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訓練中疲勞反應

因疲勞介入是使用腹直肌向心─離心收縮訓練,每一下收縮的強 度相仿,因此,當 MDF 下降且同時 AMP 上升時,代表此肌肉之疲 勞反應(Kazumi 等人,1999)。而由此種訓練介入之疲勞,在 30-60 分 鐘內即可回到基準值(黃膺喆,2012),本實驗所有受詴者,均在 30

分鐘內完成 CMJ 與 SPJ 之後測(14.6 ±4.3 min)。本研究以此前提,

認定後測進行的過程中,選手腹直肌的疲勞尚未恢復到基準值。

第二節 起跳時運動表現

本研究之動作分為下蹲跳(CMJ)與扣殺式跳躍(SPJ),本節將分別 對兩種不同動作之起跳推蹬期詳加討論。

一、下蹲跳

王國慧(2005)以等速肌力儀測量出膝關節在 60~90 度的時候,可 以有較大的向心收縮力矩,與 Campney 在 1965 年提出的結果一致。

而在本研究中,選手下蹲跳的膝關節起跳角度均超過 100 度,代表選 手蹲得較低,想藉此儲蓄能量以便達到最大高度,但 Houtz 等人曾於 1957 年提出膝關節屈曲超過 90 度,伸肌力矩會下降。在腹部疲勞後 的膝關節角度雖有顯著減小,但並未達到過去研究所建議的最佳起跳 角度,因此,膝關節角度的變化可能是下蹲跳的最大高度降低的主要 原因。

在推蹬期,腹直肌的活化程度也有顯著降低,但下肢肌群並沒有 如預期升高活化程度以代償腹直肌的不足,在核心穩定的概念中,腹 直肌屬於整體性穩定肌群(表 1),主要功能是產生較大的力矩以平衡 外力的衝擊,而起跳動作本身為一主動收縮的動作,腹部並無承受較

大外力,因此,可能就直接受到疲勞訓練的影響,而使腹直肌活化程 度降低。其他的肌肉則並未受到疲勞的影響而產生變化。

腹部的收縮程度變小,腹直肌與豎脊肌的比值也變小,代表在疲 勞後背部的活化比例增加,使骨盆無法前移,間接影響到下肢關節角 度,選手將要下蹲到最低點時,受限於股二頭肌的肌肉長度,使膝關 節屈曲角度無法再增加,此結果與 Manuel(2009)的結果相符。下蹲時 的質心最低位置在疲勞後有顯著升高,代表選手無法下蹲至預期低點 來累積能量,便頇開始推蹬起跳。

二、扣殺式跳躍

過去許多教材與研究都有提到扣殺式跳躍起跳時,制動腳膝關節 (圖 26)的最佳起跳角度(鄭芳梵,1981;林竹茂,1985;廖德秦,2001;

胡林煥等人,2007;邱顯濱、蔡葉榮,2008)應在 90-110 度間,本 研究中之選手在扣殺式跳躍時,制動腳膝關節角度為 85.63±4.57 度,

且疲勞後沒有顯著改變;可能是因為近年來排球戰術的改變,要求快 速、爆發地達到高點,完成扣球,使教練於選手訓練時,並非一味地 追求最大高度,而是高度與速度兼具,更有利於戰術運用。

在膝關節屈曲到最大角度時,腹直肌疲勞後會使得下肢穩定出力 的機制受影響(Abt, J. P,2007),在本實驗中所造成的結果,可能為 制動腳踝關節背曲角度變大,制動腳髖關節屈曲角度變小,此一結果

會造成整個人體的質心無法持續下降到選手本身理想最低點,便開始 轉變為向上推蹬的時期,不利於能量的累積,造成起跳初速無法達到 最大高度。

第三節 著地時關節負荷

過去有關跳躍著地的研究方向分為兩類,一是探討性別的差異

(Scott M.等人,2002;Michael J.等人,2003;謝耀毅,2011),二是 針對關節負荷對運動傷害的風險探討(Bisseling 等人,2008;Richards 等人,2002)。本研究欲就運動學與地面反作用力求得之動力學參數,

計算下蹲跳與扣殺式跳躍在著地期各關節受力之力矩。

一、下蹲跳

在疲勞前後,著地瞬間的各關節角度無顯著差異,此時踝關節角 度約蹠曲 16-19 度,膝關節約屈曲 18-20 度,髖關節約屈曲 21-22 度,

此時身體是較為直立的狀態,在著地後瞬間,GRF 達到第一個峰值 的時候,踝關節已轉為背屈約 20 度,膝關節屈曲超過 40 度而髖關節 屈曲超過 50 度,代表下肢所承受的地面反作用力已經經由髖、膝、

踝關節的動作與肌肉的活化來緩衝。

下蹲跳著地時,右側股直肌活化顯著降低,因跳躍高度比疲勞介 入前低,膝關節之關節力矩平均降低,但並未達顯著。右側脛前肌活 化程度也顯著降低,脛前肌與腓腸肌之比值變小,代表踝關節蹠曲角

度略大,但在統計上未達顯著,踝關節之力矩則與疲勞介入前近似。

髖關節之力矩降低,但也並未在統計上達到顯著。由於疲勞前後的著 地前動作型態類似,關節角度也無太大變化,可以推得較小的關節力 矩,應是後測跳躍高度降低所造成的差異(Walsh M 等人,2004)。

二、扣殺式跳躍

謝耀毅(2011)的研究中發現,男子排球選手的跳躍高度顯著高於 女子選手;過去在扣球的研究中,胡林煥等人(2007)也提出手臂擺盪 有助於增加起跳的初速度,因此可以推論,扣殺式跳躍的高度優於下 蹲跳,這在本研究結果中可以發現(見圖 24)。由上可以推論,SPJ 在著地時的關節力矩應該會大於 CMJ,但事實上,在本研究中看不 到這樣的結果。從動作型態的部份開始討論,著地瞬間時的關節角度,

所有關節均雷同,只有起跳腳髖關節的角度,疲勞前 SPJ 略大於 CMJ,

代表軀幹較偏向起跳側一點點。而在疲勞後,起跳側髖關節的角度變 小,軀幹又回到直立的狀態。

疲勞後 SPJ 著地瞬間的起跳腳踝關節力矩有顯著減少,由上可以 推論可能是整個下肢較直立的影響,負荷被分配到兩腳,制動腳踝關 節力矩有增加但不顯著。此著地姿勢的改變是否可能會影響到選手著 地策略的改變,在下一節會進一步討論。

第四節 綜合討論

在綜合討論的部份,要將本研究所使用之兩種不同動作一起討論 腹直肌疲勞的影響。

CMJ 與 SPJ 最大的不同,在於上半身的運用,上半身意指從軀 幹以上、手臂等等的動作,都會影響整體的動作。然而,CMJ 並不 是完全沒有用到軀幹以上的部份。進入推蹬期之前,軀幹從自然質心 高度開始下蹲,腹部的肌肉會活化,SPJ 的下蹲期軀幹動作也類似。

因此無法完全切割 CMJ 與 SPJ 在動作上的相關性,跳躍最大高度降 低的顯著差異,也無法排除有其他因素的可能。未來可以改用蹲距跳 來取代 CMJ,排除下蹲期的影響,也許可以有更多的討論空間。

CMJ 與 SPJ 在著地時,關節力矩的貢獻度也是本研究中很有趣 的一項結果,由表 4 可以發現,CMJ 在腹直肌疲勞前兩腳的貢獻度 很接近(制動腳 49:起跳腳 51),疲勞後就有偏向制動腳的趨勢(56:43);

在 SPJ 的時候就更加明顯了,可以發現疲勞前 SPJ 著地時幾乎是由起 跳腳來支撐(30:70),在第三節有討論到腹直肌疲勞後,軀幹有從偏向 起跳側變為較直立的姿勢,動作型態的改變也造成了制動腳的貢獻度 大增(56:44)。

再來看到各關節力矩的貢獻度,在 CMJ 時,兩腳各關節的貢獻 度很類似,均是髖(40)>踝(35)>膝(25),疲勞前後沒有差異。此一結

果與過去的研究大相逕庭,McNitt-Gray 等人在 1994 年針對男性的研 究顯示髖(37)>膝(33)>踝(30),而 Zhang, S. N.等人在 2000 年也針對 男性做了類似的研究,發現貢獻度是膝(46)>髖(34)>踝(21),

Michael J.等人(2003)指出男性一般會用膝關節做為主要緩衝關節,髖 關節為次要緩衝關節。然而在本研究中,選手卻不選擇膝關節,以髖、

踝來緩衝落地時的地面反作用力,值得在未來繼續深入研究。

SPJ 的部份,制動腳疲勞前後次序不變,髖>膝>踝,但疲勞後 的膝關節貢獻度降低而髖關節貢獻度增加;起跳腳則是踝(38)>髖(34)

>膝(26),明顯地讓踝關節承受最大的力矩,且身體動作較直,肌肉 沒有彈性緩衝落地時的衝擊力,韌帶必頇支撐所有力量,造成受傷的 風險大增(R W Bisseling 等人,2008;Richards 等人,2002)。

所以,本研究認為,腹直肌的短暫性疲勞並不會直接影響到下肢 各肌群的力量產生,而是會先影響周邊關節的活動度,造成整體動作 的改變,進而影響到下肢起跳角度,使跳躍高度變小;著地時的動作 型態差異,使著地的策略改變,讓關節力矩產生變化。這跟過去學者 的推論是有一致的(Sommer, 1988),核心肌群的強弱會影響下肢運動 的表現與負荷,可能是造成下肢關節傷害的原因之一。也可以提供給 已受傷的選手,實施核心訓練或許可以改善關節疼痛的情形,以增進 運動表現。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