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肆、中俄能源合作及能源交易在雙邊經貿關係重要性

一、中國能源現況與對外能源戰略

中國隨著經濟持續快速成長,石油消費量亦逐年增加。1993 年中國 已經成為原油淨進口國,淨進口原油由1993 年至 2002 年超過日本為止,

10 年間原油淨進口量增加了 7 倍,對外依存度已接近 30%。2002 年消 費量達到 2.457 億噸,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僅次於 美國34。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預測分析:2010 年、2015 年中國原 油產量將只能分別達到1.75 億噸、1.85 億噸,這兩個時期原油缺口將分 別為1.37 億噸和 1.97 億噸。2015 年中國原油供給將有 50%以上依賴進 口35

關於石油進口〈進口依存度〉與石油安全的關係,存在兩種說法。

其一為當一國石油進口量占國內消費量的30%時就會產生安全問題;其 二是當一國的石油進口量超過5000 萬噸時,國際石油市場的行情變化就 會影響到該國的國民經濟運行;而當一國的石油進口量超過 8000 萬噸 後,就必須運用外交、經濟、軍事手段來保護石油供應安全。對中國而 言,2000 年石油進口量已超過 5000 萬噸,2003 年石油日進量已占到國 內消費量的 32%。中國至少到 2003 年已經面臨能源安全問題,需要把 此問題放在國家安全層次上來處理36

目前,中國進口石油有將近70%來自中東、海灣地區,但這一地區 的安全形勢變化多端。此外,石油需要海路運輸,且途經麻六甲海峽等 多個咽喉要道,一旦遭遇戰亂或強權國家封鎖,中國的海外石油供給就 有陷入停頓的危險。中國大陸能源安全的確保,不僅僅是保證國外石油 占有量和供應量的問題,也不完全是能源來源多元化的問題,能源輸送 的安全性更加重大而緊迫。中俄、中哈陸上相連,輸送便捷,不僅可以

34 BP “2004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p.37. http://www.bp.com。

35 IEA.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3”. http://www.iea.org。

36中關村國際環保產業促進中心編著,「誰能驅動中國─世界能源危機與中國方略」,北 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頁 159。

降低物流成本,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輸送的安全系數。中國將會利用各種 機會在整個歐亞大陸地區及整個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深化該地區國家 的能源合作,推動建設石油、天然氣管網連成一片,並促進此區域經濟 一體化和地區間的政治穩定。

二、中俄能源合作

蘇聯解體後,中俄兩國經濟合作的目光逐步集中在能源領域。1994 年中俄兩國討論修建從俄國西伯利亞到中國東北地區石油管道,兩國簽 署協議,表示將就俄國向中國鋪設輸油管線的能源合作問題進行探討。

此後,在兩國關係順利發展的基礎上,雙方通過九年的討論、協商與談 判,簽訂一系列推動項目進展的政府間與公司間協議。2001 年 7 月中國 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和俄羅斯管道運輸公司、俄羅斯尤科斯石油公司簽署 協議,就一些實質性問題達成共識。協議規定該管道自俄羅斯伊爾庫次 克州(Irkytskaya Oblasti;Иркутская область)的安加爾斯克(Angarsk;

Ангарск)經中國滿州里入境,終點為大慶〈此為所謂《安大線》〉。

2002 年 12 月兩國元首簽署的〈中俄聯合聲明〉中宣布,「考慮到能 源合作對雙方的重大意義,兩國元首認為,保證已達成協議的中俄原油 管道和天然氣管道合作項目按期實施,並協調落實有前景的能源項目,

對確保油氣的長期穩定供應至關重要。」

就中俄兩國對石油輸出及管道問題達成協議即將進入執行階段,日 本的態度突轉趨積極。2003 年 1 及 5 月日本小泉首相兩度訪問俄國,強 烈 要 求 俄 國 修 建 一 條 從 安 加 爾 斯 克 至 俄 國 太 平 洋 海 岸 的 納 霍 德 卡

(Nakhodka;Находка)的輸油管道,並表示日方每日將從俄國進口100 萬桶石油,日俄就聯合鋪設一條從安加爾斯克至納霍德卡〈此為所謂《安 納線》〉的輸油管道問題達成協議。2003 年上半年日本派出主管經濟、

能源政策的官員、外相、前首相等官員密集訪俄,以優惠的條件〈如增 加對俄投資、大規模經濟技術合作、提供資金協助俄國開發東西伯利亞 新油田、提供低利貸款支援東西伯利亞油田的開發、提供石油開採技術

等〉遊說俄國對通往日本海沿岸「安納線」優先動工37

除了日本突然積極參與中俄石油交易打亂原本中俄間供油協議外,

俄國環保團體的反對、俄國國內政治的變化、俄國對在東亞地區自身國 家利益的重新評估等因素,亦導致中日管線之爭懸而未決的原因。2001 年9 月俄國環保團體已表達強烈反對在貝加爾湖附近鋪設石油管道,強 調地震將使石油管道破裂,貝加爾湖生態將受到極嚴重的破壞。11 月普 欽總統主持俄聯邦安全會議商討俄遠東經濟問題,會議初步決議修改「安 大線」,將油道出口終點置於俄國境內〈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參崴》或

「安納線」出口納霍德卡〉。

俄國高層態度出現改變跡象後,俄國政府部門及國營企業除「安大 線」案外,亦提出不同的方案。2002 年底俄羅斯石油運輸公司提出「安 納線」管道方案,引發「安大線」和「安納線」之爭。2003 年 3 月俄國 能源部提出將「安大線」和「安納線」合併為一條線,以「安納線」為 主,建一條支線通往中國大慶。7 月俄國自然資源部以環保理由對「安 大線」方案提出異議;11 月該部副部長表示,「安大線」方案已被否決。

如果單從經濟利益來看,「安大線」較「安納線」具有距離短、建設 費用低;經過地區地勢平緩;兩國對此管道施工已完成評估;中俄雙方 已對供油數量及價格達成協議等優勢,修建「安大線」似較符合俄羅斯 經濟利益。但支持「安納線」的人則認為,該管道由日本人出資興建,

俄羅斯不用負擔任何費用。此方案將可活絡遠東經濟,創造更多就業機 會,擴大能源出口市場,亦避免管道終點在中國境內而受制於中國,這 對更符合俄國地緣和安全利益38

2004 年 3 月俄羅斯國營石油運輸公司另提一新方案,擺脫「安大線」

與「安納線」之爭,這次管道起點是原起點安加爾斯克北方的泰舍特

(Taishet;Тайшет),主線穿越貝加爾湖以北地區,到達納霍德卡,在 中途修建一條支線通往中國。泰納線的確立,從最大程度上保證了俄羅 斯的國家利益,把石油市場從中國擴大至整個東北亞地區和美國,而且

37 倪建民主編,「國家能源安全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頁 126-127。

38 王樹春編著,「冷戰後的中俄關係」,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 年,頁 231-233。

將帶動管線周邊的經濟發展。中國雖未如願獲得「安大線」,但獲「泰 納線」的供油量並不少於「安大線」,且俄國還允許中國參與油氣開發,

對中國而言並無損失39

俄羅斯對中國的石油供應正在穩步增加。俄國駐北京大使拉佐夫

(Sergei Razov;Сергей Разов)2006 年 3 月普欽訪中前夕宣佈,俄準 備在當年度通過鐵路向中國供應1500 萬噸原油,這一數字比去年上漲了 25%。2005 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原油超過 1200 萬噸,佔中國進口總 數的 9.2%左右。除了石油供應,天然氣領域也是中俄雙方的重要合作 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已經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簽署了 戰略合作協議框架,雙方在聯合參與開採東西伯利亞和遠東油氣資源方 面的合作進展得很順利,同時,雙方還超出俄羅斯向中國一般供氣的範 圍,在建設中國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方面也進行合作40

2006 年 3 月下旬普欽抵中國訪問41,和胡錦濤共同簽署的《中俄聯 合聲明》強調,中俄在能源領域的合作是兩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重要 組成部分,對進一步深化雙邊經濟合作具有重要意義。在能源領域,中 俄雙方均採取多元化戰略,兩國的能源主管部門和公司將繼續積極推動 從俄羅斯向中國出口原油、天然氣的管道項目。雙方支持兩國企業投資 開發油氣資源和挖掘中國和俄羅斯的能源潛力,以及開展其他形式的互 利合作,包括在石油天然氣加工、石化及動力機械製造等方面的合作42

普欽訪中期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分別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

39 史寶華,「俄遠東石油管線敲定泰納線,安大線出局焉知非福」,京華時報,2005 年 1 月 5 日。

40 賴顥寧,「中俄開始泰納線支線務實談判,普京訪華繼續協商」,新京報,2006 年 3 17 日。

41 普京訪中期間除與胡錦濤會談外,雙方共同出席涉及政治、外交、能源、金融等領 域的15 項合作文件的簽字儀式。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分別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 份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俄羅斯管道運輸公司簽署三份合作文件。其他重要文件包 括:中俄聯合聲明、中俄關於預防和消除緊急情況合作協定、中俄外交部2006 年磋商 計畫、中俄經濟特區管理署合作備忘錄、中俄關於相互使用中國鐵路和俄羅斯鐵路噸 位集裝箱運輸進出口貨物協議、中俄金融監管局關於反洗錢和反恐融資合作與信息交 流協議等。「中俄簽定15 項合作文件」,聯合報,民 95 年 3 月 22 日,版A13。

42 「中俄聯合聲明:反對任何形式台獨」,聯合報,民 95 年 3 月 22 日,版A13。

股份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俄羅斯管道運輸公司簽署三份合作文件。

這些文件包括俄國在太平洋沿岸的原油運輸管線系統泰納線,俄國於 2006 年夏天開建泰舍特—納霍德卡〈泰納線〉的太平洋輸油管道一期工 程,即從西伯利亞中部的泰舍特到靠近中國大陸東北邊境僅60 公里的斯 科沃洛基諾(Skovorodino;Сковородино),並根據之前約定,率先開 通中國支線。泰納線一期工程管線 2400 公里,計劃於 2008 年 8 月 30 日完工,其年輸油能力達到 3000 萬噸,大幅突破目前鐵路運輸原油的運 量侷限43。目前中俄兩國還沒有相關的能源管線,一切石油交易都得依

這些文件包括俄國在太平洋沿岸的原油運輸管線系統泰納線,俄國於 2006 年夏天開建泰舍特—納霍德卡〈泰納線〉的太平洋輸油管道一期工 程,即從西伯利亞中部的泰舍特到靠近中國大陸東北邊境僅60 公里的斯 科沃洛基諾(Skovorodino;Сковородино),並根據之前約定,率先開 通中國支線。泰納線一期工程管線 2400 公里,計劃於 2008 年 8 月 30 日完工,其年輸油能力達到 3000 萬噸,大幅突破目前鐵路運輸原油的運 量侷限43。目前中俄兩國還沒有相關的能源管線,一切石油交易都得依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