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肆、主流與非主流的抗衡與「國家權力」的增 長

依據前言提出的「權力的微觀物理學」,以上的探討,目的是 構築出無定性、多元論述網絡中的各種的引力,及其如何在彼此存 在差異、矛盾中完成合謀、反襯等策略,以交織出「王同億現 象」,以見「王同億現象」如何被不同的論述談論,並在談論中它 的意義不斷的、同步的被建構與解構。因此重點在觀察「王同億現 象」此一符號本身。

接下來則要進一步追蹤在「王同億現象」的多義性背後的「權 力-知識」複合體,以思考「王同億現象」為何被如此談論?那些 論述合謀的動力為何?「王同億現象」究竟是何種權力與知識的後 果,對此一問題的思考,有助於探索後社會主義時期大陸「國家權

68.當然,此一神話學探討可再繼續下去,例如又是什麼神話造成本文如此思考

「王同億現象」?「多義的王同億現象」又可以再聯繫上什麼所指?

力」的消長,以及消長的調節機制。

一、主流陣營的攻勢

(一)、「國家權力」的樹立

批判「王同億現象」的主力是司法界與辭書界,司法界是以

「科教興國」為目標,辭書界是以學術規範為理想。69因此構成主流 論述的多元論述網絡背後,所欲伸張的「權力-知識」複合體,初 步觀之,權力的一端是以「科教興國」與學術規範為內容,具體表 現為「反對侵權與學術打假」。「王同億現象」是反抄襲侵權與反 學術失範的戰爭匯合處。

「反對侵權與學術打假」都強調透過規範,進行意義的壟斷與 寡佔,都是權力意圖的展現。70司法界欲界定知識產權的定義,如 界定抄襲與引用的區隔;辭書界欲界定辭書的定義,如界定辭書品 質高下的標準等。至於執行規範的機制,在辭書界部份,主要是透 過中國辭書學會的建制,進行學術評估,如召開會議批判「王同億 現象」,並透過專書集結批判意見。最極端的手段是建立排他性的 學術社群,對不合規範的人予以除名。71但即使如此,那些學術異 端仍可直接出版,直接面對消費者。因此辭書界揭示的規範難有決

69. 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提到:「科 教興國,是指全面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堅持教育為本,把科技 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增強國家的科技實力及向現實生產力 轉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 提高勞動者的素質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因此,「科教興國 戰略」初步肯定了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國家繁榮靠科技創新,科技創新靠 優質人才,優質人才靠教育培養的基本方向。其中教育與科技均有正式的建 制,且為產生人才與彙聚人才的基地,是政府最能在政策上、財政上投入,以 助其發展的著力點,因此掌握科、教,國家才能興盛。「中共中央、國務院關 於 加 強 科 學 技 術 進 步 的 決 定 」, 科 教 興 國 專 題 研 究 圖 書 館 。

<http://202.113.6.250/kjxg/theory/theokjxg.htm>

70. Foucault, Michel.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頁281。

71.羅鋼、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頁80。

定性效果。

在「知識經濟」時代,國家經由知識產權相關立法,取得介入 知識創新的機會,使得欲建立規範的辭書界得到與國家機器結合的 可能性。72是故,前文提到辭書界亦希望結合政府力量來建立辭書 編撰准入機制。現階段學術規範的建立,必須納入「科教興國」的 大旗之下,借政府之力貫徹規範。辭書界投入「科教興國」帳下,

除了借用法律的強制力外,「科教興國」口號亦滿足了中國長期以 來提升教育與振興民族的夢想,救贖文革時期主張讀書無用的罪惡 感。堅持學術規範,在學術圈內較易得到響應,若要爭得社會的正 當性,必須託辭於「科教興國」。雙方的合作業已展開,如前述在 王同億的案件中,辭書專家參與了相關鑑定工作,在此之後中國辭 書學會亦協助政府審核市售辭書的品質。

因此在權力這一端,「國家權力」是更具主導性的力量。此一 國家,是以四項基本原則為根本。換言之,是以維護中共永續執政 終極目標。是故,辭書界、學術界與司法界、政界基於各自建立規 範、打擊失範的需要而合謀,其中國家機器握有強制力,故傾向於 司法界、政界收編辭書界、學術界。但辭書界、學術界仍有其能動 性,他們是基於借力使力的需要,而與國家機器結盟,他們透過國 家機器僅能在法律上打擊「王同億現象」,因此他們尚需結合媒 體,另闢輿論戰場。雖然辭書界、學術界在選擇盟友上有自主性,

但是不可否認,他們對國家機器的依賴仍是最主要層面,因為,一

72. Michael, Mann. The Autonomous Power of the State: Its Origins, Mechanisms and Results,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y, No.25(1984), pp. 185~213.一文探討國家的 自主權力,提出兩項假設突顯了國家的社會功能:

(1)國家的穿透力得自在國家疆域內提供社會功能,這些社會功能非其他社會團 體能夠提供。

(2)國家的專制力得自對國家疆域的控制,這些控制亦非其他社會團體能夠提 供。

則他們在口頭上隨時強調知識的進展是為國家民族服務。二則他們 透過媒體主要也是在宣傳在司法上的勝利,以為佐證。73是故國家 機器的奧援對辭書界、學術界而言特別重要。

此一狀況實與大陸在「國家權力」層面,繼續維持威權政治有 密切關係。74大陸的威權政治有幾種策略與效果。第一,「四個堅 持」意即堅持黨國體制的權力寡佔,堅持共產主義的封閉理想。75 為了有所堅持,促使國家對失範違規的反應趨於激烈,一觸即跳。

為了維持唯我獨尊的體面神話,一小撮不法份子,都是對當權者的 嘲弄,都要不茍言笑予以嚴打。此一策略吸引社會諸權力更加主動 的向「國家權力」靠攏、輸誠,成為黨國羽翼,因為威權的國家機 器讓人感到有建立規範的能力與「誠意」。但對異己的容忍度小與 打擊不手軟,亦激化社會的矛盾。威權體制並增加國家機器的責 任、成本等風險,無法由分散化的權力得到援助。76近來中共倡言

「三個代表」或漸漸走向制度化,都還是寡佔權力的思維產物,只 是連結更多社會新貴成為政治新貴,收編他們的資源、權力,共享

73.請見「中國辭書學會章程」。此外,以上所引相關評論在批評王同億現象中的抄 襲剽竊時,即會提到司法上的結果。

74.呂亞力,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1991),頁167~168。威權指人治為主,國 家對社會有限度控制,社會多呈割裂狀態。

75.李英明,晚期馬克思主義(台北:揚智,1997),頁103~108。該書提到,共產 黨堅持烏托邦理想與黨國體制,是其爭取「正當性」與控制權的重要機制。

76. Foucault, Michel.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頁217。

另外要說明的是本文並未用「主權」(sovereignty)來指稱國家在社會的主導力 量。而另外使「國家權力」(state power)一詞。因為「主權」概念認為此一力 量是國家的「固有的本質」。但本文站在「權力的微觀物理學」的角度,認為國 家在社會的主導力量是來自其在多元論述、社會多元權力的相對位置,是暫時 性、策略性的力量匯聚,社會中的至高權力並非國家的本質,至多是由國家與 其社會中的同盟者在特定的領域中暫時享用。即如葛蘭西(Antonio Gramsci, 1891~1937)所言,並非每個國家都享有「文化霸權」(hegemony),進行著天與 人歸的統治,這些不得民心的國家,易被共產黨(如俄國)或法西斯政黨(如 義大利)革命成功。以上所述請參閱:呂亞力,政治學,頁76~77。Bocock, Robert.著,田心喻譯,文化霸權,頁34~36。

寡佔利益,並加上法制的包裝。77第二,既然權力向中共集中,這 也促使價值序列仍是黨國優先、政治掛帥。以致雖然正式的、顯性 的論述是要調動各方的積極性,以求均衡。但非正式的、隱性的論 述卻要求一切資源均環繞黨國的需要進行「按權分配」,在經濟轉 軌期間,又因制度不明,部份資源甚至是「按膽分配」,敢於違法 犯紀、以權謀私者反能得利,凡此均會使資源合法或非法的優先向 特定的優勢群體傾斜。78資源的不均衡分配,意即製造了社會的等 級差距,產生了等級化的論述。此一情況,除了因不平等造成矛盾 外,特別是在等級化的論述間的交界之處,是新的連結、新生事物 孳生的最佳環境,精華與腐敗橫流,王同億跨越雅俗的一般性辭 書,即被視為腐敗產物的表徵。總之,威權體制的專權封閉、黨國 優先,造成中共眼中的社會更是亂象叢生、割裂分化。混亂是威權 體制眼中的魅影,混亂又使威權有升級的意圖,致矛盾更加激化。79

(二)、「知識經濟」的浮現

「權力-知識」複合體中,權力這一端既是以維護中共政權為核 心的「國家權力」,則相呼應的知識就是「知識經濟」的邏輯,這 是一種如何使知識創新有利於資本積累的知識系統。80在「知識經 濟」中,知識是以被經濟收編而存在著,是為經濟而進行知識創

77.吳仁傑,「江澤民提出三個代表意涵和未來發展」,中共研究,第三十五卷第十 一期(2001),頁28~47。指出三個代表促進了中共發展私營企業黨組織,跨大 黨的覆蓋面。Teiwes, F. C. “Normal politic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Unger, J. edited. The Nature of Chinese Politics: From Mao to Jiang (NY: M.E. Sharpe, 2002). pp.239~257.該文指出,中共領導者為求團結和穩定,故站在現實主義的立 場選擇了制度化。且團結和穩定也是社會的要求,故中共目前採取非民主的制 度,也為社會所接受。

78.楊繼繩,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香港:三聯,2000),頁45~82。

79.此一邏輯也可解釋大陸所謂「放亂管死」的怪圈。放,中共就覺得亂;管,中

79.此一邏輯也可解釋大陸所謂「放亂管死」的怪圈。放,中共就覺得亂;管,中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