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司法院資料庫】採集有關於「案件終結情形」之資訊,並將 之區分為:原告全部勝訴;原告全部敗訴;原告部分勝訴、

部分敗訴;成立訴訟上和解;原告撤回起訴;移送調解成 立;原告之訴不合法裁定駁回;裁定移送訴訟於管轄法院;共 計八種案件終結方式。在至之情形中,訴訟均係透過法院為

「實體終局判決」之方式而終結;而在、兩種情形,則係藉由 程序上裁定處理。

方法之「成立訴訟上和解」以及方式之「移送調解成立」50

50 「移送調解成立」係指依民事訴訟法第420條之1的規定,在第一審訴訟繫屬中

−229−

均係明確地透過和解方式終結訴訟,從而以此二方式終結訴訟之案 件於全體案件中所占之比例,作為「和解率」之指標,可謂係最為 率直之界定方式。然而,以此種方式界定和解率,卻存有低估和解 率之風險,其中之關鍵在於對「原告撤回起訴」此種終結方式之界 定與解讀。

按在訴訟實務上,達成和解之兩造,基於一定之考慮,未必會 透過訴訟上和解之方式進行,在許多情形,均係在訴訟外成立和 解,而由原告撤回起訴。此外,即使在原告撤回起訴時,雖未必恆 伴有訴訟外和解之成立;然而,藉由訴訟程序之進行,使原告自知 並無繼續此訴訟之實益,而願主動撤回其訴,且在被告已為本案言 詞辯論時,尚須經被告之同意,原告始得撤回起訴51,從而亦可合 理地將其評價為「不須透過法院裁判而當事人即得自主解決紛爭」

之一環。同時,「訴之撤回」的終結方式,與「訴訟上和解」以及

「移送調解成立」二種案件終結方式之間,存在一項重要之共通特 徵。按立法者為提高當事人透過此等方式自主解決紛爭之誘因,設 有當事人得於透過依「各該方式終結訴訟之日」(即「撤回之 日」、「和解成立之日」、「調解成立之日」)起三個月內,向法 院聲請退還一定比例之裁判費的規定52,且為進一步增加當事人此 等經濟上之誘因,所定退還之比例更由原定之二分之一,於二○○

七年三月修正通過之民事訴訟法再提升為三分之二,立法意旨均為

由受訴法院將訴訟移付調解而成立之案件。民事訴訟法第420條之1乃民事訴訟 法於1999年修正時所增訂,作為改革調解程序之一環。

51 參民事訴訟法第262條第1項但書。

52 參民事訴訟法第84條第2項、第83條第1項、第420條之1第3項。第420條之1第3 項於1999年增訂時,原規定原告應於調解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內聲請退還裁 判費,惟為求體例上之一致,已於2003年修正時將聲請退還之期間延長至三個 月。

−230−

試圖增加訴訟藉由此等方式終結之機會。準此,將「原告撤回起 訴」此種終結方式,納入廣義和解之範疇,亦具有相當之合理性。

綜上之說明,本文以下就勞動訴訟中和解率之考察,兼採「狹 義和解率」以及「廣義和解率」二項指標。在前者,係專指以「訴 訟上和解」以及「移送調解成立」兩種方式終結之案件於全體案件 中所占之比例;在後者,則除了「訴訟上和解」與「移送調解成 立」方式外,尚擴及包括「原告撤回起訴」之方式,以此三者總和 占全體案件之比例,作為廣義和解率之指標。

二、和解率之考察

全體案件

首先,以全體勞動訴訟為觀察對象,其平均之廣義和解率為 24.80%,平均之狹義和解率則為9.97%。

其次,在未就案件起訴日(分案日)為任何控制之情形下,全 體勞動訴訟在各該「案件終結年度」之廣義和解率與狹義和解率,

其詳細之數值載如下列【表7】所示(例如一九九九年之和解率數 值,代表在所有於一九九九年終結之勞動訴訟,依前述方式終結訴 訟之案件所占之比例)。就和解率之逐年推移變化而言,如同下列

【圖2】所示,除了一九九八年至二○○○年之外,廣義和解率與 狹義和解率大致上呈現相同之推移趨勢;在二○○○年之後,並未 出現幅度較為顯著之變化。

−231−

表7 全體勞動訴訟之平均和解率──依案件終結年度

(N=1,793) 2006 (N=2,054)

總計 (N=14,038) 廣 義

和解率 24.38%31.88%24.90%33.64%26.10%25.00%22.16%22.85%21.68%25.93%24.73% 24.80%

狹 義

和解率 11.52%15.64% 9.27% 6.64% 10.35% 8.08% 9.15% 8.18% 8.08% 12.05%13.05% 9.97%

圖2 全體勞動訴訟之和解率逐年推移變化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廣義和解程序之全部案件總計 狹義和解程序之全部案件總計

︵比率︶

(年度)

−232−

9.78%、以及「小額訴訟程序」——11.23%。 23.91% 12.79% 25.00% 9.82%

1996

(297)* (297) (224) (224) 29.54% 17.44% 34.82% 13.39%

1997

(281) (281) (224) (224) 25.77% 13.08% 24.03% 5.43%

1998

(260) (260) (258) (258)

小額訴訟程序自 1999年開始辦理

31.44% 7.33% 38.06% 6.13% 30.50% 5.67%

1999

(423) (423) (310) (310) (141) (141) 21.55% 7.73% 27.86% 10.71% 33.33% 15.42%

2000

(427) (427) (280) (280) (201) (201) 18.70% 6.69% 31.81% 8.89% 27.37% 9.47%

2001

(508) (508) (371) (371) (285) (285) 16.60% 8.01% 23.63% 9.16% 28.77% 10.96%

2002

(699) (699) (677) (677) (438) (438) 18.44% 6.22% 23.95% 9.88% 29.16% 9.39%

2003

(900) (900) (668) (668) (511) (511) 19.65% 7.40% 19.21% 8.66% 28.84% 8.37%

2004 (743) (743) (635) (635) (430) (430)

−233−

通常訴訟程序 簡易訴訟程序 小額訴訟程序 訴訟終結年度

廣義和解率 狹義和解率廣義和解率狹義和解率廣義和解率 狹義和解率 22.47% 10.86% 24.26% 11.44% 34.67% 15.09%

2005

(792) (792) (577) (577) (424) (424) 24.65% 13.40% 22.95% 12.13% 27.69% 13.73%

2006

(933) (933) (684) (684) (437) (437) 21.99% 9.53% 25.45% 9.78% 29.82% 11.23%

總計 (6,263) (6,263) (4,908) (4,908) (2,867) (2,867)

*欄位之數字代表該年度該訴訟程序類型之總案件數

圖3 廣義和解率之逐年推移變化──依訴訟程序

(比

(年度)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通常訴訟程序 簡易訴訟程序 小額訴訟程序

︵比率︶

(年度)

−234−

圖4 狹義和解率之逐年推移變化──依訴訟程序

透過法律經濟分析所建構之「預期效用函數模型」(expected utility model)53,預測當「訟爭金額」增加時,和解率將隨之降 低。由於三種訴訟程序之適用基本上係以「訟爭金額大小」作為區 別之基準,從而在不同訴訟程序間所呈現之和解率差異,即有可能 與「訟爭金額大小」此因素存在一定之互動關係。為探求此種可能 性是否果真存在,茲以「訟爭金額大小」為區別基準,觀察在不同 訟爭金額之案件間,所呈現之和解率差異。如同下列【表9】、

【圖5】所示,的確存在「訟爭金額愈高、和解率愈低」之對應關 係。

53 參William M. Landes,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Courts, 14 J. LAW & ECON. 61, 107 (1971); 並參黃國昌,同註41,頁69-73。

(比

(年度)

0%

5%

10%

15%

2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通常訴訟程序 簡易訴訟程序 小額訴訟程序

︵比率︶

(年度)

−235−

表9 勞動訴訟和解率變化──依訟爭金額 訟爭金額 廣義和解程序狹義和解程序 未滿50萬

(N=8,057) 26.86% 10.34%

50萬以上未滿100萬

(N=2,279) 24.13% 10.84%

100萬以上未滿200萬

(N=1,676) 23.03% 10.80%

200萬以上未滿600萬

(N=1,316) 18.54% 8.05%

600萬以上

(N=564) 17.02% 4.61%

總計

(N=13,892) 24.76% 10.03%

圖5 勞動訴訟和解率變化──依訟爭金額

(比

( 金

0%

5%

10%

15%

20%

25%

30%

未滿50萬 50萬以上未滿100萬 100萬以上未滿200萬 200萬以上未滿600萬 600萬以上

廣義和解程序 狹義和解程序

(金額)

︵比率︶

−236−

區分不同法院

為觀察在不同類別法院間,訴訟案件所呈現之和解率是否有所 不同,本文依兩種不同之基準,分別將全國二十一個地方法院進行 類型區分,並考察勞動訴訟在不同形態法院間之和解率是否存在顯 著之差別。

首先,本文依勞動訴訟之案件數,將全國二十一個地方法院分 為四類,依此類型化基準分類後之結果,亦呈現與法院所在之城鄉 地域緊密關聯之現象,從而本文將此四類法院分別稱為「大都會區 法院」、「都會區法院」、「中型法院」以及「小型法院」54。由 此四類法院所審理案件之和解率,呈現「中型法院」與「小型法 院」之和解率高於「大都會區法院」及「都會區法院」和解率之現 象,特別係廣義和解率尤然。參【表10】。

表10 不同類別法院之案件和解率 廣義和解率 狹義和解率 大都會區法院 21.32% 9.21%

都會區法院 23.79% 11.38%

中型法院 30.81% 11.76%

小型法院 28.65% 13.87%

總 計 23.16% 10.06%

其 次,第二 種類型化 基準則為 「該法院 是否設有 勞工專庭

(股)辦理勞動訴訟」,本文發現設有勞工專庭(股)辦理勞動訴

54 「大都會區法院」為案件數1,000件以上者,包括台北、台中、高雄以及板橋地方 法院;「都會區法院」為案件數500件以上未滿1,000件者,包括士林、桃園及台 南地方法院;「中型法院」為案件數200件以上未滿500件者,包括彰化、新竹、

嘉義、苗栗、基隆及屏東地方法院;「小型法院」為案件數未滿200件者,包括 雲林、台東、花蓮、宜蘭、南投、澎湖、金門及福建連江地方法院。

−237−

訟 之 法 院 , 其 案 件 和 解 率 ( 廣 義 和 解 率21.91% ; 狹 義 和 解 率 regression)亦印證55,在同屬於中型法院之法院間,「設有勞工專

55 「邏輯迴歸」(logistic regression)係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經常援用之統計分

−238−

庭法院之和解率低於未設有勞工專庭法院」之結果,具有統計上之 顯著性(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56

三、評估分析

56 以「訴訟是否和解」為依變項(dependable variable),「法院是否設有勞工專 庭(股)」為虛擬獨立變項(dummy variable;1為設有、0為未設有),納入

解率最為明顯(23.16%比31.78%)。其次,進一步依不同訴訟程 序予以區別觀察,如上【表12】所示,除了在小額訴訟程序中二者 之和解率大致相當外,勞動訴訟和解率低於普通財產權訴訟之現 象,在通常訴訟程序以及簡易訴訟程序均穩定地維持。最後,將考 察之範圍集中於論者一般所較為關切之通常訴訟程序,在全體普通 財產權訴訟之平均值外,本文另擇定三種各具不同特性之財產權訴 訟類型──「侵權行為案件」、「買賣關係案件」以及「土地所有 權案件」——與勞動訴訟進行比較,亦發現在大多數之案件終結年 度中(特別係自二○○○年以後),勞動訴訟相較於其他類型之普 通財產權訴訟,呈現和解率偏低之現象。就不同案件類型於各個終 結年度之平均和解率與其年度推移變化,請參下列【表13】及【圖 6】與【圖7】。

表13 勞動訴訟與財產權訴訟之和解率比較──依終結年度 勞工訴訟案件 全體普通

財產權 侵權行為案件 買賣案件 土地所有權 案件 終結年度 廣義 狹義 廣義 狹義 廣義 狹義 廣義 狹義 廣義 狹義

1996 23.91% 12.79% 34.80% 14.96% 47.17% 18.90% 30.77% 12.88% 29.16% 12.53%

1997 29.54% 17.44% 34.77% 14.71% 46.26% 17.36% 30.39% 12.44% 29.95% 14.05%

1998 25.77% 13.08% 32.36% 11.83% 41.79% 14.31% 27.29% 9.88% 25.88% 9.86%

1999 31.44% 7.33% 28.21% 9.46% 33.96% 10.70% 24.26% 8.18% 25.35% 10.53%

2000 21.55% 7.73% 27.66% 8.79% 34.35% 10.69% 23.03% 7.56% 24.93% 8.21%

2001 18.70% 6.69% 28.83% 9.62% 34.15% 11.11% 22.93% 7.55% 29.83% 12.51%

2002 16.60% 8.01% 28.89% 10.46% 34.16% 13.21% 23.95% 8.73% 31.22% 11.39%

2003 18.44% 6.22% 28.74% 11.18% 32.55% 13.90% 23.98% 8.49% 30.29% 11.59%

2004 19.65% 7.40% 29.20% 11.37% 30.23% 13.09% 27.13% 9.67% 32.52% 12.67%

2005 22.47% 10.86% 31.68% 13.30% 34.57% 16.25% 28.52% 11.24% 33.81% 12.57%

−240−

勞工訴訟案件 全體普通

財產權 侵權行為案件 買賣案件 土地所有權 案件 2006 24.65% 13.40% 33.05% 14.34% 35.35% 17.34% 29.98% 12.28% 36.15% 13.47%

總計 21.99% 9.53% 30.76% 11.84% 36.49% 14.19% 26.44% 9.84% 29.86% 11.84%

圖6 勞動訴訟與財產權訴訟之廣義和解率比較──依年度推移

0%

10%

20%

30%

40%

5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全體 勞工訴訟 侵權行為

買賣關係 土地所有權

(年度)

︵比率︶

−241−

0%

5%

10%

15%

2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全體 勞工訴訟 侵權行為

買賣關係 土地所有權

圖7 勞動訴訟與財產權訴訟之狹義和解率比較──依年度推移 然而,必須特別注意者係,承前所述57,由於勞資爭議在正式 進入訴訟程序之前,大多均已先經歷「協調」、「調解」等訴訟外 紛爭解決機制,從而勞動訴訟和解率偏低之現象,應可合理推論係

「案件選擇效應」下之產物。亦即,由於許多原具和解可能性之勞

「案件選擇效應」下之產物。亦即,由於許多原具和解可能性之勞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