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學者對國家形象的看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國學者對國家形象的看法"

Copied!
3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The National Image among

Chinese Scholars

政 治 大 學 東 亞 研 究 所 博 士 班 研 究 生 陳 郁 芬 Chen, Yu-Fen

Ph. D Candidate of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East Asia Studie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2)

The National Image among

Chinese Scholars

Chen, Yu-Fen

Ph. D Candidate of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East Asia Studie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globalization, national images which affect political, economic and diplomatic policy-making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ations become vital in the area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 China’s rapidly economic growth since late 1990s has largely increased its influence in regional and worldwide affairs. The significant uprising of China seems to pose the most formidable danger to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China scholars are aware of the conspicuous divergence of national image regarding China, and they also realize that the positive national image associated with China can help to imple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economy and then increase its influence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Therefore, national image research has become a burgeoning academic field in China.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I found that prior research has given much attention to discussion of image relation and soft power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the image on policy-making in foreign strategies. Yet, previous studies fail to establish models in explaining national images. Constructivism could be an appropriate approach to guide research regarding national images. In particular, constructivism could systematically expound the essence of national image, the process of molding national images, the motive power of image shift, and the cause of cognitive conflicts. Constructivism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of theory building.

(3)

中國學者對國家形象的看法

陳 郁 芬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東 亞 研 究 所 博 士 班 研 究 生

摘 要

全球化時代,國家形象在國際關係中的重要性表現在影響國 家的政治、經濟、外交等政策制定,並且成為國家之間互動關係的 關鍵因素。自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九○年代後期開始, 經濟快速增長與整體國力提升,在國際事務領域逐漸發揮其影響 力。但中國崛起似乎包含著令外界擔憂的成分,學者們發現國際社 會對中國國家形象的認知與中國對自身形象的認知存在很大的差異 性;同時也意識到中國的形象問題對於國家經濟的永續發展,以及 國家在國際交往中的重要性。因此,國家形象的探索成為中國學界 的研究熱點。回顧近十年中國學界的研究現況,大量文獻屬於應用 面的研究,集中討論國家形象與軟權力的關係,以及關注國家形象 在中國外交戰略中的功用。這雖然為建構負責任大國形象提供了政 策建議,但顯著的不足是缺乏理論建構。事實上,建構主義理論與 國家形象存在明顯邏輯關係,能有效地 從國家形象的本質與內涵、 形象建構的過程、形象轉變的動能以及認知衝突的根源,進行較系 統、完整的分析。建構主義為國家形象提供理論建構的可能性。 關鍵詞: 國家形象、軟權力、外交戰略、建構主義

(4)

壹、前言

冷戰時期,國家形象的議題總是不如國家安全議題受重視。 冷戰結束後世界形勢緩和,以意識型態為中心的偏見與衝突不再佔 據中心地位,伴隨著全球相互依賴程度不斷加深,衝突的類型和內 容都出現很大的變化,非傳統安全、軟權力日益受到關注。國家形 象作為軟權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國際關係中的重大意義在於, 國際社會對一國形象的解讀成為影響國家間關係的關鍵因素,一個 國家的自我定位以及一個國家對另一國家形象的認定,會影響該國 的政策和行為。1由於一國對外戰略和政策的制定及其結果,不再 只是由該國如何看待世界來決定,同時也是由世界如何看待它來決 定。Robert Jervis曾提到:「如果不考慮決策者對世界的看法以及 他們對別人持有的形象,那常常是無法解釋至關重要的決定和決策 的。」2國家形象成為外交決策的背景因素,形象轉變也將會導致 他國對外政策偏好的相應變化。3一國的內、外行為越漸受到國際 體系中其他國家認知體系的影響,輿論在國際關係中的作用就越得 彰顯。為尋求最大的國際發展空間,最大限度地實踐國家利益,提 升國家形象成為各國競相追逐的戰略目標。 冷戰之後兩極體系的終結,世界權力重新分化組合,但美國 至今仍是唯一霸權,面對中國崛起的事實已有共識,但是學界對於 中國崛起在國際政治中的影響以及中美未來關係的發展,有諸多 討論而且意見相當分歧,樂觀、悲觀看法互有見長。4樂觀者著眼

1. Kenneth E. Boulding, “National Images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 3, No. 2 (June 1959), pp. 120~131.

2. Robert Jervis著,秦亞青譯,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北京:世界知識出 版社,2003),頁18。

3. 董青嶺,「國家形象與國際交往芻議」,國際政治研究(北京),2006年第3 期,頁54~61。

4. 關於中國崛起的討論以下幾篇研究有清楚的歸納分析,請參見Avery Goldstein, “Great Expectation: Interpreting China’s Arrival,”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2,

(5)

於中國崛起的積極因素,5認為藉由經濟、政治、軍事、社會的全 面交往,能使中共對外採取合作態度並且接受既有國際規範,如此 一來中國和平崛起的可能性大增,強權崛起對體系不穩定的威脅能 降低。悲觀者認為當國際體系出現一個崛起強權時,原有的權力平 衡將被打破,體系趨於不穩定,而且往往以戰爭結束。6因此,對 中國崛起抱持悲觀看法者反對接觸而主張圍堵中國。7更有甚者斷 言,中國的強大是美國最可怕的威脅,隨著中國崛起,中美之間激 烈的安全競爭將不可避免。8 由於權力上升的國家具有對別國產生威脅的必要條件之一。 然而,國際體系中的其他國家對崛起中的國家採取遏制政策並非必 然,關鍵就是對於崛起國意圖的判斷。一般來說,意圖是指行為體 所追求或想達到的目標。9如何理解國家意圖是國際關係學中的重 要課題,許多學理的辯論就是因為對意圖有不同的看法。現實主義 者所持有的基本觀點認為國際無政府狀態是霍布斯式的:由於國 際上缺乏中央政府的存在,導致和平是少見的,衝突才是常態,再 加上國際社會存在訊息不對稱情況,而且意圖是可變的,因此沒 有一個國家能夠完全知道其他國家的意圖。國家在不能確知彼此

No.3 (Winter 1997/1998), pp. 36~73; Alastair Iain Johnston,“Is China a Status Quo Power?”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7, No. 4 (Spring 2003) ,pp. 5~56.

5. David Shambaugh,“China Engages Asia: 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9, No. 3 (Winter 2004/2005), pp. 64~99; Alastair Iain Johnston and Robert S. Ross ed., Engaging China: The Management of an Emerging Power (New York: Rout ledge, 1999).

6. Robert Gilpin,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7. Gideon Rachman,“Containing China,”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19, No. 1 (Winter 1996), pp.129~140; Gerald Segal,“East Asia and the‘Constrainment’of Chin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0, No. 4 (Spring 1996), pp. 107~135.

8. John J. Mearsheimer,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W. W. Norton, 2001), chap. 10.

9. Robert Jervis,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pp. 48~57.

(6)

意圖的情況下,為了安全必須追求自身權力的最大化。米爾斯海 默(John Mearsheimer)認為,國家絕對不可能確定其他國家的意 圖,這並不是說國家的意圖必定是邪惡的或是善意的,因為國家意 圖是無法嚴格猜出的,而且會不斷更改。10新自由主義雖然也將國 家視為以自我利益為中心的理性行為體,但不同的是,新自由主義 認為在國際體系無政府狀態下,合作仍是可能的,因為國際機制 (institution)能緩解無政府狀態,透過國際機制能帶來規範、降 低國家間交易成本及促使透明化,因此可以降低體系內部的不確定 性。11建構主義也同意新自由主義的看法,認為國家可以透過參與 制度(institution)、建制(regime)、規範(norm)來傳遞彼此的 良善意圖。因此,建構主義認為放棄現實主義的想法和主張,改用 相互合作的友好觀念,國際衝突是可以避免的。 如果說國家意圖無法直接得知,透過國家形象來觀察意圖是 一個相當值得嘗試的途徑。中國學者王學東曾經做過一個巧妙的比 喻來說明國家意圖能從國家聲譽推導出來。他說如果把國際體系 中的國家比作彈性碰撞的球體,其動能就是權力,勢能就是國際 地位(動能與勢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而其速度的方向就是其戰 略意圖。其他球體想要避免與之發生碰撞,除了擔心其動能與勢 能之外,還必須關心其運動方向(假設國家是單一的、理性的行為 體):究竟是遠離自己還是逼近自己?因此具有同等權力或是動能 的國家,由於其戰略意圖不一樣,所帶來的威脅也就不盡相同。判 斷球體的運動方向就要看其運動軌跡,判斷國家意圖也只能關注其

10. John Mearsheimer, “The Fals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9, No. 3 (Winter 1994/1995), pp. 5~49.

11. Stephen Krasner, “Structure Causes and Regimes Consequences: Regime as Intervening Variabl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36, No. 2 (Spring 1982), p. 186.

(7)

聲譽。12 改革開放以前,中國長期游離於國際體制之外,國際社會對 它的認知來自其社會主義政治體制、人權問題,以及一連串的政治 運動所形塑的負面形象。自1979年以來,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整體 國力提升,在國際事務領域逐漸發揮其影響力。但國際社會對中國 的快速發展至今仍是毀譽參半,其中不乏以中國的實力判斷來中國 崛起意圖的情況,中國威脅的論調也就應然而生。因此,當中國 在決定走出去與國際接軌時,首要之務就是如何讓世界重新認識 中國。Joshua Cooper Ramo在「淡色中國」一文中提到中國形象問 題,認為國家形象是中國當前最棘手的戰略難題,因為其他國家對 中國的認知落後於中國對自我認知的更新。Ramo認為中國如何看 待自己並不重要,真正的關鍵在於國際社會如何看待中國,更直指 國家形象在某意義上將決定中國改革發展的前途和命運。13 在後冷戰時代,非物質因素重新引起學界關注,尤其是對於 國家形象的探討成為近年中國學界研究熱點,相關文章汗牛充棟, 但絕大多數屬於對策性研究並提出大量政策建議,對於涉及國家形 象的根本性因素,例如:國家身分、國家利益等等少有全面性的論 述。對於中國自認的國家形象與國際社會認知的中國國家形象存在 落差,更是無法迴避的問題,然而學界對此碰觸甚少。筆者認為, 國家形象在目前學界的研究情況頗有看山是山、看海是海的懵懂, 學界既然認同國家形象在國際關係中的重要性,便應該對國家形象 的具體指涉、形成基礎、建構方式、乃至於轉變條件等具體問題進 12. 國家聲譽,指的是國際體系中其他行為體對於這個國家的持久特徵或特性的一 種信念與判斷。王學東,「國家聲譽在大國崛起中的作用」,國際政治科學 (北京),第1期(2005年3月),頁110。

13. Joshua Cooper Ramo,「淡色中國」,Joshua Cooper Ramo 等著,沈曉雷譯,

中國形象-外國學者眼裡的中國,第二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8)

行系統地、完整地理論建構。作為建構國家形象理論的初探研究, 本文將簡要回顧國家形象的一般觀點以及研究歷程,重點擺在觀察 中國學者對國家形象的看法,討論不同觀點之間的對照與意涵,勾 勒出中國學界對於國家形象研究的現況與不足,並進一步提出具體 建議。 貳、關於國家形象的一般觀點 國家形象研究是多個社會科學學科包括傳播學、國際政治學 和國際關係學等交會的領域,研究著重面向、研究途徑視學科領域 而定。然而,不同學科卻對國家形象有著相類似的觀點,1950年代 中期,Kenneth Boulding開始關於形象(Image)的研究,認為形象 是人類處理人際關係的一項依據,即透過印象來理解世界。14形象 的形成涉及來自心理層次對於過去經驗的教訓、目前情勢以及對於 事件發展的預期等因素。透過這些因素的不斷累積,行為者在訊息 傳遞的過程中建構、修改本身所持有的形象。研究國家形象理論世 家的Martha L. Cottam提出以下觀點:基於人類必須組織及簡化複 雜世界的假設,因此個人會發展出一套政治世界觀(political world view),其中有包含了不同的歸類(category);而不同的歸類會 塑造出不同的形象。一旦某個特定形象形成之後,會在行為者心理 層面上存在某種形式的慣性。15也就是該特定形象在決策上,將會 對行為者產生持續一段時間的影響。由於這種慣性的存在,行為者 對於環境改變的認知與回應會出現遲緩的情形。儘管形象形成後具 有不易改變的性質,但當既存形象與新訊息之間差距越來越大時, 則可能促使行為者修正原有的形象,或甚至另外建構新的形象。而

14. Kenneth Boulding, The Image: Knowledge in Life and Society (Ann Arbor,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7).

15. Martha L. Cottam, Foreign Policy Decision Making (Boulder: the Westview Press, 1986), pp. 33~59.

(9)

傳播學者Lippmann也提過類似的概念,認為每個人腦海中都有一 幅圖畫(pictures in our heads),並根據此圖畫來行動。16由於外界 真實環境太過龐大與複雜,人們不可能對其中所有的人、事、物都 有親身接觸或直接經驗。因此,人們勢必要在行動前,對外在世界 建構一個較簡化的圖像,以作為行動的依據。 一、國家形象研究發展歷程 就國際關係學領域來說,國家形象的研究始於二十世紀五○ 年代,冷戰是當時國際環境背景,也正是兩極對立的國際結構凸 顯了國際政治的象徵層面。17當時國家形象的分析大多與「國家聲 譽」、「國家威望」等相似概念連結在一起、交互使用,而且研究 集中應用於分析冷戰時期的美蘇關係,美蘇雙方都將彼此塑造成 扭曲的意象。後來,研究美蘇的相互形象又發展成為研究「敵人形 象」的寬廣課題。到了1970年代,國家形象研究擴大應用到外交決 策研究,Kelman指出,外交政策中的決策研究應當在國家形象的 更廣闊地背景下進行。國家領導人、社會精英以及普通大眾所持 有的國家形象,可能不會與外交政策的結果具有直接的相關性,然 而,它們確實會影響國家的外交政策的長期方向或環境。理解國家 形象的形成及其變化,有助於正確地評估國際合作和衝突的深刻根 源。18 1980年代以來經典現實主義者也認為國家的榮譽和威望與政 府的外交行為具有因果關係,認為國家之所以在乎其國家形象,主

16. Walter Lippmann, Public Opinio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1922), p. 16.

17. 金正昆、徐慶超,「國家形象塑造:中國外交新課題」,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北京),第24卷第2期(2010年3月),頁119。

18. Kelman Hebert,“Assumptive Framework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Jeanne N. Knutson ed., Handbook of Political Psycholog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73). 轉 引自倪建平、黃衛紅,「關於中國國家形象與外交政策的理論思考」,毛澤東

(10)

要是追求國家在國際關係中的榮譽和威望。例如Hans Morgenthau 對「國家威望」的論述強調了國家威望與外交政策之間的內在聯 繫,他所謂的國家威望主要是指國家的對外政治威望,主要來自被 他國認可或意識到的軍備優勢,或說是在他國心中的實力。19冷戰 時代結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深,國家間的互動與相互依賴程度提 升,非傳統安全問題在國家戰略中的地位日趨重要,國家形象、 聲譽、威望等非物質因素的訴求重新引起學界的關注。至此,國家 形象研究的重要性脫離過去冷戰思維,尤其在Nye提出「軟權力」Soft Power)概念,認為良好的國家形象有利於降低領導成本, 並說明了國家形象就如同物質因素會對一國的外交政策產生重要影 響之後,各國開始關注國家形象對其安全、經濟發展、綜合國力提 昇、國際合作環境等各方面的影響,競相調整或重塑國家形象。就 連倡導攻勢現實主義的John Mearsheimer也對國家形象予以關注, 認為建構良好的國家形象,就是贏得民心,是相互依存時代重要的 國家利益所在。20 二、各學派的國家形象觀點 國際關係學界的不同派別對國家形象有不同的詮釋。現實主 義的核心變量是無政府狀態和權力政治,而這兩個因素也構成其對 國家形象認知的限度。在無政府狀態中,國家之間的關係是以權力 爭奪為導向,這使得一個國家對他國的看法陷入一種成見之中,即 國際政治中的國家行為體必然以權力擴張為訴求,因此朋友/敵人 和強大/弱小構成了他者形象的基石,21 二元對立的形象似乎成為

19. Hans J. Mor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New York: AlfredA. Knopf Inc., 1985), pp. 87~95.

20. John J. Mearsheimer, “The Future of the American Pacifier,” Foreign Affairs, Vol. 80, No. 5 (September-October 2001), pp. 46~61.

(11)

一種自然法則,這極度簡化了國家形象的複雜性。現實主義關注的 是國家形象在國際衝突中的作用和意義,強調用軍事力量樹立強大 的軍事形象來提高國際威望。由於無政府狀態並沒有隨著冷戰結束 而改變,因此物質權力在塑造國家間關係時仍起決定性作用。在現 實主義的邏輯中,大國被認為存有進犯的預謀。一個大國為了獲取 權力不但要犧牲他國利益,而且會不惜代價阻止對手獲得權力。因 此,當權力隱約出現有利於另一國的變化時,大國會極力捍衛均 勢;而當有可能出現有利於本國的變化時,它就會抓住機會,想 方設法打破平衡。22將這一邏輯用來分析中國崛起與大國關係(特 別是中美關係),會發現中國對長期以來主導國際體系的西方大國 來說是一種威脅,將成為霸權的挑戰者,成為改變現有國際秩序的 潛在威脅。23中國自身實力所帶來的威望中包含著令外界擔憂的成 分,這就是為什麼遏制中國崛起的聲音從來就沒有停息過的根本原 因。因此,如果中國未來持續保持令人矚目的經濟增長,美國與中 國之間可能陷入一場緊張的安全競爭,甚至可能導致戰爭。24 新自由制度主義主要依靠經濟相互依賴、國際機制和民主使 權力服從和平。25三個相互關聯與強化的因果關係力圖說明國家之 間的關係不必然走向敵對,國家之間的形象衝突並不具必然性。新 自由制度主義關注國家形象在國際合作中的作用,認為國家間類似 囚徒困境的互動,並非一次性博奕,而在反覆的博奕中,良好的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vidence for the Polarizing Effect of Entitativity,”Political Psychology, Vol. 24, No. 3(September 2003), pp. 449~450.

22. John J. Mearsheimer 著,王義桅、唐小松譯,大國政治的悲劇(上海︰上海世紀 出版集團,2003),頁2。

23. Robert Gilpin, War and Change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 pp. 22~23.

24. John J. Mearsheimer, “The Rise of China Will Not Be Peaceful at All,”The Australian, November 18, 2005.

25. 相關觀點詳見Robert O. Keohane,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12)

國家形象將帶來優厚的外部回報。Keohan就曾指出:「若本國政 府希望在未來能和他國再度達成協議,那麼聲譽就成為一個關鍵因 素」。26此外,該學派也認為國際制度是國家形象塑造的平台,國 家形象的好壞主要體現在它對國際制度的參與和態度上,即國家可 以透過積極參與國際制度來塑造良好的形象。Iain Johnston曾以量 化途徑觀察中國參與國際組織的數量變化,研究顯示中國在九○年 代之後參與國際組織的數量大幅增加,展現出中國已經確實進入 「國際社會」。27他認為現在要將中國視為一個想要改變現狀的國 家並不正確,因為中國已逐漸加入國際組織,接受國際社會的規 範,並未積極想要取代或制衡美國。28 建構主義理論的核心是觀念、互動,主張無政府狀態這種國 際體系文化是觀念結構,是由體系成員互動建構而成。29該學派認 為僅有權力不足以解釋一個國家的外部行為,權力和與權力相關連 的威脅是由國家間的身分建構來調整。在本質上,國家形象本身就 是一種信念結構,並且存在於一定的社會關係中,是在行為主體交 往互動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相對穩定的整體性評價。更進一步來說, 形象不是行為主體和客體關係下單向的認知與被認知結果,而是交 互作用過程中的認知與被認知關係,即國家形象具有社會建構性。 國家間的交往互動實踐過程,反映國家自我與他者之間相互的身 分認同關係。簡言之,國家形象的概念所描述的是國際關係領域內 「他是誰」的問題,通過確定「他是誰」進而相應的確立「我是

26. Robert O. Keohane,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p. 116.

27. 江憶恩,「中國參與國際體制的若干思考」,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第7期1999年7月),頁6~7。

28. Alastair Iain Johnston, “Is China a Status Quo Power?” pp. 5~56.

29. Alexander Wendt著,秦亞青譯,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13)

誰」,即自我身分和利益。因此,在建構主義的觀點立場,國家形 象是一個主體間概念,反映國家間的相互建構關係。30國家形象作 為一種觀念,其形成也是觀念分配形成共有知識、共有文化和共有 理念的結果。因此,國家形象不是給定的,是國家在社會性實踐活 動中習得的觀念,是國際體系文化中產生的認識。也就是說,國家 形象是一個變量,不是一個常數。國家形象是根據國家的社會性實 踐,及其在實踐中所形成的身分而不斷發生變化的。一個國家的觀 念和認知變了,其身分就會發生變化;身分發生了變化,國家形象 也就能隨之變化。因此,建構主義的國家形象觀可以歸納為:觀念 決定身分,身分決定利益,利益是形象建構的依據,也是形象建構 的目的。 此外,國家形象與國家客觀現實並非一一對應,也就是說即 便國家的客觀現實是好的,未必能保證它在國際上一定能獲得良好 的形象評價。就中國國家形象來說,過去三十年來中國在國際社會 中變得更加 合作,但西方國家對中國的觀點並沒有朝向更積極的方 向發展,這可能是因為從觀念上來看,信息的接收並不具有對等 性,人們易於接受與他們既有觀念相一致的訊息,然而中國迅速變 化的複雜性成為與他們觀念相衝突的訊息。西方國家的觀念落後於 中國對自我認知的更新。31而國際關係學中的物質主義研究路徑, 深刻揭示了國家形象賴以承載的物質基礎,但也存在兩個明顯的不 足,一方面是它隱喻國家形象就是國家客觀現狀的真實反映,國家 形象概念與國家現實之間是一種真實的對應關係;另一方面,它隱 喻國家形象主要是一國軍事、經濟、科技等物質性實力的反映和評 價,認為國家形象的意義主要體現在這些方面的進步程度上,這 30. 董青嶺,「國家形象與國際交往芻議」,頁56。

31. Joshua Cooper Ramo等著,沈曉雷譯,中國形象—外國學者眼裡的中國,第二 版,頁15~22。

(14)

在邏輯上陷入了一種假象,即國家物質性實力越強,國家形象就越 好;如果國家客觀現實是好的,那麼作為其反映物的國家形象也應 該是好的。從建構主義的視角出發,則認為國家形象與國家客觀現 實並非一一對應,也就是說即便國家的客觀現實是好的,未必能保 證它在國際上一定能獲得良好的形象評價。

參、中國學者之國家形象觀點

國家形象研究長期以來處在國際關係研究的邊緣地位,而且 研究目的主要是為政治和軍事合法性服務,研究重點是為戰爭做宣 傳。然而,隨著國際發展情勢的變化,戰爭已非國際社會主流文 化,取而代之的是世界和平的共同期望,因此國家間經濟關係相互 依賴、國際事務的相互合作,再加上訊息傳遞科技的迅速發展,使 得國家形象被賦予國家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建構的實際意義,其在 國際關係研究領域的重要性也日漸彰顯。中國學界的國家形象研究 起步較晚,在九○年代之前 對於國家形象的研究處於自發階段, 除了個別研究和著作中提到國家形象觀點之外,基本上沒有研究理 論。到了九○年代,隨著中國與世界接觸頻繁,以及回應西方對中 國的看法,中國學界開始出現對國家形象比較系統的研究和理論探 索,國家形象研究才進入自覺階段。 尤其是1999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全國對外宣傳工作會 議,江澤民首次把國家形象問題提高到國家對外戰略的重要位置, 並且指出在對外宣傳中要充分展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形象、堅 持改革開放形象、愛好和平形象、奮鬥不懈形象以及建設社會主義 法治國家的形象。32在此背景下,中國學界對國家形象的研究更有 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綜觀近十年來中國學界發表的期刊論文與著 32. 「全國對外工作會議(1999年2月25~27日)」,中國共產黨新聞。 〈http://dangshi.people.com.cn/BIG5/151935/176588/176597/10556595.html〉

(15)

作,國家形象處於國際關係學和傳播學的交叉領域,尤其是傳播研 究途徑可以算是目前中國學界對國家形象最成熟的領域。傳播學者 側重以國際傳播、新聞學等理論來研究國家形象﹔國際關係學者側 重運用權力、利益、威望、聲譽、軟權力等概念對國家形象進行解 釋。以下對歸納整理中國學界對於國家形象研究的觀點,並討論不 同觀點之間的對照與意涵。 一、傳播研究途徑 從傳播學途徑研究國家形象的學者眾多,對於國家形象的定 義主要有以下幾個:李壽源認為國家形象是,一個主權國家和民族 在世界舞臺上所展示的形狀相貌及在國際環境中的輿論反映。33徐 小鴿教授認為,國家形象是一個國家在國際新聞流動中所形成的形 象,或者說是一國在他國新聞媒介的新聞言論報導中所呈現的形 象。34劉繼南等人將國家形象界定為,在物質本源基礎上,人們經 由各種媒體,對某一國家產生兼具客觀性和主觀性的總體感知。 35方伯華等人則認為,國家形象是一個國家在國際間的政治、經 濟、文化、軍事、科技等諸方面相互交往過程中給其他國家及其公 眾留下的一種綜合印象。36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解釋國家形象,大多 是將國家形象視為物質性的存在。 (一)聚焦國家形象發展與塑造策略 管文虎的國家形象論一書是中國國內最早比較詳細論述國家 33. 李壽源,國際關係與中國外交—大眾傳播的獨特風景線(北京:北京廣播學院 出版社,1999),頁305。 34. 徐小鴿,「國際新聞傳播中的國家形象問題」,劉繼南主編,國際傳播—現代 傳播論文集(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頁27。 35. 劉繼南、何輝等著,中國形象—中國國家形象的國際傳播現狀與對策(北京: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頁5。 36. 李正國,國家形象建構(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頁23。

(16)

形象的著作 其運用歷史研究和比較研究的方法,描述了中國形象在中國 共產黨領導下的巨大變化,尤其著重在改革開放以來當今中國塑 造的輝煌形象。37周寧主編的中國形象:西方的學說與傳說系列叢 書,也從歷史文化角度樹立中國形象的演變歷史,並以此為基礎分 析中國形象的思維方式、話語體制、權力結構及其烏托邦意義。38 段鵬在國家形象建構中的傳播策略中論述了對外傳播與國家形象的 關係,他指出對外傳播是國家形象建構的重要力量與主要途徑,而 且對外傳播的實力是形象建構的決定性因素,並且討論中國政府應 該如何調整對外傳播戰略以樹立良好國家形象。39何輝總結了世界 主要國家形象的建構和傳播活動的四種普遍策略:一是成立專門機 構,從宏觀上把握國家形象的建構;二是通過塑造國際性強勢媒體 建構國家形象;三是通過整合傳播建構國家形象;四是軟硬結合, 多緯度建構國家形象。40 張昆的國家形象傳播一書是為建構全球化背景下理想的中國 國家形象而著力打造的一本專著。該書在對外宣傳和傳播規律等方 面提出一些獨到的新見解,例如:必須樹立全球傳播的新觀念、新 聞傳媒建構國家形象的策略等觀點,對於推動中國對外宣傳和傳 播的改革和發展,提供很好的學術和理論的支持。41吳友富從國際 公關與傳播角度提出三點建議。首先是應該健全政府新聞發言人制 度,建立突發事件新聞傳播及溝通的渠道,第一時間掌握國際輿論 37. 管文虎主編,國家形象論(四川: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0)。 38. 周寧主編,中國形象:西方的學說與傳說(系列叢書)(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4)。 39. 段鵬,國家形象建構中的傳播策略(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頁 14~15。 40. 周明偉,國家形象傳播研究論叢(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頁79~84。 41. 張昆,國家形象傳播(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17)

方向,防止國外媒體因訊息不流通而誤解、誤報甚至歪曲中國國家 形象;第二,從傳播學角度來說,遊說是訊息傳遞、是一種傳播方 式。中國國家形象之所以在美國輿論界被扭曲,相當部分原因是中 國對美國媒體的片面報導反駁不力,尤其是缺乏對美國公眾進行積 極、正面的遊說活動;第三,國家應該有計畫地利用國際事件,例 如國際體育賽事、國際博覽會和重大社會活動與事件等,吸引媒體 報導、引起國際公眾注意,使之成為熱門話題,進而樹立和提升國 家形象。42 (二)外國媒體中的國家形象 關於中國在新聞媒體上所呈現的形象研究,基本都會以美國 為首的西方媒體作為參照對象。妖魔化中國的背後一書即是針對西 方媒體上的中國形象進行考察,指出美國媒體對中國的報導集中在 貪污腐化、極權主義、侵犯人權、核擴散、盜版、西藏問題、台灣 問題等等,將中國形容成一個極權的、專制的、反人權的最後一個 共產主義國家。這不僅是醜化中國,而是在妖魔中國(Demonizing China)。43雖然此觀點引起極大的爭議,但客觀上卻是推動中國 學界對媒體報導中的中國國家形象分析。劉繼南等學者通過對2000 年到2003年紐約時報涉及中國的報導做出統計,發現三年的報導多 集中在經濟、外交、人權和政治四個方面;在態度方面,在經濟議 題方面做到了正負面報導持平,然而在政治、外交與人權方面則 是負面報導居多。總體來說,紐約時報在這三年的對中國報導負面 多於正面,由此形成的中國國家形象也是負面為主。44孫有中也曾 42. 吳友富,「政府國際公關在塑造中國國家形象中的作用」,探索與爭鳴(上 海),2009年第2期,頁73~76。 43. 李希光、劉康,妖魔化中國的背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44. 劉繼南、何輝等著,鏡像中國(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頁6。

(18)

針對1993至2002年十年間紐約時報和泰晤士報的中國報導進行長時 段跨國比較研究,綜合運用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全面揭示兩報所描 繪的中國形象,運用新聞傳播學原理剖析它們在中國報導上存在 的共性與差異及其深層原因,並在此基礎上全面審視中國形象的現 狀和中國對外傳播的得失,為面向未來的中國對外傳播進行戰略定 位。45 學者們從對外報導的分析中發現,國際社會對中國國家形象 的認知與本國對自身形象的認知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對於認知落差 問題,北京大學的袁明教授曾撰文探討,他認為由於歷史、文化、 語言和價值觀等種種差異和障礙,西方世界對中國形象的塑造往往 是瞎子摸象,帶有虛構性的異國空間,所有的褒貶文章都顯示出這 一明顯特點。因此,現在中國在國際輿論中的形象多是由非中國人 來塑造的,這與中國自身形象的認識有很大的差距。46李格琴研究 則指出中國這樣一個成長中的大國在塑造形象時所面臨的外部社會 性壓力有三,第一因素是認知的慣性,西方國家在全球崛起並佔據 世界領導地位,由於種種歷史因素使得西方國家長久以來對於中國 存在一種文化偏見,雖說現代的中國相對於疲弱不振的過去有著極 大反差,但西方國家對中國形象仍存在認知慣性;第二因素是政治 文化差異,中國奉行的社會主義與西方資本主義在意識形態與政治 體制、政治文化本質上有極大的差異,這容易導致他國在觀察中國 行為時有先入為主的看法;第三因素是社會心理失衡,西方主流媒 體容易將近年來西方國家經濟發展減速與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相聯 繫,並對中國崛起做負面評價。實際上,這三項因素也正是中國對 45. 孫有中,解碼中國形象:《紐約時報》和《泰晤士報》中國報導比較1993~2002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9)。 46. 袁明,「談中國形象的塑造」,戰略與管理(北京),1996年第1期,頁 98~99。

(19)

自我形象認知與他人對中國形象認知差異的原因。47 二、歷史文化研究途徑 回顧中國學界對國家形象的研究,歷史文化視角是很顯著的 路徑,認為國家形象是由一國內部的政治、經濟、歷史等因素所形 塑而成的。學者金正昆、管文虎和袁賽男均檢視新中國成立迄今的 國家形象。48當新中國成立之時,毛澤東說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他 即是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不再是個被侮辱的民族。建政後毛澤東所推 動的政策,其實反映出他想將中國塑造成什麼形象。當時新中國形 象的基本內涵,是在共黨的領導下自力更生、堅持走社會主義道 路、獨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社會主義大國形象」。鄧小平 主政時期,對外他觀察到和平與發展是當時代的主題,對內他推行 改革開放發展策略,因此,中國國家形象有了轉變,即強調「和平 的社會主義大國形象」。江澤民時期基本延續鄧小平的主張,國富 民強、團結統一是當時中國在國際上顯著的形象標誌。胡錦濤與溫 家寶時期,尤其是中共「十六大」以來,中國的國家實力與國際影 響力處於上升態勢,極力宣傳中國從國際體系的旁觀者變成一個積 極的參與者的形象。上述三位學者從歷史文化角度出發,勾勒出中 國國家形象的演變過程,從注重中國的政治形象到注重中國的經濟 形象,再關注到中國的文化形象。中國國家形象微調的過程,其中 隱含的重要關鍵在於中國在身分認同方面受到各時期國家發展情況 與國際情勢變化因素影響,而歷經不斷調整過程,這也使得國家形 47. 李格琴,「大國成長與中國的國家形象塑造」,現代國際關係(北京),第10 期(2008年10月),頁41~46。 48. 金正昆,「試論當代中國外交形象的塑造」,國際論壇(北京),第5卷第3 期(2003年5月),頁35~39;管文虎,「新中國領導人對國家形象問題的認 識」,高校理論戰線(北京),第4期(2009年4月),頁49~53;袁賽男,「建 國六十年來中國國家形象建設的歷史演變及啟示」,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 (貴州),第6期(2009年12月),頁14~17。

(20)

象隨之改變。 三、國際關係理論途徑 中國國際關係領域學者對於國家形象的研究大多與軟權力、 國家利益、聲譽(reputation)、威望(prestige)等概念相連結。 對於國家形象的定義主要有以下幾個:首先,國家形象是軟權力 的重要表現形式,是國家間權力與利益博奕的重要手段;49 同時軟 權力是國家形象得以塑造的基礎,而國家形象會影響各國對外政 策的選擇與國際關係的狀態。50 其次,俞可平在為中國形象—外國 學者眼裡的中國撰序時直言,國家形象已成為國家利益的重要內 容;51張驥、劉豔房也指出,國家形象與國家利益的關係是客觀存 在的,認為國家形象戰略是主權國家為了實現國家利益而綜合運用 政治、經濟、文化、傳播等手段來調動、挖掘、協調、整合各種戰 略資源來追求和塑造國家理想形象的科學和藝術。尤其在當前全球 化時代,有效實施國家形象戰略可以維護和實現國家的政治利益、 經濟利益、文化利益和安全利益。52再者,郭樹勇認為國家形象是 指國際社會中一個大國應該具有的良好精神面貌和政治聲譽;53 洪華認為國家形象,即一個國家在國際間的政治、經濟、文化、軍 事、科技等諸方面相互交往過程中給其他國家及公眾留下的綜合 49. 董青嶺、李愛華,「和平、發展、合作-關於中國國家形象建設的幾點思 考」,理論學刊(山東), 第4期(2006年4月),頁70~72。 50. 謝曉娟,「論軟權力中的國家形象及其塑造」,理論前沿(北京),第19期2004年9月),頁19~21。

51. 俞可平,「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形象」,Joshua Cooper Ramo等著,沈曉雷譯,

中國形象—外國學者眼裡的中國,第二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頁1。 52. 張驥、劉豔房,「論全球化時代國家形象戰略與國家利益的實現」,國際觀察 (上海),2009年第1期,頁16~23。 53. 郭樹勇,大國成長的邏輯—西方大國崛起的國際政治社會學分析(北京:北京 大學出版社,2006)。

(21)

印象。54 門洪華認為形象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社會交往、互動 中,由外界對事物的判斷和評價而構成的。整體看來,在大多數學 者對於國家形象的描述中,都包含這樣的基本意涵:國家形象是一 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認知和評價。 (一)國家形象與軟權力的關係 國際關係學界對於國家形象的探討主要集中在國家形象與軟 權力的關係,以及國家形象與外交政策的關聯研究。 Joseph Nye認 為冷戰後國際政治的主要變化是「世界權力的變革」和「權力性質 的變化」,現今的權力界定不再強調軍事力量的征服,他提出軟 權力( soft power) 概念,這是一種懷柔招安、近悅遠服的能力, 而一國軟權力的來源包括文化吸引力、政治價值觀及外交政策。55 國家形象是軟權力中的重要部分,Nye認為國家形象是一種國格魅 力,它不是基於物質性實力壓迫對方屈服的強制力,而是一種誘 導性的、向內吸納式的吸引力。56Joshua Cooper Ramo在「淡色中 國」一文中,提到了中國形象問題,認為國家形象是中國當前最棘 手的戰略難題,因為中國對自我形象的認知與其他國家對中國的看 法大相逕庭,Ramo認為中國如何看待自己並不重要,真正的關鍵 在於國際社會如何看待中國,更直指國家形象在某意義上將決定中 國改革發展的前途和命運。57中國學者如復旦大學的王義桅、中國 人民大學的時殷弘等,都強調軟權力與中國前途的關係,認為樹立 54. 門洪華,「壓力、認知與國際形象—關於中國參與國際制度戰略的歷史解 釋」,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第4期(2005年5月),頁17。 55. Joseph S. Nye, Jr.著,吳家恆、方祖芳譯,柔性權力(台北:遠流出版社, 2006),頁41。

56. Joseph S. Nye, “Soft Power,” Foreign Policy, Iss. 80 (Fall 1990), p. 166.

57. Joshua Cooper Ramo等著,沈曉雷譯,中國形象—外國學者眼裡的中國,第二 版,頁1~42。

(22)

良好的國家形象可以讓許多難題迎刃而解。 中國學界有大量期刊論文,聚焦在強化中國軟實力以建構良 好國家形象的討論,主要包含幾個面向:首先是對文化外交的討 論,文化外交指的是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謀求發展本國文化、捍衛 文化主權,而文化外交政策的建構與實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國在 國際社會的形象。58當前中國文化外交主的主要方式是推行「文化 週」、「文化月」、「文化年」活動。文化作為軟權力來源之一, 中國必須展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才能讓自己的文化走向全世界, 提升中國形象,讓世界接受中國。第二是著眼於公眾外交,公眾外 交是由政府推動透過資訊和文化項目交流,目標在於影響其他國家 民眾對於本國的看法和接受本國的理念,亦即贏得國際社會民心對 國家形象的樹立十分重要。59中國爭取到2008年北京奧運與2010世 界博覽會主辦權,透過舉辦重要國際活動與世界全面接觸並向世界 展示一個新中國。北京奧運和上海世博事件本身都是公眾外交的過 程,其中政府與公眾、政府與國家、國家與市場、政府與企業,還 有國家與國家之間要進行多方合作與交流,60成為中國塑造國家形 象的重要機遇。 第三是對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制度的宣傳。以全球性國際組織 來說,中國在冷戰之後由於自身國力迅速發展,以及聯合國在因應 新型態國際衝突的重要性增加,使得中國在聯合國展現更多的積極 性。亦有中國的戰略專家也建議中國應該在全面禁止核試驗積極行 使其領導者角色,並高舉「防止核擴散、促進核裁軍」原則,這將 58. 喬旋,「建構中國文化外交新戰略 提升國家形象」,教學與研究(北京), 2010年第5期,頁61~66。 59. 蔡東杰,當代中國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8),頁234~235。 60. 林洋帆、李鵬飛,「世博:國家形象新窗口、公共外交新機遇」,發展研究 (北京),2010年第3期,頁67~70。

(23)

有助於提高中國在軍控領域的地位和聲譽。61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根據2002年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中所確立的「中國新時期 外交工作的目標、任務和策略」,中國將重點放在展開雙邊外交、 區域外交、多邊外交等等,其中區域外交部分,是從經貿合作交流 角度與各區域展開廣泛交流與互動,長期來看,這對促進軟實力並 提升國際影響力有正面幫助。更有不計其數的文章討論2008 年9 月 肆虐全球的經濟危機爆發,中國如何積極採取應對措施,體現出負 責任的大國形象,表明中國是國際制度的積極參與者和建設者,積 極宣傳中國是合作者的形象。 (二)國家形象與外交戰略 國家外交戰略的目標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是諸如經濟收 益、安全利益、地緣戰略等物質性訴求;另一種就是國家聲譽、威 望或形象等非物質訴求。62近年來,國家間的競爭已經不單純是以 軍事、經濟實力為基礎的硬實力競爭,對於國家形象等非物質因素 的競爭日趨激烈,紛紛藉由非政治手段來改變其政治形象。 關於國家形象與外交戰略的關係,首先必須了解到外交戰略 指的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所形成的有關外交活動的戰略構想, 它是宏觀層面對於外交政策與行動的總體規劃。外交戰略旨在實現 國家重大的、長遠的國家利益。國家形象在本質上是一種外交行 為,構成國家外交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它必然要接受國家 外交戰略的指導。外交戰略與國家形象的關係,表現在一國制定與 實行什麼樣的外交戰略決定了它準備向國際社會展示一種什麼樣的 61. 歐陽立平,「國際軍控與裁軍形勢」,現代國際關係(北京),第3期(2001年 3月),頁12~17;賈浩,「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與中國的政策選擇」,美國研 究(北京),第13卷第4期(1999年4月),頁7~21。 62. 王學東,外交戰略中的聲譽研究—冷戰後中國參與國際制度的解釋(天津:天 津人民出版社,2007),頁39。

(24)

形象;而一國所展示的國家形象又將會反過來影響未來國家外交 戰略的制定與實施。良好的國家形象有助於國家順利推行其外交戰 略。因此,國家形象與國家外交戰略的關係,兼具理論與現實意 義。事實上,無論是國家形象的塑造還是國家外交戰略的制定與實 施,目的都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服務於國家利益。 發展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大國是中國外交戰略乃至國家大戰略 的主要目標。時殷弘教授曾對「大國」做出比較全面的描述,他認 為大國是在某些區域或世界範圍內有較廣泛的國外政治、經濟和戰 略利益,並且擁有足夠的綜合國力來有效維護這些利益。此外,大 國具有參與和處理重大國際問題的權利,並且有能力在國際事務上 與其他大國協調、合作。63中國要實踐大國外交,需要一個相應的 大國形象,即在國際社會中一個大國應該具有的良好精神面貌與政 治聲譽。對於中國應該樹立什麼樣的大國形象,學界有不同表述, 例如郭樹勇認為,中國應持續構建四種國際形象,即和平力量形 象、改革開發形象、安定團結形象、獨立自主形象。64鄭必堅則認 為,中國應樹立「和平大國」、「文明大國」、「可親大國」的形 象。65而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是中國的負責任大國理念全面 形成之重要契機和關鍵推動力,中國擺脫了傳統政治文化思想中對 權力的負向價值判斷,以及缺乏承認自身大國地位和行使大國權力 的政治意願之影響,此後「負責任大國」就成為中國政府在很多重 要場合為自己公開界定的身分,也成為中國進行外交實踐的基本理 63. 時殷弘,「關於中國的大國地位及其形象的思考」,國際經濟評論(北京), 第9~10期(1999年9~10月),頁43~44。 64. 郭樹勇,「論和平發展進程中的中國大國形象」,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上 海),第11期(2005年11月),頁51~56。 65. 「鄭必堅詮釋中國和平崛起︰實現文明復興和強國夢」,人民網,2006年6月14 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4472048.html〉

(25)

念之一。66目前看來,樹立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的觀念已經被 大眾所接受,67並成為指導中國外交決策的重要內容。

肆、代結論:中國國家形象的研究成果與挑戰

在社會科學領域中,最早關注國家形象議題的應該是傳播 學,然後才是國際政治與國際關係學。因此,國家形象相關文獻大 量集中在傳播領域,這情況國、內外學界皆然。雖然中國學界對國 家形象研究起步較晚,但成果豐碩。回顧中國學者近十年發表的著 作與期刊論文,學者在使用國家形象概念時仍呈現多元化情況,端 視其研究著重面向、研究途徑或學科領域而定。雖然學者們對國家 形象的看法至今莫衷一是,但這也為此領域之後續研究增添許多啟 發與可能性。 中國國際關係學界對於國家形象研究有兩個特點:首先,是 大量研究集中討論國家形象與軟權力的關係。這現象顯示出學者們 非常貼近國際情勢以及國際關係學研究典範的變化,開始把聲譽、 威望、形象等非物質性訴求作為研究變量來解 釋問題,例如有學者 將形象、聲譽等因素作為重要變量來解釋中國參與國際制度的動 力。68同時,學者們也意識到中國的形象問題對於國家經濟的永續 66. 邱坤玄、黃鴻博,「中國的負責任大國身分建構與外交實踐:以參與國際裁軍 與軍備管制建制為例」,中國大陸研究, 第53卷第2期(2010年6月),頁74。 67. 尤其是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之後,隨著中國提出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中國學 界開始關注國家形象在中國外交戰略中的功用,相關研究包括:王逸舟,「面 向21世紀的中國外交:三種需求的尋求及其平衡」,戰略與管理(北京), 1999年第6期,頁18~27;時殷弘,「關於中國的大國地位及其形象思考」,頁 43~44;秦亞青,「國家身份、戰略文化和安全利益—關於中國與國際社會關 係的三個假設」,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第1期(2003年1月),頁11~15; 門洪華,「中國國家戰略利益的擴展」,戰略與管理(北京),第2期(2003 年),頁83~89。 68. 王東學,外交戰略中的聲譽研究─冷戰後中國參與國際制度的解釋(天津:天 津人民出版社,2007);鄭志剛,「聲譽制度理論及其實踐評述」,經濟學動 態(北京),第5期(2002年5月),頁73~77。

(26)

發展以及國家與其他社會成員互動的重要性。因此,大量文章致力 於討論如何透過「引進來」、「走出去」概念,活躍中外文化交 流,讓中國文化能被廣泛認識;討論如何藉由舉辦國際大型活動來 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並展示中國的新面貌。其次,是學界關注 國家形象在中國外交戰略中的功用,尤其是在中國確立要發展「負 責任大國形象」並將之提高到國家戰略目標之後更趨顯著。由於外 交戰略的宗旨在於實現國家重大的、長遠的國家利益,因此這類研 究往往涉及了國家身分認同與國家利益內涵的討論。 筆者也觀察到中國學者在國家形象研究中的幾點缺失:第 一,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觀層面和對策研究,國家形象如何塑 造、傳播策略的運用、外交政策的實踐等,並提出大量的政策建 議;但在國家形象的戰略概念、形象戰略在國家戰略中的位置、國 際社會與中國對於國家形象認知落差等等宏觀框架和戰 略層次的研 究仍顯不足。這類應用面的研究雖然為中國建構負責任大國形象提 供政策建議,但有些文章侷限在就事論事,有些則不免流於呼口號 形式,或有為黨、國家喉舌之感,較不具理論性。第二,目前研究 很多都是從中國自我角度出發,但事實顯示國家形象並不是由國家 單向塑造而國際社會被動接受,否則認知落差現象何以存在。事實 上也有少數學者注意到西方世界對中國國家形象的認識與本國對自 身形象的認識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並著手探究認知落差問題,69但 這部分仍需要投入更多研究。第三,儘管許多學者開始把國家形象 等非物質性訴求作為變量來解釋問題,但很少指涉其內涵、形成過 程與轉變條件。例如:學界認同國家形象在國際關係中的重要性, 69. 李格琴,「大國成長與中國的國家形象塑造」,頁41~46;胡騰蛟,「國家形象 認知衝突的理論探源—以冷戰後中國形象的西方解讀為視角」,國際論壇(北 京),第13卷第5期(2011年9月),頁43~48;袁明,「談中國形象的塑造」, 頁98~99。

(27)

但對於形象的本體指涉、形成基礎、轉變條件等具體問題基本上只 有模糊的認知。因此,對國家形象進行較有系統、完整的理論建構 就非常必要。 國家形象是一個極為複雜的課題,它與無政府狀態、權力、 國際制度、國家性質、意識型態等多個國際關係學中的核心變量緊 密結合在一起。因此,不論是現實主義、自由主義或是建構主義理 論視角都能探討國家形象議題,然而不同理論基礎假設不同,對國 家形象的看法當然也就不盡相同。有鑑於上述回顧中國學界研究的 不足之處,筆者認為建構主義與國家形象之間存在明顯的邏輯關 係,應該成為未來國家形象研究的新視角: 一、觀念與國家形象本質 理性主義認為國際無政府狀態是既存的,國家是相似的單 位,國家的物質權力是國家形象的決定因素,展現權力才是國家形 象的根本。建構主義認為國際無政府狀態不是給定的而是國際行為 體間互動所形成的觀念文化;國際社會的行為體—國家也是人,可 視為組織化的個人,國家不能被視為相似的單位,其各自具有不同 的特性。建構主義雖然強調觀念但並不否定物質主義的作用,國家 形象通常由三個層面的要素構成:物質要素,即支撐國家生存的各 種自然物質基礎和經濟、軍事等物質要素的總合;70制度要素,即 一個國家所處的制度規範及其顯示的形象特徵。一國的國家形象與 普遍認同的國際價值標準密不可分。各國在交往中,透過參與國際 組織或經由國際會議所達成的協議、共識、諒解,使得國際社會在 很多問題上獲得趨同的價值觀念和標準,這就成為判斷一國形象的 重要參照物;精神要素,即一個國家的民族心理、歷史文化和價值 觀念。從本質上來說,國家形象內涵豐富,對其中每一個層面的認 70. 張昆,國家形象傳播,頁182。

(28)

知牽涉到與其他層面的作用關係,因此,對於國家形象的理解並不 是對各組成部分認知的加總,而應該是一種整體性的認知。在這個 意義上,國家形象並不是短暫存在的物質現象,而是一種持續性的 觀念意義。 二、互動與國家形象塑造 建構主義強調互動在國際關係中的重要性,國際結構就是行 為體互動下的產物。形象與國際結構有著相同的特質,一國的國家 形象並非與生俱來,形象是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在行為主體間交 往、互動的過程中,形成融合情感在內、相對穩定的整體性知覺評 價,而該形象不是主客體關係下的單向認知與被認知的結果,而是 主體間關係下交互作用的認知與被認知結果。一國與不同國家的互 動,可以導致完全不同的過程和結果。因此,形象研究不是靜態的 主客體關係,而是必須置於主體間關係模式,才能理解形象的社會 建構性。建構主義力圖使人性回歸國際政治,使人的能動性、社會 性和實踐性體現出來,這使我們理解到,結構雖然會影響行為體的 行為,但結構的產生和延續卻是基於行為體的實踐,因此行為體和 結構是相互建構的關係。建構主義為國家形象研究提供內因分析的 可能,即表明在國家形象塑造上,國家具有主動性,能通過外交、 政治、經濟、文化等活動來主動塑造國家形象。具體來說,國家形 象是國際社會對一國的客觀認知和判斷,以及國家主觀努力塑造的 結果。 三、國家形象轉變的動能 建構主義引進觀念的力量,重視實踐活動的建構功能,強調 了文化的作用。基於國際結構與施動者的相互建構關係,觀念結 構是施動者互動實踐的結果,因此它也可以被重新塑造、是可變

(29)

的。71如果施動者的互動實踐發生變化,國際體系結構也會發生變 化。國際體系結構變化的可能性,可以從Alexander Wendt分析國家 間相互角色的認定以及國家與國際體系的互動,歸納出霍布斯文 化、洛克文化、康德文化等三種國際體系文化得到證明。72然而, 國際體系文化既是可變的,又具有相對穩定性。國家形象與國際體 系結構具有類似特徵,同樣強調國際體系中單位之間的互動,國家 形象是不同國家主體間關係下交互作用的認知與被認知結果。一旦 某個特定形象形成之後,會在行為者心理層面上存在某種形式的慣 性,73該特定形象將會對行為者產生持續一段時間的影響,明顯表 現在決策上。由於這種慣性的存在,行為者對於環境改變的認知與 回應會出現遲緩的情形。儘管形象形成後具有不易改變的性質,但 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當既存形象與新訊息之間差距越來越大時,則 可能促使行為者修正原有的形象,甚至另外建構新的形象。因此, 國家形象雖然具有穩定性、持續性的,但仍具有改變的可能。 國家形象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尤其對於正迅速崛起的中國來說 更是首要之務,這一點清楚的表現在國際關係學界對於國家形象方方 面面的探討。國家形象研究對學界來說仍是值得繼續開拓的領域,中 國學界從九○年代開始的百家爭鳴,到現在已累積相當豐富的成果, 真理越辯越明,過去的大量研究幫助我們釐清了許多盲點,而我們可 以看到的是,從中逐漸出現一條明顯可見的脈絡,那就是以建構主義 為新的視角,因為建構主義能有效地從國家形象的本質與內涵、形象 建構的過程、形象轉變的動能以及認知衝突的根源,進行較系統、完 整的分析,為國家形象研究提供理論建構的可能性。

71. Mark Neufeld, The Restructuring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UK: Cambridge, 1995), p. 60.

72. Alexander Wendt著,秦亞青譯,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頁244~301. 73. Martha L. Cottam, Foreign Policy Decision Making , pp. 33~59.

(30)

參考書目

一、中文

「全國對外工作會議(1999年2月25~27日)」,中國共產黨新聞。〈http:// dangshi.people.com.cn/BIG5/151935/176588/176597/10556595.html〉 「鄭必堅詮釋中國和平崛起︰實現文明複興和強國夢」,人民網,2006年614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4472048.html〉

Joshua Cooper Ramo等著,沈曉雷譯,中國形象—外國學者眼裡的中國,第 二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Alexander Wendt著,秦亞青譯,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8)。 John J. Mearsheimer著,王義桅、唐小松譯,大國政治的悲劇(上海:上海 世紀出版集團,2003)。 Joseph S.Nye, Jr.著,吳家恆、方祖芳譯,柔性權力(台北:遠流出版社, 2006)。 Rober Jervis著,秦亞青譯,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北京:世界知 識出版社,2003)。 王逸舟,「面向21世紀的中國外交:三種需求的尋求及其平衡」,戰略與 管理(北京),1999年第6期,頁18~27。 王學東,「國家聲譽在大國崛起中的作用」,國際政治科學(北京),第1 期(2005年3月),頁106~131。 ---,外交戰略中的聲譽研究—冷戰後中國參與國際制度的解釋(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江憶恩,「中國參與國際體制的若干思考」,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 第7期(1999年7月),頁4~10。 吳友富,「政府國際公關在塑造中國國家形象中的作用」,探索與爭鳴 (上海),2009年第2期,頁73~76。 李格琴,「大國成長與中國的國家形象塑造」,現代國際關係(北京), 第10期(2008年10月),頁41~46。 李正國,國家形象建構(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 李壽源,國際關係與中國外交—大眾傳播的獨特風景線(北京:北京廣播

(31)

學院出版社,1999)。 李 希 光 、 劉 康 , 妖 魔 化 中 國 的 背 後 ( 北 京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出 版 社 , 1996)。 周寧主編,中國形象:西方的學說與傳說(系列叢書)(北京:學苑出版 社,2004)。 周明偉,國家形象傳播研究論叢(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 林洋帆、李鵬飛,「世博:國家形象新窗口、公共外交新機遇」,發展研 究(北京),2010年第3期,頁67~70。 邱坤玄、黃鴻博,「中國的負責任大國身分建構與外交實踐:以參與國際 裁軍與軍備管制建制為例」,中國大陸研究,第53卷第2期(2010年6 月),頁73~110。 金正昆,「試論當代中國外交形象的塑造」,國際論壇(北京),第5卷第 3期(2003年5月),頁35~39。 金正昆、徐慶超,「國家形象塑造:中國外交新課題」,中國人民大學學 報(北京),第2期(2010年3月),頁119~127。 門洪華,「中國國家戰略利益的擴展」,戰略與管理(北京),2003年第2 期,頁83~89。 ---,「壓力、認知與國際形象—關於中國參與國際制度戰略的歷史解 釋」,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第 4期(2005年4月),頁17~22。 胡騰蛟,「國家形象認知衝突的理論探源—以冷戰後中國形象的西方解讀 為視角」,國際論壇(北京),第13卷第5期(2011年9月),頁43~48。 段 鵬 , 國 家 形 象 建 構 中 的 傳 播 策 略 ( 北 京 : 中 國 傳 媒 大 學 出 版 社 , 2007)。 倪建平、黃衛紅,「關於中國國家形象與外交政策的理論思考」,毛澤東 鄧小平理論研究(上海),第10期(2004年10月),頁59~62。 孫有中,解碼中國形象:《紐約時報》和《泰晤士報》中國報導比較 1993~2002(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9)。 徐小鴿,「國際新聞傳播中的國家形象問題」,劉繼南主編,國際傳播— 現代傳播論文集(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 時殷弘,「關於中國的大國地位及其形象的思考」,國際經濟評論(北 京),第9~10期(1999年9~10月),頁43~44。 秦亞青,「國家身份、戰略文化和安全利益—關於中國與國際社會關係

(32)

的三個假設」,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第1期(2003年1月),頁 11~15。 袁明,「談中國形象的塑造」,戰略與管理(北京),1996年第1期,頁 98~99。 袁賽男,「建國六十年來中國國家形象建設的歷史演變及啟示」,中共貴 州省委黨校學報(貴州),第6期(2009年12月),頁14~17。 張昆,國家形象傳播(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張驥、劉豔房,「論全球化時代國家形象戰略與國家利益的實現」,國際 觀察(上海),2009年第1期,頁16~23。 郭樹勇,「論和平發展進程中的中國大國形象」,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上海),第11期(2005年11月),頁51~56。 ---,大國成長的邏輯—西方大國崛起的國際政治社會學分析(北京:北 京大學出版社,2006)。 喬旋,「建構中國文化外交新戰略 提升國家形象」,教學與研究(北 京),2010年第5期,頁61~66。 董青嶺,「國家形象與國際交往芻議」,國際政治研究(北京),2006年 第3期,頁54~61。 董青嶺、李愛華,「和平、發展、合作—關於中國國家形象建設的幾點思 考」,理論學刊(山東),第4期(2006年4月),頁70~72。 賈浩,「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與中國的政策選擇」,美國研究(北京), 第13卷第4期(1999年4月)頁7~21。 管文虎主編,國家形象(四川: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0)。 管文虎,「新中國領導人對國家形象問題的認識」,高校理論戰線(北 京),第4期(2009年4月),頁49~53。 劉繼南、何輝等著,鏡像中國(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 劉繼南、何輝等著,中國形象—中國國家形象的國際傳播現狀與對策(北 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 歐陽立平,「國際軍控與裁軍形勢」,現代國際關係(北京),第3期2001年3月),頁12~17。 蔡東杰,當代中國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8)。 鄭志剛,「聲譽制度理論及其實踐評述」,經濟學動態(北京),第5期2002年5月),頁73~77。

(33)

謝曉娟,「論軟權力中的國家形象及其塑造」,理論前沿(北京),第19 期(2004年9月),頁19~21。

 

二、英文

Boulding, Kenneth E., “National Images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 3, No. 2 (June 1959), pp. 120~131.

---, The Image: Knowledge in Life and Society (Ann Arbor,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7).

Castano, Emanuele, Simona Sacchi and Peter Hays Gries, “The Perception of the Other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vidence for the Polarizing Effect of Entitativity,” Political Psychology, Vol.24, No.3 (September 2003), pp. 449~468. Christensen, Thomas J., “Fostering Stability or Creating a Monster? The Rise of

China and U.S. Policy toward East Asi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1, No. 1 (Summer 2006), pp. 81~126.

Cottam, Martha L., Foreign Policy Decision Making (Boulder: the Westview Press, 1986).

Gilpin, Robert,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Goldstein, Avery, “Great Expectation: Interpreting China’s Arrival,”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2, No. 3 (Winter 1997/1998), pp. 36~73.

Jervis Robert,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Johnston, Alastair Iain, “Is China a Status Quo Pow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7, No. 4 (Spring 2003), pp. 5~56.

Johnston, Alastair Iain and Robert S. Ross eds., Engaging China: The Management

of an Emerging Power (New York: Rout ledge, 1999).

Keohane, Robert O.,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Krasner, Stephen D., “Structure Causes and Regimes Consequences: Regime as Intervening Variabl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36, No. 2 (Spring 1982), pp. 185~205.

(34)

---,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W.W. Norton, 2001). Mearsheimer, John J., “The Fals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9, No.3 (Winter 1994/1995), pp. 5~49.

---, “The Future of the American Pacifier,” Foreign Affairs, Vol. 80, No. 5 (September-October 2001), pp. 46~61.

---, “The Rise of China Will Not Be Peaceful at All,” The Australian, November 18, 2005.

Morgenthau, Hans J., Politics among Nation: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1985).

Nye, Joseph S., “Soft Power,” Foreign Policy, Iss. 80 (Fall 1990), pp. 153~171. Neufeld, Mark, The Restructuring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UK:

Cambridge, 1995).

Rachman, Gideon,“Containing China,”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19, No. 1

(Winter 1996), pp. 129~140.

Segal, Gerald, “East Asia and the ‘Constrainment ’ of Chin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0, No. 4 (Spring 1996), pp. 107~135.

Shambaugh, David, “China Engages Asia: 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9, No. 3 (Winter 2004/2005), pp. 64~99.

聯絡作者:陳郁芬

E-mail:95260502@nccu.edu.tw 收稿日期:2012/04/30

審查通過:2012/07/20 責任編輯:陳穎萱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mbedkar and Untouchability: Fighting the Indian Caste Syste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5 , p.121.. Christopher Jaffrelot,

Asia, and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Racism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Canon, 1780–1830,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3) 等人 的 研 究。Garfield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6),討論中國佛教諸宗的禪學貢 獻。一九八七年,這位學者還編成一部會議論文集《頓與漸:中國思想裡的覺悟之路》 (Sudden and

• Kenneth Pomeranz,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 Cowen, Noel , Global History:

常生活的課題,增加學生對中國歷史、中 華民族和文化,以及國家發展的興趣;整

11 釋 聖 嚴,《 明 末 佛 教 研 究 》;Chün-fang Yü,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Hong Kong’s Chinese history curriculum from 1945: politics and identity,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