但仍建議可再做進一步的探討分析,以確切了解影響參與學習 課程之原因。

三、研究限制

(一)研究結果之推論性限制與改進

本研究因人力、物力限制採取立意取樣。取樣的範圍僅選擇大高雄地區二個 長青學苑所在地及一個屏東地區長青學苑做取樣,發放問卷時未限制時間與班別,

故取樣未能平均收集到各 班別的受試者,有可能導致樣本不均,且在收集過程 未將參與的時間及班別納入收集供受試者選填。

因高齡學習課程的實施,學習機構的經營方式各有不同,本研究所蒐集的樣 本來自長青學苑,故建議樣本分析結果,將僅適合推論到長青學苑為主的學習機 構。

74

(二)研究方法的限制與改進

本研究探討高齡者對於高齡學習與參與意願之相關,對於其他可能影響投入 學習之觀念,或是個人的價值觀無法做進一步的探討,因此未來的研究可據此作 為基礎,針對不同高齡學習者的背景變項,進行更廣泛的研究探討與分析。

(三)研究測量工具的建議與改進

本研究採取問卷調答方式進行資料收集,高齡者在接受問卷調查時,對於研 究結果的運用與目的有認知的差異,因此在回答問題時可能有所保留;再者也可 能因為高齡者對於問卷題目內容的理解有所差異,而有填答遺漏值過高、或其他 影響填答的因素,建議未來可增加質性研究之訪談方法,或餐與觀察之方式,與 高齡者有更多的互動,讓研究可以更完備。

75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王麗萍(2005)。嘉義縣高齡者的學習需求之調查研究-以老人日間照顧中心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朱楠賢(2008)。高齡教育政策與實踐。臺北 : 五南。

吳富家(2011)。高齡者學習與適性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台東大學,台東縣。

李宗派(2007)。 老化概念(Ⅰ): 生物科學之老化理論。臺灣老人保健學刊,3(2),

1-24。

李宗派(2007)。老化概念(Ⅱ): 行為科學之老化理論與老化理論研究趨勢。臺 灣老人保健學刊, 3(2),25-61。

李百麟(2009)。高齡者之生活滿意度與成功老化各因素關係之探討。危機管 理學刊,6(2),25-38。

林美和(2006)。成人發展、性別與學習。臺北 : 五南。

林振春(1997)。台灣地區成人教育需求內涵的德惠法研究。成人教育學刊,1(1),

143-182。

林麗惠(2002a)。高齡者參與學習活動之探究。成人教育學刊,6(1),107-129。

林麗惠(2002b)。高齡者參與學習活動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 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麗惠(2002b)。高齡者參與學習活動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 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