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肆、我國大專青年就業力或就業職能之內涵分析

如同美國係由勞工部率先倡導「職場必備技能 J '在臺灣,最早將「核心 職能」形諸於政策者,則係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以下簡稱勞委會)職業訓練 局於2004年規劃辦理「全民共通核心職能課程 J '包含「動機職能」、「行為職 能」與「知識職能」等各 16/J \時課目,共構形成一個合當一般大專院校一學期 三學分之獨立課程,目的在於積極促進國家人力發展基礎建設,提升國家競爭 力和國家勞動力。此一「共通核心職能」課程內涵,如表 5 。

表 5 勞委會 2005 年「全民共通核心職能課程」內涵

核心職能類別 核心職能項目

1.動機職能 工作願景與工作倫理、群我倫理與績效表現方法、專業精神與自 我管理

2. 行為職能 職場與職務之認知與溝通協調、工作團隊與團隊協作方法、工作 夥伴關係與衝突化解能力

3. 知識職能 環境知識的學習與創新、價值概念與成本意識、問題反映與分析 解決能力

資料來源: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2005 )。

另一方面,教育部鑑於國內高等教育擴張迅速,體認到必須即時檢視各

學科大專畢業生之人數,深入瞭解學生畢業後之就業及深造流向,以便充分掌 握「人才培育及流向」現況及變遷,以加強人才規劃運用、提升國家競爭力,

故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建置「大專校院畢業生流向資訊 平台 J '於2006年5 月正式啟動,採問卷調查方式,於畢業生離校前及畢業後一 年及三年後追從調查畢業生之升學、服役、就業、待業、進修等流向狀況。其 中,由畢業生對於自己「就業職能」的評估,包括本國語能力、外語能力、基

2. 人際溝通與互動能力 3. 就業相關職能 4. 就業核心能力

~1_(畫 f-\: 教育研究〉季刊第三十卷第二期

軍Ti1r::Ti

礎電腦能力、人際關係能力、時間管理能力、領導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合作 能力、發掘及解決問題能力、穩定度及抗壓力、調適能力、學習能力、專業知 識與技術、運用專業知識到實際工作的能力、求職及推銷自己能力等,共計的 項。至2007年和2008年,大專校院畢業生流向資訊平台將「就業職能指標」進 行更新和分類,加入職業倫理的遵守、對自己職涯發展的瞭解與規劃、產業環 境與發展情形的瞭解等三項,並將原有的基礎電腦能力修正為「資訊及數位能 力 J '分類為:一、一般能力、二、專業能力、三、工作態度評估及四、職涯 規劃與信心等四類。 2009年再度大幅度更新分類,且重新命名為:一、個人特 質、二、人際溝通與互動能力、三、就業相關職能及四、就業核心能力,如表 6 。

表 6 教育部 2009 年大專校院畢業生流向資訊平台之「就業職能指標」

就業職能類別 就業職能項目

1.個人特質 自我管理、自我學習、情緒管理與抗壓力、主動負責、

勇於任事

口語表達與溝通、人際關係克軍營、領導能力、團隊合作 專業知識及技能、求職及自我行銷能力、職涯規劃力 理解與掌握重點、外語能力、寫作溝通、電腦技能、發 掘及解決問題、創新開發、通識與跨領域素養、藝術與 審美、國際視野、將想法轉化為行動、體能與健康 資料來源:教育部 (2009 )。

教育部2009年的版本與前幾年「就業職能」內涵上的較大差異,包括在

,{固人特質」一類新增了自我管理、主動負責和勇於任事等三項;在「人際溝 通與互動能力」一類新增了人際關係與經營一項;而在「就業核心能力」一類 則顯然為了配合各校通識課程架構,一口氣新增了理解與掌握重點、寫作溝

吳芝儀

25

:鷺賣~~ij紅軍已租車站起濫的婦茵茵團軍掛辭

通、通識與跨領域素養、藝術與審美、將想法轉化為行動,以及體能與健康等 六項。如此頻繁地變更「就業職能」之項目內涵和分類方式,筆者推測係因應 高等教育人才培育與職場無縫接軌的社會期待,期使所有「就業職能指標」均 能與高等教育課程架構環環相扣所致;不過,由此卻顯見研究團隊對於「就業

職能」或「就業核心能力」之定義與內涵莫衷一是。為配合大學現有通識課程 所新增的「就業核心能力」項目,是否為學界和雇主期待大學畢業青年成功適 應工作職場所應具備的核心能力?這些問題亟需加以釐清和解答。

接著,一向以促進大專以上青年就業、協助大專青年職涯發展為重要使 命的青輔會,鑑於就業力已成為當前大專青年就業之關鍵議題,於 2006年委託 學者劉孟奇等人辦理「臺灣大專畢業生就業力調查 J '以瞭解大專畢業生之就 業力與就業狀況,並作為政府制定青年就業與教育相關政策之依據。該調查報

告依據英國學者 Harvey 等人 (2002 )將「就業力」定義為: ,.就業力由學習而

得,為個人獲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 J '並說明「就業力」

包含「核心就業力」和針對特定產業或工作的「專業技能」兩部分。其中,

「核心就業力」乃指能夠廣泛適應及勝任不同工作要求之能力,且又分成三個 類別:一、個人特質與工作態度一一有利於就業的工作態度與合作能力,包 括良好的工作態度、穩定度及抗壓性、團隊合作能力、表達溝通能力、專業倫 理與道德;二、專業知識與技能一一具備專業知識並能運用於工作上,包括 發掘及解決問題、專業知識與技術、基礎電腦應用技能、外語能力、國際觀、

理論應用到實務工作能力、專業證照或能力證明、領導能力、創新能力;以及

三、職涯願景一一職涯規劃管理與積極學習進取,包括學習意願與可塑性、

職涯發展與規劃能力、瞭解產業環境與發展、求職與自我推銷能力(行政院青 年輔導委員會,

2006 '

2009) 。

青輔會於2006年與2009年的兩項調查對象,均包含大學畢業生和雇主兩

26 (當代教育研究〉季刊第二十卷第三期 柯何而而TiTI:r:JTr.r.'.l r:T.T:1 1:而-r:miIom月禪:街叫

部分,歸納得出畢業生和雇主最為強調重視的八項「核心就業力 J '如表7 。結 果發現,兩個年度分別由不同研究單位執行的調查結果卻有著高度的一致性,

而其中最令人關切的是前三項最為重要的就業力一一良好工作態度、穩定度 與抗壓性、表達與溝通能力一一完全吻合,唯一的差別僅在於2006年仍重視

「基礎電腦應用技能 J ' 2009年則鑑於電腦科技的普及轉而強調「外語能力」。

這九項核J 心就業力遂成為多所大學校院和學者專家發展大專學生就業力評量診 斷工具之依據。

查一 ﹒調一 析一力一 分一業一! 力一說一-尤 業一事一性能 說一大一性力塑術題 的一年一度壓能可力技問 見 -Q' ,一態抗通與能與決 動一 ω 一作與溝願作識解力一 位 -2一工度與意合知及能一 現一一好定達習隊業掘語一卜 虧一一良穩表學團專發外一湖

中一-LZ14161a-2

-一-LU

查一一一∞ 調一一 -o 力 -E 一一會 暐一班一一員

一l!一一委

南 -bu-- 導 青一吭一力一輔 專 -E …一性能能 -H 大一大一性力術塑技題 -h 「一年一度壓能技可力用間一研 會 -6 一態抗通與與能應決一呵! 輔一 ω 一作與溝識願作腦解 -J﹒ 青一 2 一工度與知意合電及一源 一好定達業習隊礎掘一位 7一良穩表專學團基發一和 表 -L1145' ,成 1oa 一資

審視教育部和青輔會分別於2009年更新的兩項調查題項不難發現,所謂

的「就業職能」幾乎相當於「核心就業力 J '若合符節的項目高達 13 項,包括 穩定度及抗壓性(情緒管理與抗壓力)、團隊合作能力、表達溝通能力、發掘 及解決問題能力、專業知識與技術、基礎電腦能力(電腦技能)、外語能力、

國際觀(國際視野)、領導能力、創新能力(創新開發)、學習意願與可塑性 (自我學習)、職涯發展與規劃能力(職涯規劃能力) ,以及求職與自我推銷能

鑫麟糊糊踴海軍閥i擺闊血也一 27

力 o 然而,教育部 (2009 )畢業生流向資訊平台卻又另行提出「就業核心能 力」作為「就業職能」的內涵項目之一,且均指向大學所開設的一般通識教育 課程所欲培育之能力,令人徒增困惑。

此外,教育部於 2010年另行委託工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工研院)建

置「大專校院就業職能診斷平台 J

(DCAN)

,意圖結合職涯探葉與職能診斷,

以貼近產業需求的職能為依據,增加學生對職場趨勢的瞭解,並透過自我診 斷,針重才能力缺口進行學習,提高職場競爭力o 在該平台的概念說明中指出,

「職能」主要用來描述在執行某項工作時所需具備的關鍵能力,分為「職場共 通職能」與「專業職能」二類。其中,I 職場共通職能」代表從事各種不同的 職業類型都需要具備的能力,包括溝通能力、問題解決和批判思考、資訊科技

應用、組織體系、工作安全及規範、領導力和團隊合作、道德和法律責任及就 業和職涯發展等八項,I 專業職能」係指各項就業途徑工作者所需從事的工作 任務、工作活動及具體展現的行為,包括16種職類。 2011年,該研究團隊再次 將「職場共通職能」的項目名稱大幅更新為溝通表達、持續學習、人際互動、

團隊合作、問題解決、創新、工作責任與紀律,以及資訊科技應用等八項,用 以協助大專校院學生進行自我評量o 其項目和內涵,如表8 。

仔細檢視DCAN這八項「職場共通職能J '與前述青輔會和教育部

(2009 )最新版本的最大差異在於,將「人際互動」和「團隊合作」一分為

二,且增列了接近教育部 (2009) I 個人特質」類別內涵的「工作責任及紀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