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縣市競爭力指標之研究方法縣市競爭力指標之研究方法

嚴格上來說,本研究以平均每人每年名目可支配所得做為縣市競爭力的衡量 指標,但是此項指標並未利用物價指數來平減探討實質所得對縣市競爭力的影 響。主要是因為主計處並未詳細編列各縣市地區的物價指數,目前僅提供台灣地 區以及台北、高雄兩處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希望主計處未來可以深入探討各縣市 地區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討論國民所得消費結構差異程度,以增加縣市競爭力的 衡量公平性質。

2.貧富差距

貧富差距貧富差距貧富差距程程程度程度度與度與與與人口年齡人口年齡人口年齡人口年齡結構結構結構結構

貧富差距愈大代表所得分配愈不均,縣市所得越集中在少數人口並不能有效 動帶經濟消費能力,而縣市人口年齡層如果越向非勞動力人口年齡層兩邊移動,

代表老年人與小孩的人口分佈越多,而老年人與小孩本身消費程度不高且不具生 產力,因此將會影響縣市經濟成長程度。

本研究對於縣市競爭力衡量指標除了並未考量實質可支配所得外,我們認為 應該還要考慮縣市貧富差距程度以及縣市人口年齡層。因為主計處所公布的縣市 所得數據與人口年齡均為抽樣調查所算出的平均數,並沒有提供縣市所得結構與 人口年齡結構變化數據。未來希望可以克服改善此項統計數據,納入考量縣市競 爭力衡量系統之中。

縣市競爭力指標之研究方法 縣市競爭力指標之研究方法 縣市競爭力指標之研究方法 縣市競爭力指標之研究方法

在建構縣市競爭力計量模型的操作流程中,除了要考量各指標構面的數值需 經過標準化的過程以利比較之外,指標的客觀性及準確性亦相當重要,如何在眾 多直接、間接影響競爭力的因素中選取準確衡量縣市競爭力的指標項,以及如何 依指標的重要性給予權重分配,是指標建構研究的重點。綜觀國內外對於國家、

區域的競爭力指標建構,在操作流程中,對於數理方法的應用不盡相同,將數理 方法應用於指標的建構和縣市競爭力的評價,除了使指標系統更具客觀性和科學 性之外,亦能透過評價發現與縣市競爭力關聯最強、貢獻最大的因素,作為管理 當局的施政參考。

目前應用於建構競爭力評價指標的數理方法有很多種,依研究目的不同,選 用不同的數理方法,因為各種數理方法有其優缺點和適用時機,有些方法並非互 斥,研究者可同時選用兩種方法,使指標的建構更完善。指標權重決定方面,在 本研究參考的文獻中,有許多兼採專家問卷的方式來進行各項指標權重的決定。

採用問卷的方式進行,固然可以在短時間內同時調查到許多專家的意見,借重其 專業知識進而評估指標的相對重要性;然而,使用問卷於研究中仍有幾點侷限,

之後將會探討。

因研究方法、目的不同,研究者可依情況選用不同數理方法,以下概述城市 競爭力評價的數理方法,以供相關研究者比較、參考。

1. 因素

因素因素因素分析分析分析 分析

現有的城市競爭力評價多採用此法,原因在於此法可以把繁多的指標以幾個 主要的成分來代替,並解決指標與指標間可能存在的相關性,若採用其中的主成 份分析,亦可提供變量的權重,無需研究者主觀決定指標權重。

但主成分分析法亦有其使用上的缺點,因為此法主要用於研究變量的內部結 構,無法分析變量間的關係,每個主成分也不一定有其實際含義,對於研究者來 說,可能會帶來解釋上的困難,但此法的優點仍多過缺點,兼具簡化指標與決定 權重的功能,因此有眾多研究者採用,本研究目前採因素分析法評比縣市競爭力。

2. 迴歸分析法

迴歸分析法迴歸分析法迴歸分析法

P.K Kresl 和 J.Sobrino 在評價城市競爭力時皆使用迴歸分析法,一般迴歸變 數的選擇是依研究目的以及結合相關理論來列出可能有影響的變數,但若遺漏了 重要的變數,或是某些變數在質量上較差,則對於競爭力的評價會產生偏差,可 能會出現共線性問題,因此,若以迴歸模型來建構指標雖簡單易瞭,但也有不夠 周延及變量選取過於主觀的缺點。

3. 數據包絡分析法

數據包絡分析法數據包絡分析法數據包絡分析法(DEA)

1957 年由 M.J Farrell 利用線性規劃初步建立了 DEA 的雛形,DEA 模型可同 時對一項決策的多項投入產出計算相對效率,各項投入產出的比率皆可由模型依 最優原則選取出來,可避免主觀決定的武斷性。若我們將各項指標當作是投入,

競爭力的強弱視為產出,則 DEA 模型亦可使用於競爭力的評比。

DEA 模型假設低投入、高產出即是高效率,但在縣市競爭力評比的模型中,

有些項目的「產出」是越少越好,例如:污染、虧損等,雖然 DEA 提供客觀的 權數,但模型並沒有對權重的範圍加以限制,導致可能出現不切實際的比率分 配,再者,競爭力評比的角度跟生產力不盡相同,「效率」和「效能」必須並重,

才不失評比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4. 分析層級程序法

分析層級程序法分析層級程序法分析層級程序法(AHP)

此法由美國學者Saaty提出,主要適用於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及具有多個評 估準則的決策問題。它的最大特色在於利用層級結構將影響因素的複雜關係做一 個有系統的連結,採兩兩因素成對比較的方式,減輕決策者的負擔,使決策者的 意向能更清楚地被反應,其集體決策特性,可以將個別學者意見,進行層次分明 的層級系統整合分析,增加評估的有效性與可靠性,且結果以數值單位產出,除 易於了解因素間相對重要性排序外,還可以建立權重體系,將之應用於資源分 配、投資組合及政策選擇等方面(吳彥輝,1999)。

120

因為此法往往要求受訪者對每個客觀事實給予一個精確的數字,但由於客觀 事物的複雜性和人類思維對於模糊概念的運用,用準確的數據來描述相對重要性 有其困難度和弊病,因此有模糊 AHP 法的出現,將三角模糊數的觀念帶入,以 處理在準則衡量、判斷等過程中所產生的模糊性問題,如此便可解決填答問卷語 意不精確的問題,FAHP 使 AHP 更具科學性,但其計算非常複雜,且仍未能排 除主觀看法對分析結果的影響。

5. 模糊曲線法

模糊曲線法模糊曲線法模糊曲線法

此法由美國Los Alamos National Lab所開發,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倪鵬飛將 模糊曲線法和主成分分析並用,進行每年度的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此法有兩個 主要缺點:1.假設「最重要的投入對有助於產出」,因此,容易過於偏重某一因 素;2.假設「獨立的投入比相互依賴的投入更有助於產出」,但應用在競爭力的 評比中,投入要素和產出之間並沒有絕對的因果關係,獨立投入的要素只能說明 他對競爭力的提升不與其他投入因素連動而已。

6. 多因素綜合分析法

多因素綜合分析法多因素綜合分析法多因素綜合分析法

WEF和IMD在建構國家競爭力評比指標時採用此法,此法最大的優點在於可 以發現影響競爭力的多個因素,使評價覆蓋面廣,能夠反應出對競爭力有影響的 各方面,但最大的問題在於權重的決定,兩家機構皆是以主觀判斷來確定權重,

權數隨著環境動態的變遷需要隨時調整,以符合現實情況,且多因素綜合分析法 和模糊AHP法一樣,有計算繁複的缺點。

7. 結構方程模式

結構方程模式結構方程模式結構方程模式(SEM)

此法源於路徑分析的概念,結構方程模式用以處理複雜的多變量研究數據 的探究與分析,由於結構方程模式有效整合了統計學的兩大主流技術「因素 分析」與「路徑分析」,因此應用範圍相當廣泛。

應用結構方程模式於競爭力評價有下述優點:1.SEM分析提供的潛在變量 有助於反應競爭力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的事實。2.提供了各變量的直接、間 接和總和效應,可以發現一個變量對其他變量的影響。3.可對指標進行信度和 效度的分析。但此法在近年才推廣於競爭力的評比,因此較少國際機構和專 家學者使用,其應用成效和適用性如何尚未可知。

8. 德爾菲法

德爾菲法德爾菲法德爾菲法(Delphi)

德爾菲法由 Rand Corporation 在 1948 年發展完成,屬於群體決策(group decision making process)技術之一,有系統地透過一連串嚴謹設計的問卷調查,

蒐集參與成員對某一特定議題的判斷,再匯集這些意見並從中獲取最佳的共識,

早期用於解決軍事決策問題,目前已成為環境影響評估以及相關資源監測評估計 畫的重要輔助決策工具之ㄧ。

此法可用於競爭力指標建構的權重決定,和 AHP 的應用相似,皆是藉助專

家的意見輔助指標的建構,德爾菲法的優點在於能夠包容多元化之觀點與意見,

以求集思廣益之效,但是在評估過程中,和 AHP 有相同的缺點,很難避免個人 的直覺與價值判斷,同樣地,為解決人類思維的模糊性,亦有模糊德爾菲法的產 生。德爾菲法通常採用郵寄問卷的調查方式,來獲取各領域專家的觀點,並且需 要反覆寄送才能求出最佳的結果,在操作上的成本過大,以別的方法來替代亦可 達權重決定的效果,因此在競爭力研究領域中,使用的學者並不多。

本研究目前使用因素分析法評估各指標之權重,各構面給予相同之加權,但

本研究目前使用因素分析法評估各指標之權重,各構面給予相同之加權,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