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肆、直接教學法的步驟

在文檔中 第二節 目標模式的教學法 (頁 25-34)

一般而言,直接教學法的步驟有三個、四個、五個、七個等不同的程序72, 其中最精簡的可按 Frazz& Rudnitski 所指出的三個階段來進行,包括有:

一、開始:教師專注的向學生說明目標。

二、提供新知:透過說明、示範(模仿)、監控知識和理解、引導練習、評估精 熟程度(測驗評量)、必要時再教學、獨立練習、充實活動、評量精熟程度等活 動來進行。

三、結束:總結複習和延伸學習內容的三個階段73

國內學者單文經統整出的教學步驟也有八項之多74,而沈翠蓮所提的關於 直接教學法還包括教學前的準備及如何清楚的練習的工作,其步驟如下75

70 齊聲反應是教師說一次然後學生回答,教師再說一次學生在回答。盧台華、王瓊珠繹,Pullen著<有效的教 學>,《特殊教育季刊》71 期,民國 88 年 6 月,第 19-24 頁。

71 補救教學是Brow直接教學的標準化教學的技巧之一。 Brow,v.l.(1985).Direct instruction mathematics:a framework and for instructional accountability.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6(1),53-58.

72 引自蔡文標,前引書,第 143-144 頁,有Mann,Suiter,McClung,Lynch,Lewis,Hammill,Bartel,Jitendra,

Torerson-Tubirllo,Henley,Ramesy,Algozzine,和Lerner等學者的看法,《人文及社會科學教學通訊》11 卷 5 期,民國 92 年 2 月及Joyce,weil,&sShower,Hunter,Rosenshine等學者的觀點,引自沈翠蓮,《教學原理與設計》, 五南圖書,民國 92 年 3 月初版 3 刷,第 285-286 頁。

73 Frazz,B.,& Rudnitski,R.A.(1995).Integrated teaching methods:Theory,claddroom applications,and field-based connections.p206.Albany,New york:Dalmar Publishers.

74 單文經,<教師專業知能的性質>,載於李咏吟、單文經《教學原理》,3 版 6 刷,台北源流出版社,第 51-79 頁。 (1)引起動機(2)呈現教學目標(3)喚起先備知識(4)呈現學習內容(5)示範學習內容或舉例說

明(6)檢視學習結果(7)加深加廣或補救教學(8)總結。

75 沈翠蓮,前引文,第 284 頁。

表:3-7 直接教學法步驟

1 編制教學內容 2 熟悉練習和回饋技巧 3 檢查和複習以

前所學的內容

4 陳述教學目標 5 呈現新內容 6 以訂正性回饋來指引練習

7 以訂正性回饋來獨立練習 8 以訂正性的回饋來定時練習

雖然學者對直接教學法的步驟看法不盡相同,但都同意不同層次的「練習」

在模式中居於重要地位76,都是希望藉著有系統的練習深入學習內容,達到精熟 知識的目的。

伍、直接教學法在歷史教學的應用

本研究根據目標模式的教學理論,並採取直接教學法,針對<拓墾與建置

>教材內容設計出一完整的教學單元活動計劃(教案),其內容如下:

一、目標模式教學活動計劃表(表:3-8 目標模式教學活動計劃表)

連結的能力指標包括:

1-2-8 覺察生活空間的型態具有地區性差異。

1-3-1 了解不同生活環境差異之處,並能尊重及欣賞其間的不同特色。

1-3-3 了解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有所不同的原因。

1-3-5 說明人口空間分佈的差異及人口遷移的原因和結果。

1-4-2 分析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及其互動如何影響人類的生活型態。

1-4-4 討論區域的人口問題政策。

2-2-2 認識居住鄉鎮的古蹟或考古發掘,並欣賞地方民俗之美。

2-3-1 認識今昔台灣的重要人物與事件。

2-4-1 認識台灣歷史政治興革的發展過程。

2-4-4 了解今昔台灣、中國、亞洲、世界的互動關係。

2-4-5 比較人們因時代、處境、角色的不同,所作歷史解釋多元性。

2-4-6 了解並描述歷史演變的多重因果關係。

4-4-1 想像自己的價值觀方式在不同時間、會有什麼變化。

5-3-3 了解各種角色的特徵、變遷及角色間的互動關係。

9-2-2 比較不同文化背景者產是經驗、事物和表達的方式,並能欣賞文化的多樣性。

76 周興富等着,《教學原理》,台北心理出版社,民國 93 年 9 月,第 220 頁。

教學單元名稱:拓墾與

式。

1-4

4-5 10 題】

填寫,可採同學間的相互回饋,及教師課堂上訂正性的回饋,待完成學習單 後給于分數上的回饋。

(三)複習和檢查之前所學之教學內容

將新學習的內容和過去所學內容作聯結,舊經驗呈現鄭氏時期台灣行政 區域圖,以問問題的方式提取學生的先備知識;新知識呈現清領時期台灣行 政區域圖,顯示歷史的時序概念是延續或變遷的因素。再者,檢查之前小學 的學習知識,對於漢人的祖先來自中國大陸都知道,複習前一節的學習內容,

對於明鄭治台的拓墾與建置有所回憶,可採用說明性的前導組織,比較兩者 有何差異和共同性。

(四)陳述教學目標

簡單明瞭的告訴學生,教學目標:了解清領前期的拓墾與建置的情形,

並指出原住民受到漢人壓迫的事實。並期望學生能達到表列的 1-1 到 4-3 的 具體的行為表現。

(五)呈現新內容

以具體的教學目標來設計教材,並以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呈現教材,根據 具體的教學目標,講述六個教學內容重點,闡釋時輔以下列的教材補充和對 照:

(一)文獻資料:具體行為目標,內容文字的補充。

(二)插圖設計

1.表解:教學大綱表。

2.框架表:清領前期行政區域演變表。

3.線段表 :諸羅縣行政區域演變表。

4.地圖:移民路線圖、行政區域圖、石碑圖。

5.圖片:拓墾契約圖。

6. 繪圖:隘丁、隘寮、番社采風圖。

7. 照片:林俊秀墓園、金廣福公館。

(六)以訂正性的回饋來指引練習

以具體教學目標設計教材,在每一教學內容重點後,點名學生回答問題。教 師藉著問問題形成刺激指引練習,可監控學生的學習理解。利用文獻資料、

插圖設計給予正增強的刺激,等待學生回答,希望產生預期性的反應,達到教

學目標。對於答錯的學生,給予訂正性回饋、再暗示或重新再教導。

(七)以訂正性的回饋來獨立練習

善用工作單(評量學習單),全班分成六組,先個別完成有關行政區變遷的 學習單,再小組合作討論,師生一起共同訂正答案形成增強性的回饋。比賽後 前兩組可再加分,再一次增強性回饋。另外獨立練習作業,彩繪台灣的行政區 域圖。

(八)以訂正性的回饋來進行定時練習

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教師自行來命題評量,師生一起共同訂正答 案,教師並逐題講解。增強性的回饋用分數及蓋章表示。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師生的問答也是提高學習效能,落實教學目標的重要 方法。本教學活動的相關師生問答情形,如下所列示:教師提問後,學生練習 回答及教師回饋。

【教師問 1】:清領治台分成前期與後期,與清朝治台的態度有關。根據教師的 說明,你知道為什麼清政府治台前期的政策被動消極呢?

【學生答】:怕台灣再次成為反清復明的根據地

【補充與回饋】:或成為海外海盜的巢穴。基本上是以台灣現狀的安定為考量,

還有的規定例如:不准自由製造鐵器,以免當成武器,不准用土石築城牆,只 能用竹子,以防成為亂黨的堡壘等。

【教師問 2】:「渡台禁令」的內容,只准單身漢的人來台,這些人很多在當時成 為「羅漢腳」,是指無以為家四處流浪的遊民,和今日的「單身漢」有無不同?

【學生答】:不一樣,不是有些單身漢是叫單身貴族嗎?像新竹、內湖科學園區 的科技新貴,薪水很多,才不是流浪漢呢!

【補充與回饋】所以說當時的「羅漢腳」是有負面的意思,俗語說的好「三年 一小亂,五年一大亂」,清朝的民變很多,有很多參加的分子,是來自好勇鬥狠 的羅漢腳,對當時台灣社會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教師問 3】:禁令第 3 條的「粵地」,主要來自廣東的何處?為什麼此處來台的 移民(主要是客家人)最少?提示:課本圖 13-7

【學生答】:潮州府,是不是和海盜有關係呢!ㄚ!我想到了,這次學校要舉辦 的鄉土語言比賽,客語組就沒什麼人報名參加。

【補充與回饋】:第 3 條禁令和當初施琅在閩、粵海上征戰多年,認為惠州、潮 州是海盜活動最猖獗的地區之一,是海盜的故鄉,深怕台灣淪為海盜之鄉。但 同學要注意,並非所有的廣東人就是客家人,還是有地區的差別。而來自福建 的閩南地區就是我們講的「福佬人」。

【老師問 4】:禁令的成效好嗎?請注意補充表中「弛」(開放,解禁)、「禁」、

「廢」三個字。

【學生答】: 應該是…… 不好吧!不然為什麼最後會廢掉!期間又有開放,表 示清政府也認為完全禁止也不是辦法,反而偷渡客愈來愈多。

【補充與回饋】:所謂的「禁」,是合法的單身漢才能來台,造成了社會很多問 題,例如社會的治安等,開放時單身漢就可以接大陸的妻小父母來台團聚,較 符合人性。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同學提的,偷渡客為什麼會愈來愈多呢?政府的 執行力是不是也出了問題!

【教師問 5】:你知道明鄭治台與清領台收入版圖時,兩者的行政區域有沒有受 政權影響而調整,為什麼?

【學生答】:有,因為換成清朝統治了。

【補充與回饋】:應該說沒有,大致沿襲鄭氏治台時的建置,只求維持現狀安定 而已,是為了防台而治台的消極態度。

【教師問 6】:課本圖 13-8,可看出三縣的行政區域分布不均,哪一縣在三縣中 的行政區域面積最遼闊?十八世紀初的行政區域的變遷,只增加了一縣和廳的 增(改)設,試著說出行政界線,並能說出此時期行政區域建置的原因,是政 府主動調整的嗎?

【學生答】1.諸羅縣。2.以河川做為天然的縣界,大甲溪以北屬於淡水廳,大 甲溪至虎尾溪屬於彰化縣,虎尾溪到台灣縣屬於諸羅縣。(教師陳述未完整語句,

部分由學生來答)

3.應該不是,是被動態度。是台灣內部治安出現了問題,多些官兵可加強防守,

也方便清政府的管理。(教師陳述未完整語句, 部分由學生來答。)

【補充與回饋】1.清廷認為澎湖是全台門戶,原屬於台灣縣的澎湖巡檢司改為 澎湖廳。

2.諸羅縣後改名為嘉義縣,是因為乾隆皇帝嘉獎當地人民組織義軍起來對抗民 變-林爽文之役的義行,而賜的名。

3.所謂的被動,是清政府完全是以統治者的立場來考量,康熙 60 年(1721 年),

3.所謂的被動,是清政府完全是以統治者的立場來考量,康熙 60 年(1721 年),

在文檔中 第二節 目標模式的教學法 (頁 25-3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