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聚落與街市

(一)聚落

村落(village)、鄉街(rural town)與都市(city),皆是人口聚集之地,

都可稱為聚落。村落和鄉街具有地方性色彩;都市則是有國際化的特 性。152清初至日治時期,蘆洲的聚落的發展可分為村落與鄉街,尚未 發展成都市的階段。

漢移民未進入蘆洲之前是否有原住民的聚落,是無法在以前的地 圖、文獻中看出端倪,唯一肯定的是此地曾經是武? 灣社的勢力範圍 區,所以本節只研究漢移民所發展出的聚落以及其特質為何,而蘆洲 的聚落的發展可從康熙末年漢移民陸續進入此地來進行探討。

康熙年間,清廷禁止人民進入大甲溪以北的淡北平原,故無設置 堡里村莊。153康熙末年,漢人陸續到此開墾荒地,建立聚落。首先在 文獻中記載蘆洲地區漢人聚落的文獻為《續修台灣府志》。乾隆二十 九年(1764),余文儀在《續修台灣府志》中記載漢人在蘆洲地區設立 了「和尚洲莊」(距離淡水廳九十八里)與「南港仔莊」(距離淡水廳 一百五十里)。154後來的《淡水廳志》也有記載蘆洲地區的聚落,根

152陳正祥,《台灣地誌》,上冊,(臺北:南天,1993),頁 256。

153盛清沂,〈臺北縣疆域沿革誌略〉,《臺北縣文獻叢輯(二)》,(臺北市:臺北縣文獻委員會,

1953-1956),頁 37。

154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上冊,卷二,〈規制•坊裏〉,(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頁 78。

溫振華,〈清代台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

頁 45。

據同治十年(1871)年,陳培桂在《淡水廳志》記載蘆洲地區的聚落名 稱為「和尚洲」,和尚洲位在淡水廳城的北方,歸興直堡所管轄,所 以當時的蘆洲是屬於興直堡的一部分,由興直堡來控管。

城北兼東興直堡一十九莊(西臨海):龜崙頂莊(距城九十里)、 搭寮坑莊(九十二里)、陂角店莊(九十五里)、新莊街(百十 里)、中港厝莊(百十五里)、中塭莊(百十五里)、頭重莊(百 十三里)、和尚洲莊(百二十五里)......155

蘆洲地區的聚落主要分布在五大地區,這五大地區分別為和尚洲 樓仔厝、和尚洲溪墘、和尚洲中路、和尚洲南港仔、和尚洲水湳等地 區,這五區的開墾、形成地緣聚落的時間並不相同,這些地區形成聚 落的原因與交通位置、自然環境有關。水湳地區因位於淡水河邊,移 民容易在此登陸,所以是蘆洲較早形成聚落的地區,至於中路與南港 仔的土質為不易耕作的沙洲地,開墾較緩慢。156

蘆洲地區的聚落形態為集村式,這種情形與台北盆地大多數的農 業聚落呈現出散村的形態並不相同。早期台北盆地內皆屬於移墾社 會,其聚落為散村型態,皆以農耕為主。蘆洲地區因需聚集鄉民力量,

共同對付水患之苦以及抵禦外侮,於是發展出集村式的聚落型態。根 據陳正祥的研究,早期漢人在台北盆地西北部的蘆洲拓墾時,因地勢

155陳培桂,《淡水廳志》,卷三〈志二•建置志〉,(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頁 60。

156楊護源,〈蘆洲地區的土地開發與經濟發展(一七 00∼一九四五)〉,《臺北文獻直字》,150(板 橋市,1999),頁 91。

低,屬於沼澤、沙洲地形。若有洪害時,此地經常氾濫成災,所以村 落集中在地勢較高之地,形成了集村的形態,後來發展的街市也是位 在地勢較高之地。157蘆洲地區的聚落呈現集村形態的原因除了上述的 自然因素之外;另一種原因為清領時期蘆洲地區的人民為了抵禦外 侮,例如? 了防禦漳州人的來襲,於是發展出集村型態,來凝聚村民 的力量,加強彼此之間的凝聚力。這種情形從清初至日治時期皆相 同,沒有多大地改變。

蘆洲地區的聚落性質除了具有「集村」性質外,也具有「同籍聚

落」與「同姓聚落」的特性。進入蘆洲拓墾的移民,多是同籍、同姓 集體而來,許多來自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少數來自福建省泉州府的 三邑與安溪以及其他地區,這種情形可用《台灣在籍漢民族相貫別調 查》的資料來推測。根據《台灣在籍漢民族相貫別調查》資料中得知,

昭和元年(1926)十二月,居住在鷺洲庄(包含三重與蘆洲)的在籍漢 人總人口數為 20400 人,屬於泉州府同安籍的人口數為 19900 人,佔 總人口數的 97.54%;屬於泉州府安溪籍的人口數為 200 人,佔總人 口數的 0.98%;屬於泉州府三邑籍(南安、惠安、晉江三縣的合稱)

的人口數為 300 人,佔總人口數的 1.47%。158由以上資料得知,同安 人在蘆洲地區總人口數中佔有相當重的比例,所以蘆洲的聚落具有以

157陳正祥,〈臺北盆地之散村〉,《國立台灣大學農學院研究報告》,3:1(1953),頁 36。

158台灣總督官房調查課,《台灣在籍漢民族相貫別調查》,(台北市:台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28), 頁 12-13。

同安人為主的「同籍聚落」性質。至於移入蘆洲的漢移民以李氏家族 的戶數最多,約佔移民總戶數的一半,他們來到蘆洲開墾往往會聚集 在一起,勢力遍佈樓仔厝、溪墘、南港仔、水湳等地,所以在蘆洲也 有李家庄之稱。由此可知,蘆洲的聚落也具有以李氏家族為主的「同 姓聚落」性質。

(二)街市

清朝時期,蘆洲地區唯一的街市稱為蘆洲街,又稱「店仔口」(位 在樓仔厝庄、中路庄、溪墘庄交會之處,即現今成功路、得勝街一帶),

159形成街市的時間是在咸豐、同治年間。以前此地稱為「賭間口」,

因為當時的人到此進行買賣之後,就聚集在一起賭博,後來才改稱為

「店仔口」。此地形成街市的主要原因是該地位在蘆洲的中心區,蘆 洲各地的居民來到此地進行買賣較方便,於是吸引了人潮,帶動了此 地的商業發展,店家紛紛地在此設立商店,形成街市。因為店仔口容 易淹水,於是當地的店家興建店舖時往往會將地基墊高,形成店面的 地基高於外面道路的景象。160

店仔口的貨品來源主要來自新莊或是大龍峒,經由河運從新莊或 是大龍峒購自貨品到店仔口,店仔口的店家再轉賣給消費者,所以店

159王永偉,〈蘆洲遶境活動對街道空間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地政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2003),頁 4-2。

160資料來自當地耆老李先生口述所得。

仔口的商家是屬於零售業者。161同治十一年(1872),湧蓮寺興建於此,

此地於是有「佛祖宮口」的稱號。絡繹不絕的進香客使得此地的商業 更加興盛,於是店仔口就成為蘆洲的商業、宗教的中心,到了日治時 期更是演變成蘆洲地區的商業、宗教、政治、文教中心。

店仔口在清領時期為蘆洲的商業、宗教中心,位在樓子厝庄、中 路庄與溪墘庄相鄰之處,商店林立。日治時期,明治四十四年(1911) 九月十五日,日本政府開始在店仔口興建「鷺洲庄第一食料品零售市 場」,佔地二百七十坪,建物九十一坪三合七分,二十間商店。162根 據昭和十六年(1941)《臺北州統計書》的統計,鷺洲庄第一食料品零 售市場所銷售的貨品以鳥獸肉類的銷售消費金額最高(36,595 日 圓),其次依序為蔬菜類(24,473 日圓)、生魚介類(17,027 日圓)、 粗雜物類(4,732 日圓)、飲食物類(727 日圓)。163

日人除了在此設立市場之外,也在此建立學校、圖書館、同仁會 附屬病院、派出所、鷺洲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以及通往新莊、五 股、八里坌、三重埔的聯外道路。蘆洲地區的聯外道路是由日本政府 運用保甲制度命令地方人民提供勞役,捐獻土地與建材興建而成的。

164聯外道路可分為(1)新莊蘆洲道;(2)三重八里道;(3)大稻埕和尚洲

161溫振華,〈清代台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 頁 120。

162新莊郡鷺洲庄役場,《鷺洲庄要覽,昭和十年》,(新莊郡鷺洲庄役場,1936),頁 35-36。

163王世慶,《臺北縣志•商業志》,卷 23(台北市:成文,1983),頁 4502-4503。

164楊錫福、王世慶,《臺北縣志•交通志》,卷 24(台北市:成文,1983),頁 4675。

道(圖 3-11)。新莊蘆洲道,明治三十六年(1903)四月時所興建,隔年 三月完工,昭和四年加以擴寬,為砂石路面,從新莊頭前起,經過五 股更寮、和尚洲中路到達和尚洲溪墘與大稻埕蘆洲道終點相連。165另 一條聯外道路為三重八里道,從三重埔起,經過蘆洲、洲子尾、成子 寮、獅子頭到達八里的訊塘埔。明治三十六年(1903),興建三重埔蘆 洲段,昭和元年修建擴寬,為柏油路面,其餘路段為砂石路面。166至 於前往台北大稻埕的道路為大稻埕和尚洲道,明治三十六年(1903)時 所興建,路寬二十一尺,長約一里五十間,並且開設輕便台車軌道,

167可載貨亦可載人。168

這些聯外道路皆交會於店仔口,店仔口於是成為蘆洲陸運的中心 點,也成為五股、八里、蘆洲以及其他地區的貨物集散地,商業更加 地蓬勃發展。169五股、八里、蘆洲以及其他地區的人民,也到店仔口 的附近買賣米糧,帶動了米市街的興起,位在現今的得勝街與中正路 交接口,即正和街一帶。170

聯外道路的興建完成除了促進蘆洲地區的經濟繁榮之外,也帶動

165楊錫福、王世慶,《臺北縣志•交通志》,卷 24(台北市:成文,1983),頁 4697。

166楊錫福、王世慶,《臺北縣志•交通志》,卷 24(台北市:成文,1983),頁 4718。

167張炎憲主編,胡清正、陳存良、林彩紋譯,《台北廳誌》,(板橋市:台北縣文化中心,1998),

頁 272。

168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北縣鄉土史料(上? )》,(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頁 602。

169王永偉,〈蘆洲遶境活動對街道空間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地政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2003),頁 4-4。

170王永偉,〈蘆洲遶境活動對街道空間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地政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2003),頁 4-3。

了當地陸上交通工具的改變。清朝時期,蘆洲地區陸上交通工具並不 多,居民大多只能利用雙腳一步一步地前往目的地。至於轎子並非是 一般人民平常的交通工具,只有大富人家或結婚迎娶新娘時才會使用 到。一般的農家對外的交通工具以牛車、板車為最多,他們往往利用 牛車、板車做為交通工具將貨物送至店仔口進行買賣,或是經過萬福

了當地陸上交通工具的改變。清朝時期,蘆洲地區陸上交通工具並不 多,居民大多只能利用雙腳一步一步地前往目的地。至於轎子並非是 一般人民平常的交通工具,只有大富人家或結婚迎娶新娘時才會使用 到。一般的農家對外的交通工具以牛車、板車為最多,他們往往利用 牛車、板車做為交通工具將貨物送至店仔口進行買賣,或是經過萬福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