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計劃緣起與目的

交通大學近年來積極提倡人文關懷與藝術教育,以均衡科技創新與人文藝術 的共同發展,更希望能夠為台灣的文化資產保存與傳承盡一份責任。交通大學圖 書館於1999 年籌劃「浩然藝文創作原稿徵集計畫」,積極進行台灣地區藝文作家 創作原稿的徵集工作,徵集範圍涵蓋文學、繪畫、漫畫、雕塑、音樂等藝術創作 型態之原稿,並成立「浩然藝文原稿特藏室」,提供優質保存環境,以妥善典藏 這些珍貴的創作原稿,並加以整理、編目、研究,提供讀者研究之參考資料,進 而推廣藝術教育。目前已於1999 年與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共同成立「楊英風 藝術研究中心」、「漫畫研究中心」,並典藏音樂家蘇森墉、科幻作家倪匡、作家 張系國、漫畫家劉興欽與葉宏甲以及牛哥、畫家陳慧坤等人的手稿資料。此外,

交大圖書館更以建置數位圖書館之技術與經驗,將典藏之原作原稿予以數位化,

成立「浩然藝文數位博物館」(http://folkartist.e-lib.nctu.edu.tw),提供有興趣的讀 者,透過網路得以共享此藝術資源。本計畫之成果網站亦放置於其頁面中,如圖 1.1 所示。

圖 一 本團隊過去工作成果 本計畫 連結點

95 年因緣際會,認識了國內音樂界的大師:李泰祥老師及其家人,並且提

李泰祥老師的音樂創作是自學的,在學生時期已在「製樂小集」發表其作

態度寫成,請您要從頭到尾,一個字一個音,仔細聆聽,這一系列作品,

是我為台灣音樂做出貢獻的開始

」-李泰祥

另外,詩人羅門對他的描述是:「李泰祥是我三十多年的藝友,我曾寫文章評介 過他,也以詩同他共同演出,我們常在藝術場所見面交談。他是大家都知道的一 位愛情生活極為豐富、浪漫、熱情與多采多姿的人,但面對事情,他相當的冷靜、

理性、有條理與見地,尤其是在談論人生與藝術的話題;他待人謙遜,有包容度,

但也有自己的堅持。他的音樂生涯,從古典、浪漫到現代,到後現代的大眾歌唱 音樂創作,他都認真全力的投入,他的不少交響曲與歌曲專集,均具原創力、獨 倡性與個人的特殊風格,且有傑出非凡的表現,獲得聽眾與新聞媒體的佳評。半 世紀來,他的努力與成就,不但成為台灣樂壇備受敬重與尊崇的音樂家,同時也 是創造台灣現代音樂歷史極少數重要人物當中的一位。尤其是這些年來,他一直 陷在病痛的苦境中,一面同病魔搏鬥,一面仍堅苦創作,所呈示的那種近乎是為 音樂殉道的精神與毅力,更令人感佩。」

李泰祥老師重要作品發表及展演經過本計畫整理,已經非常完整的展現於計 畫網站以及本報告(第二章)中。

計畫宗旨與目的

針對本計劃所規劃典藏作品,主要是以李泰祥老師的交響樂音樂為主。李 泰祥老師,從小就受到少數具有高學歷原住民身份的父親的影響,從純樸的原民 部落,到五光十色的美國大都會,老師在各種國度的音樂土壤中盡情發揮,使得 李老師的樂風炫麗多彩,技法變換難以定格,從室內樂到歌劇、從浪漫派到印象 派,都在他悠遊揮灑的範圍內,因此奠定了李老師,往後在音樂藝術創作中,富 函濃厚的台灣鄉土情懷的元素,而奔放、熱烈、遼闊的音樂風格,早已成為李泰 祥老師的音樂標記。

李泰祥老師的創作,涉及各種不同規模、技法及風格﹔以規模而言,從室 內樂至管絃樂、舞劇、歌劇等﹔以技法而言,從浪漫派調性至印象派調式、表現 派複調與無調性,電子媒體音樂,具象錄音帶音樂等﹔以風格而言,從嚴肅的藝 術音樂至通俗的應用音樂、流行音樂等,李泰祥老師的音樂作品多采多樣,可說 在台灣獨創一格。

因此,本計劃之目的,是以李泰祥老師的創作作品為數位化之內容,除了 將其數位化的內容有系統整理歸類並建置一個「台灣本土音樂家影音典藏-李泰 祥大師」網站(本計畫以交響樂為主),供全世界讀者閱讀外,將更完整的紀錄 其創作台灣音樂的發展歷程且將樂譜真正的數位化(數位樂譜),供讀者未來加 值與學習使用。

本計劃的宗旨與目的如下:

1. 以國科會數位典藏計劃之經驗與技術,保存與典藏本台灣音樂家李泰祥 老師創作音樂作品,包括相關樂譜、樂曲、圖片與創作過程等。

2. 建置台灣本土音樂家真正的數位影音資料庫,將音樂相關的資料,如樂 譜等真正做到樂譜或樂曲數位化:不僅只有掃瞄,而是將樂譜等音樂的 曲子,輸入作曲的音樂軟體中,儲存成目前所通用的音樂格式,真正做 到數位化樂譜等。

3. 建立數位樂譜或樂曲相關資料庫與搜尋機制,以提供相關興趣者的研 究、教學以及資訊應用上的便利。

4. 完整記錄李泰祥老師創作的過程與其各種曲子背後深一層的意涵與意 境,透過訪問李泰祥老師的方式,記錄每項作品的意境。

5. 本計劃亦以強化詮釋影音資料為目標,將台灣本土音樂整體歷史與音樂 發展等等,重要歷史規劃於本計劃之後設資料庫中,以及建置資料庫,

以供大眾能更完整的搜尋相關資訊。

6. 發展我國本土音樂家相關創作作品(如樂譜、樂曲等)與創作過程等資 料之數位化標準模式(數位化工作流程),供未來建置相關的台灣本土音 樂家數位檔案時參考。

第二節 典藏價值

本計畫所建置之「台灣本土音樂家-李泰祥大師之影音典藏」,其數位化的內 容,以下就「學術研究」、「教育」、「文化保存」、「文化創新」與「產業」五方面 加以說明其具備無限的價值與意義:

1. 「學術研究」方向:過去李泰祥老師豐富的創作作品與創作過程,若能 非常細緻完整地加以系統化整理、分析與數位化,將有助於國內外對於 台灣本土音樂有興趣的學者作深入研究與探討,因為李泰祥老師的作 品,如世界知名詩人羅門對他的評語:「他的音樂生涯,從古典、浪漫到 現代,到後現代的大眾歌唱音樂創作,他都認真全力的投入,他的不少 交響曲與歌曲專集,均具原創力、獨倡性與個人的特殊風格,且有傑出 非凡的表現,獲得聽眾與新聞媒體的佳評。半世紀來,他的努力與成就,

不但成為台灣樂壇備受敬重與尊崇的音樂家,同時也是創造台灣現代音 樂歷史極少數重要人物當中的一位。」,因此,非常具有典藏與學術研究 等多重的價值。

2. 「教育」面向:如上節所述,李泰祥老師的作品,具備奔放、熱烈、遼 闊的等音樂風格,其本人亦在音樂界教導出許多非常優秀的學生,指導 與指揮過許多的樂團等;因此,其創作的過程與作品,當然是非常好的 教育題材,對於音樂教育界而言,具備非常多有價值的教學素材與想法,

若將其創作的過程一一呈現在網路上,不但對於音樂教學者(尤其台灣 音樂)而言,是非常好的線上教學教材,更是學習者可重複聆聽與學習 的對象;對於社會一般民眾而言,更可提升一般大眾對於台灣音樂的深 一層認識。

3. 「文化保存」面向:因為李泰祥老師的作品,幾乎融入了台灣鄉土情懷 的元素,非常完整地反應出台灣本土音樂的創作歷史與台灣文化的背 景,二十幾年的創作歷史,每項作品均反映出台灣當時社會的現象與文 化,對於文化保存更具深一層的意義。

4. 「文化創新」面向:李泰祥老師的創作,具備各種不同規模、技法及風 格等特色:以規模而言,從室內樂至管絃樂、舞劇、歌劇等﹔以技法而 言,從浪漫派調性至印象派調式、表現派複調與無調性,電子媒體音樂 等;由此可知李泰祥老師是位不斷追求創新的音樂家,對於文化的創新,

是個相當好的榜樣,亦具有非常正面的影響。

5. 「產業」面向:產業方面,本計畫若完成真正數位化的工作,將可以利 用此數位化的內容,進一步的加值,例如音樂創作(作曲)的互動教學 與學習等,另一方面,更可將台灣音樂傳播至全世界,將部分歌曲或樂 譜放置於網路上更國內外人是「試聽」,有助於提升我國數位音樂的產業。

第三節 計劃組成

本計畫主持人為黃明居副教授,共同主持人為柯皓仁教授;兩位教授均於數 位典藏計畫中執行多年,對於資訊數位化的工作與流程以及Metadata 的建置理 論均相當熟悉。專任助理林孟玲老師為圖書館專業背景之老師,負責整個計畫的 Metadata 建置與資料建置等工作以及計畫相關聯繫等;另外,兼任助理徐芊君小 姐為音樂專家,負責整理李泰祥老師的相關資料以及討論有關音樂內容之

Metadata 等。其他成員有李泰祥老師本人與其家人,包括李奕青,許壽美老師等。

其他為作業的工讀生與網站與程式之設計者,本計畫工作人員如表一所示。

表 一 工作人員一覽表

姓名 計畫工作職稱 所屬單位/職稱

黃明居 計畫主持人 交通大學副教授

柯皓仁 共同主持人 交通大學教授

王美鴻 協同主持人 交通大學講師

李泰祥 顧問 專業音樂家

許壽美 顧問 專業音樂家

李奕青 兼任計畫助理 專業音樂家

林芊君 兼任計畫助理 聲樂演唱家

林孟玲 專任計畫助理 交通大學兼任講師 范姜予誠 程式設計人員 交通大學研究生

徐慈璟 美工設計人員 交通大學研究生

葉玲君 臨時人員 輔仁大學音樂系學生

林詩惠 兼任助理 圖書資訊系背景人員

第二章 李泰祥數位典藏計畫交響樂資料分析與整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