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屏地區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屏地區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研究"

Copied!
9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羅素貞 博士. 高屏地區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研究. 研究生:施品瑒 撰. 中 華 民 國. 106. 年. 06. 月. 29. 日.

(2)

(3) 誌 謝 經歷這幾年的努力,論文總算完成,也代表著完成了研究所階段的學習。此 刻我最先要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羅素貞老師,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悉心的指導與 鼓勵,儘老師管工作忙碌,但她依舊不厭其煩的指導我論文題目訂定,研究架構 調整與修正,充實各章節的內容資料,素貞老師豐厚的學術涵養、縝密的思維、 以及嚴謹的治學態度,讓我獲益匪淺,師恩浩瀚,謹致最深的敬意與謝意。感謝 論文口試委員朱教授進財、郭教授郡羽百忙之際撥冗審閱論文,提供寶貴意見, 並給予精心的斧正,使得本論文可以更臻完善。 研究所授業期間,感謝所上師長在學術上的啟迪和指導,也感謝研究所同窗 好友敏真、致言、楊鴻等人的同行共勉,相互扶持,謝謝大家的提攜與勉勵,讓 我的研究所生涯更加溫馨與充實,點點滴滴永銘於心。 最後,感謝在我生命中最重要、也是我最愛的家人們,沒有您們對我無條件 的付出、支持、與鼓勵,就沒有今日的我。我最摯愛的父母、大姊幸先、妹妹幸 君、弟弟智超、阿姨淑圭等人,謝謝您們,謝謝您們總是對我放心,總是給予我 滿滿的愛、支持、鼓勵、與包容,使我在研究所求學過程中,可以沒有任何顧慮, 勇往直前,您們給予我的愛、關懷、與依賴,是我最強力的後盾,感謝之心溢於 言表,我會永留於心,永遠愛您們喔! 一路走來,要感謝的人有很多,在完成這份論文的當下,心中充滿了無限的 感恩與感動,謹將本論文獻給在我生命歷程中,曾經給予我關懷、鼓勵、指導與 協助的所有愛護我、關心我的人,謝謝您們。. 施品瑒 謹誌 于國立屏東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所 中華民國 一 0 六年六月. I.

(4)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齡學習者的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關係,以大高雄地區、 以及屏東地區的高齡者為主要研究對象,總計取得樣本有 897 位,其中大高雄地 區有 692 位,屏東地區有 206 位。研究工具有「學習需求量表」 ,以及「參與意 願量表」 。研究分析以描述性統計、T 檢定(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以及二因子變異數進行。本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1. 大高雄地區與屏東地區的高齡者,對於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的狀態尚可。 2.在學習需求部分男性與女性沒有較大的差異,然而在參與學習課程意願的部分, 男性與女性則是在表現需求的學習課程中,參與意願達顯著差異,其中,女性在 表現需求的學習課程中,參與意願相對比男性高。 3.大高雄地區與屏東地區較多數參與學習的年齡層介於 65-69 歲,以及 75 歲(以 上)為最多數;其中又以「60-64 歲」年齡層的高齡者,對於表現需求和貢獻需求 課程的參與意願相較於其他年齡層較高,尤其相對高於 75 歲以上之高齡者。 4.教育程度越高者,在應付需求的學習課程中,其參與意願也相對越高;應付需 求、以及表現需求的課程對於職業類別為軍公教者有較高的參與意願。 5.大高雄地區與屏東地區高齡者中,仍有將近四分之一的高齡者尚未加入高齡學 習活動的行列,影響其主要因素有時間的安排、不知道上課訊息、以及對課程沒 興趣。 6.高齡者是否曾經上過相關高齡學習課程影響高齡者的學習需求與參與之意 願。. 關鍵詞: 高齡者、學習需求、參與意願 II.

(5)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arning needs and the participating intention of senior learners. The total samples are 987, and among which there are 692in the Kaohsiung area and 206 in the Pingtung area. The research tools include the Learning Needs Scale and the Participation Willingness Scale.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 test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and two 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he learning needs and participating intention for the elders in the Greater Kaohsiung area and the Pingtung area stated acceptable. 2.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 in the learning needs. However,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 the participating attention in the performance learning courses. 3. The majority participants in the Greater Kaohsiung area and the Pingtung area are among the age category of 65-69 and followed by the age category of 75 and older. The elders in the age category of 60-64 present the higher needs in the performance and contribution rather than the other age categories, especially compared to the age category of 75 and older. 4. The participants with the higher level of education, the participating attention in the needs learning courses is higher. The military prisoners have higher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ing in the needs learning courses. 5. In the area of Kaohsiung and Pingtung, nearly a quarter of the elders have not yet joined to the learning activities. The main factors are the time arrangements, lack of information of classes and no interest in the courses. 6. The willingness of learning needs and participation for elders is influenced by the factor of whether the elders have been attended the relative courses or not. Key Words: Elderly, Learning Need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II.

(6) 目 次 誌謝. I. 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次. IV. 表次. VI. 圖次. VIII. 附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高齡者參與學習活動之必要性與有關研究. 8. 第二節. 高齡者學習需求之理論架構與有關研究. 13. 第三節. 高齡者參與意願之理論架構與有關研究.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研究對象. 23. 第二節. 研究工具. 25. 第三節. 研究架構. 27. 第四節. 資料分析. 28. 研究結果與討論. 29. 第四章 第一節. 高齡者參與學習機構之現況 IV. 29.

(7)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高齡學習者在學習需求之分析. 32.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高齡學習者在參與意願之分析. 44. 第四節. 是否曾經參加高齡相關課程者在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差異分析 56. 第五節. 討論. 61. 結論與建議. 70. 第一節. 結論. 70. 第二節. 建議. 72. 第五章. 參考文獻. 75. 一、中文部份. 75. 二、英文部分. 78. 附錄. 81. 一、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問卷同意使用函. 81. V.

(8) 表 次 表 3-1 抽樣機構及問卷實際回收人數. 23. 表 3-2 高齡者基本資料之居住地分析表. 24. 表 3-3 學習需求問卷各層面信度係數表. 26. 表 3-4 參與意願問卷各層面信度係數表. 26. 表 4-1 學習需求各層面的分析摘要表. 32. 表 4-2 不同性別之學習需求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摘要表. 33. 表 4-3 不同居住地之學習需求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摘要表. 33. 表 4-4 不同年齡層之學習需求在各分量表上的平均數、標準差. 34. 表 4-5 不同年齡層在高齡者學習需求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35. 表 4-6 不同族群之學習需求在各分量表上的平均數、標準差. 36. 表 4-7 不同族群之學習需求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37. 表 4-8 不同教育程度之學習需求在各分量表上的平均數、標準差. 38. 表 4-9 不同教育程度之學習需求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39. 表 4-10 不同婚姻狀況之高齡者學習需求在各分量表上的平均數、標準差 40 表 4-11 不同婚姻狀況之學習需求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41. 表 4-12 不同職業之高齡者學習需求在各分量表上的平均數、標準差. 42. 表 4-13 不同職業在高齡者學習需求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43. 表 4-14 參與意願各層面的分析摘要表. 44. 表 4-15 不同性別在高齡者參與意願之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摘要表. 45. 表 4-16 不同居住地之高齡者在參與意願之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摘要表46 表 4-17 不同年齡層之高齡者學習需求在各分量表上的平均數、標準差. 47. 表 4-18 不同年齡層在高齡者參與意願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48. 表 4-19 不同族群之高齡者參與意願在各分量表上的平均數、標準差. 49. 表 4-20 不同族群在高齡者參與意願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0. VI.

(9) 表 4-21 不同教育程度之高齡者參與意願在各分量表上的平均數、標準差 51 表 4-22 不同教育程度之高齡者參與意願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2. 表 4-23 不同婚姻狀況之參與意願在各分量表上的平均數、標準差. 53. 表 4-24 不同婚姻狀況之參與意願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4. 表 4-25 不同職業之參與意願在各分量表上的平均數、標準差. 55. 表 4-26 不同職業在參與意願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5. 表 4-27 應付需求的需求類型與是否參與高齡課程之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 56 表 4-28 表現需求的需求類型與是否參與高齡課程之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 57 表 4-29 貢獻需求的需求類型與是否參與高齡課程之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 58 表 4-30 影響需求的需求類型與是否參與高齡課程之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 59 表 4-31 超越需求的需求類型與是否參與高齡課程之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 60. VII.

(10) 圖 次 圖 3-1 研究架構圖. 26. 圖 4-1 高齡者是否曾參與學習課程分析. 29. 圖 4-2 高齡者選讀課程數分析. 30. 圖 4-3 高齡者參加學習活動之動機分析. 31. 圖 4-4 高齡者未曾參與學習活動之動機分析. 31. 圖 4-5 應付需求的需求類型與是否曾參與高齡課程. 56. 圖 4-6 表現需求的需求類型與是否曾參與高齡課. 57. 圖 4-7 貢獻需求的需求類型與是否曾參與高齡課程. 58. 圖 4-8 影響需求的需求類型與是否曾參與高齡課程. 59. 圖 4-9 超越需求的需求類型與是否曾參與高齡課程. 60. VIII.

(11) 附 錄 附錄 1 學習需求與參與意蘊問卷同意使用信件. IX. 81.

(12) 第一章. 緒論. 隨著社會快速變遷與成長,醫藥、資訊科技的進步和發達,使得二十一世紀 的人們生活完善,壽命也不斷地延長。然而就在高齡者壽命增加的同時,新生兒 的出生率卻急遽驟降,使得我國高齡人口比率年年快速攀升。及早準備與預防老 化,以及增進高齡者具備適應生活的能力,已成刻不容緩之事。本研究旨在探討 高齡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外,同時也欲瞭解二者之間的關聯性,因此,本章節 將就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問題、名詞釋義、及研究範圍與限制進行說明之。.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世界目前主要潮流之一是快速增加的高齡人口。依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所提出老化的指標為:一個國家內的 65 歲以上高齡人 口占該國總人口數 7%稱為「高齡化社會」(aging Society),達 14%稱為「高齡 社會」 ,達 20%稱之為「超高齡社會」 。經建會綜合計劃處(2012)資料指出,全球 近年來高齡人口(60 歲以上)占總人口比率,已由 1950 年的 5.2%,至 2010 年的 7.6%, 並預估在 2050 年時,將上升至 16.2%,其中 80 歲以上超高齡人口上升速度更快, 預估在 2045 年,全球高齡人口將首次超越兒童(15 歲以下)人口,由此顯見全球 高齡人口逐年增加的現象。 台灣於 1993 年 9 月底, 65 歲以上高齡人口已佔總人口數的 9.72%,至 2010 年底,65 歲以上的高齡人口數已達總人口數的 10.74%;2012 年底達 11.2%,至 2014 年底,總計 65 歲以上高齡人口有 280 萬 8,690 人,佔總人口數的 12%,老化 指數為 85.7 %(內政部統計處, 2015)。顯見台灣高齡人口的逐年增加,有日趨快速 的趨勢。若以此預估,台灣在 2018 年的高齡人口比將超過 14%,並於 2025 年將 超過 20%,相較其他全球先進國家,台灣在 2056 年有可能成為最老的國家。 (中 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2007)。 台灣 2015 年各縣市戶籍登記人口,依縣市別觀察 65 歲以上高齡人口老化指 1.

(13) 數,以嘉義縣 161.19%最高,其次是雲林縣 131.1%,第三是澎湖 129.22、屏東縣 125.56%則排列第五;而老化指數最低的三個縣市分別為新竹縣市、桃園市和台 中市(內政部戶政司, 2015)。五都之老化指數,以台北市 105.76%居首,其次是台 南市 102.57%,第三是高雄市 100.25%;雖然高雄市老化指數未屬於五都最高, 但高雄市 65 歲以上的人口佔全市 12.6 %,已大大的超過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所 定義的老化指標。而屏東縣老化指數 14.5 %更是超過 WHO 所定義的老化指標, 進入高齡社會了。 基於上述高齡化數據資料顯示,高雄地區和屏東地區已超過聯合國世界衛生 組織所定義的老化指標,再者,因研究者本身居住於大高雄地區,且就讀學校於 屏東地區,因此將本研究之研究區域及研究對象設定以高屏地區。 我國「邁向社會白皮書」強調保障全民學習權,提供個人充分學習機會、. 及在一生中的繼續學習及成長,這是為將各類學習資源做有效整合,並塑造有利 的學習環境,使我們的社會能夠存在各種價值與意義的學習環境(教育部, 1998)。 另外,「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也是以高齡教育為藍圖,強調學習、健康、尊嚴、 和社會參與為高齡教育四大願景(教育部, 2006)。高齡人口的繼續教育是一重要的 潮流(吳明烈, 1999),高齡社會就是以建構高齡者學習體系,創造教育願景(楊國 德, 2006),因為惟有提倡繼續學習的理念,才能消除高齡者的學習無用論(邱天 助,1993)。有鑑於此,加強建構高齡教育學習體系是當務之急,因此瞭解目前現 有的高齡學習機構,以及高齡者學習的情形與參與意願為何是本研究之動機一。 研究者服務於民間非營利機構,基於在服務的場域中發現高齡者參與高齡機 構學習情形有下列二大現象:一、某些高齡學習課程報名人數熱烈,某些則乏人 問津;二、參與課程的高齡者幾乎是相同的一群人,而沒有報名參加課程的高齡 者仍舊大有人在。因此,研究者思考,當政府及相關單位都在關心且提倡終身學 習、高齡學習、及增設高齡學習機構的同時,為什麼依舊還是有高齡者未能前來 參加學習課程,那麼這些沒有來參加學習課程的高齡者,他們的想法及考量為何, 2.

(14) 他們的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又為何? 基於上述,引發研究者欲深入瞭解高齡者學 習需求及參與意願的相關研究議題,故此為本研究研究動機二。 回顧過去高齡教育相關文獻,主要探討內容有高齡學習與生活滿意度、高齡 學習動機與閱讀行為、高齡學習與幸福感、或高齡學習與運動保健等之相關研究 頗多,尤其大部分的研究都有提及高齡者學習需求的部分,然而在高齡者參與意 願的研究則較少,相關的僅有少數幾篇,詹涵雯(2008)桃園縣高齡者學習需求與 參與意願之研究;蕭輔山(2008)中高齡者退休前教育需求、參與意願及參與偏好 之研究-以北部地區為例;阮玉惠(2012)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關係之研究以高雄縣樂齡學習資源中心為例;吳逸如(2012)戰後嬰兒潮世代公教人員活躍老 化學習需求及參與意願之探討;其中詹涵雯和蕭輔山的研究主要是以北部地區為 主,吳逸如、和阮玉惠則是以南部地區為主。另外,在過去的研究中,都只針對 已來參與高齡學習課程者進行研究,反之,那些沒有來參加的人都沒有被納入研 究當中,為此,研究者認為沒有來參加課程學習的高齡者也有必要被納入研究對 象之中,才能從中了解是甚麼因素影響到這些高齡者沒有來參加學習活動。再者, 高齡者學習機構隸屬不同主管機關辦理,以桃園地區為例,部分區域是公部門自 行辦理學習課程、部分區域則是委外民間社福單位辦理;而大高雄地區與屏東地 區之高齡學習機構皆是由公部門統一委外由民間社福單位辦理,這和桃園縣是有 差異性的。是否會因此而可能產生開課、或學習需求、參與意願上的差異,此乃 本研究關心的第三個動機。. 第 二 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壹 、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是針對高齡學習者的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關係進行探討,基於 上述之研究背景與動機,引發研究者欲進行探討此研究。因此,本研究具體目的 3.

(15) 如下: 一、瞭解高屏地區高齡學習者的學習需求的情形。 二、探討高屏地區高齡學習者的參與意願的情形。 三、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在高齡學習需求上差異情形。 四、探究不同背景變項在高齡者參與意願之差異情形。 五、探討高齡者是否曾經參與學習課程,在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間差異情形。 貳 、 研究問題 根據前述的研究目的,研究者提出下列待答之問題,包括下列各項。 一、高齡學習者學習需求程度為何? 二、高高齡學習者的參與意願程度為何? 三、不同背景變項的高齡者學習需求是否有不同? 四、不同背景變項的高齡者學習參與意願是否有不同? 五、高齡者是否曾經參與學習課程在學習需求及參與意願之間差異情形?.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在本研究主要探究高屏地區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參與學習之研究中,為使本研 究說明意義明確,避免混淆,茲將本研究重要名詞及研究予以界定說明如下: 一、 高齡者 隨著世界各國不同的觀點,『高齡者』的年齡劃分,以及所界定的定義並沒 有一致性的標準。全球目前多數是採用聯合國人口統計年鑑的標準,以 65 歲以 4.

(16) 上為高齡者,歐洲通常以 60 歲上下為標準,而台灣社會對於高齡者的定義則是 依據我國老人福利法第二條所稱老人,係指年滿 65 歲以上之人;然而在成人教 育的相關文獻,以及在辦理高齡者教育學習活動的規定中,皆以參與年齡 55 歲 為下限,例如:長青學苑、樂齡大學等,因此,本研究所提之『高齡者』係指年 齡 55 歲以上之人。此外,在本研究內容中所提及「高齡者」 、 「老人」 、與「老年 人」詞彙,在本文所示之概念為相同,將交互使用。 二、學習需求 本研究對學習需求的觀點是指個體為滿足自覺匱乏不足的需求,而產生對學 習的渴望狀態,且必須透過學習的過程才能滿足,且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的成就, 所希望或期望學習的需求。學習需求也是個體意識到對於知識、技能、或是經驗 有所不足或有需要時,所產生出來的學習企圖心。 本研究採用詹涵雯(2008)編制的學習需求量表,測量高齡者的「學習需求」 , 該量表是依據McClusky所提出的五種學習需求狀態,包含「應付的需求」 、 「表現 的需求」 、 「貢獻的需求」 、 「影響的需求」 、 「超越的需求」五個層面,此量表採用 Likert-type scales 五點量尺計分,分別為: 非常不需要(1分)、不需要(2分)、 普通(3分)、需要(4分)、非常需要(5分),得分愈高者,表示該層面需求 程度愈高,反之則需求程度則愈小。 三、參與意願 意願是一種心理傾向、個人態度的行為,形成的時間非一朝一夕(陳貞妃, 2002)。參與意願所進行的方式,是需要個體自由意志、理念來執行。因此,本 研究所指高齡者參與意願即是高齡者自己有意願參加學習活動,且是有意識、有 目的參與學習的意念。 本研究所使用測量「參與意願」之量表,採用詹涵雯(2008)編制的參與意願 5.

(17) 之量表,該量表內容共分為「應付的需求」 、 「表現的需求」 、 「貢獻的需求」 、 「影 響的需求」 、 「超越的需求」五個層面,該量表是採用 Likert-type scales 式之五點 量尺計分,分別為: 非常不需要(1 分)、不需要(2 分)、普通(3 分)、需要 (4 分)、非常需要(5 分),得分愈高者,表示該層面需求程度愈高,反之則 愈小。.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高齡學習需求與參與情況之研究分析」。為達成此 目的,茲將本研究範圍加以說明敘述之;但礙於時間、人力、及客觀因素等影響, 無法完全配合,故本研究仍有以下若干限制。分別說明如下: 壹、研究範圍 以下就研究對象、研究內容、以及研究方法等三方面說明本研究的範圍。 (一) 研究地區而言:本研究係以大高雄地區與屏東地區長青學苑為主。 (二)研究對象而言:本研究對象係以年滿 55 歲以上的大高雄地區及屏東地區之參 與 104 年度長青學苑所開辦課程之高齡者為研究對象。 (三)就研究方法而言: 本研究主要是以採用問卷調查法之研究,透過文獻探討理 論與分析,並結合所蒐集到的問卷資料內容作為分析的依據。 貳、研究限制 本研究因侷限人力、時間、及客觀條件等因素,基本上存在以下的限制: 一、取樣的限制 本研究之母群體以年滿五十五歲以上參與長青學苑之高齡者為研究對象。本 6.

(18) 研究的學習者在取樣尚無法包含所有在各縣市之長青學苑學習之高齡者,此乃研 究限制一。 二、研究工具的限制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研究工具為自陳式量表。受試者的語文認 知能力、識字與否、及誠懇度會影響測量之誤差,此乃研究限制二。 三、研究結果推論之限制 本研究由於研究者本身時間、人力的限制,僅針對高雄市與屏東市各二長青 學苑學員為受試對象,未包括其它縣市的高齡學習者,因此在解釋與推論有地區 的限制。. 7.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參與學習的相關研究及內涵,共分為三節。 第一節高齡者參與學習活動及其現況;第二節探討高齡者學習需求分析與相關研 究;第三節探討影響高齡者參與學習的相關因素。 第一節高齡者參與學習活動之必要性與有關研究 時代的進步,教育水準的提高,以及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除了建構高齡 者所需的長期照顧服務體系外,促進高齡者能適應瞬息萬變的生活,參與社會活 動,自己照顧自己,則有賴繼續教育的施行。高齡學習是一新興的課題。本研究 為對高齡者參與學習活動有全面且周延性的瞭解,因此,本節將分別針對高齡者 參與學習的必要性進行說明,而後分析高齡者參與學習活動之現況,最後在討論 高齡者參與學習活動的相關因素。 壹、 高齡者參與學習的必要性 面對高齡化社會,全球各先進國家已視高齡者可以繼續學習為一項不可或缺 的社會福利,尤其是推行老人福利較積極的國家,更將促進「老人終身所得安全」 與「老人終身不斷學習」編列在社會政策中有關老人福利的目標(張鐸嚴, 2000)。 台灣在建構學習社會的過程中,為強化社會教育,增進學習機會,除了鼓勵終身 學習,推動終身教育之外,更將高齡者參與學習視為重要之環節,且高齡者參與 終身學習也是成功老化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將從終身學習的概念 觀點,看高齡者參與學習的必要性,並以成功老化的現象看高齡者參與學習的必 要性,最後,就高齡者參與學習其智慧與所學經驗得以發揮進行闡述,藉以真正 瞭解高齡者參與學習的必要性。 一、以終身學習觀點看高齡者參與學習的必要性 (一)終身學習的意義 8.

(20) 「學習」是在某個規定情境中的重複經驗引起的、對那個情境的行為或 行為潛能的變化。但這種變化不是本身先天反應、成熟或暫時狀態,如:疲 勞、酒醉等(G.H.Bower、E.R.Hilgard , 1981)。 「學習」也是為增強練習的結果, 而在行為潛能上產生相當持久性的改變(Kimble, 1967)。學習的界定有四個重 要的概念:第一,學習會產生行為的改變;第二,學習引發的行為改變,是 較為持久的,凡屬短暫的改變,非屬學習的結果;第三,學習的改變來自經 驗,經驗是構成學習的原因;第四,學習是一種歷程,學習本身是導致行為 改變的一種過程(黃富順, 2004)。張新仁(2003)指出,改變必須是持久的, 只有經由練習產生的改變,才稱為學習。 「活到老學到老」是我們一般耳熟能詳的話,除此之外,終身學習有更 積極、並使人有「學到老活得更好」的意涵與功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於 終身學習的看法是終身學習為一種終身與全面的學習概念,且具有全民教育 的理念。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則認為終身學習是個體從搖籃到墳墓的過程,且 皆是有目的的學習活動,而且主要在於增進所有學習者的知識與能力。歐盟 認為,終身學習是可以被視為涵蓋一切有目的的正式與非正式學習活動,主 要的目的在於增進知識、技能與能力(吳明烈, 2005)。綜上所述,終身學習的 定義是涵蓋終身且全面的學習概念,是個體在一生過程中,透過各式生活環 境中所進行的一切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包括正規學習、非正規學習與非正式 學習。而該學習目的是為增強個人知識、情意、技能與能力,使其能在學習 之後提昇個人生涯發展、生活適應以及創新應變的能力,並促進社會的進步 與國家發展(吳明烈, 2005)。 (二)高齡者終身學習 Hasan (1996)提出終身學習的發展觀點,他認為:終身學習的主要目標在 於幫助個人的發展、強化民主素養、開展社區生活、促進社會的融合、及達 成發展、創新、增進生產力,以促進經濟的成長。黃富順(2005)表示,終身 9.

(21) 學習是強調透過學習者個人選擇學什麼、如何學及何處學的責任,最終目的 學習是為達實現個人潛能的開發與自我實現。因此,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 應隨著各自主要學習發展其主題外,也應進行相關的教育活動 (C.O.Houle,1974)。 此外,高齡者終身教育重視學習者的獨立自主性,以及能夠發展個人學 習的責任(Griffin & Brownhill, 2001),尤其在各階段,人人都有不同的學習重 點,學習如何從每一次自我學習歷程中有所改變與提升,才能在自我的生命 中,適時具備因應時代潮流的知識和技能。依據上列所述,高齡者終身學習 能讓人們藉由學習的參與,產生多元面向的能力發展,也能適應人生後期的 生活環境與模式,進而享受高齡生活。 二、從成功老化現象看高齡者參與學習的必要性 「成功老化」是許多與高齡者相關的名詞中,最經常被引用、與使用的名詞。 Rowe 與 Kahn (1987)所發表的成功老化文中,即指出「老」不等於「病」 ,也區隔 「成功老化」與「一般老化」及「病態老化」之間的差異。 (一)成功老化的定義 世界衛生組織(WHO, 1990)將健康老化定義為疾病與虛弱不纏身,且 是一種生理、精神與社會福祉的完全狀態。從生理健康觀點的概念看成功老 化,即是高齡者不需要協助,沒有困難地執行 13 種活動或移動測量,及加 上稍微或沒有另 5 種活動或移動的困難(林萬億, 2012)。Rowe and Kahn (1997,1998)則認為,遠離病殘、高認知與生理功能,以及生活充滿活力(包 括生產性能力與人際關係)是成功老化的主要三指標。所以,成功老化可以 說是高齡者自身保有獨立日常生活的能力(Rowe &Kahn,1997,1998),同時是生 理、心理和社會三者缺一不可。 回顧國內外文獻,Fisher(1995)提出,個體把過去的生活經驗和現在的情 境作結合,為未來的發展做準備,即為成功老化。Rowe 和 Kahn(1998)則 10.

(22) 認為,避免疾病和殘障、高認知與身體功能、社會參與這三項因素同時存在, 才算是成功老化,因為成功老化的高齡者,具備較少的得病和失能風險,對 事物也相較有概念,且能主動積極地看待生活中所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更進一步,高齡者因自身保有與社會互動語言技巧及生產性活動,因而較能 具備獨立執行日常生活基本的活動與工作能力。國內學者黃富順(1995)、徐 慧娟、張明正(2004) 、葉宏明等(2001)以及林麗惠(2006)都認為,個體成 功適應老化過程的程度,且在老化的過程中,沒有疾病和失能的身體健康狀 態下,生理維持良好健康及獨立自主的生活,心理保有適應的良好、功能的 正常運作,以及在社會方面的積極參與、良好學習、家庭及社會關係的維持 等,讓身心靈保持在最佳的狀態,享受高齡生活,才是真正成功老化。 綜合上述國內外學者對於成功老化的定義後,本研究引伸Rowe 和Kahn (1998)、黃富順(1995)、林麗惠(2006)等人對於成功老化所強調生理、心理 和社會三者缺一不可之觀點,以及個體成功適應老化過程之程度所強調的內 容,作為本研究成功老化之定義。 (二)參與學習,達到成功老化之目的 Peterson(1990)認為高齡學習教育的目的,是高齡者為新工作做準備,也 是為準備擔負新的發展任務所做的學習、追求心靈的成長、以及防止個人生 理、心理和社會機能衰退,以從中學習並發現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1、國內高齡學習教育的發展 從過去的歷史來看,通常大量的高齡人口出現之後才開始有計劃、 有組織的高齡教育活動發展。台灣地區對於高齡教育的推行,也是如此。 舒昌榮(2008)就指出,台灣政府在人口政策白皮書內強調的「建構完整 高齡教育系統」策略,除了是為符合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積極高齡化的 方向外,也欲扮演促進高齡者社會參與的重要推手,以作為培養全民具 備正確高齡化知識、態度及付諸行動的關鍵。台灣社會目前推動高齡教 11.

(23) 育主要的推手是由社會和教育行政部門同步並進。早期則多源自於社會 行政機關以社會福利的觀點推展;然而近年來,則由教育行政機構,以 基本人權的概念推動(黃富順, 2012)。 2.高齡者參與和學習 快速變化的時代中,高齡者尤其無法免除新知識融合舊有知識的學 習。高齡者是社會重要人力資源,為打破高齡者不需要再學習、或無法 學習的迷思,持續參與各類服務或學習性活動,高齡者才能使自己的高 齡生活過得更健康,更有活力及尊嚴,並能於最終達到成功老化的目 標。 三、參與學習,協助高齡者智慧提升與圓滿達成個人能力再發揮 高齡者已完成生命期中的工作和家庭責任,因此在高齡學習的發展是讓其體 驗生命的意義,以協助高齡者能為自身之個人達到統整與圓滿。Peterson(1990)認 為,高齡者參與學習目的是為新工作做準備,例如:承擔志工角色,透過服務過 程,獲得身、心、及社會能力的成長、以及生命的意義。再者,將高齡人力當作 是社會重要資源,加以投資並有系統的發揮其價值,必能高度發揮其效能。陳清 美(2005)認為,高齡者除了快樂生活之外,若能有效活用他們的智慧、經驗、及 知識和技能,必能激發高齡者本身的力量,使高齡者產生對生命的正向意義。 (一)高齡者的智慧特性、認知促進與維持 過去高齡和老化相關研究指出,心智能力的衰退與年齡的增長具相關; 流質智力與天生智力相似,但與學習和經驗無相關;晶質智力是知識與能力, 來自於教育及一生的經驗(Cattell、Horn,1963、1982)。從過去的相關文獻可知, 流質智力到青年期後,即呈現日趨下降,晶質智力在接受繼續教育後,有不 斷提升和增加的情形。Baltes &Smith(1990) 發展智力雙重過程論,該論點強 調人類心智分為在生命發展過程中會有流失現象的基本機制、及會隨著年齡 12.

(24) 增長、實際生活的經驗與繼續學習的實用機制。 綜合上述,高齡者透過再教育,以及統整自身的經驗,除了可以建構自 我特有的知識模式外,亦能夠協助自己面對生命中的每一個挑戰,進而 擁有獨立、快樂且自在的高齡生活。過去刻板的印象,高齡者總是被認 為沒有用處,總是掛著被歧視的負面標籤,鮮少有人會重視高齡者,高 齡者因此也常產生孤獨與失落感,使得社會問題日益嚴重。Meyer &Rice 認為高齡者若透過再教育,便能使退休後的生活更充實,且能夠培養個 人新興趣與發展自我潛能,也透過再學習的價值,體會與享受再教育的 機會(萬育維,1993)。由此可見,再教育的學習活動機會,能夠協助高 齡者排遣空虛孤獨,也可以提升自我價值,並從學習過程中,獲得愛與 被愛、尊重及自我實現。Longworth(1999)指出,人類潛能的發展是透過 持續不斷的支持過程,以激勵並使個體能夠獲得生命全程需要的所有知 識、價值、技巧與瞭解,並在所有角色扮演、各種情形與環境中,具備 自信心、創造力與喜悅以應用這些能力。因此,高齡者參與學習將會有 助於智慧與所學經驗的發揮。. 第二節高齡者學習需求之理論架構與有關研究 壹、高齡者的學習需求 高齡學習是隨著高齡社會來臨的新興的課題。經由經驗累積而獲得知識或行 為改變的歷程是『學習』,因為自己或專家判定有差距或匱乏等狀態而要學習是 『需要』;通常需求分為人類需求(basic humanneeds)和教育需求(education needs) (Knowles,1980)。因受老化過程影響,高齡者有獨自的發展任務、認知功能、學 習偏好、及參與學習的型態(Lamdin & Fugate,1997)需求。本節將分別就一般學習 需求的意涵、高齡者學習需求的意義、高齡者學習需求的現況、及相關研究等方 13.

(25) 面,說明如下。 一、需求的意涵與理論 (一)心理學觀點 「需求」是複雜又多元的概念,它包含生理、心理、社會等面向。國際 教育百科認為需求是一種差距(discrepancy)、需求是需要(want)或喜好 (preference)、需求是不足(deficit)。Husen &Postlethwaife (1985)指出,當實 際與目標之間出現差異,即是需求差距,當需求是一種需要、或喜好時,是 因為個體覺知的欲求和喜好;當個體出現欲求和喜好時,即對需求出現不足 之時。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解釋需求有二,其一是需求有影響或引發行為或其 他心理活動的意義,它重視動力性,所以需求和驅力或動機有相同意義。其 二是將需求認為是個體某方面的不足或缺乏,可能是生理方面亦可能是心理 方面,故,是引發行為的需求。朱智賢(1989)在心理學大辭典指出,需求是 個體和社會的客觀需求在人腦中的反應,是個人的心理活動與行為的基本動 力。 其他學者對於需求定義的說法偏向於與國際教育百科,其中Higlgard (1983)認為需求是指「由生理組織所產生的一種飢渴狀態」 。張春興(1989)提 出需求不只是生理狀態,也包含個體缺少某些物質的狀態。Suaric (1994)表 示,需求是一種實際狀況與目標狀況之間所產生的差異,需求也是一種來自 個人知覺喜好的偏好或欲求,需求更是因個人未能達到或保持最低的滿足的 一種不足。 Maslow(1954)從另一角度看需求,雖然他主要也是以生理、心理、和社 會三大類來做層次劃分,但他將需求分為:1.生理的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 、 14.

(26) 2.安全的需求(safety needs) 、3.社交的需求(love needs) 、4.尊重的需求(esteem needs)和 5.自我實現的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s)五層次;從這五層次 需求中,再將前三層次劃分為是因為心理或生理上的欠缺而產生的基本需求 (Basic needs),稱作匱乏需求(deficiency need) ,後二層次則稱為成長需求 (growth need) 。匱乏需求對生理及心理的幸福感很重要,並且必須被滿足, 當需求被滿足後,這些需求的動機也就減少了;此外,當滿足成長需求,將 再促進個人發展潛能,引發內在學習動機(張春興, 1996;葉玉珠、高原令、修 慧蘭、曾慧敏、王佩玲、陳惠萍,2004)。 (二)社會學觀點 Bradshaw(1972、1981)針對社會服務輸送體系之需求分析,將需 求區分為規範需求、感覺需求、表達需求、和比較需求四種類型。規範 需求(normative need)經由已建立的標準與實際存在狀況相互比較而產生 的,且透過專家從鉅視觀點來衡量,故,如果個人或團體的狀態未達到 理想或期待標準(desirable standard), 「需求」就存在著。感覺需求(felt need) 著重個人表達其自身的感覺或經驗「需求」 ,它和「想要」(want)是互通 的。透過個人與他人或環境互動的結果,感覺需求詮釋個人主觀所建立 的需求,因此,感覺需求不等於真實需求,它受到個人表達與知覺的限 制和影響。表達的需求(expressed need)是將感覺性需求付諸行動,也就 是將人們感受到需要某種服務時,會透過行動來滿足該項的需求。 Coon(2000)認為,需求是個人行為的內在動力,需求會產生驅力,並以 行為表現來達成目標與減少需求量。而比較的需求(comparative need)是 在相同情境中,比較二種類型在不同條件下的需求反應,當某些個人或 團體接受的服務,和相似特質的另一些沒有接受服務的個人或團體相比 時,沒有接受服務的人「需求」就被凸顯了。. 15.

(27) 綜合上述,「規範性需求」是個人或團體的情況或現狀未達到理想 或願望的標準時,需求就存在著。 「感覺的需求」是真實的,是經由想 像及感受,覺知自己有什麼需求及需求程度。 「表達的需求」等於需要, 是將感受轉換成實際行動,明確程度高,它也是透過真正求到服務的人 來界定,以是否達到滿足或是依滿足的程度來界定行為。最後, 「比較 的需求」是比較二種類型在不同條件、但相同的情境中下的需求反應, 是將需求的動力轉化為行動。 二、學習需求的內涵與內容 教育需求對某種需求的狀態而言,它是需要的;教育需求也是對某種需 求的狀態而言,是匱乏、不足的;教育需求能透過適切的知識態度技巧得到 學習經驗、得到滿足,所以教育需求是一種匱乏(lack) 、損失(deprivation) 、 剝奪(deficiency),需透過教育經驗獲得期望的狀態(楊純青,1990) 。 (一)學習需求的定義 需求是學習者本身意識到有所匱乏或是需要,或是專家判定學習者 有所匱乏、或是應該要有時,所展現出來的欲求或偏好。因此,學習需 求的定義是透過學習過程而達到需求的滿足,換言之,學習需求是指個 體為達到期望的成就狀態,所知覺其需要學習、偏好。因此,本研究從 差距,匱乏,以及偏好或欲求三個角度看學習需求 。 1.. 從「差距」角度看需求 成人教育學者 Knowles(1970)以 Maslow 的需求層次為基礎,將. 成人的需求簡化成基本需求,和教育的需求。而教育需求就是為了 「縮減個人、組織或社會目前狀況與期望之間的差距」。林振春 (1995)指出,個體學習需求是為完成自身各發展階段任務,滿足 16.

(28) 發展需求。 2.. 從「匱乏」角度看需求 Bergevin (1967)認為,學習需求是指學習者感到缺乏而能自我. 學習或向智者學習,因此包含之一是個人認為是天生的需求「表徵 教育的需求」(symptomatic needs),之二是個人認為必要,且對個人 教育發展必須的需求,但可能是真的,但也可能是假的「感受教育 的需求」(felt educational needs) ,另一是學習者真正欠缺的,且能 從學習經驗中獲得的「真正教育的需求」 (real educational needs)。 3.. 從「偏好或想要」角度看需求 林美和(1990)認為,偏好或想要的學習需求是指個體為達到期. 望水準,所知覺希望或期望學習的課程。施茂智(2007)則認為, 偏好或想要的學習需求是學習者與各種訊息(材料、活動、經驗) 交互作用產生的行為或心理轉變,並以此來解決問題、擴展或釐清 其個人經驗、提升知識而所知覺的「希望學習」或「喜歡學習」的 狀態。 從社會服務的觀點來看學習需求,Monette(1977)歸納成人的學習需求 有四類,一是以人類與生俱來,是內在、自然而非學習而來的「驅力」 (drive) , 如飢餓、口喝、性等方面的基本需求(basic human needs) ;二是個人知覺到 的需求,這個需求接近「想要」 (want)或「渴望」 (desire)的狀態,是學習 者主觀察覺自己想要習得的某種知能,並認為這個學習過程能夠獲得樂趣或 滿足,三是達到的規範標準與實際存在目標的一種不足或差距(gap)的規 範性需求(normative needs) ,此類需求經常被稱為真正的需求(何青蓉,1995) 。 最後是出現在一個團體或個人與其他團體或個人比較之下導致的差異所衍 生而來的感受需求。 17.

(29) 綜合上述,形成學習需求是當個體感到缺乏,意識到匱乏不足,或是需 求現況與目標之間有差距,為達到期望水準而必須透過學習的過程才能滿足, 達到期望的理想境界。故可以將學習需求定義為個體為達到期望的成就水準, 所知覺希望學習或期望學習的課程內容。 三、高齡者學習需求的意義與內涵 高齡者學習的目的和需求,與一般人有所差異。本小節主要探討高齡者學習 的需求性與高齡者學習需求的內涵。 (一)高齡者學習需求 施淑貞(2004)指出,老人教育學之父 McClusky 認為高齡者學習需求是期 望透過教育介入的方式,提高高齡者的生活品質,因此,McClusky 提出目 前唯一能協助高齡者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方式就是教育,故他主張提供高齡 者的教育活動,要能滿足應付、表達、貢獻、影響、和超越五大類的需求。 首先,在應付的需求中,老化會引起高齡者生理、心理認知功能退化, 因此,為使高齡者可以適應生活及減少因老化帶來的問題與困擾,因而產生 學習的需求,例如原有社會互動方式不足以應付快速變遷的社會。其次是表 現的需求,這類需求是為學習而學習,為活動而活動。活動本身就是回饋, 活動可以獲得個人內在滿足、參與、與樂趣感,這類型的高齡學習者有欲彌 補年輕時因生活而放棄的興趣,也有在退休後,想擁更多屬於自己可利用的 時間來重拾舊有嗜好與培養新興趣。第三是貢獻的需求,從許多研究顯示可 知,大多數的高齡者都有這種貢獻性的需求,也欲從助人克服困難,或藉由 社會服務的過程來提升自我價值及自尊感。第四是影響的需求,McClusky 認為,大多數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能使社會產生有意義的改變,高齡者 亦如此;McClusky 認為,即使是高齡者,他們仍有意願融入公共事務或對 社會議題,並期望透過政治活動、社區團體、服務組織,及半官方機構活動 18.

(30) 的參與,滿足自身影響性的需求。最後是超越的需求,對於高齡者來說,他 們相較其他年齡層更接近死亡,因此,透過回顧自己過往生命、超越生理的 限制,能夠協助他們對自己的生命意義有進一步的了解。 綜上所述,人們或團體要適應所面對的生活環境而產生的各類學習需求, 再施行各類教育活動前,都有必要做事前的活動規劃及了解需求者的需求, 才能進而做為活動進行的依據,以確立活動可以有效的持續發展和進行。故 能了解高齡者的需求,才能滿足不同的高齡學習者,進而達到高齡學習的目 的。 (二)高齡者學習需求之有關研究 賴銹慧(1990) 以參加台北市、高雄市、台灣省各縣市的長青學苑 65 至 79 歲的學員為研究對象,進行「我國高齡者學習需求及其相關因素」的研 究。研究結果發現,高齡學習需求可分為社會與政治、家庭生活與管理、休 閒生活與娛樂、身心保健、個人進修五大類。從該研究也顯示,高齡學習需 求與年齡、居住地區等變項有相關,其中,年齡在 65-67 歲之間者,學習需 求最為強烈,在收入的部分,高齡者的收入都顯得較低,且多數來自於子女 供給。 王麗萍(2005)採用問卷調查方式,以老人日間照顧中心為例,進行「嘉 義縣高齡者的學習需求的調查研究」 。該研究結果發現,高齡者的學習需求 分為日常生活知能方面、社交/人際關係方面、自我實現或生命意義方面、 健康方面、以及休閒娛樂/嗜好方面五類。這五類中,高齡者在社交/人際關 係層面需求,以及休閒娛樂/興趣方面需求,有學習需求程度的差異。 詹涵雯(2008)以桃園縣高齡者為主要對象進行研究。從研究結果得知, 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與性別和年齡的不同,有研究結果的差異;另外, 高齡者參與學習的動機是社交和認識新朋友為主要學習之動機,故建議在桃 19.

(31) 園地區的學習課程可以增加較多貢獻、影響及超越需求類型的課程;不過, 該研究雖有提及參與意願,但未在內容中有進一步研究結果的呈現。 覺元宏(2009)研究是以嘉義市長青學苑學員作應付的需求、表達的需 求、貢獻的需求、影響及超越的需求。該研究顯示人口便向學在各項學習需 求層面部份呈現中等以上的需求,反之,許多項目則無顯著學習上的差異。 另外,該研究同時也強調開設的課程中,以影響需求、超越需求、及貢獻需 求的課程與學員學習需求有明顯落差,故建議增列開課科目,以滿足高齡者 學習需求。 阮惠玉(2012)以原高雄縣高齡者為主要對象進行研究。該研究結果主要 顯示,高齡學習者的族群與職業背景主要是以閩南族群為最大宗,其中又以 家庭主婦為大部主族群,且大部分的高齡學習者皆具有正向的學習需求、及 中高層度上的參與意願。在年齡 55-64 歲的高齡者中,其學習需求與參與意 願具較明顯差異;而婚姻狀況在該研究結果顯示,已婚者在表現需求及貢獻 需求二層面的需求顯著大過於喪偶婚姻狀況者。另外,根據該研究結果也顯 示,高齡者參與學習之意願,最主要的原因是想要提升面對空閒生活,以及 想要增加自己的貢獻能力和開發自己的興趣。 綜合上述各研究結果得知,大部分的高齡學習中,因研究的區域屬性不 同,所以高齡學習者的族群與職業背景,會因此而有所差異;在高齡學習者 的年齡,主要介於 55-65 之間有較明顯的學習需求差異性;而參與高齡學習 者的主要婚姻狀態多數是已婚及喪偶者。另外,影響高齡者學習的動機,主 要偏向於社交、人際關係的互動、以及提升自我能力與興趣的因素為多;學 習課程的部分,則從這些研究結果顯示,高齡者偏好與應付、表達、貢獻、 及影響和超越需求有相關的社會與政治、家庭生活與管理、休閒生活與娛樂、 以及身心保健等課程。 20.

(32) 第三節 高齡者參與意願之理論與有關研究 一、參與意願 「意願」是一種驅使力、意志力(蔡進松、曹逢甫、余玉照,2000)。陳 貞妃(2002)研究指出,意願是絕對心理傾向、態度的個人行為,它的形成時 間非立即性的。高齡者參與意願是一種內在的心理行為,也是一種出於自願、 不勉強、有意識、有目的參與學習的心中意念程度,包括價值判斷、情感成 分與行為意向的心理歷程,林方鈴(2004)指出,參與意願是自願且不勉強的 態度,它包含價值的判斷、情感的成分、以及行為的意象之心理歷程。而前 一節所提Bradshaw(1972、1981)從社會服務角度將個人需求分四種,其中 感覺需求(felt need)乃個人主觀所建立的需求,著重個人闡述其自身的感覺或 經驗「需求」 ,它和「想要」(want)是互通的。而表達需求(expressed need)是 將感覺性需求付諸行動,也就是將人們感受到某種需要時,會透過行動來滿 足該項的需求。因此,本研究所指的參與意願與表達需求內涵相近,乃指想 要將個人的主觀需求賦予行動的心理傾向。而學習需求則與感覺需求內涵相 近。 二、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相關研究 高齡學習最重要在於促使高齡者參與學習活動,但從許多研究發現,極 少數研究有提及參與意願這個部分,大多數都以學習需求為主要研究重點。 回顧過去文獻資料,將影響之相關因素整理如下。 以性別而言,過去多數研究顯示,性別與參與意願有顯著一致性的結論。 鍾肇騰(1999)探討老人教育參與者、非參與者,教育態度與規範失調的差異 研究結果表示,參與老人教育活動之參與者,以女性居多,約占58%,非參 與者以男性居多,佔54.4%。林麗惠(2002)研究也顯示,參與學習活動的女性 多與男性。陳順成(2003)的研究亦顯示性別對於繼續進修意願有顯著差異, 21.

(33) 因此,性別的確可以納入研究之變項中。 以年齡而言,在過去相關研究結果可得,影響大多數較年長者參與學習 意願,大部分與年紀年長與否有顯著相關性。吳劍秋(2004)研究指出,年齡 60歲以上的銀髮族,其參與海外遊學的意願高。鄭秀芬(1996)、詹涵雯(2008) 皆表示年齡是影響參與學習動機的最主要因素,年齡越長者,參與學習的動 機就越弱。陳貞妃(2002)研究顯示75歲以上高齡者參與學習率遠低於65歲-74 歲者。但陳順成(2003)研究顯示,年齡與參與繼續進修意願沒有顯著差異。 由此也可知,愈年長之學習者,是否有可能會因為自身的狀態、或缺乏信心 等因素,而影響其參與學習的意願,並沒有獲得所有研究的支持。 以教育程度而言,近年來有許多的研究資料可看出,教育程度能預測高 齡者參與學習的變項之一。過去有研究就指出,教育程度越高者,越可能參 與學習(黃富順, 1989),再者,教育程度越高,參與教育活動與參與意願可能 也有密切之關係(黃富順,1997)。鍾肇騰(1999)表示,高齡者的教育程度越高, 他所能面對的教育價值態度也越積極及正向,有鑑於此,高齡者也越有可能 參與教育活動的學習。 以職業背景而言,從過去多數研究結果顯示,會參與學習活動主要是以 家庭管理者為居多,然而陳順成(2003)指出,職業背景變項與是否繼續進修 的意願無顯著差異。鍾肇騰(1999)的研究結果也表示,高齡教育參與者、非 參與者之間的特徵,以職業類別差異最大,過去高職業水準者其規範失調程 度較低。由此看來,職業背景是否影響高齡者參與學習,仍待進一步的探究。. 22.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齡者對高齡教育機構課程之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本章共 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對象;第二節為研究工具;第三節為研究架構;第四節 為資料處理。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分為二部分,第一部分是以高屏地區長青學苑為主要收案 地點,因長青學苑的學制是採學年制,故本研究之研究對象是以參加105學年度 高屏地區長青學苑入學之學員為收案之對象;第二部分是設籍並居住於大高雄地 區或是屏東地區且未曾參加過高齡學習活動之高齡者。研究樣本及抽樣,依據 Sudman的建議,區域性研究,其平均樣本人數大約在500-1000人(轉引自吳明清, 2000)。研究者在民國105年6月陸續發出問卷1237份問卷,大高雄市地區共計819 份,屏東地區共計418份。表3-1為實際回收問卷數之一覽表。總計收回1237份問 卷,剔除作答缺漏過多題目,(遺漏題數達1/3者)的無效樣本340份後,得有效樣 本897份。不同背景變項之受試者抽樣人數與百分比如表3-2。 表3-1抽樣機構及問卷實際回收人數 機構名稱. 實際回收人數 已參加. 未參加. 學習課程. 學習課程 合計. 男. 女. 合計. 297. 408. 33. 42. 75. 483. 44. 109. 153. 21. 34. 55. 208. 屏東長青學苑. 41. 89. 130. 29. 47. 76. 206. 小計. 196. 495. 691. 83 123. 206. 897. 高雄市長青學苑 鳳山老人活動中心. 男. 女. 111. 總合計. (長青學苑). 23.

(35) 表 3-2. 高齡者基本資料之居住地分析表. 變項. N=897 人數. 居住地區 高雄地區 屏東地區 性別 男性 女性 年齡 54 歲(以下) 55-59 歲 60-64 歲 65-69 歲 70-74 歲 75 歲(含)以上 族群 客家人 閩南人 外省人 原住民 其他 教育程度 國小(含)以下 國(初)中 高中(職) 專科 大學 研究所(含)以上 其他 婚姻狀況 未婚 已婚 分居 離婚 喪偶 其他. 692 206. 77.1% 22.9%. 279 618. 31.1% 68.9%. 34 82 176 220 174 211. 3.8% 9.1% 19.6% 24.5% 19.4% 23.5%. 88 694 103 9 3. 9.8% 77.4% 11.5% 1.0% .3%. 151 134 269 145 174 19. 16.8% 14.9% 30.0% 16.2% 19.4% 2.1%. 5. .6%. 23 690 3 37 142 2. 24. 百分比(%). 2.6% 76.9% .3% 4.1% 15.8 .2%.

(36) 現在/過去職業 農、漁、林、畜牧業 製造、水電等工業 銀行金融保險業 軍公教 資訊科技業 服務業 家庭管理 其他. 46 80 62 238 12 130 310 19. 第二節. 5.1% 8.9% 6.9% 26.5% 1.3% 14.5% 34.6% 2.1%. 研究工具. 一、 學習需求量表 (一) 量表內容 本研究的研究工具採用詹涵雯(2008)自編的「學習需求量表」,該量表 之編製是依據McClusky所界定之五個需求層面測驗向度,分別為「應付的需 求」、「表現的需求」、「貢獻的需求」、「影響的需求」、與「超越的 需求」;量表計分方式採用Likert-type scales 式之五點量尺計分,分別為:非 常不需要(1分)、不需要(2分)、普通(3分)、需要(4分)、非常需要 (5分),得分愈高者,表示該層面的需求程度愈高,反之則需求程度愈小。 (二) 量表信度 在學習需求量表中,各分量表內部一致性係數介於.776~.911;應付需求 的Cronbach's 係數為.828,表現需求的係數為.709,貢獻需求的係數為.776, 影響需求的係數為.911,超越需求的係數為.897,整體總量表的係數為.952, 由此顯示該學習量表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學習需求各層面信度分 析結果如下表3-3所示。. 表3-3. 學習需求問卷各層面信度係數表 25.

(37) (三)量表效度 在學習需求量表的效度方面,個別題目與量表總分的相關方向係數均高 於.30,並達.01的顯著水準;在因素分析方面,每個題目的因素負荷量皆大 於.30,且5個量表的因素總變異量為58.005%,顯示該學習量表具有良好的效 度。 二、參與意願量表 (一)量表內容 本研究的研究工具採用詹涵雯(2008)自編的「參與意願量表」,該量表 修訂自McClusky所界定之五個需求層面測驗向度,分別為「應付的需求」、 「表現的需求」、「貢獻的需求」、「影響的需求」、與「超越的需求」; 量表計分方式採用Likert-type scales 式之五點量尺計分,分別為: 非常不需要 (1分)、不需要(2分)、普通(3分)、需要(4分)、非常需要(5分), 計分依序1、2、3、4、5,得分愈高者,表示受試者在該層面參與意願愈高, 反之則愈小。 (二)量表信度 為進行參與意願與學習需求之比較,參與意願量表不再進行因素分析。 在參與意願量表中,各分類量表內部一致性Cronbach's係數分別為應付需 求.837,表現需求.722,貢獻需求.821,影響需求.923,超越需求.947,整體 總量表的係數為.958,顯示本參與意願量表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參 26.

(38) 與意願各層面信度分析結果如下表3-4所示。 表3-4參與意願問卷各層面信度係數表. 第三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主要探討高屏地區高齡者對高齡機構課程的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因 此本研究的架構如圖3-1。. 圖3-1. 研究架構圖.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圖之研究路線說明如下: (一)A:探討高齡學習者的社會人口變項在學習需求上的差異。 (二)B:探討高齡學習者的社會人口變項在參與意願上的差異。 (三)C:探討高齡學習者在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差異。 第四節. 資料分析. 27.

(39) 研究者將問卷調查所得之資料,以 SPSS for window 19.0(中文版)統計套裝軟 體程式進行資料的統計分析處理,以回答本研究欲要探討之問題,而問卷調查要 使用的資料處理方式及統計分析如下述之。 一、資料檢核 本研究之問卷經研究對象施測調查後,立即將回答之問卷回收後進行整理, 除了檢查每一份問卷填答的狀況,也將資料填寫不完全的問卷予以刪除,將可利 用之原始資料依序編碼後鍵入電腦中建檔。 二、描述性統計 運用描述性統計分析受試者「學習需求量表」及「參與意願量表」之平均數 與標準差,以瞭解高齡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及參與意願之現況。 三、獨立樣本 T 檢定 將以受試者的個人背景變項(居住地區、性別) 為自變項,「學習需求」與 「參與意願」為依變項,以獨立 t 檢定分析受試者在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差異 情形。 四、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 以受試者個人背景變項(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婚姻狀況)為自變項,「學 習需求」與「參與意願」為依變項,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檢視 受試者在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差異情形。 五、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混合設計) 本研究欲探討是否曾經參與學習課程之高齡學習者會不會在學習需求與參 與意願之間具有差異的狀況產生,故以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進行分析瞭解。. 28.

(4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章主要目的是依據本研究之受試者在 本章主要目的是依據本研究之受試者在「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量表 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量表」 上,所填答得分的統計結果 所填答得分的統計結果,進行分析及討論。第一節為高齡者參與學習機構之 高齡者參與學習機構之 現況;第二節為不同背景變項高齡學習者在學習需求之分析 不同背景變項高齡學習者在學習需求之分析;第三節為 第三節為不同背景 變項高齡學習者在參與意願之分析;第四節為高齡學習者在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 高齡學習者在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 分析。 第一節 高齡者參與學習機構之現況 為瞭解大高雄地區與屏東地區高齡者在高齡學習機構參與情形現況,分別將 就高齡者是否曾經參加過學習相關課程 就高齡者是否曾經參加過學習相關課程、選讀課程之現況、參與高齡學習機構之 參與高齡學習機構之 各項動機、以及未曾參與高齡學習機構課程學習之因素進行探討 以及未曾參與高齡學習機構課程學習之因素進行探討。 。本節首先呈現 高齡者在高齡學習機構參與的情形現況 高齡者在高齡學習機構參與的情形現況。 一、是否曾經參與學習課程 圖 4-1 為高齡者是否曾參與學習 為高齡者是否曾參與學習課程之人數與百分比分析。資料顯示 資料顯示,897 份有效問卷中,曾經參加過高齡學習活動的高齡者有 曾經參加過高齡學習活動的高齡者有 691 位,佔 77%,有 77% 206 位 高齡者從未參加過任何的學習活動 高齡者從未參加過任何的學習活動,佔 23%,由此看來,仍有將近四分之一的高 仍有將近四分之一的高 齡者尚未加入高齡學習活動 齡者尚未加入高齡學習活動的行列。. 是否曾經參與學習課程. N=897. 206 人 (23%). 是 否 691 人 (77%). 圖 4-1 高齡者是否曾參與學習課程分析. 29.

(41) 二、選讀課程之現況 圖 4-2 為高齡者選讀課程的人數與百分比分析 高齡者選讀課程的人數與百分比分析。依據資料顯示 依據資料顯示,高屏地區之 高齡學習者在選讀課程的現況中 高齡學習者在選讀課程的現況中,以選擇讀二門課程占最多數,佔有 佔有 34.7%,其 次是選讀一門課程來學習 次是選讀一門課程來學習,佔有 26.2%,第三則是選讀三門課學習 第三則是選讀三門課學習,其佔 8.9%, 詳如表 4-2 之本研究受試者在高齡者學習機構之修課調查 之本研究受試者在高齡者學習機構之修課調查。從該表得知 從該表得知,高齡學 習者選讀學習課程,以不超過二門課佔大多數 以不超過二門課佔大多數。. 12 人 35人 1.3% 3.9%. 高齡者選讀課程數分析 N=691 18人 (2%). 80 人 (8.9%). 235 人 (26.2%). 一門 二門 三門 四門. 311 人 (34.7%). 五門 六門(含以上). 圖 4-2 高齡者選讀課程數分析. 三、參與高齡學習機構課程之各項動機 參與高齡學習機構課程之各項動機 圖 4-3 為高齡者參與學習機構課程之各項動機的人數與百分比 為高齡者參與學習機構課程之各項動機的人數與百分比。依據資料顯 示,目前高齡者參與高齡學習機構課程的動機 目前高齡者參與高齡學習機構課程的動機,以「想學新知識」最多,佔 最多 23%, 其次是「想要健康」,佔 佔 17.5%,再者是「個人成長」,有 15.8%,「交朋友」 15.8% 和「打發時間」差異不大 差異不大,分別佔有 13.5%和 13.9%,由此可知, ,高齡者藉由參 與學習活動大部分主要的動機是想要提升自己對新知識的認識,以及透過學習的 參與,讓自己能夠處於健康的狀態中 讓自己能夠處於健康的狀態中。. 30.

(42) 43人 6%. N=691. 為什麼參加高齡學習課程. 交朋友. 93 人 13.5%. 159人 23%. 打發時間. 96 人 13.9%. 學習新技能 學習新技能,以便再就業 想要健康. 12人 1.7%. 109 人 15.8%. 121 人 17.5%. 個人成長. 58 人 8.4%. 家人朋友的期望 想學新知識 增進能力 增進能力,為服務社會準備. 圖 4-3 高齡者參加學習活動之動機分析. 四、未曾參與高齡學習機構課程學習之因素 未曾參與高齡學習機構課程學習之因素 圖 4-4 為未曾參與高齡學 為未曾參與高齡學習機構課程學習之各項因素的人數與百分比 習機構課程學習之各項因素的人數與百分比。在有 效收案數中,影響高齡者未曾參加高齡機構學習的主因素是 影響高齡者未曾參加高齡機構學習的主因素是「時間因素 時間因素」、「不 知道上課訊息」、以及「 「對課程沒興趣」,分別佔 42.2%、25.2%、 、和 9.7%,其 中,時間因素和不知道上課訊息二個因素 時間因素和不知道上課訊息二個因素,就佔未曾參與學習總人數的六成七 就佔未曾參與學習總人數的六成七, 由此看來,這二個影響高齡者學習的因素實在不容忽視 這二個影響高齡者學習的因素實在不容忽視。. 未曾參加學習活動的原因. N=206. 6人 2.9% 20人 9.7%. 11人 5.4%. 18人 8.8%. 52人 25.2%. 12人 5.8%. 健康因素 經濟因素 交通因素. 87人 42.2%. 時間因素 不知道上課訊息 對課程沒興趣 其他. 圖 4-4 高齡者未曾參與學習活動之動機分析 31.

(43) 第二節不同背景變項高齡學習者在學習需求之分析 本節主要探討高齡者對高齡教育機構課程之學習需求。首先分析不同層面課 程之學習需求現況,接著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學習需求差異情形;以獨立樣本 t 檢定、以及獨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考驗其差異之狀況。 一、學習需求之現況 本研究之學習需求的課程共分成五個層面需求,包含應付的需求課程、表現 的需求課程、貢獻的需求課程、影響的需求課程、和超越的需求課程。其中,應 付的需求課程有 7 題,表現、和貢獻的需求課程各 5 題,影響的需求課程 8 題、 和超越的需求課程 9 題,總量表及分量表之平均數與標準差,詳如表 4-5 所呈現 之。 表 4-1 乃學習需求各分量表及總分。由表 4-1 之學習需求各層面的分析看出, 「影響需求」分量表平均數是五個層面中最高的(M=3.78),其次是「應付需求」 (M=3.70),再者是「表現需求」(M=3.42),「貢獻需求」(M=3.22)和「超越需求」 (M=3.11)。此外,高齡者學習需求總量表之平均數為 117.315,總量表之每題平均 數為 3.45。由此可以看出,高齡者不論是每題分量表或總量表之題數均高於每題 中間值(3),可見高齡者在各層面課程學習需求尚可,且有學習需求。 表 4-1 學習需求各層面的分析摘要表 需求層面題數平均數(M). 標準差(SD). 每題平均數. 應付需求. 7. 25.895. 4.5523. 3.70. 表現需求. 5. 17.108. 3.6056. 3.42. 貢獻需求. 5. 16.091. 3.6285. 3.22. 影響需求. 8. 30.253. 6.3330. 3.78. 超越需求. 9. 27.968. 5.6019. 3.11. 總計. 34. 117.315. 19.860. 3.45. 32.

(44) 二、不同性別之學習需求差異分析 表 4-2 為不同性別之學習需求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從該分析資料顯示,不 同性別之高齡者在學習需求的平均得分數來看,女性高齡學習者在各個學習需求 層面之得分數雖高於男性高齡的學習者;但卻未有顯著差異性。 表 4-2 不同性別之學習需求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摘要表 學習需求男(n=279). 女(n=618). 平均數標準差平均數標準差. t值. 應付需求. 25.351. 4.4558. 26.141. 4.578. 2.411. 表現需求. 16.659. 3.4467. 17.311. 3.660. 2.511. 貢獻需求. 15.778. 3.6216. 16.233. 3.626. 1.741. 影響需求. 29.849. 5.9879. 30.435. 6.475. 1.284. 超越需求. 27.27. 5.385. 28.29. 5.673. 2.531. 總計. 114.90. 19.503. 118.41. 19.939. 2.451. 三、不同居住地之學習需求差異分析 表 4-3 為不同居住地之學習需求的差異分析。依據資料得知,不相同居住地 對於高齡學習者在各項學習層面需求的平均得分數來看,均沒有太大的差異性, 由此可知,大高雄地區和屏東地區的高齡學習者,沒有因為居住地的不同而有顯 著學習需求上的差異性。 表 4-3 不同居住地之學習需求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摘要表 學習需求 高雄(n=692). 屏東(n=205). 平均數標準差平均數標準差. t值. 應付需求. 25.908. 4.6020. 25.854. 4.3912. .149. 表現需求. 17.156. 3.6264. 16.946. 3.5386. .731. 貢獻需求. 15.986. 3.6761. 16.449. 3.4476. -1.607. 影響需求. 30.350. 6.4599. 29.927. 5.8736. .840. 超越需求. 28.129. 5.6828. 27.424. 5.2971. 1.582. 總計. 117.53. 20.093. 116.600. 19.082. .587. 33.

(45) 四、不同年齡之學習需求差異分析 表 4-4 為不同年齡層之學習需求在各分量表上的平均分數及標準差。表 4-5 為不同年齡層學習需求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從表 4-5 整體考驗結果發現,處於 不同年齡層之高齡學習者其學習需求有所不同(F(5,891)=3.053, p=.01),高齡者的 學習需求的確會因年齡的不同而有在「表現需求」、「貢獻需求」、和「超越需 求」的課程上所差異。繼續進行 Scheffe 事後比較檢驗發現,年齡層於「60-64 歲」 的高齡者,在表現需求和貢獻需求的課程,需求大於年齡層為 75 歲以上者,其 餘則無顯著差異。 表 4-4 不同年齡層之學習需求在各分量表上的平均數、標準差 學習需求 54 以下(0)55-59 歲(1) 60-64 歲(2) (n=34). (n=82). 65-69 歲(3). (n=176). 70-74 歲(4). 75(以上)歲(5). (n=174). (n=211). (n=220). 平均數標準差平均數標準差平均數標準差 平均數標準差平均數標準差 平均數標準差. 應付需求 26.6. 4.19 25.2 4.36. 26.4. 3.94 26.0. 4.81. 26.1 4.03. 25.3. 5.2. 表現需求 17.1. 3.23 16.9 3.32. 17.7. 3.42 16.1. 3.59. 17.4 3.38. 16.4. 4.01. 貢獻需求 16.6. 3.12 16.0 3.04. 16.8. 3.46 16.4. 3.70. 15.8 3.74. 15.4. 3.77. 影響需求 30.0. 5.62 29.4 6.07. 31.1. 5.52 30.7. 6.54. 30.4 6.24. 29.4. 6.92. 超越需求 27.4. 5.47. 28.5. 5.03. 5.73. 28.3 5.61. 27.3. 6.01. 總計 117.7. 18.47. 26.3 4.99. 113.8. 17.70. 120.6. 17.79. 28.6. 118.7 21.25. 34. 118.1 18.65. 113.84 21.42.

(46) 表 4-5 不同年齡層在高齡者學習需求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平方和(SS) 自由度(df) 平均平方和(MS). F. p. Scheffe 事後比較. 應付需求 組間. 187.870. 5. 組內. 18380.279. 891. 全體. 18568.149. 896. 37.574. 1.821 .106. 20.629. 表現需求 組間. 188.535. 5. 37.707. 2.932. .012*. 2 >5. 組內. 11459.976. 891. 12.862. (F=(5,891)=2.932,p<.05). 全體. 11648.511 896. 貢獻需求 組間. 230.294. 5. 46.059. 組內. 11562.210 891 12.981. 全體. 11796.504 896. 3.548.003**. 2 >5. (F=(5,891)=3.583,p<.01). 影響需求 組間. 399.607. 5. 79.921. 組內. 35501.947 891 39.845. 全體. 35901.554 896. 2.006.076. 超越需求 組間. 464.680. 5. 92.936. 組內. 27653.382 891 31.036. 全體. 28118.062 896. 2.994.011* (F=(5,891)=2.994,p<.05). 總合計 組間 5952.293. 5. 組內 34745.422. 891. 全體 353387.715. 896. *p<.05. 1190.459 389.939. 3.053.010**. 2 >5. (F=(5,891)=3.053,p=.01). ** p<.01 ***p<.000. 35.

(47) 五、不同族群之學習需求差異分析 表 4-6 為不同族群之學習需求各分量表中的平均分數與標準差。表 4-7 為不 同族群學習需求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從表 4-7 整體考驗結果發現,處於不同族 群之高齡學習者對於學習需求沒有顯著的不同(F(4,892)= 2.067, p>.05)。進行 Scheffe 事後比較檢驗發現,原住民族群之高齡者在應付層面的需求、以及貢獻 層面的需求中,分別低於閩南族群的高齡者、以及客家族群的高齡者,其它的族 群則無顯著的差異。. 表 4-6 不同族群之學習需求在各分量表上的平均數、標準差 學習需求客家人(0)閩南人(1) (n=88). 外省人(2)原住民(3)其他(4) (n=694). (n=103). (n=9 ). (n=3). 平均數標準差平均數標準差平均數標準差 平均數標準差平均數標準差. 應付需求 25.9 4.87. 26.0. 4.51. 25.8. 4.24. 21.2. 6.48. 25.7. 表現需求 17.7 3.70. 17.1. 3.59. 16.8. 3.60. 14.3 2.87 18.3 2.31. 貢獻需求 16.9 4.07. 16.0. 3.55. 16.3. 3.65. 13.0. 影響需求 31.1 6.33. 30.3. 6.33. 超越需求 27.9 5.38. 28.1. 5.68. 總計. 119.5. 20.53. 117.519.71. 29.5 27.5 115.8. 36. 6.47 5.34. 4.09. 1.16. 15.0 1.00. 27.3. 4.42. 29.0 3.46. 24.6. 3.81. 27.0 5.00. 20.1100.4 18.4119.5. 12.5.

(48) 表 4-7 不同族群之學習需求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平方和(SS) 自由度(df) 平均平方和(MS) F. p. Scheffe 事後比較. 應付需求 組間. 201.463. 4. 50.366. 2.446. 組內 全體. .045*1>3. 18366.686. 892. 20.590. (F=(4,892)=2.446,p<.05). 18568.149. 896. 表現需求 組間. 113.682. 4. 28.420. 組內. 11534.829. 892. 12.931. 全體. 11648.511. 896. 組間. 152.096. 4. 38.024. 組內. 11644.408. 892. 13.054. 全體. 11796.504. 896. 組間. 202.475. 4. 50.619. 組內. 35699.079. 892. 40.021. 全體. 35901.554. 896. 組間. 148.172. 4. 37.043. 組內. 27969.891. 892. 31.356. 全體. 28118.062. 896. 組間. 3245.382. 4. 811.345. 組內. 350142.333. 892. 392.536. 全體. 353387.715. 896. 2.198.067. 貢獻需求 2.913.021*0>3 (F=(4,892)=2.913,p<.05). 影響需求 1.265. .282. 1.181. 317. 2.067. .083. 超越需求. 總合計. *p<.05** p<.01***p<.000. 37.

(49) 六、不同教育程度之學習需求差異分析 表 4-8 為不同教育程度之高齡學習者在學習需求各分量表中的平均分數與標 準差。表 4-9 為不同教育程度學習需求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在進行考驗時,由 於研究所學歷(n=19)、以及其他學歷者(n=5)人數過少,故在進行考驗時,將其排 除,只考驗國小以下、國(初)中、高(中)職、專科、以及大學學歷的高齡者在各 層次學習需求的差異。表 4-9 顯示,在整體考驗結果發現,不同教育程度之高齡 者學習需求並無顯著(F=(6,890)=2.067,p>.05)。繼續進行 Scheffe 事後比較檢驗發現, 不同教育程度的高齡學習者在「應付需求」(F=(6,890)=12.362,p<.01)、 「表現需求」 (F=(6,890)=16.408,p<.000)、「貢獻需求」(F=(6,890)=7.954,p<.000)、「影響需求」 (F=(6,890)=11.530,p<.000)、和「超越需求」(F=(6,890)=7.625,p<.000)都有顯著的差 異。在應付需求層面,專科教育程度的高齡者需求大於其他教育程度者,高中(職) 教育程度的高齡者在應付需求和貢獻需求的層面高過於國小教育程度之高齡;其 餘表現需求、影響需求、和超越需求層面,國小教育程度之高齡也分別在需求上 低於國(初)中、專科、和大學教育程度的高齡學習者。. 表 4-8 不同教育程度之學習需求在各分量表上的平均數、標準差 學習需求 國小以下 國(初)中. 高(中)職. 專科. (0)n=151. (2)n=269. (3) n=145. (1)n=134. 平均 標準平均 標準. 應付需求. 平均. 數. 差. 23.3 5.4 25.5. 4.7. 26.34.0. 表現需求 14.8. 4.0. 貢獻需求 14.5. 3.8. 影響需求 26.9. 7.0. 超越需求 25.7. 5.7 27.3 5.628.45.328.6. 總計 105.2. 21.3. 15.7. 3.5. 29.8. 115.0. 3.6. 數. 差. 27. 17.5 3.2 16.4. 3.4. 6.531.1. 5.6. 19.4119.617.5. 數. 3.5. 121. 平均 標準 差. 4.5. 數. 3.118 3.419.2. 3.0. 16.8. 3.6. 17.6. 6.0. 16.63.4. 差. 數. 差. 27.4 6.5. 17.8 5.1 3.5. 14.8. 31.65.733.1 6.7 24.810.4. 29.15.530.45.823.410.3 17.712219.1128.220.1108.234.6 38. (6)n=5 平均 標準. 27.8 4.4. 17.8. 30.8. 5.2. 差數. 26.7. 研究所其他. (4)n=174 (5)n=19. 標準 平均 標準 平均 標準. 數 差. 16.8. 大學. 7.5.

數據

圖 4-3 高齡者參加學習活動之動機分析 四、未曾參與高齡學習機構課程學習之因素 圖 4-4 為未曾參與高齡學 效收案數中,影響高齡者未曾參加高齡機構學習的主因素是 知道上課訊息」、以及「 中,時間因素和不知道上課訊息二個因素 由此看來,這二個影響高齡者學習的因素實在不容忽視 圖 4-4  高齡者未曾參與學習活動之動機分析52人25.2%209.7%62.9% 未曾參加學習活動的原因109 人15.8%12人1.7%159人23%43人6% 為什麼參加高齡學習課程 31 高齡者參加學習活動之動機分析  未曾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School Survey 2017.. 1) Separate examination papers for the compulsory part of the two strands, with common questions set in Papers 1A &amp; 1B for the common topics in

The closing inventory value calculated under the Absorption Costing method is higher than Marginal Costing, as fixed production costs are treated as product and costs will be carried

Development plan: Promote production cooperation, support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between Guangdong and Macao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upport Macao banking institutions to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3)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regarding out of school traffic guidance staff with different gender, job title, guidance counselors seniority and age in the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summarized as the followings : (1) possible execution for low-carbon diet curriculum emerged into integrative activity learning area; (2)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summarized as the followings : (1) possible execution for low-carbon diet curriculum emerged into integrative activity learning area; (2)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controlled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in score of the scale of learning satisfaction of Natural Science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