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將說明本研究之動機、目的與範圍,從而定義本研究之內容與研究架構,最後 說明研究進行之流程。

1.1 研究動機

基礎建設一直以來都是各國政府施政的重點,以臺灣為例,從 1970 年代於臺灣所 進行的一系列國家級基礎建設工程,如十大建設、十四項建設、六年國建計畫以及十二 項建設,到目前愛臺十二建設,政府一直以來致力於公共工程及各項基礎建設的推動,

也帶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隨著公共工程及各項基礎建設的推動,其規模愈來愈大,相對增加人力、物力和財 力的投資,所以擬定國家基礎建設投資策略及計畫,須配合國家經濟、社會、文化及發 展需求設計,然國家基礎建設涵蓋範圍廣泛,除一般傳統之道路、橋樑及港口等基礎建 設項目外,亦包含科學、教育及健康等各種與國家發展相關之建設及設備,如何從眾多 基礎建設中,選擇適當投資之重點項目,是極困難之決策(Mandele et al.2006)。在資源 有限的情況下,適當選擇相對於其它國家較劣勢的基礎建設,以發揮基礎建設計畫的預 算效益,並達成經濟成長目標等功效,成為一個重要議題,也與國家整體資源的充分利 用與調配息息相關。

根據(Short and Kopp 2005)回顧法國、德國、英國及荷蘭等國之國家發展計畫,發現 決策缺乏透明化及決策評估方法不符合國家實際情況為普遍決策缺點,然造成上述問題 之主因,係因目前缺乏客觀決定國家基礎建設項目之評估方法,政府單位不知應如何有 效應用國家相關統計資料客觀選擇國家重點投資項目,因此相關決策仍係以決策者主觀 態度為基礎,造成政策結果可能不符合國家發展需要,此外因決策過程缺乏客觀之分析 基礎,無法公開決策過程,造成非透明化之決策。

過去有關國家重點基礎建設投資項目之研究,通常採用效益或成本分析(如 William and Donald 1987, Clark 1989)、會議或問卷調查(如 Gòmez-Limòn and Atance 2004,

2

Väntänen and Marttunen 2005)及政策回顧(如 Dixhoorn 1984, Glrigg 1985, Onera and Saritas 2005)等 3 種分析方式,效益或成本分析通常僅針對特定之基礎建設項目進行分 析,例如電信基礎建設、港口、下水道等,很少對於國家全部基礎建設進行分析,分析 結果無法瞭解不同類型基礎建設之相對重要性,較不適用於分析國家重點基礎建設項 目;問卷調查之研究,因研究結果受問卷項目、調查樣本及問卷時間之影響較大,因此 分析結果較易受到質疑;政策回顧方式,通常係全面分析國家基礎建設項目,然因每個 國家發展歷史及策略不同,決策者較難複製過去其他國家之發展策略,造成應用上之困 難。

本研究為避免會議或問卷調查、政策回顧之研究缺點,參考 Dzeng and Wang (2007) 及 Wang, S. H. et al. (2010)以國家競爭力分析觀點,比較我國與其他國家在基礎建設項目 之差異,利用公式化且較為客觀方式選擇國家重點基礎建設項目。本研究認為參考國際 調查報,選擇國家劣勢指標之關鍵,在於判斷我國在這項指標的表現與領先及落後國家 之差異程度,因此一個國家需加強之指標,應符合與領先國家差異大,且與落後國家差 異小之條件。惟過去研究提出之分析模式,因各項指標之分佈狀態不同(可能為常態分 佈或非常態分佈),缺乏 STD(標準差)的應用方式,且 STD 主要用於描述該國與多數國 家(平均值)表現之差異,容易影響選擇劣勢指標之有效性。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及世界 經濟論壇 (WEF, World Economic Forum, WEF),係為目前最具代表性之國家競爭力評估 單位,除每年度出版國家競爭力報告(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外,自 2007 年 起 WEF 亦 出 版 旅 行 與 觀 光 業 競 爭 力 報 告 (The Travel &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Report),其中基礎建設皆為主要之評估面向,評估指標除傳統之基本建設(如道路、鐵 路之單位面積)外,亦包含科技建設(如固定電話線路數)、科學建設(如 R&D 支出)、健 康及環境建設(如污水處理廠數)及教育建設(如教育總支出)等因素,相關評估結果可做 為政府施政(Frenkel et al. 2003)或企業貿易及投資之參考(高希均、石滋宜 1996),惟如 何由眾多評估指標中,挑選出落後其他經濟體系之基礎建設項目,則為有效應用相關單

3

位競爭力年報之關鍵,亦為擬定國家基礎建設發展策略之基礎。

雖 IMD 及 WEF 皆有針對如何運用年報資料之說明,然其選擇國家優勢及劣勢指標 時,通常僅以排名及標準差作為篩選條件,忽略多數基礎建設競爭力指標非屬於常態分 佈之現況,指標排名無法代表標準差之高低,因此被 IMD 選擇之劣勢指標,其標準差 可能會高於其他未被選擇之指標,忽略排名較高而標準差更低之指標,造成計算經濟體 系之競爭力得分時,無法提升最大程度之國家競爭力,此外,不論何種競爭力狀態之國 家,IMD 皆僅建議 10 項劣勢指標,然實際上每個國家之基礎建設狀況不同,其劣勢指 標數量應非為定值,且其他未被建議為優勢或劣勢之指標,IMD 僅提供指標之原始數值 及排名,使用者很難瞭解非建議指標之優劣勢狀態。針對上述問題,Dzeng and Wang (2007)根據 IMD 競爭力之計算方式,提出依經濟體系競爭力表現進行分群(定義排名),

再配合群集排名及標準差,建立基礎建設競爭力指標區別矩陣之方式,改善 IMD 競爭 力指標之選擇問題;Wang, S. H. et al. (2010)利用群集化的方式,將國家分為領先與落後 等數個群集,再考量領先群集與落後群集之差異程度,建立模糊隸屬函數,並透過解模 糊化程序,判斷一個國家在單項指標之領先與落後程度,用以選擇國家之劣勢指標。本 研究認為 IMD 的標準差數值,代表該國與各國的領先及落後差異程度,忽略標準差的 差異程度亦可能影響優劣勢指標之選擇。

為克服競爭力指標之選擇問題,本研究提出國家競爭力指標之創新選擇機制,考量 國家在單項指標之競爭力表現(與領先國家、落後國家之差異程度),利用模糊隸屬度函 數,建立競爭力差異指數,判斷國家之優勢、劣勢基礎建設項目,並根據指標狀態建立 三維判別矩陣,並將各項基礎建設競爭力指標,分為絕對優勢、相對優勢、一般觀察、

重點觀察、一般改善、重點改善、相對劣勢及絕對劣勢等類型,提供更為有效選擇國家 重點基礎建設項目之機制。

4

1.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有別傳統以決策者主觀態度(master plan)決定國家重要建設項目之規劃方 式,以國際間發表國家競爭力年報資料為基礎,提出國家競爭力指標之創新選擇機制,

提供擬定國家重點發展計畫之參考,使國家基礎建設計畫之擬定更為客觀、公平及有效。

本研究主要之目的如下:

1.分析 IMD 國家競爭力年報之評估對象、觀念及指標。

2.建立國家基礎建設競爭力之三維判別矩陣。

3.比較各種競爭力劣勢指標之選擇方法。

1.3 研究範圍

一、研究範圍

由於國際間發表國家競爭力排名統計支機構、單位眾多如瑞士洛桑管理學院 IMD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 世 界 經 濟 論 壇 WEF (World Economic Forum)、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 UNCTAD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世界經濟展望 EIU (Economist Information Unit)等。本研究使用瑞士 洛桑管理學院(The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IMD) 2011 年公布之國家競爭 力年報(World Competitive Yearbook, WCY)為分析資料。

二、研究限制

1.國家競爭力評估單位為因應國際環境變化,每年採用之競爭力評估指標具部分差異,

因此無法滿足時間序列分析技術(縱斷面)之樣本數需求,較適用於多變量統計技術(橫 斷面)。

2.國家競爭力指標並非各國皆有資料,若某國家缺乏該項資料,該項指標空白不列入排 名。

3.國家競爭力評比結果代表該國前一年之競爭表現,例如 2011 年之國家競爭力年報代 表 2010 年國家競爭力。但因各國統計資料非每年皆有更新,若無當年資料,便以最 近年分作為指標資料。

5

1.4 研究流程

本研究流程如圖 1.1 所示,首先確立研究動機與目的,再根據所蒐集之國內外相關 文獻,對基礎建設投資範圍定義與國家競爭力原則進行瞭解後,同時針對模糊評價分析 理論進行瞭解,進一步界定欲進行研究之範圍。

建立研究動機與目的

文獻回顧

公共建設與投資 國家競爭力

建立研究流程與方法

模式試算與驗證

結果比較

結論與建議

圖 1-1 研究流程圖

6

1.5 研究架構

本研究架構分為五章,概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

本章敘述本研究之動機、研究目的、研究範圍與限制、研究流程、研究架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