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有機半導體材料的研究是有機發光二極體發展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1963 年Pope等人1發現膜厚約0.1~0.2 mm的 Anthrancene可在電壓驅動下而 發光,但是所需的電壓卻高達400 伏特以上,直到 1987 年柯達公司鄧青雲 等人2在低真空腔體內以熱蒸鍍方法得到有機非晶質 (Amorphous) 薄膜,並 在小於10 伏特的驅動電壓下使有機薄膜發光,其量子效率大於 1 %。這種 藉由電極在有機半導體薄膜兩端分別注入電子與電洞,使電子與電洞在有 機薄膜內傳送並在薄膜中再結合而產生激發放光,被稱為有機電激發光元 件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s) 或稱為有機發光二極體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s)。在OLED被發表的前一年,鄧青雲博士也發 表了一篇雙層有機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研究報告3,使用二層有機薄膜製作的 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可達到約1 %。近年來有機半導體材料的應用除了 OLED與薄膜太陽能電池等,更拓展至有機薄膜電晶體4、有機光檢測元件5等 應用,因此對於有機半導體材料的電子結構分析對相關研究領域都是相當 重要的。本篇論文共分為二大部份,第一部份是藉由架構在密度泛函理論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的第一原理計算來探討有機半導體材料的電子 結構,並藉由對有機材料特性的了解進而設計高效率及高穩定性的 OLED 元件。

OLED 被視為下一世代顯示技術的主角,因為OLED顯示技術具有高亮 度、高色彩對比度、廣視角、超快反應速度、低驅動電壓及省電等優點,

由於是自發光元件因此在製程上與現有的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s, LCDs) 比較,有機發光二極體平面顯示器不需要背光板而使顯示 器的重量與厚度都更輕薄。雖然如此,LCD 技術在近年也不斷的快速進 步,其技術已可使 LCD 擁有高對比及廣視角等優點,韓國三星電子也在 2006 年的國際顯示器會議中報告 LCD 的價格在未來幾年的下降輻度將 達到每年30%,因此雖然 OLED 的元件效率在近年已有大輻的提升,然而 如何降低 OLED 的成本使其與 LCD 競爭將是相當重要的研究方向,因此 本論文的第二部份是研究適用於非晶矽電晶體驅動的倒置式 OLED 元 件,我們開發的倒置式白光OLED 元件效率高達 13.0 cd/A、10.6 lm/W,元 件操作壽命在初始亮度為 400 cd/m2 時可達 34000 小時,將可配搭非晶矽 電晶體製作更具有價格競爭力的大尺寸 OLED 顯示器。

有機半導體材料在基礎科學的研究上相當令人感到興趣,相關的研究報 告多不勝數。由於此技術涉及化學材料合成與分析、物理電荷傳導與放光 機制、元件製作等技術,因此不論是化學、物理或材料等研究群都相繼投 入相關研究中,跨領域研究在有機半導體材料及元件之研究中更是不可或 缺的。本論文研究有機半導體材料之電子結構分析,並研發出高效率之倒 置式 OLED 元件,對於基礎科學研究及產業應用均有卓越之貢獻,研究成 果不僅發表多篇國際期刊,也已在進行相關專利申請。

1-1 有機半導體材料

由於不同有機半導體材料特性的差異,對於OLED 元件發光效率、功 率效率或是元件壽命都有相當大的影嚮,因此自從1987 年鄧青雲等人發表 可在低電壓驅動的 OLED,許多研究群相繼投入相關的有機材料合成研 究,以獲得更高效率與更長壽命的 OLED 元件並應用於平面顯示器。

鄧青雲等人發表的綠光OLED發光材料為tris(8-hydroxy-quinoline) Aluminium (Alq3)分子,此材料仍為目前最廣泛被使用的發光層主體材料與 電子傳輸層材料,相關的基礎研究也最為廣泛,實驗上觀察到Alq3 分子有 二種同分異構物(Meridional and Facial)6 (圖 1-1),紅外光譜分析7和X光單晶 繞射儀8的實驗結果顯示在非晶質薄膜和固態時是 mer-Alq3為主,雖然也有 文獻9觀察到少量的fac-Alq3,但是Andreoni等人10以密度泛函理論(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為基礎之理論計算研究Alq3 此二種異構物的分子結構與 電子特性,發現 fac-Alq3 分子較 mer-Alq3 高 5 kcal/mol,mer-Alq3有較穩 定的分子能態,因此解釋了實驗為何主要觀察到 mer-Alq3的結構。

理論計算mer-Alq3基態的電子態密度和Soft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SXPS)實驗值得到一致的結果11 (圖 1-2),而與分子結構有關的 紅外線振動光譜及拉曼光譜的理論計算也和實驗有相當一致的結果12 (圖 1-3),另外也有文獻藉由理論計算分析Alq3分子帶正電或帶負電時的電子結 構13,解釋了為何 Alq3 對電子的傳導率較電洞的傳導率大,理論計算Alq3

子的單重態能隙與三重態能隙分別為3.3 eV14、2.1 eV6,與實驗值2.8 eV、

2.05 eV也有一致的結果,吸收波長與放光波長差值的Stokes Shift理論計算 Alq3分子為123 nm 也與實驗值 126 nm有相當一致的結果15,理論計算不僅 得到與實驗一致的結果,更提供了許多的相關的資訊讓我們可以對材料有 更多的了解,進而研發新的材料,例如從理論計算的分子軌域之電荷分佈,

Alq3分子的最高佔據態(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HOMO) 與最低 未佔據態(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LUMO) 軌域電子分別分佈 在 phenoxide、pyridyl ligands,從分子設計的經驗知道,若在HOMO位置接 上推電子基團則會使能隙變小,或是在HOMO位置接上拉電子基團則是使 能隙變大,同理也可在LUMO位置接上推電子基或拉電子基來調控能隙,

因此能隙的調控可設計出不同發光顏色的相關衍生物,或是藉此方法調控 能階位置,Thompson等人16利用此方法將原本放光為532 nm的Alq3 分子,

設計出可放紅光 580 nm與放藍光 440 nm的Alq3衍生物。

關於OLED的有機分子電子結構的文獻報告大多數在探討最普遍被使 用的Alq3,鄧青雲等人於1996 年所17發表 N,N’-phenyl-N,N’-bis

(1-naphthyl)-1,1’-biphenyl-4,4’’-diamine (NPB) 分子作為電洞傳輸層材料可 有效的提高元件壽命,NPB則是目前最廣為使用於電洞傳輸層的材料,

Zhang等人18,19曾對Alq3與NPB分子的電子結構態密度作詳細的探討,在實驗 方面Deng 等人20報告NPB分子的電洞傳導率為 8.8x10-4cm2V-1S-1, Halls 等 人21用紅外光譜儀(IR)分析NPB分子結構並與計算結果比較,但是關於NPB

分子或是其它用於OLED的有機半導體材料基礎研究在文獻中的數量仍然 相當有限。國內外研究群仍積極研發新的有機半導體材料,因為不同的有 機材料可在 OLED 元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此也需要不同的材料特性,

例如Copper phthalocyanine (CuPc) 的 HOMO 較 NPB 高,因此 CuPc 可 作為電洞注入層材料,使電洞由陽極 ITO 注入 NPB 電洞傳輸層時可以降 低能障,又例如 aluminum(Ⅲ)bis(2-methyl-8-quninolinato)-

4-phenylphenolate (BAlq) 的 HOMO 比 Alq3 低,而被用於電洞阻隔層材 料,使電洞被限制在發光層而增加發光效率,因此研發更適合的材料對 OLED的發光效率、功率效率或是元件壽命都有相當大的影嚮,因此理論計 算分析有機半導體材料的電子結構成為相當重要的研究方法。

近年才發現的磷光(phosphorescent) OLED 內部量子效率可達100

%22,較螢光 (fluorescent) OLED高了三至四倍,磷光 OLED 的發光機制與 螢光 OLED 主要差別在於躍遷能階主要是由磷光發光材料的三重態能隙 躍遷,然而磷光發光材料必需摻雜在螢光主體材料中,才能得到100 %的發 光效率,文獻研究結果顯示用於磷光摻雜用的主體材料的三重態也必需比 客體磷光材料的能隙大,才能使能量轉移至客體材料而得到高效率的發 光,因此必需配合磷光客體材料設計適合的主體材料,主體材料的三重態 能隙大小是相當重要的,在文獻中相關的基礎研究仍然相當少,尤其是在 三重態的電子結構分析方面更是缺乏。

1-1:理論計算發現mer-Alq3有較fac-Alq3穩定的分子能量

1-2:Curioni等人發表理論計算mer-Alq3基態的電子態密度和soft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SXPS) 實驗值得到一致的結果

圖1-3:Ruani等人發表Alq3分子的紅外線振動光譜及拉曼光譜理論計算和實 驗有相當一致的結果

1-2 有機電激發光元件

主動驅動 OLED (Active Matrix OLED, AMOLED)已逐漸成為小尺寸 平面顯示器技術的主角之一,而目前 AMOLED 主要搭配低溫多晶矽薄膜 電晶體 (LTPS TFT) 驅動,除了是因為 LTPS 的載子遷移率大於非晶矽薄 膜電晶體 (a-Si TFT),更主要是因為 LTPS 可以製作 p 通道的薄膜電晶 體,而 a-Si TFT只能製作 n 通道的薄膜電晶體,因此典型的 OLED 陽極 電極氧化銦錫 (ITO)可與 p 通道 LTPS 驅動電晶體的集極 (Drain) 連 接,驅動電晶體的電路就不會受到 OLED 材料在元件驅動時電阻改變而影 嚮。但是 LTPS TFT 製程中所需的遮罩數目約為 a-Si TFT 的二倍,並且 LTPS 的基板尺寸目前最大只有到第四代 730x920 mm2,另一方面,LTPS 在大尺寸的結晶均勻度不佳會造成面板亮度不均的問題,因此要製作大尺 寸 AMOLED 顯示器的較佳選擇仍是搭配 a-Si TFT 作為驅動電晶體。表 1-1為 a-Si TFT 與 LTPS TFT 的比較。

表1-1 a-Si TFT 與 LTPS TFT 特性比較

a-Si TFT LTPS TFT

Mobility Low High

Type Only NMOS NMOS/PMOS

Masks 4 or 5 9 or 10 Gen. Size 7.5 (1950×2250mm2) 4 (730x920mm2)

Uniformity Better Worse

a-Si TFT 在大尺寸面板的技術已相當成熟,並且具有面板亮度較 LTPS 均勻的優點,而最重要的是使用 a-Si TFT 製作大尺寸 AMOLED 擁 有較佳的成本優勢。然而 a-Si TFT 只能製作 n 通道電晶體,因此典型的 OLED 下電極必需與驅動電晶體的源極 (Source) 連接,這也造成驅動電晶 體電路受到 OLED 材料的影嚮,因此面板的壽命相對的變短,圖1-6是典 型的 OLED 搭配 a-Si TFT 與 LTPS TFT 驅動的元件壽命檢測結果,搭配 LTPS TFT 驅動的 AMOLED 元件穩定性比 a-Si TFT 的 AMOLED 好許 多,亮度較不易隨著驅動時間而衰減。因此為了改善 a-Si TFT 驅動 OLED 的面板穩定性,本研究開發的倒置式 OLED (Inverted OLED)因為下電極是 作為陰極,因此可與 a-Si TFT 的集極連接,n 通道的 a-Si TFT 就不會受 到 OLED 材料影嚮。

典型的 OLED 元件是以透明導電薄膜 ITO 玻璃作為陽極基板,再以 熱蒸鍍有機薄膜與高反射的陰極材料,電洞由較高功函數的 ITO 注入至電

典型的 OLED 元件是以透明導電薄膜 ITO 玻璃作為陽極基板,再以 熱蒸鍍有機薄膜與高反射的陰極材料,電洞由較高功函數的 ITO 注入至電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