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臨的問題 臨的問題與因應策略 與因應策略 與因應策略 與因應策略

臨的問題 臨的問題與因應策略 與因應策略 與因應策略 與因應策略

近年來,隨著科技大幅進步,政治民主化、社會多元化 的發展,經濟、產業及人力結構的改變,激起教育改革的需 求,使得我國高職教育目前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衝擊與挑 戰,尤是私立高級職業學校,面臨了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驗。

(王櫻美,1996;江潭,2003;周嘉明,2001;蓋浙生,2002;)

一一

一一、、、、 臺北縣私立高級職業學校經營面臨的臺北縣私立高級職業學校經營面臨的臺北縣私立高級職業學校經營面臨的外在衝擊臺北縣私立高級職業學校經營面臨的外在衝擊外在衝擊外在衝擊

(一一一一))))私立學校法私立學校法私立學校法私立學校法與其他法令與其他法令與其他法令與其他法令對對對對私立學校的私立學校的私立學校的限私立學校的限限限制制

1. 法令體制之影響:「私立學校法」至 93 年共修改七次,

增加為 81 條,但政府對私校過多干涉。「公共性」多 於「自主性」,「監督」重於「管轄」。私校法之規範內 容,重防弊非興利,在經營上缺乏彈性及自主。

2. 設校數量的限制:私立學校法對私立學校經營如籌 設、人事、招生、設科、課程、收費畢業資格、設備 規模等諸多限制,均需比照公立學校辦理,往往讓私 立學校綁手綁腳。

3. 興學組織型態限制:私立學校於核准設立後應登記財 團法人政府對私立學校照顧不多,但又怕學校有弊

端,所以私校法對學校董事會、招生、停辦等,多所 限制,但只要無人檢舉主管機關也無能為力,所以私 校要提升教學品質,非常困難。未來若允許廣招海外 學生,為提高競爭力,勢必要對私立學校鬆綁,其更

具吸引力。

(二二二二))))政府政府政府政府政策重公立輕私立政策重公立輕私立政策重公立輕私立政策重公立輕私立學校學校學校學校

蓋浙生(2002)認為,綜觀我國現行法令與私校政策上,

對私立學校經營與發展,管理多於監督、規範多於鼓勵,缺 乏市場競爭淘汰機制。

1. 發展深受政策影響:私立學校收費與教育成本有落 差,此乃公共政策影響私立學校發展的重要因素。

2. 教育資源分配不公:長期間政府對於建設教育資源分 配不公平、不合理,重都市、輕鄉下,重公立學校輕 忽私立學校,所造成的建設、教育弊端,已倍受質疑 批評。

3. 教育政策之影響:儘管私立學校面臨招不到學生的窘 境,政府仍然修訂「高級中學法」允許縣市廣設高中,

增加就學機會,相對地,亦分散就學人口。

4. 學費政策之影響:無論公私立學校,政府均採管制型 政策,訂定統一的收費標準,私立學校只能依賴學雜 費維持學校運作,在教育成本偏低下,私立學校只有

降低經營的品質。

5. 獎助制度之影響:政府對私立學校獎助的經費,標準 過於嚴謹、不夠客觀,且條件內容過於繁瑣。

公私立高中職學雜費差距過大、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政 府廣設公立高中諸多問題,造成私立高中職招生嚴重不足,

使得學校間惡性競爭,嚴重影響教育品質。

為提升私立學校競爭力,其實 1996 年教改會曾提出三 原則希望公私立學校競爭機制立足點公平:

1. 在開放私校設立前提下,私校的學費不予管制,但政 府應獎勵學校廣泛提供獎學金、助學金、就學貸款等 各種就學補助設施。

2. 各級教育行政機構應設「私立學校審議委員會」,負責 私校之監督及評鑑等工作。

3. 對私立學校之獎勵補助不宜指定用途。

((

((三三三三))))產業結構改變產業結構改變產業結構改變產業結構改變,,,,職業學校漸失招生優勢職業學校漸失招生優勢職業學校漸失招生優勢職業學校漸失招生優勢

社會環境與產業結構的變遷,臺北縣私立高級職業學校 失去競爭力。

1. 高職地位下降,私立學校難以吸引學生優先選擇。

在創設新科別時,應ㄧ併檢討舊有科別是否有存續 條件,亦或應考慮裁併,以免阻礙學校發展。此外 尚需隨環境變遷,仔細規劃未來發展方向,並對現

階段發展瓶頸進行檢視,就如人事老化人才斷層及 學生來源減少等內外因素,均應及早研究討論規 劃,以免影響學校競爭力。

2. 私立高中職轉型問題:2006 年我國私立高中增加 28 所,臺北縣私立高級職業學校減少 32 所,這種轉型 造成下列問題:實習廠房閒置、教師面臨調整工作 的壓力、學校教育目標重新調整、新增科目額外增 加人事經費。

3. 教育課程內涵與產業需求嚴重落差:現階段高職教 育所培育出來的學生,與產業需求間有嚴重落差,

致使高職畢業生所具備的職業知識和技能水準,無 法勝任直接就業之職場需要。

4. 高職學制缺乏彈性,並分流過早。

私立學校多由地方鄉紳、宗教團體或企業財團出資辦理,

董事會把學校視為自家事業,未能依私立學校法發揮職權。

二二

二二、、、臺北縣私立高級職業學校經營面臨的、臺北縣私立高級職業學校經營面臨的臺北縣私立高級職業學校經營面臨的臺北縣私立高級職業學校經營面臨的內在因素內在因素內在因素 內在因素 (一一一一) 董事會的不當介入董事會的不當介入 董事會的不當介入董事會的不當介入

許多董事未用心於經營學校,而由少數人職掌權力,屬 校長的行政權如人事權、財政權,皆被董事會不當介入,學 校難有發展,難以因應時代的變遷。

(二二二二) 財務財務管理失衡財務財務管理失衡管理失衡管理失衡

私立學校有一千人以上,財務運作就能自如,臺北縣臺 北縣私立高級職業學校動輒三、五千人,學費每學期商科 25,000 元,工科 30,000 元,兩千人計算就有一億元可運用,

私校要提升教學品質是有餘裕的,但除非是自願去做;否則 僅應付一般教學,每年營餘不在少數,端看董事會如何辦教 育。

1. 財務困境:私立學校財務須自給自足,近年經濟不景氣,

陸續爆發財務不善面臨危機的私校案例。私立學校本身 發生財務經營問題,在教育主管機關的限制下經營愈形 困難。

2. 只仰仗學雜費單一財源,未另闢財源:我國私立高級職 業學校,收入以學費為主,未另闢財源,難以辦理精緻 教育。就算有結餘意未用來建設,學校不見新氣象。

(三三三三) 招生招生人招生招生人人人數不足或過當數不足或過當數不足或過當數不足或過當

科系招生不足,私立學校收入減少,經營更加困難。

1. 學生素質降低,高職教育的品質、形象愈形惡化。

2. 招生不足之困境:其原因在於學齡人口數遞減,高中職 招生容量過剩;加入 WTO 的教育市場競爭,未來怕有採認 大陸學歷的衝擊。

根據江惠真(2006)整理之九十四學年度全國公私立高 中職學生人數表可知,公立高中職學校學生總人數佔全國高

中職學生人數之 52.54%,私立高中職占全國高中職學生人 數之 47.46%,足見私立高中職學校在我國高中職扮演重要 角色,私立高中職學校學生頗多,其中尤其是臺北縣私立高 級職業學校學生人數特別多,臺北縣私立高級職業學校學生 人數為公立高職學生人數之 1.58 倍,且占全國公私立高中 職人數之 26.98%(江惠真,2006)。

臺北縣私立高級職業學校,近年日間部皆招生良好,政 府對科別放寬不少,如申請的科別與市場有出入,教育部中 部辦公室在總量管制下,也會適度同意其增班調科,給學校 調控的空間。

反倒是政府不斷推動的綜合高中,不受臺北縣私立高級 職業學校青睞,因為臺北市縣交通便利,公立高中頗多,加 上貴族式私立高中為數不少,所以臺北縣私立高級職業學校 多維持現狀。

(四) 規模問題規模問題 規模問題規模問題

臺北縣私立高級職業學校校地皆不大,但規模都很大,

如果界定:1000 人以下是小型學校,1001 人以上 4000 人已 下是中型學校,4001 人以上是大型學校。臺北縣私立高級 職業學校有一所小型學校,三所中型學校,七所大型學校,

其中有兩所還超過 5000 人。各校在規模上可能出現的問題 則有以下兩種:

1. 學校規模過於龐大:私立學校校地狹窄,學校人數

眾多,環境壓力大學習效果欠佳。

2. 學校規模過小:政府有鑑於過小的學校不好經營,

特別成立「經營困難私立高中職學校輔導小組」分組至全省 學生人數在 600 人以下的 22 所私立高中職學校訪視,希望 協助其突破困境。劉明龍(2004)研究發現,檢討改善校務 運作的程序和執行能力,才能找出困境提升學校經營效能。

九十五學年度各校規模,請參見表 2-4:

表 2-4 臺北縣私立高級職業學校臺北縣私立高級職業學校臺北縣私立高級職業學校95臺北縣私立高級職業學校959595學年度各校人數表學年度各校人數表學年度各校人數表學年度各校人數表

校別 日間部 進修學校 總人數

A校 905 285 1190

B校 1823 89 1912

C校 4419 1013 5432

D校 1616 556 2172

E校 4526 957 5483

F校 2915 1612 4527

G校 255 (未開辦) 255

H校 2673 720 3393

I校 2099 1049 3148

J校 2742 1788 4530

K校 3080 824 3904

總計總計總計

總計 27053 8893 35946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製表:研究者自行整理

各校日夜間部及進修部總學生數年度變化圖

為提升私立學校競爭力,1996 年教改會曾提出三原則,

希望公私立學校競爭機制立足點公平:

一、在開放私校設立前提下,私校的學費不予管制,但政 府應獎勵學校廣泛提供獎學金、助學金、就學貸款等各種就 學補助設施。

二、各級教育行政機構應設「私立學校審議委員會」,負 責私校之監督及評鑑等工作。

三、對私立學校之獎勵補助不宜指定用途。

由此可知,公私立學校要在立足點相同處才能公平競爭。

由此可知,公私立學校要在立足點相同處才能公平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