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前文分析中,可以發現以孔子學院的在地布局所搭建出的多層 關係政治網絡,取決於「政府對政府」、「機構對機構」、「機構對 政府」及「機構對社會」等四組的關係網絡。特別在東南亞,北京藉 著孔子學院的推展與布局,具體展示了高度政治化的文化連結,並希 望藉此深化雙邊關係。而孔子學院本身更牽動跨國機構合作的內容

(如姊妹校、教學與文化資源的共享及人才培育等合作計畫)、機構 與當地政府的協力關係(如培養公部門中文人才與中國研究專家)。

更重要地是,藉著拉攏與活化北京與海外華人的關係網絡,強化中國 在合作國社會中的全方位影響力(請見表 3)。這四層互動關係彼此影 響,如果研究者只關注其中一項,將僅能獲得片面的訊息,從而無法 完整研判孔子學院在經營、執行關係政治中的角色與職能。

表3 東南亞各國主要孔子學院關係政治網絡比較

詹森(Lionel M. Jensen)曾以《製作儒家思想:中國傳統與普世文

明》(Manufacturing Confucianism: Chinese Traditions and Universal Civilization)一書從歷史文明的角度,指陳歐美國家原先所想定的「儒 家思想」(Confucianism/Ru)其實是傳教士所虛擬或發明出來的思想體 系,與中國原有的儒家思想差距甚遠。81他甚至認為,這種被西方所製 造出來的文明或思想,深入影響了近代中國知識份子對於社會文化、

民族復興的理念。本文認為,當今孔子學院的組織、運作方式與目 標,以及其所欲傳遞的宣傳內容與中國形象,同樣也是被製造生成。

孔子學院的發展計畫,係由中國政府與行政體系所支持的漢辦,協同 中國高教體系與大學院校所共同製造而成,目的在尋找文化走出去外 交、打造新型態官樣式的中國形象的戰略工具。「面向社會」的宗 旨,成為導引孔子學院持續運作的主要路向,而此一戰略工具的海外 布局與深耕,更進一步製造出各種不同的競合關係。這種被製造出來 的多層次、多面向的關係政治,特別在發展中國家(如東南亞、非 洲)尤其成功,因為各國國家發展的需要,再加上政權穩定的考量,

孔子學院在相關國家的運作早已超溢「孔子學院作為單純的語言與文 化教學機構」的定位,並且被視為是有助於將文化資源轉換成實際經 貿資源與政治支持的重要據點。

本文認為,此種關係政治將隨著中國試圖證明自己不再是「龐大 且窮困的共產國家」而繼續擴散且深化。值得注意地是,習近平在 2014 年對於孔子學院的各項談話與新論述,不斷強調「中共是中國優 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者」,並且以意識形態與中國相左的國家對於孔子 學院的開放與接受,說明了西方國家正開始反省、比較,甚至接受中 國的政治、經濟與發展路徑。82類似的言論間接強化了孔子學院的政治

Lionel M. Jensen, Manufacturing Confucianism: Chinese Traditions and Universal Civilization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 1-447.

儲百亮,〈《大公報》發展習近平講話推崇孔子文化〉,《紐約時報中文

性,一改過去中國政府將語言文化與政治脫勾的隱晦操作,隨著中國 政治自信(political assertiveness)的快速提升,孔子學院將發展出更直 白且具體的柔性戰略綱領。特別是由漢辦所啟動的「孔子新漢學計 畫」,除了將強化孔子學院在若干國家與區域中的成效,更將促成孔 子學院實質轉型,納入更多親中與友中的專業人士與知識社群,這是 否因此就會提升中國在全球知識社群中的形象與影響力,同時也將改 造透過孔子學院向外擴散的關係政治網絡?此點值得吾人再深入觀 察。

(收件:2014 年 4 月 6 日,修正:2014 年 7 月 10 日,採用:2014 年 7 月 14 日)

網》,2014 年 2 月 14 日,<http://cn.nytimes.com/china/20140214/c14confucius/

zh-hant/>。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