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自我認同發展理論 一、 理論基礎

Erikson (1968)以衝突(conflict)的觀點看待人類的發展歷程,並且將人生全 程分為八個主要的發展階段,個體在每一個發展階段中,都會面臨不同的挑戰。

他認為當個體面臨發展階段的危機之後,有能力整合自己所感受到的內在與外在 衝突,並且產生一種認為自己能夠「做得更好」的能力,同時為自己做出好的判 斷,就能逐步發展出健全的人格。Erikson 指出,隨著不同的發展階段,個體必須 培養自己具備下列的主要能力:對他人的基本信任感(trust)、個人的自主性

(autonomy)、向外探索的主動性(initiative)、學習新事物的上進心(industry)、

整合的自我認同(identity)、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intimacy)、撫育與關懷他人的 能力(generativity),以及最終擁有身心安適的整體感受(integrity)。

Erikson 認為發展階段之間,具有連續性和相互依存的影響力,而青少年階段 一向被視為由兒童期邁入成年期的轉換時期,因此這個時期的自我認同發展任 務,就成為邁向成熟成人的重要基礎。Erikson (1980)認為「自我認同」是生物性 特徵、個體心理需求,以及文化環境三者交互作用下的產物,同時包含了個體有 意識的認知層面和無意識的持續整合歷程。自我認同,也是一種新的個人認定

(identification),它除了包含青少年前期已經形成的自我認識

(self-understanding),也會在年輕人不斷思考自己的個人定位,努力整合內、外 在的衝突之後,產生具有同一性(sameness)與連續性(self-continuity)的內在結 構(configuration)。

正在經歷自我認同發展的青少年,會急切的對自我產生一連串的疑問,他們 會渴望知道自己是怎麼樣的人、質疑現在的生活是否是自己想要的,也會開始認 真思考自己未來的生活樣貌以及希望從事的職業。這些種種,都顯示出青少年正 逐漸跨出家庭與學校之外,開始正視自己所扮演的社會角色(social roles),並試

圖找出忠於自我,但同時又為社會所接受的個人表現方式。若是能夠順利渡過自 我認同發展的危機,青少年會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更有定見,同時也能提升個人的 自尊(self-esteem)以及心理社會幸福感(psychosocial well-being)。反之,陷入極 端認同混淆(diffusion)的青少年,將難以適當的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作息、難以投 入工作,甚至影響後續發展階段中親密關係的建立(Erikson, 1956)。

二、 自我認同發展理論的多元觀點

Erikson 從一開始就指出,唯有從多個角度去瞭解個體的自我認同發展,才能 真正掌握「自我認同」的全貌。同時,Erikson (1956, 1980)也表示,雖然他對自我 認同的說明,可能過於不明確和口語化,但也唯有如此,才能保有自我認同內涵 的豐富性。Erikson 對自我認同的觀察為自我認同理論的後續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思 辯基礎,而他對自我認同抱持的開放性角度,也讓後續的研究者能夠從中擷取不 同的面向進行闡述與實徵研究。Kroger (2007)指出,當代自我認同的研究主要可以 區分為五個取向:歷史觀點(historical point of view)、社會文化觀點(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結構性階段模式(structural stage models)、敘事分析(narrative analysis),以及心理社會模式(psychosocial models)。

根據Kroger (2007)的歸納,歷史觀點取向的研究者認為,瞭解歷史情境的演 變,以及理解不同時代的相對性,是探討自我認同發展的重點。而社會文化觀點 取向的研究者,則將自我認同納入社會學的討論範疇之中,把自我認同等同於社 會文化的產物,因此不認為有探討個人內在心理歷程(intrapsychic)的必要性。

例如:Rattansi 和 Phoenix(1997)即指出,後現代社會個體的自我認同,可能是 片段的和不連續的文化產物;而Côté (1997)則把個人的自我認同視為個人的資 源,提出自我認同資源(identity capital model)的架構,主要強調個人可取用資源 的多寡,將決定其在後現代社會中的適應情形。

歷史觀點和社會文化觀點取向的研究者主張,自我認同必須更緊密的與社會 文化情境共同探討。而結構性階段模式、敘事分析和心理社會模式三個研究取向,

則依循傳統心理學家所提出的理論,例如:Piget 與 Erikson,探討自我認同的內涵

與結構,以及此內在結構與自我發展的關係。結構性階段模式的研究者,例如:

Loevinger 和 Kagan,認為自我認同具有固定的內在結構與發展進程。而個人對生 活經驗的解釋以及意義的給定,會改變內在自我認同結構的方式:當舊有的自我 認同基模(schema)無法納入新的經驗時,內在結構會透過調適(accommodation)

的方式而有所改變(Kroger, 2007)。

敘事分析取向重視個人回憶敘述與自我認同發展的關係,例如:McAdams 和 Singer,以分析個人從過去經驗中所形成的自我回憶內容為研究方法,探討自我認 同形成的歷程與外在社會對個體作用之間的關聯性。而心理社會模式的研究者(例 如:Berzonsky, 1990;Marcia, 1966;Waterman, 1982),則承襲Erikson 的發展觀點,

進行後續加深、加廣的研究,例如:Marcia 所提出的自我認同狀態架構、Berzonsky 探討不同自我認同狀態下的認同風格(identity style)等,也為自我認同發展的研 究領域累積了可觀的實徵研究結果。由於本研究將採取敘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及 自我認同狀態架構探討個人的自我認同發展,因此後續會有更詳細的介紹,在此 僅簡要說明。

三、 小結

Erikson 為後續致力於探討自我認同發展的研究者,提供了良好的討論基礎;

而自我認同發展的多元觀點,更顯示此議題仍然為當代研究者所重視。雖然近來 採取社會文化觀點的Rattansi 和 Phoenix (1997)認為,現代社會中個體的自我認同 並非穩定一致的內在結構,所以傳統Erikson 觀點取向的研究,難以掌握個人在快 速變動的現代社會中的發展脈絡。然而,從前述的討論中不難發現,不論是Erikson 最初的自我認同危機理論、結構性的階段模式,或是在1980 年之後再次興起的敘 事分析研究法,同樣都重視個人從外在環境中所汲取的經驗意義。

正如同前一節Arnett 的觀察,工業化社會的變遷對年輕人的發展的確有所影 響,但這樣的影響,卻使得成年初顯期年輕人有更多的機會進行自我認同的探索。

Berzonsky (2005)即認為,形成穩定與一致性的內在自我認同,才能讓年輕人能夠

同層次的發展,但仍舊會保持它的整體性,並使得成熟的個體在充滿多樣性選擇 的社會之中有所憑藉(Phinney, 2005)。本研究同樣認為,當代年輕人必須面對比 過去更複雜的外在環境,建立個人的自我認同更是進入成年期以前的重要任務,

才不至於在快速變動的社會中迷失方向。

貳、自我認同狀態與相關研究 一、 自我認同狀態的意涵

為了進一步將Erikson 所提出的理論具體化,Marcia (1966)提出自我認同狀態 架構,主要根據個體是否經歷過「探索」(exploration)和「承諾」(commitment)

這兩個歷程,將個人現階段的自我認同發展分為以下四種狀態:「認同達成」、「認 同尋求」、「認同早閉」、「認同混淆」。認同達成狀態指的是個體經過思考與探索之 後,為自己在生活中的眾多選擇中做出決定,例如:從實習經驗中確立自己想要 從事的職業。處於認同尋求狀態的個體,則正在經歷做決定與選擇的過程,但是 還沒有獲得明確的結果,Marcia (1987)也認為認同尋求狀態是個體在邁向認同達成 狀態之前的必經歷程。處在認同早閉狀態的個體,沒有經歷過主動探索思考或者 危機的歷程,但是已經接受重要他人幫他們做好的決定,或者接受既有的信念與 價值觀,例如:未經思索就同意父母所安排的生活方式。認同混淆是發展性最低 的自我認同狀態,指的則是個體幾乎很少關心與思考和個人自我認同相關的議 題,也沒有形成特定承諾的狀態,因而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或生活安排有很高 的傾向是一無所知。

雖然Marcia 將自我認同分為四種狀態,但是他同樣認為自我認同是內在的整 合性結構。Marcia (1980)指出,自我認同是個人依據過去的經驗、能力、信念或內 在驅力(drives)建構而成的內在組織,自我認同的結構,會隨著時間而增減其內 容物,或是整個轉移;亦即,個人當下的自我認同狀態,並不是自我認同發展的 終點。自我認同狀態的發展模式,可能有許多不同的路徑,例如:從原先的認同 混淆,轉變成認同尋求;從認同早閉轉變成認同尋求,但大致上而言,自我認同

的發展會隨著時間逐漸往比較成熟的狀態邁進(Waterman, 1982)。Marcia (1987) 以及Stephen、Fraser 和 Marcia(1992)進一步提出「認同尋求-認同達成-認同 尋求-認同達成」的循環模式(moratorium-achievement cycles, Mama cycles),來 說明個體在青少年晚期所形成的認同達成狀態,只是一個初步的正向結果。而這 個初步的自我認同結構,促使個體能以開放的態度面對將來的新經驗,得到新的 自我探索以及探索之後的承諾,成為良性的成長循環。整體而言,Marcia 認為個 人的自我認同狀態是內在結構,但同時也涵蓋了改變的歷程。

二、 自我認同狀態之相關研究

在Marcia 提出自我認同狀態架構之後,已經有超過 300 篇以此架構為基礎的 實徵研究(Berzonsky & Adams, 1999),Kroger (2000)指出,相關的研究內容大致 涵蓋:(1)探討個體在不同層面(domain)的發展情形;(2)個體自我認同狀態的發 展進程(course);(3)自我認同狀態發展與生活情境(context)之間的關聯性;(4) 針對自我認同狀態與個體的認知與人格發展相關的因素進行探討。

Marcia (1966)最初以半結構式訪談的方式,探討年輕人在職業(occupation)、

宗教(religion)和政治(politics)領域的自我認同狀態發展情形;而後續研究者 也將探討面向延伸至性別議題與性別角色的決定,例如:Josselson (1973)(引自 Kroger, 2000)。Grotevant 和 Adams(1984)、Bennion 和 Adams(1986)則認為,

宗教(religion)和政治(politics)領域的自我認同狀態發展情形;而後續研究者 也將探討面向延伸至性別議題與性別角色的決定,例如:Josselson (1973)(引自 Kroger, 2000)。Grotevant 和 Adams(1984)、Bennion 和 Adams(1986)則認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