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在網際網路成為顯學的今天,我們不能一昧地埋頭苦幹、盲目地追隨潮流,

必須時時檢視人類與網路的互動,以使網路未來的發展更符合人類的需求,國內 圖書館學者對於如何利用網路新媒介以提供更符合讀者需求之服務著墨甚多,從 近五年內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期刊中,以「電腦與網路」、「資訊科學理論與資 訊檢索系統」為研究主題的文章佔大多數即可證明。本研究以「網路引用文獻率」

做為學者與網路資源互動的指標,用以表達學者引用網路資源的現況,根據研究 結果可發現,近五年半內,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期刊中,網路引用文獻共計 1,630 篇,網路引用文獻率為 7.36%,相較於國科會樣本期刊的 10 篇網路引用文 獻及 0.02% 的網路引用文獻率,是截然不同的引用行為,但必須強調的是:網路 引用文獻率的高低與學術成就或學術地位並無關係,網路引用文獻率是現況的描 述,是否有引用網路資源不會影響到學者或該領域的學術地位;引用網路資源較 多的學者或學科,也不會因此而獲得更高的學術地位,此外,沒有引用網路資源 的學者,並非表示其不使用網路。因此本研究建議在未來可對相關的學者進行問 卷調查或是深入訪談,徹底了解學者使用網路的行為及引用文獻的行為。

(一)影響學者引用網路資源的因素

本研究除呈現目前學者引用網路資源的現況,另可從研究結果發現,圖書館 學與資訊科學學者的引用網路行為與其他學科差別很大,本結論將再藉由分析影 響學者引用網路資源的原因,了解其中的原委。分析影響學者引用網路資源因素 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網路未來發展的參考,並使其更符合使用者所需,這些因素 包括:

1 .學者上網的頻率及寫作文章主題

學者若不使用網路,要如何引用網路資源,因此要探討影響學者引用網路資 源的因素,首先要探討學者上網的頻率。假若學者上網頻繁,則於找尋研究所需 的資源時,除非隨手可得的研究資源外,較易從網路資源下手;假若學者不常上 網,即便網路世界擁有最多質量俱佳的網路資源亦是枉然的,但上網並不代表在 網路上進行與研究相關的行為,假若學者上網所進行的行為只是收發電子郵件、

瀏覽生活資訊等與研究不相關的行為,亦無法促使其與寫作時引用網路資源,因 此應深入了解學者「使用網路但不引用網路資源」的原因,也就是影響學者引用 網路資源的因素,建議可採用問卷法或訪談法,深入了解學者引用文獻的行為,

指出問題的所在,以做為未來網路發展方向的參考。此外,透過本研究網路引用 文獻分析的結果可發現,學者寫作文章的主題,亦會影響學者引用網路資源的意 願。

2 .網路技術日新月異-Gopher 消失的前車之鑑

網路技術日新月益,沒有人可以預言,幾年後網路世界的面貌是如何,以 Gopher 為例,在 WWW 盛行的 2000 年,Gopher 幾乎被取代,由於 Gopher 無法 展示圖形,在使用者需求的刺激下,產生了圖形介面的 W W W,因此凡是擁有 G o p h e r 站的機構,紛紛將 G o p h e r 上的資料轉換成 W W W 或是不繼續維護 Gopher 網站,使得 Gopher 之內容資料迅速消逝,因此未來讀者遇到了當時引用 G o p h e r 的引用文獻,則會變的求助無門。或許利用搜尋引擎可以再找到資料,

但引用文獻提供讀者快速取得資料的美意,也自然落空,但作者當時引用 Gopher 類網路引用文獻時,是無法預估Gopher 的消失,從民國 84 年至 89 年,

不過是六年的時間,一個網路系統就幾乎完全消失,那麼同樣的問題,是否同樣 會發生於 W W W 上?新科技帶來人類資訊典藏與檢索環境的快速變動,儘管學 術的發展是永續的,而文獻也不能只為同一時代的學者所保留,對於未來的學 者,前人研究的結果,是其學術的根基,若無法確定網路資源的取用無虞,則勢 必得積極另謀可靠與標準的網路電子文件辨識方式。

3 .網路資源引用之註釋格式問題

作者寫作時通常會依據某種註釋格式,但網路資源的快速成長,使得原本適 用於紙本資源的註釋格式,無法適用於網路資源,學者在研究的過程中,難免會 利用網路資源,但要如何引用網路資源,常常造成學者的困擾,甚至影響學者引

用網路資源的意願。網路資源註釋格式問題可以分為二個層面:

一為網路資源引用之註釋格式問題,目前沒有一個適合網路專屬引用格式存 在。網路上可得的引用格式指引非常多,大都以 A PA、M L A 與 C h i c a g o

(Tu r a b i a n)格式為基礎發展出版的,但使用上尚存在問題,其所舉例子不足,內 容未能完整詳盡描述現行網際網路上各式電子文件資源的表現方式,並無法普遍 應用於網路環境。

二為網路資源本身格式的問題,在紙本資料中,其卷期、頁數等資訊都可輕 易辨識取得,但網路資源由於沒有一個固定、標準的格式,使得卷期、出版日期 等資訊不易取得,甚至連作者、出版者都無法分辨,造成學者引用上的不便。

就如同紙本式資源的引用格式般,各個學科領域都有習慣使用的註釋格式,

網路資源引用格式迄今並沒有制定標準的趨勢,但引用格式標準化之前,首先要 解決的是網路資源本身格式的問題。由於目前網路資源並沒有標準的格式,即會 造成引用上的不方便,例如沒有明顯的作者、題目、出版日期等書目資訊,雖然 有類似都柏林核心集(Dublin Core)的發展,但若沒有強制規定,未來製作網路 資源的人還是可以隨心所欲地,選擇遵守標準或自行其事。根據研究結果可發現 3 8 2 篇的網路引用文獻沒有提供出版日期,亦有部份沒有提供題名、製作者等資 訊,但在網路引用文獻可得率只有 5 3 . 9 9% 的情形下,使用者仍需有充足的書目 資訊,以利在無法立即取得全文資料時,藉以查詢搜尋引擎,或以其他方式取得 全文資料,因此在網路資源中提供充足的書目資訊不只有利於作者引用,更利於 使用者取得全文資料,於編輯語法中予以強制規定,如 H T M L 語法中,強制規 定必須於網頁最前端,載明上述書目資料,否則無法於瀏覽器中展示,或許是個 可行的辦法,在網路資源格式化後,引用格式的標準化才得以進行、網路資源的 引用才能得心應手。

4 .網路引用文獻可得率的問題

引用網路資源的優點之一即在使讀者可以立即取得所引用資源的全文資料,

因此網路引用文獻可得率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結果發現,只有5 3 . 9 9 % 的網路引 用文獻是立即可得的,表示使用者有一半的機會無法取得網路引用文獻。分析網 路引用文獻不可得的原因,為網址變動、網站撤站、或密碼限制等,在不可得的 網路引用文獻中,有 1 4 篇網路引用文獻是需要密碼權限,表示大部份網路引用 文獻網址變動非常頻繁,甚至是已不存在於網路世界中。本研究曾經以電子郵件

訪問一位中研院資科所的研究員有關引用網路資源的問題,他認為最大的問題在 於:「網址變動頻繁」;對於資訊工程學者而言,他們深切體認網址不是永恆不 變的,所以他們不引用網路資源。

偏低的網路引用文獻可得率會影響作者引用網路資源的意願,也會造成使用 者對網路資源的不信任感,但從另一個角度審視,在網路發展以來,即給人快速 變化、時效性佳的觀感,並且全世界的使用者都可以建置網站、網頁,無法對網 站管理者進行控制,因此使用者對網路資源的變動,習以為常,使用者是否企求 網路資源「永恆」的存在,則是頗令人質疑的,畢竟網路僅是一種傳播媒體;而 非儲存媒體?

5 .學術性網路資源量的問題

當網路上學術性資源到達某個程度時,學者引用網路資源的情形必然會增 加,因此學術性網路資源量的問題,亦是影響學者引用網路資源的原因。關於量 的問題,可分為二個層面探討,一為將原有的紙本資源數位化、二為創造新的學 術性網路資源。自網路發展至今,已有不少館藏數位化或電子文件計劃,如 America Memory、Super Journal 等,但在數位化的過程中,必須注意使用者的

需求,不能只為「數位化」之名,投入經費與人力,建置不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數 位化資源。另一方面,則是創造新的學術性網路資源,亦即網路出版問題,出版 者是否願意出版電子期刊或學者是否願意透過網路,發表研究結果及出版學術論 文,都是影響學術性網路資源數量的因素。Tonta 在 1996 年的研究中亦提出相同 的看法,他認為要增加網路上的學術資源,必須依賴學者的電子出版,並且學者 不願意將文章發表在網路上的原因,乃是在於網路無法確保他們的作品可以永久 保存下來,而電子出版是否能做為學者升等的條件,亦是個重要因素。

一般而言,學者發表期刊論文的原因有:出版與升等的壓力、期望獲得經費 補助、年輕研究人員在學術專業的環境下,所面臨的激烈競爭、期望獲得終身教 職、專業的權威等。[13] 網路出版雖然有其優點,但目前學者的接受程度仍然不 高,關鍵因素在於網路出版是否能達成學者發表論文的目的;網路出版,必須能 提供一個權威性的認證,才能成為學者出版的激勵因素。因此,唯有網路資源權

一般而言,學者發表期刊論文的原因有:出版與升等的壓力、期望獲得經費 補助、年輕研究人員在學術專業的環境下,所面臨的激烈競爭、期望獲得終身教 職、專業的權威等。[13] 網路出版雖然有其優點,但目前學者的接受程度仍然不 高,關鍵因素在於網路出版是否能達成學者發表論文的目的;網路出版,必須能 提供一個權威性的認證,才能成為學者出版的激勵因素。因此,唯有網路資源權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