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由本次問卷調查結果,可以獲致如下幾點啟示。

一、抗戰的議題深具歷史教育的功能

抗戰是意涵豐富、層次多元的學習主題,給予高中生的啟發,不只在 反侵略戰爭這一層意義上,更可擴展至價值觀的建立。從學生的回答可以 發現,受訪學生展現了尊重個人的不同選擇;學生的價值觀也不只是贏得 勝利,追求和平更是重要的選項。儘管教科書中並無太多生動的細節來 展現戰爭中的生活圖像,但學生對於戰爭狀態下人的精神價值、人的生存 處境仍然十分關注。戰爭固然可畏,但戰爭裡仍有珍貴的人性,偉大的情 操,反而可以和人生的議題連結。高中歷史也許可以採用主題式的深入討 論,以滿足學生想要探究歷史事件種種面貌的動機。

二、歷史人物的評價指標趨於多元

從受訪學生對汪兆銘之評價可知,高中生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已不再以 善惡對立或道德批判的角度,而是趨向多元價值。的確,汪政權對淪陷區 人民的日常生活有其功能,對於其動機、目的,既無需過多道德批判,但 也無需過度美化或合理化其行為。教學時可以讓學生了解這些抉擇的來 龍去脈,讓學生自己評價、論辯;可以使用「通敵者」代替「漢奸」的稱 呼,通敵是確實可見的行為,至於他的動機、目的或功與過,則不必先予

定論。學生觀點的多樣化,可說是教科書版本開放的產物,在掙脫了部編 版單一觀點的束縛後,高中教師取得了更多的歷史解釋權,不必亦步亦趨 地追隨教科書的說法,可以更多元地提出自己或學者的最新研究。另一方 面,包括大眾媒體、網路和課外讀物等媒介,都可提供學生更具影響力和 話題性的觀點,教科書或歷史課堂已不再是學習歷史的唯一管道。

三、應強調抗日戰爭是人類反侵略戰爭的重要指標

從學生問卷可知,以民族主義的角度所塑造的歷史記憶,已不再成為 大多數學生會欣然接受的共同記憶。在標舉多元價值的時代,抗日勝利固 然是事實,但它也有複雜的因與果,勝利所帶來的巨大代價讓人重新思考 勝利的意義。若只強調對日抗戰獲勝,並不足以涵括這場戰爭對人類歷史 的意義,抗戰勝利,應是人類反侵略的戰爭終獲勝利。第二次世界大戰是 侵略與反侵略之戰,最後由反侵略的陣營獲勝。我們不應該將中國戰場孤 立於世界大戰之外,中國戰場的勝利,也正是世界反侵略戰爭中東亞戰場 的勝利。這場戰爭與臺灣亦是緊密相連,不因臺灣當時為日本殖民統治 而能置身事外。相反的,臺灣亦是這場戰爭中重要的環節,臺灣受殖民統 治無法自主,臺灣是日本人的軍伕、慰安婦、志願兵的來源,戰爭後期更 因為是日本殖民地而受盟軍轟炸,臺灣人在日本的殖民下是無法決定脫離 戰爭的命運。臺灣在這場戰爭中是日本的戰爭工具,直至反侵略戰爭勝利 後,臺灣才能脫離日本殖民的命運。事實上,臺灣與這場反侵略戰爭的關 連,除了被日本強行捲入戰爭外,還有李友邦所領導的臺灣義勇隊到中國 大陸投身於戰爭與日本作戰。臺灣學生對於這場改變臺灣命運的戰爭,應 該學習以「反侵略」的普世價值來反思。

四、兩岸教科書中的抗戰史內容不宜採用口號或教條式的論述

從學生的回答可知,描述中共抗戰時期作為的「一分抗日,二分應付 國民政府,七分發展實力」,的確是深入數個世代的學生心中;另一方

面,中國大陸也同樣在教科書中標榜中共在抗戰的角色與貢獻,甚至抨擊 國民政府消極抗日。對於兩岸在歷史論述的落差,應該要回歸史實,而不 是以總結式的口號來作為推論的證據。有關抗日戰爭的經過,中華民國 藏有豐富的檔案及資料可資說明,例如:國民政府陣亡將官人數(師長以 上)高達205人,共軍則有2人;動員10萬以上兵力的大會戰共有22次,中 共只參與2次;以及國軍參與大型戰鬥1,100餘次,以及小型戰鬥28,900餘次 等,皆可作為論述的依據。

近年來臺灣本土意識高漲,去中國化的呼聲時有所聞,加以外省第一 代凋零,以及影視中也少見以抗戰作為題材,使抗日戰爭與臺灣社會失去 連結,以致抗戰歷史也逐漸為我們所淡化。戰爭固然不值得歌詠,但在戰 爭中為保家衛國、延續中華文化而犧牲奉獻的高貴生命,還是應該予以感 念,至少應還它一個本來的面目。如果兩岸一味否認對方在抗戰中的角色 與貢獻,而不提出論證,學生在無可釐清的情況下,自然會接受中國是靠 美國兩顆原子彈結束戰局的說法,而忽略中國軍隊把日本一百餘萬大軍釘 在中國戰場上所發揮的牽制力量。31

最後,我們可以思考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歷史教育來傳遞恰當的、共同 的歷史知識,藉此在高中學生間建立一種典範的社會認同與價值觀。近20 年來,臺灣社會處於高度的認同焦慮狀態,如何透過共同的社會歷史記憶 的重塑,建立和諧、平等的社會,已是刻不容緩。其中,主導歷史教育走 向的高中歷史課綱的制定者和教科書的編者,可說是具有關鍵的影響力。

檢視臺灣高中生對於抗日戰爭議題的看法之後,筆者認為相關教育文化政 策的制定者,應體認到不同世代間的巨大差異,並容許多元的、甚或相互 矛盾的歷史記憶存在,期許能在國族認同與普世價值之中取得平衡。

31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臺北:東華書局,1987年),頁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