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加拿大作曲家穆雷・謝弗 (R. Murray Schafer. 1933-) 於 1960 年代後期提出音 景 (Soundscapes),用以「描述一個地方,一個聲音的身份,一個聲音的記憶,但 總是一個與地方有關的聲音。」1內容包括大自然、城市、農村及工廠等以及由環 (Dulcimer);東歐被稱為欽巴隆 (Cimbalom);中國地區被稱為揚琴;德語地區被稱 為海克布萊特 (Hackbrett);南美被稱為薩泰里 (Psaltery)。它既是各國傳統文明的 歷史積澱,也如深植於民族文化土壤中汲取養分而綻放的花朵。

1 原文如下:The word “soundscape” was coined by composer R. Murray Schafer to identify sounds that “describe a place, a sonic identity, a sonic memory, but always a sound that is pertinent to a place.”

2 The British Library Board. “Sounds recordings.” http://sounds.bl.uk/Environment/Soundscapes

(摘錄於30 January 2018)。

2

3

【圖1- 1】《班克・本》之首演海報6 【圖 1- 2】《班克・本》演出劇照 7

隨著人們對樂器的要求不斷提高,小欽巴隆的形狀、狹窄的音域等已愈來愈不 能滿足音樂表達的需要,此時,製琴師桑達・文采爾・約瑟夫 (Shunda Vencel József, 1845-1923,以下簡稱為桑達) 的樂器工廠誕生了,它為匈牙利欽巴隆進行了多方 面的改造,真正突破性的是1874 年為匈牙利欽巴隆增添腳踏板,並註冊了專利權,

從此奠定了匈牙利欽巴隆的型制。

現今東歐地區的大街小巷中,依然能看到欽巴隆的蹤影,有些街頭藝人以獨奏 或搭配弦樂演奏著大型或小型的欽巴隆,在熱鬧的藝術節也能看到吉普賽樂團結 合聲樂與舞蹈,有時在咖啡廳或餐廳也會看到與低音大提琴,小提琴等共同演出。

它的表演形式多樣,並深植在人們的生活中。

中國揚琴自明朝中葉(十七世紀末)傳入中國後便融入當時最活躍的表演形式

—說唱音樂和曲藝,清末以後,揚琴的演奏應用拓展到廣東音樂、江南絲竹的樂隊 編制。清末民初廣東音樂先驅嚴老烈8首先將廣東小曲《三寶佛》第二段的《三汲

6 《班克・本》(Bánk Bán) 1833 年 2 月於 OSZK 劇院的第一張演出海報。Katona József Konyvtár.

“bánk bán szinlapok.” http://www.bacstudastar.hu/bank-ban-szinlapok(摘錄於 20 February 2018)。

7 Csokonai Színházró. “Mindent a debreceni.” http://csokonaiszinhaz.hu/archivum/erkel-ferenc-bank-ban-2/#!(摘錄於 20 February 2018)。

8 嚴老烈 (1850-1930):又名嚴公尚,廣東音樂演奏家,擅長演奏揚琴。嚴老烈首創揚琴「右

4

浪》改編成揚琴曲《旱天雷》,使揚琴漸漸出現獨立演奏的型態。此時,揚琴音域 還在兩個八度內且以自然音階的音位排列。

【圖1- 3】民國初年傳統絲竹樂團 【圖 1- 4】吉普賽樂團9

1949 年以後,隨著民族樂隊的建立和演奏需要,演奏家與樂器改革家紛紛提 出民族樂器革新方案,對傳統揚琴進行樂器改革,改革後的新型的揚琴音域擴展,

也能自由轉調,為演奏藝術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揚琴在文藝團體及高等藝術學校的 演出及教學以及專業樂團的樂團伴奏、合奏中廣泛應用,並逐漸發展為獨奏形式。

統整中國揚琴與欽巴隆在民間音樂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演奏形式,可以看到匈 牙利欽巴隆應用於東歐人民的節慶中,與舞蹈與聲樂相結合。另外,中國揚琴明 末清初傳入後,短短時間內就溶入當時最受歡迎的曲藝音樂,成為民間音樂中受 歡迎的合奏與伴奏樂器。

後來這兩項樂器紛紛走向樂器改革,使之成為半音齊全,音域廣闊,且具有 止音功能的大型揚琴。為什麼這兩地會有如此相仿的樂器改革方向?這項兼具外

竹」演奏法,加強揚琴的表現力,並以富廣東韻味的加花、襯音、坐音、冒頭、疊尾、移位、移調 等手法改編樂曲,對廣東音樂有深遠影響。

9 二十世紀初餐廳的匈牙利吉普賽管弦樂隊,其民族主義和軍事招募音樂的聯繫反映在音樂家

穿的風格化軍裝上,只有領導者穿著上流社會場合交響樂指揮的白色領帶及燕尾服,除了四把小提 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之外,樂團還配有欽巴隆和單簧管。來自紐約羅伯特・加菲爾 (Robert Godfried) 收藏的二十世紀早期明信片。

5

來與傳統的民族樂器又以什麼方式來適應世界文化的潮流?揚琴與欽巴隆演奏家 希望從這項樂器中得到何種演奏效果?進而以什麼方法演奏以及練習?本文將從 同地區的時間脈絡產生之樂器型制流變,以及當今這個時空下,跨地域匈牙利欽 巴隆、中國揚琴演進,探詢不同文化隨著時間積累且相互交流後激盪出的音樂火 花。

第二節 研究範疇

本篇論文之研究對象為揚琴家族,流傳於中國地區之揚琴以及東歐地區之匈 牙利欽巴隆,推敲在東西方音樂文化下發產出的樂器音色、擊弦工具以及其演奏方 法之交互作用,以及練習方法之異同。

隨著製琴工藝的進步以及製琴師、演奏家對揚琴結構進行的改革,筆者將中國 揚琴及匈牙利欽巴隆分為傳統型制及樂器改革後的近代型制。傳統欽巴隆首次於 文獻中記載為十六世紀;傳統中國揚琴則於十七世紀末傳入中國,這項小型擊弦樂 器於民間流傳約三百年後,近代型制奠定的時間分別為1874 年桑達對匈牙利欽巴 隆樂器改革,博哈克其基礎上改革之音樂會型匈牙利欽巴隆,其音域範圍為 C 至 a3、半音齊全,具有止音踏板;1990 年中央廣播民族樂團黃榮福及項祖華、錢方平、

桂習禮與北京民族樂器廠改良組之豐原凱、李江、彭蘇中共同研發製作之四橋揚琴,

其製作型號為402,因而被稱作 402 型揚琴。402 型揚琴音域範圍為 G 至 a3,其半 音齊全,近幾年有加裝止音踏板之趨勢。

於第二章 中國揚琴與匈牙利欽巴隆之型制沿革與演變中,將回溯十六世紀及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