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肆、代結論:中國國家形象的研究成果與挑戰

在社會科學領域中,最早關注國家形象議題的應該是傳播 學,然後才是國際政治與國際關係學。因此,國家形象相關文獻大 量集中在傳播領域,這情況國、內外學界皆然。雖然中國學界對國 家形象研究起步較晚,但成果豐碩。回顧中國學者近十年發表的著 作與期刊論文,學者在使用國家形象概念時仍呈現多元化情況,端 視其研究著重面向、研究途徑或學科領域而定。雖然學者們對國家 形象的看法至今莫衷一是,但這也為此領域之後續研究增添許多啟 發與可能性。

中國國際關係學界對於國家形象研究有兩個特點:首先,是 大量研究集中討論國家形象與軟權力的關係。這現象顯示出學者們 非常貼近國際情勢以及國際關係學研究典範的變化,開始把聲譽、

威望、形象等非物質性訴求作為研究變量來解 釋問題,例如有學者 將形象、聲譽等因素作為重要變量來解釋中國參與國際制度的動 力。68同時,學者們也意識到中國的形象問題對於國家經濟的永續

66. 邱坤玄、黃鴻博,「中國的負責任大國身分建構與外交實踐:以參與國際裁軍 與軍備管制建制為例」,中國大陸研究, 第53卷第2期(2010年6月),頁74。

67. 尤其是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之後,隨著中國提出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中國學 界開始關注國家形象在中國外交戰略中的功用,相關研究包括:王逸舟,「面 21世紀的中國外交:三種需求的尋求及其平衡」,戰略與管理(北京),

1999年第6期,頁18~27;時殷弘,「關於中國的大國地位及其形象思考」,頁 43~44;秦亞青,「國家身份、戰略文化和安全利益—關於中國與國際社會關 係的三個假設」,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第1期(2003年1月),頁11~15;

門洪華,「中國國家戰略利益的擴展」,戰略與管理(北京),第2期(2003 年),頁83~89。

68. 王東學,外交戰略中的聲譽研究─冷戰後中國參與國際制度的解釋(天津:天 津人民出版社,2007);鄭志剛,「聲譽制度理論及其實踐評述」,經濟學動 態(北京),第5期(2002年5月),頁73~77。

發展以及國家與其他社會成員互動的重要性。因此,大量文章致力 於討論如何透過「引進來」、「走出去」概念,活躍中外文化交 流,讓中國文化能被廣泛認識;討論如何藉由舉辦國際大型活動來 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並展示中國的新面貌。其次,是學界關注 國家形象在中國外交戰略中的功用,尤其是在中國確立要發展「負 責任大國形象」並將之提高到國家戰略目標之後更趨顯著。由於外 交戰略的宗旨在於實現國家重大的、長遠的國家利益,因此這類研 究往往涉及了國家身分認同與國家利益內涵的討論。

筆者也觀察到中國學者在國家形象研究中的幾點缺失:第 一,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觀層面和對策研究,國家形象如何塑 造、傳播策略的運用、外交政策的實踐等,並提出大量的政策建 議;但在國家形象的戰略概念、形象戰略在國家戰略中的位置、國 際社會與中國對於國家形象認知落差等等宏觀框架和戰 略層次的研 究仍顯不足。這類應用面的研究雖然為中國建構負責任大國形象提 供政策建議,但有些文章侷限在就事論事,有些則不免流於呼口號 形式,或有為黨、國家喉舌之感,較不具理論性。第二,目前研究 很多都是從中國自我角度出發,但事實顯示國家形象並不是由國家 單向塑造而國際社會被動接受,否則認知落差現象何以存在。事實 上也有少數學者注意到西方世界對中國國家形象的認識與本國對自 身形象的認識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並著手探究認知落差問題,69但 這部分仍需要投入更多研究。第三,儘管許多學者開始把國家形象 等非物質性訴求作為變量來解釋問題,但很少指涉其內涵、形成過 程與轉變條件。例如:學界認同國家形象在國際關係中的重要性,

69. 李格琴,「大國成長與中國的國家形象塑造」,頁41~46;胡騰蛟,「國家形象 認知衝突的理論探源—以冷戰後中國形象的西方解讀為視角」,國際論壇(北 京),第13卷第5期(2011年9月),頁43~48;袁明,「談中國形象的塑造」,

98~99。

但對於形象的本體指涉、形成基礎、轉變條件等具體問題基本上只 有模糊的認知。因此,對國家形象進行較有系統、完整的理論建構 就非常必要。

國家形象是一個極為複雜的課題,它與無政府狀態、權力、

國際制度、國家性質、意識型態等多個國際關係學中的核心變量緊 密結合在一起。因此,不論是現實主義、自由主義或是建構主義理 論視角都能探討國家形象議題,然而不同理論基礎假設不同,對國 家形象的看法當然也就不盡相同。有鑑於上述回顧中國學界研究的 不足之處,筆者認為建構主義與國家形象之間存在明顯的邏輯關 係,應該成為未來國家形象研究的新視角:

一、觀念與國家形象本質

理性主義認為國際無政府狀態是既存的,國家是相似的單 位,國家的物質權力是國家形象的決定因素,展現權力才是國家形 象的根本。建構主義認為國際無政府狀態不是給定的而是國際行為 體間互動所形成的觀念文化;國際社會的行為體—國家也是人,可 視為組織化的個人,國家不能被視為相似的單位,其各自具有不同 的特性。建構主義雖然強調觀念但並不否定物質主義的作用,國家 形象通常由三個層面的要素構成:物質要素,即支撐國家生存的各 種自然物質基礎和經濟、軍事等物質要素的總合;70制度要素,即 一個國家所處的制度規範及其顯示的形象特徵。一國的國家形象與 普遍認同的國際價值標準密不可分。各國在交往中,透過參與國際 組織或經由國際會議所達成的協議、共識、諒解,使得國際社會在 很多問題上獲得趨同的價值觀念和標準,這就成為判斷一國形象的 重要參照物;精神要素,即一個國家的民族心理、歷史文化和價值 觀念。從本質上來說,國家形象內涵豐富,對其中每一個層面的認

70. 張昆,國家形象傳播,頁182。

知牽涉到與其他層面的作用關係,因此,對於國家形象的理解並不 是對各組成部分認知的加總,而應該是一種整體性的認知。在這個 意義上,國家形象並不是短暫存在的物質現象,而是一種持續性的 觀念意義。

二、互動與國家形象塑造

建構主義強調互動在國際關係中的重要性,國際結構就是行 為體互動下的產物。形象與國際結構有著相同的特質,一國的國家 形象並非與生俱來,形象是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在行為主體間交 往、互動的過程中,形成融合情感在內、相對穩定的整體性知覺評 價,而該形象不是主客體關係下的單向認知與被認知的結果,而是 主體間關係下交互作用的認知與被認知結果。一國與不同國家的互 動,可以導致完全不同的過程和結果。因此,形象研究不是靜態的 主客體關係,而是必須置於主體間關係模式,才能理解形象的社會 建構性。建構主義力圖使人性回歸國際政治,使人的能動性、社會 性和實踐性體現出來,這使我們理解到,結構雖然會影響行為體的 行為,但結構的產生和延續卻是基於行為體的實踐,因此行為體和 結構是相互建構的關係。建構主義為國家形象研究提供內因分析的 可能,即表明在國家形象塑造上,國家具有主動性,能通過外交、

政治、經濟、文化等活動來主動塑造國家形象。具體來說,國家形 象是國際社會對一國的客觀認知和判斷,以及國家主觀努力塑造的 結果。

三、國家形象轉變的動能

建構主義引進觀念的力量,重視實踐活動的建構功能,強調 了文化的作用。基於國際結構與施動者的相互建構關係,觀念結 構是施動者互動實踐的結果,因此它也可以被重新塑造、是可變

的。71如果施動者的互動實踐發生變化,國際體系結構也會發生變 化。國際體系結構變化的可能性,可以從Alexander Wendt分析國家 間相互角色的認定以及國家與國際體系的互動,歸納出霍布斯文 化、洛克文化、康德文化等三種國際體系文化得到證明。72然而,

國際體系文化既是可變的,又具有相對穩定性。國家形象與國際體 系結構具有類似特徵,同樣強調國際體系中單位之間的互動,國家 形象是不同國家主體間關係下交互作用的認知與被認知結果。一旦 某個特定形象形成之後,會在行為者心理層面上存在某種形式的慣 性,73該特定形象將會對行為者產生持續一段時間的影響,明顯表 現在決策上。由於這種慣性的存在,行為者對於環境改變的認知與 回應會出現遲緩的情形。儘管形象形成後具有不易改變的性質,但 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當既存形象與新訊息之間差距越來越大時,則 可能促使行為者修正原有的形象,甚至另外建構新的形象。因此,

國家形象雖然具有穩定性、持續性的,但仍具有改變的可能。

國家形象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尤其對於正迅速崛起的中國來說 更是首要之務,這一點清楚的表現在國際關係學界對於國家形象方方 面面的探討。國家形象研究對學界來說仍是值得繼續開拓的領域,中 國學界從九○年代開始的百家爭鳴,到現在已累積相當豐富的成果,

國家形象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尤其對於正迅速崛起的中國來說 更是首要之務,這一點清楚的表現在國際關係學界對於國家形象方方 面面的探討。國家形象研究對學界來說仍是值得繼續開拓的領域,中 國學界從九○年代開始的百家爭鳴,到現在已累積相當豐富的成果,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