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在十九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法國的音樂主要可分為兩大流派,其一是 由史特拉文斯基 (Igor Stravinsky, 1882-1971) 1領軍的新古典主義,為融合傳統以及 現代風尚揭竿起義,而後由薩替 (Eric Satie, 1866-1925) 2為首的「法國六人組」(Les

six)繼續這項傳統,作為變新革運的養分及沃土;其二為德布希 (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 3以及拉威爾(Joseph-Maurice Ravel, 1875-1937)4等作曲家所代 表的印象樂派,他們發展出法國獨樹一格的音樂特色。除了新古典樂派以及印象樂 派兩大主流,華瑞茲(Edgar Varese, 1883-1965)5與若利維(André Jolivet, 1905-1974) 是另外一股獨立的清流,他們認為音樂須回到人類最真摯的情感上,力求音樂與心 靈之間的溝通。

本文要探討的《五首咒語》(Cinq Incantation, 1936)是若利維在 1936 年創作的長 笛獨奏曲。這是若利維以模仿北非原始部落的儀式為創作發想,將長笛擬人化如同 祈求者唱唸有魔法的咒語。《五首咒語》包含了五首標題,這些標題代表著五個心 願,從生子到世界和平,就好像原始部落的人民在向他們萬能的神祗尋求庇蔭。

1 俄國音樂家。著名的作品有芭雷舞劇《火鳥》(L Oiseau de feu, 1909)、《彼得羅西卡》

(Petrouchka, 1911)以及《春之祭》(Le Sacre du Printemps, 1913)等。

2 法國作曲家。擅長舞台劇以及鋼琴獨奏曲。最著名的鋼琴作品為《金諾佩第斯》

(Gymnopedies, 1888)等。

3 法國印象樂派作曲家。代表作品有管弦樂曲《牧神午後前奏曲》(Prelude a l'apres-midi d'un faune, 1894),鋼琴組曲《貝加馬斯克組曲》(Suite bergamasque, 1890)以及歌劇《佩利亞與梅麗桑 德》(Pelléas and Mélisande,1902)。等

4 法國印象派作曲家。著名的作品包含芭蕾舞劇《達夫尼與克羅伊》(Daphne et Chloe, 1912)、《波麗露》(Bolero, 1928)以及鋼琴曲《庫普蘭之墓》(La Tombeau de Couperin, 1917)等。

5 二十世紀作曲家。著名的電子音樂作品有《電離》(Ionisation, 1918)《電子音詩》(Poem Electrinique, 1958)等。

2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德布希在1931年的長笛作品《牧神之笛》(syrinx, 1913),堪稱長笛二十世紀音 樂的第一首曠世作品。德布希充分運用長笛的表現力以及歌唱性,以希臘神話牧神 的故事創作了這首經典的長笛獨奏作品,整首曲子充滿了神祕淒美的氣氛,展現長 笛柔美的音色。而在1936年同時出現的兩首長笛獨奏作品更是不容小覷,分別是華 瑞茲的《密度21.5》(Density21.5, 1936),以及若利維的《五首咒語》。這兩首獨奏 作品顛覆以往長笛作品強調樂器的柔和音色以及優美旋律,反倒是將長笛當作打 擊樂器般敲打樂器按鍵,像是《密度21.5》,或是在《五首咒語》中,不斷的激烈反 覆同一個音,挑戰演奏者的體力極限。《密度21.5》以及《五首咒語》是革命性的作 品,開啟日後作曲家對於長笛這個樂器的無限想像空間。

若利維在他廣泛的作品中常使用到長笛這個樂器,像是1944年所創作的給鋼琴 與長笛《里諾之歌》 (Chant de Linos)、1947年創作的《給長笛與弦樂團的協奏曲》

(Concerto for Flute et Orchestre)、1967年的《接近五首樂曲》(Asceses Cinq Pieces)以 及本研究的主題《五首咒語》等作品。筆者認為長笛對於作曲家來說,象徵著不同

3

加貼近作曲家的作曲意識以及音樂概念,以達到若利維所闡述的原始情感以及哲 學思想。

4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方法

筆者透過國內外博碩士論文、音樂相關書籍、傳記等相關文獻探討彙整若利維 的時代背景以及音樂中的哲學思想。除此之外,筆者透過期刊、論文以及書籍等各 種資料的整合,期盼藉由這些資料以研究二十世紀作曲家若利維之生平背景,進而 了解時代環境對作曲家所造成的影響,以及當下作曲家創作樂曲的樂念。筆者也試 圖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了解若利維在《五首咒語》中的作曲手法以及音樂思想,例 如,神秘的音樂魔法元素以及哲學理念等,並以此為基準對樂曲進行曲式分析,了 解樂段、樂句以及動機的發展以探討樂曲的創作技法、樂句的處理以及演奏上處理 及詮釋。

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