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三個小節,分別陳述本研究之背景與動機、研究問題、論文結構與研究 流程。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節

隨著網路的發展與普及,網路使用人口逐漸增加。根據資策會(Foreseeing Innovative New Digiservices,簡稱 FIND)統計資料顯示,截至 2012 年 3 月底止,臺灣地區經常上 網人口已達 1102 萬人(資策會 FIND 網站,2012),顯示臺灣有將近 50%為經常上網人 口。因為網路使用人數眾多,加上網路具有近用性、匿名、即時、互動、守門程度低、

多媒體以及超連結等特性(葉恆芬,2000),愈來愈多的網路使用者利用網路蒐集資訊。

林珊如(2002)整理歷年網路使用者特性後歸納出,網路使用者已呈現多元化分佈,且 女性使用者比例逐漸提高,年齡與教育程度也不再集中於年輕的大專院校學生或是資訊 相關行業使用者。林珊如(2002)也指出一般網路使用者在資訊需求與使用行為方面,

多以多媒體使用及訊息等功能性需求與使用為主;且資訊種類以學術訊息、流行訊息以 及工作或商業訊息為主,並指出一般使用網路的目的多為查詢與溝通。

此外,臺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之臺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結果也顯示,截至 2012 年五月底,臺灣上網人口超過 1700 萬,上網率達 75.44%,並指出社群服務之使用 率達 67.62%。另外,也有報導指出社群網站已成為多數人每天上網的重點,且 2012 年 全球社群網站使用人數將達到 14.3 億(自由電子報,2012)。Kujath(2011)認為社群 網站的興起,除了具有網路媒體特性外,還包含實名制,以及好友關係建立於實際生活 的人際網路之特點。由此可看出社群網站不只是將現實生活中的社群關係轉移至網路中,

加強了網路人際的溝通,也增加社群網站資訊傳遞的範圍,促進知識的傳遞與交流,不 僅為一獲得資訊的管道,更是一個取得知識的方法。因此,有教育領域的學者嘗試以社

2

群網站為學習工具,將其導入教學(Baran, 2010),並讓學生彼此透過社群網站交流知 識與訊息。

過去研究指出現實生活中影響實體社群參與的兩個因素為「社群人際關係」以及「社 群所提供資源之品質」。其中資源品質為影響成員是否願意參與社群活動、投資更多時 間的重要因素(Stuckey & Barab, 2007)。同樣地,虛擬社群的組成與現實生活中的社群 類似,若成員對於社群所提供的資訊不加以判別而將資訊轉貼散佈,容易造成社群中資 訊品質低落,成員將不再信任社群,甚至離開社群,無法達到使成員獲益之目標。因此 虛擬社群成員評估該社群所提供訊息品質之態度、對於訊息品質之評價,以及是否影響 成員分享資訊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Rheingold 於 1993 年指出,虛擬社群源於以電腦為媒介所建構而成的虛擬空間,是 一種來自於虛擬空間上具有足夠的情感與人際關係的人們在網路上長期發展而成的社 會集合體(social aggregation),即由一群人於網路中長期進行公開討論,且成員間彼此 擁有足夠的情感,所形成的人際關係網路(Rheingold, 2000)。依照此定義,近年來成員 數量成長快速的 Facebook 網站即可視為一種以維持關係為目的之虛擬社群,而本研究 擬以 Facebook 作為虛擬社群網站之例。

隨著 Facebook 使用人數的增加,近幾年國內與 Facebook 相關的研究為數不少,根 據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之搜尋結果,截至 2012 年 5 月 18 日止,以 Facebook 使用者為研究對象,或是與 Facebook 相關之研究,高達 254 篇,且研究領域不盡相同。

雖然國內 Facebook 相關之研究領域廣泛,但環顧目前關於 Facebook 的研究,鮮少探討 資訊可信度感知與資訊驗證態度對於 Facebook 網站資訊分享行為之影響。且未來網路 人際也將成為資訊搜尋的管道之一,資訊搜尋的歷程不再只是個人的搜尋歷程,亦須考 慮社會性以及資訊交換、分享之過程,除了強調文獻資訊系統之外,研究者也需考量網 路人際對於資訊行為之影響(林珊如,2002)。再者,Alhabash、Park、Kononova、Chiang 與 Wise(2012)認為剖析社群網站使用者不同的使用行為是網路社交行為研究中非常重

3

要之議題。因此,本研究以目前臺灣使用人數較多的 Facebook 網站為研究場域,並以 其使用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可能影響 Facebook 資訊分享行為之因素。

根據附屬於 Facebook 之 CheckFacebook 網站的統計數據指出,截至 2012 年 4 月 27 日止,Facebook 已有八億以上註冊人數。其中臺灣 Facebook 使用人數超過一千萬人

(CheckFacebook, 2012),可見臺灣 Facebook 使用者數量之多。另外,Facebook 執行長 也指出,Facebook 曾創下一天當中有五億人次造訪的紀錄(中廣新聞網,2011),顯示 社群網站興起之快速。

2011 年最大的社群分享外掛服務 AddThis 提供一項有趣的統計結果,使用者在看到 一則 Facebook 訊息後,平均花費兩分鐘考慮是否分享該訊息,且訊息發布的第一天即 決定該訊息分享的廣度,平均一則訊息的生命週期約 23 小時左右,即一則訊息發布後 約 23 小時,不會再獲得新的「讚」以及留言;而平均一則訊息被看見的週期約 29 小時,

即訊息發布後 29 小時,就不會再被使用者看見(廣告 Adm 編輯部,2012)。雖然我們 並不知道這些數據是如何計算出來的,但由此統計結果可見,Facebook 所提供的不只是 一個社群網路服務,除了提供使用者分享心情留言、照片、網路連結以及影片等多元化 的功能之外,對於使用者來說亦具有媒介傳遞訊息之特性,為快速且傳遞廣泛的訊息管 道。然而,Facebook 使用者雖可隨意將資訊轉貼分享給好友,但使用者所分享之資訊不 見得都是正確、合宜的,因此接收資訊之使用者必須自行評估資訊的可信度以及驗證資 訊的正確性與權威性。

過往研究指出媒體使用對於媒介可信度並無顯著影響,例如:Johnson 與 Kaye(1998)

指出接觸網路時間與網路媒介可信度未呈顯著相關,其原因為相較於傳統媒體的發展歷 史,網路媒體發展歷史較短,因此網路媒體的使用經驗不足以影響訊息接收者對於訊息 的可信度評價。沈柏均與朱旭中(2009)研究指出新聞部落格之使用資歷、每週使用次 數,以及每次使用時數與新聞媒介可信度未呈顯著相關。雖然以上研究皆指出媒體使用 與媒介可信度無顯著關係,但 Stavrositu 與 Sundar(2008)指出網路資訊因具有不確定

4

性,網路使用可能與使用者使用動機或是與使用者對於資訊的驗證行為有關,大學生網 路使用愈多,其過濾不需要及不可信資訊的能力愈好,也因此較為相信其過濾後之網路 資訊。

另一方面,亦有研究指出年齡較低或是教育程度較低者,較為信任網路資訊(Johnson

& Kaye, 2000;沈柏均、朱旭中,2009),顯示年齡較低或是教育程度較低之使用者對於 網路資訊可能較不會抱持懷疑的態度。因此,不論教育程度高低與否,使用者對於網路 資訊的可信度評價可能都很高。但教育程度較高者,可能會採用一些過濾資訊的方式,

使其獲得他們認為正確的資訊;而教育程度較低者,可能不會過濾資訊,導致其認為網 路資訊都是正確的。亦有研究指出臺灣高中學生的主動性不高,多為接收網路資訊(董 潔如,2002),因此可能對於網路資訊可信度評價較高。然而目前臺灣 Facebook 使用 人口中,介於 13 至 24 歲之在學年齡使用者超過四百五十萬人(CheckFacebook, 2011)。

親子天下雜誌雖指出,現在的國高中生還是以電視新聞為獲得外界變化或是新聞之管道,

但也有六成三的學生表示,每天主要透過臉書等社群媒體看朋友分享,才知道外界的變 化(陳雅彗,2011)。這些在學年齡的使用者尚在求學階段,對於資訊正確與否的驗證 準則或許並不了解,可能對於網路流傳的不確定訊息給予極高可信度評價,對於正在學 習中的使用者來說,或許造成認知上的負面影響。因此,對教育領域之學者來說,了解 不同使用者對於社群網站中他人分享之資訊的評價與評估態度,是一個重要議題。

再者,2012 年 1 月 5 日,新聞指出過往透過電子郵件傳遞之垃圾郵件,開始在成員 人數眾多的社群網站中流傳,並且針對該網站上之訊息多為親朋好友之間流傳的特點,

讓使用者失去防備心,點選朋友分享的垃圾訊息後連結至惡意程式,對使用者造成困擾 與傷害(陳怡均,2012)。雖然網站投入人力防堵垃圾訊息,但垃圾訊息傳遞之快速,

且類型多樣化,防不勝防。因此,隨著 Facebook 網站成員數的快速發展,如同電子郵 件廣泛被使用時,Facebook 網站也逐漸充斥著垃圾訊息,本研究認為,了解影響 Facebook 使用者資訊分享行為之可能因素是刻不容緩的。

5

過去國內曾有學者試著加入網路使用動機與決策參考等變項,探討其與網路資訊可 信度感知之間的關係(盧鴻毅、侯心雅、陳姿蓓、林玫均、李政忠,2009),該研究結 果發現受訪者之網路使用動機若為增進互動關係與資訊尋求,則對於網路資訊可信度評 價愈高。且指出當受訪者評斷網路資訊的可信度愈高時,其採用網路資訊的可能性愈高。

該研究雖顯示網路使用動機、可信度以及參考決策有關係,卻未指出「採用」網路資訊 的定義為何,是相信網路資訊、認同該網路資訊或是分享網路資訊。因此本研究將更明 確將採用網路資訊之行為限制在資訊分享的範圍,且該研究結果是否適用於以社交為主 的 Facebook 網站,目前仍有待探討。

因此,本研究之議題為探討在社群網站中,不同使用者其網站使用動機、資訊驗證

因此,本研究之議題為探討在社群網站中,不同使用者其網站使用動機、資訊驗證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