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自我認同狀態、自我定義記憶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自我認同狀態、自我定義記憶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探討"

Copied!
18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指導教授:程景琳博士.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自我認同狀態、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自我認同狀態、自我定義記憶 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探討. 研究生: 研究生:廖小雯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七 民國九十八年七月.

(2)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自我認同狀態、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自我認同狀態、自我定義記憶 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探討.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自我認同狀態與心理幸福感之間的關 係,同時結合自我認同狀態取向以及敘事的分析取向進一步探討成年初顯期年輕人從過 去重要經驗中所形成的自我定義記憶與其自我認同狀態、心理幸福感之間的關係。本研 究之研究對象為 114 位成年初顯期階段年輕人,其中男性 14 位,女性 100 位,平均年齡 為 20.6 歲。本研究的研究工具包含「自我認同狀態量表」、 「心理幸福感量表」和「自我 定義記憶問卷」 。其中「自我定義記憶問卷」之內容分析向度為「意義賦予評分」以及「解 釋歷程評分」。本研究有以下四點主要的發現:. 一、成年初顯期年輕人自我認同狀態與心理幸福感有顯著的相關。 1.. 認同達成狀態與整體心理幸福感以及「自主性」 、 「環境掌控」 、 「個人成長」 、 「正向人際關係」、「生活目的」和「自我接納」六個心理幸福感向度有顯 著的正相關。. 2.. 認同尋求狀態與整體心理幸福感以及「自主性」 、 「環境掌控」 、 「生活目的」 和「自我接納」四個心理幸福感向度有顯著的負相關。. 3.. 認同混淆狀態與整體心理幸福感以及「自主性」 、 「環境掌控」 、 「個人成長」 、 「正向人際關係」、「生活目的」和「自我接納」六個心理幸福感向度有顯 著的負相關。. 4.. 認同早閉狀態與整體心理幸福感以及「個人成長」向度的心理幸福感有顯 著的負相關。. -1-.

(3) 二、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自我認同狀態與自我定義記憶中的解釋歷程有顯著的相 關。 1..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認同達成狀態與自我定義記憶中的「負向化歷程」有 顯著的負相關,且認同達成狀態與自我定義記憶中的「積極化歷程」有顯 著的正相關。. 2..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認同混淆狀態與自我定義記憶中的「負向化歷程」有 顯著的正相關。. 三、成年初顯期年輕人自我定義記憶中的解釋歷程與心理幸福感有顯著的相關。 1..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自我定義記憶中的「負向化歷程」與整體心理幸福感, 以及「自主性」、「個人成長」 、「正向人際關係」 、「生活目的」和「自我接 納」五個心理幸福感向度有顯著的負相關。. 2..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自我定義記憶中的「積極化歷程」與整體心理幸福感, 以及「自主性」 、 「環境掌控、」 「個人成長」 、 「正向人際關係」 、 「生活目的」 和「自我接納」六個心理幸福感向度有顯著的正相關。. 四、成年初顯期年輕人自我定義記憶中的解釋歷程對自我認同狀態與心理幸福感之 間關係有中介效果。 1..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自我定義記憶中的「負向化歷程」分別對認同達成狀態 與心理幸福感、認同混淆狀態與心理幸福感之間關係有中介效果。. 2..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自我定義記憶中的「積極化歷程」對認同達成狀態與心 理幸福感之間關係有中介效果。. 關鍵詞: 關鍵詞:成年初顯期 自我認同狀態 自我定義記憶 意義賦予 解釋歷程 心理幸福感. -2-.

(4) Identity Status, Self-Defining Memory,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Emerging Adulthood Hsiao-Wen Liao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emerging adults’ identity statuses, self-defining memorie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e Extended Objective Measure of Ego Identity Status, the Self-Defining Memory Questionnaire, and the Scales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were administered to 114 emerging adults (14 males and 100 females). The Self-Defining Memory Questionnaire was to collect a turning-point narrative, which was coded for the sophistication of meaning-making, redemption sequences, and the contamination sequence to assess the emerging adults’ interpretation of past events. Four major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First, the scores of the identity achievement statu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ll six subscales and the composite meas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e scores of the identity diffusion status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ll six subscales and the composite meas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e scores of the identity moratorium status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four of the six subscales (autonomy, environmental mastery, purpose of life, and self-acceptance) and the composite meas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e scores of the identity foreclosure status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ubscale of purpose of life and the composite meas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econd, the scores of the identity achievement statu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edemption sequences of the turning-point narratives,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ntamination sequence. The scores of the identity diffusion statu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ntamination sequence of the turning-point narratives. Third, redemption sequences of the turning-point narrative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ll six subscales and the composite meas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e contamination sequence of the turning-point narrative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five of the six subscales (autonomy, purpose of life,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others, purpose of life, and self-acceptance) and the composite meas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Finally, the redemption and the contamination sequences of the turning-point narratives respectively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chievement status and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e contamination of the turning-point narratives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diffusion status and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Research limitations and possible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we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study. Key Words: emerging adulthood, identity status, self-defining memory, meaning-making, redemption sequences, contamination sequenc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3-.

(5)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名詞釋義………………………………………………………………6.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成年初顯期與相關研究………………………………………………9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自我認同發展理論與相關研究………………………………………16 自我定義記憶與相關研究……………………………………………29 目前研究………………………………………………………………39 研究問題與假設………………………………………………………4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8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48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研究參與者……………………………………………………………49 研究工具………………………………………………………………51 實施程序………………………………………………………………68 資料處理………………………………………………………………68. 第四章 結果…………………………………………………………70 結果 第一節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自我認同狀態、心理幸福感與自我定義記憶之描 述統計………………………………………………………………71 第二節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自我認同狀態、心理幸福感與自我定義記憶之相 關分析………………………………………………………………78 第三節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自我定義記憶對自我認同狀態與心理幸福感之中介 效果分析……………………………………………………………87 第四節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自我定義記憶對自我認同狀態與心理幸福感之調節 效果分析……………………………………………………………93. 第五章 討論…………………………………………………………97 討論 第一節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在自我認同狀態、自我定義記憶與心理幸福感的表 現情形………………………………………………………………97 第二節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自我認同狀態與心理幸福感的相關情形探討…100 第三節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自我認同狀態、自我定義記憶與心理幸福感之間 的相關情形探討……………………………………………………103 第四節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自我定義記憶對其自我認同狀態與心理幸福感關係 之作用探討…………………………………………………………11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13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13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貢獻………………………………………………………116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117. 參考文獻…………………………………………………………………………121 -4-.

(6) 附錄………………………………………………………………………………133 ……………………………………………………………………………… 附錄一 「自我認同狀態量表」原作者使用同意函………………………133 附錄二 「自我認同狀態量表」原修訂者使用同意函……………………134 附錄三 附錄四 附錄五 附錄六. 「自我認同狀態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表………………………135 「自我認同狀態量表」正式量表內容……………………………137 「心理幸福感量表」使用同意函…………………………………144 「心理幸福感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145. 附錄七 附錄八 附錄九 附錄十. 「心理幸福感量表」正式量表內容………………………………148 「自我定義記憶」問卷……………………………………………152 「意義賦予評分系統」原作者使用同意函………………………154 「意義賦予評分系統」……………………………………………155. 附錄十一 「解釋歷程評分準則」原作者使用同意函……………………162 附錄十二 「解釋歷程評分準則」…………………………………………163 附錄十三 共同評分者同意度計算公式……………………………………171 附錄十四 招募研究參與者宣傳單…………………………………………172 附錄十五 中介效果模式圖…………………………………………………173. -5-.

(7) 表目錄 表 3-1 表 3-2 表 3-3 表 3-4. 正式樣本人數分配表………………………………………………………50 「自我認同狀態量表」各分量表信度……………………………………54 「自我認同狀態量表」之因素分析結果摘要……………………………54 自我認同狀態各分量表之相關矩陣………………………………………55. 表 3-5 表 3-6 表 3-7 表 3-8. 「心理幸福感」正式量表內容題號………………………………………59 「心理幸福感量表」信效度研究樣本之學校、年級、性別分佈概況…60 「心理幸福感量表」各分量表信度………………………………………60 「心理幸福感量表」各量表之間的相關矩陣……………………………61. 表 3-9 表 4-1 表 4-2. 「心理幸福感量表」整體模式適配度摘要表……………………………61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在自我認同狀態量表得分之描述統計………………71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在心理幸福感量表之描述統計………………………73. 表 4-3 表 4-4.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自我定義記憶問卷之描述統計………………………73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自我定義記憶問卷各分析向度之次數分配…………74. 表 4-5 表 4-6 表 4-7 表 4-8. 轉折時刻自我定義記憶評分實例…………………………………………75 自我認同狀態和心理幸福感的相關矩陣…………………………………78 自我認同狀態和自我定義記憶的相關矩陣………………………………82 自我定義記憶和心理幸福感的相關矩陣…………………………………85. 表 4-9 自我定義記憶的意義賦予、負向化歷程與積極化歷程之相關矩陣……86 表 4-10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意義賦予」對自我認同狀態與心理幸福感間之中介效 果摘要表……………………………………………………………………88 表 4-11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負向化歷程」對自我認同狀態與心理幸福感間的中介 效果摘要表…………………………………………………………………89 表 4-12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積極化歷程」對自我認同狀態與心理幸福感間的中介 效果摘要表…………………………………………………………………91 表 4-13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意義賦予」對自我認同狀態與心理幸福感的調節效果 摘要表………………………………………………………………………94 表 4-14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負向化歷程」對自我認同狀態與心理幸福感的調節效 果摘要表……………………………………………………………………95 表 4-15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積極化歷程」對自我認同狀態與心理幸福感的調節效 果摘要表……………………………………………………………………96. -6-.

(8) 圖目錄 圖 3-1. 研究架構……………………………………………………………………48. 圖 3-2. 「心理幸福感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建構圖…………………………62. -7-.

(9) 第一章 緒論 本章旨在說明研究的源起以及本研究所欲探討的問題與研究假設,同時界定研 究中的重要名詞。全章共分為兩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名詞釋 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隨著認知能力的提升,青少年開始展現對自我(self)的好奇與進一步的探索。 Erikson (1968)從臨床經驗發現,在青少年自我發展的過程中,一種新的自我認定 形式(identification)-亦即自我認同(ego identity)-會逐漸形成,尤其在 18~21 歲的青少年後期,明顯的出現了尋求自我認同的階段發展特性。年輕人會開始思 考:「我是誰?」、「我該往哪裡去?」等問題。根據 Erikson 的觀察,年輕人如果 能順利度過這個充滿挑戰的自我認同危機,將「自我」成功地整合成具有連貫性 與一致性的整體,就能感受到「心理-社會」的安適性(psychosocial well-being), 也會對個人的未來發展有所定見,進而在社會中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利基 (niche) ,並且為健康的人格發展打好基礎。如果無法成功地渡過這個發展危機, 則可能會陷入認同混淆(diffusion) ,而出現適應不良的情形。上述 Erikson 的自我 認同危機(identity crisis)理論,引發了後續一連串針對年輕人自我認同發展的相 關研究。 一、. 自我認同狀態研究取向的發展 在 Erikson 提出自我認同危機理論後,引發許多研究者的研究興趣,其中,又. 以 Marcia(1966)所提出的自我認同狀態取向,最受矚目。Marcia 按照「危機」 (crisis) 或探索出現的有無,以及「承諾」 (commitment)出現的有無,更具體地將個體的 自我認同發展程度,區分為四種類型:認同達成(identity achievement)、認同尋 求(identity moratorium)、認同早閉(identity foreclosure)及認同混淆(identity diffusion)等四個面向。而後更有研究者依照 Marcia 的架構,發展出自我認同狀 態的自陳量表,使得後續研究者能進行大規模的研究調查(例如:Adams, Shea, & 1.

(10) Fitch, 1979;Bennion & Adams,1986;Grotevant & Adams, 1983,引自 Adams, 1998) 。 自此之後,自我認同發展對個體適應上的重要性,透過自我認同狀態取向的 實徵研究,得到確認。相關的研究結果包含:(1)青少年的自我認同發展會隨著時 間而逐漸成熟,認同混淆者逐漸減少(Adams & Fitch, 1982;Meeus, Iedema, Helsen, & Vollebergh, 1999;Waterman, 1982),而自我認同對個體的影響性也隨著年齡增 長而更加明確(Meeus, 2003);(2)大學階段的職業自我認同發展有明顯進步,同 時自我認同狀態也與個體的生涯發展有顯著關聯(汪佳佩,2006;楊智馨,1997; Waterman, 1982);(2)處於認同達成狀態者有良好的適應性特徵(adaptive features),例如:自律(self-control)、整體幸福感較佳,而處於認同混淆狀態者 則適應不良(Jordyn & Byrd, 2003;Meeus et al., 1999;Meeus, 2003;Waterman, 1982);(3) 自我認同狀態也與家庭互動有所關聯,例如:認同早閉狀態的年輕人 與父母的關係最好(黃慧雯,2001;Waterman, 1982)、認同混淆狀態的年輕人與 父母的關係較差(Kroger, 2000);(4)在性別的發展差異部分,國外的研究發現, 男性和女性在自我認同狀態發展的進程上大致相同,但是兩性在認同尋求狀態和 認同早閉狀態的適應表現上,卻有所不同(Waterman, 1982);而目前國內的研究 則尚未有一致的定論(汪佳佩,2006;楊智馨,1997)。 上述研究結果顯示,Marcia 所提出的自我認同狀態架構,是一個廣泛獲得關 注的研究取向。許多後續研究者,更以此研究取向為基礎,細部的探討自我認同 狀態下,個體不同面向的表現與發展,例如:Berzonsky (1989)提出自我認同風格 的模式(the identity style model)、Grotevant (1987)強調個人探索的能力,以及 Waterman (1990)重視個體的自我展現(personal expressiveness)(引自 Schwartz, 2001)。 然而,Waterman (2007)指出,雖然理論上而言,自我認同發展的成熟能促進 個體的幸福感,但卻少有研究直接探討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因此有進行實徵研究 的必要性,以更清楚個體的自我認同與廣泛的正向心理功能之間的關係。目前國 內對自我認同狀態的研究,多是就自我認同狀態與生涯相關議題之間的關係進行 2.

(11) 探討(例如:汪佳佩,2006;楊智馨,1997;劉姿君,1993) ,同樣也較缺少探討 自我認同與廣泛的正向心理功能之間關係的實徵研究。因此,本研究的首要研究 目的,即在探討個體自我認同狀態與心理幸福感之間的關係。 二、. 現代社會對年輕人自我認同發展的影響 有別於過去 Freud 的心理動力取向,Erikson (1968)對自我認同發展的看法,. 特別強調外在社會與個體內在之間的交互影響,也認為在不同的社會文化之下, 年輕人所擁有的探索機會,以及被允許進行延宕探索(moratoria)的時間長短, 會有所差異。相較於過去,現代社會似乎提供更多的時間與空間,讓年輕人有更 多探索自我的機會。Arnett 於 2000 年所提出的成年初顯期(emerging adulthood) 現象即指出,由於現代社會的變遷,使得許多年輕人延緩進入成人期,同時也表 現出不同於過去年輕人的發展特徵,例如:對自我更加重視、願意花更多的時間 進行探索確立個人的自我認同,連帶的也使得自我發展的波動性變得更大。而這 樣的情形,在已開發的工業化國家會更加的突顯。 台灣學者張春興(1999)也指出,現代年輕人的生理發展成熟,心理與社會 發展卻相對延後。而現代社會的多元發展,接受教育與工作選擇的機會相對增加, 使得處在青年期後期(late adolescence)的年輕人在自我認同發展上,產生了更多有 別於過去自我探索時的困惑。程景琳、廖小雯和林書萱(2009)的初步調查研究 發現,目前年齡介在 18~24 歲的台灣年輕人,的確出現 Arnett 所指稱的成年初顯 期現象,有高達 67.1%的年輕人,認為自己目前「既不是青少年,也不是成人」 , 可見此一階段確有其發展上的特殊性,值得探討。因此,本研究將以目前處在成 年初顯期的台灣年輕人為對象,探究此階段的自我認同發展情形。 三、. 研究方法的轉向 個體的自我發展受到外在社會文化變遷的形塑,心理學的研究取向和研究方. 法,也會隨著時代更迭有不同的思考。Bruner (1990)指出,大約在 1980 年以後, 研究者開始重新思考個人的回憶建構與自我發展之間的關係,例如:Polkinghorne (1988)即指出,人們會採取敘說的調整方式(narrative configuration) ,達到個人的. 3.

(12) 自我認同和自我概念的理解。近年來,許多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研究,探討 個人的回憶建構和自我發展、認知與情緒之間的關係(例如:Blagov & Singer, 2004;Conway & Pleydell-Pearce, 2000;McAdams, Reynolds, Lewis, Patten, & Bowman, 2001;Neumann & Philippot, 2007;Singer & Bluck, 2001)。 人格心理學家 Singer (1995)和 McAdams (1996)主張,個體會透過對重要經驗 的反思與回憶建構的方式,促進各個面向的人格發展。Blagov 和 Singer(2004) 以自我定義記憶(self-defining memory)來說明個人化的回憶建構,它指的是個人 建構的回憶中最核心的部分,尤其會包含個人在生活中所重視或感到衝突的面 向,而個人在回憶提取的當下,會引發強烈的情緒以及鮮明的印象。因此,Blagov 和 Singer(2004)認為,分析個體對自我定義記憶的回憶細節(specificity) 、意義 賦予(meaning-making) 、事件類型(event types)和回憶當下的情緒(affect) ,都 有助於研究者瞭解個體的人格發展。 如同 Singer (1995)的觀察,McAdams (1996)也關心個人的回憶建構與自我發 展的關係,他認為個體主要會針對過去所經驗到的核心事件場景(nuclear episodes) 來建構自我定義記憶。也因此,探討個人對核心事件場景的反思與回憶建構,即 可針對個人對於過去最早的兒時記憶、高峰時刻(high points)、低潮時刻(low points)、以及轉折時刻(turning points)等時刻進行探究。另一方面,McAdams 等研究者也指出,瞭解個人對核心事件場景的解釋歷程,包含積極化歷程 (redemption sequences)或負向化歷程(contamination sequences) ,將有助於瞭解 個人的自我發展與心理幸福感(McAdams et al., 2001)。 McLean 和 Pratt (2006)進一步探討年輕人在自我定義記憶中的意義建構,與自 我認同發展狀態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處在「認同混淆」和「認同早閉」狀態 的年輕人,其回憶敘述中的個人意義賦予程度較低;而個人在自我定義記憶中意 義賦予的程度越高,則越傾向於對未來抱持著更樂觀的態度(optimism)。因而 McLean (2008a)也推測,個體對自我定義記憶的反思所形成的意義賦予,可能會對 自我認同狀態以及心理社會適應之間的關係有所影響。 4.

(13) 由於年輕人在自我認同發展的過程之中,必定會促使個人重新思考過去已經 形成的信念、價值觀以及所經歷的重大事件。因此,探討個體的自我定義記憶, 將有助於我們對年輕人自我認同發展有更多的理解。綜合上述,本研究主要的關 注焦點在於:(1) 瞭解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自我認同狀態與心理幸福感之間的關 係;(2) 針對個人的自我定義記憶進行內容分析,希望進一步瞭解成年初顯期年輕 人回憶中所表達出來的「意義賦予」,以即包含「積極化歷程」和「負向化歷程」 的解釋歷程,與其自我認同狀態以及心理幸福感之間的關係。. 貳、研究目的 綜合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一、探討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自我認同狀態與心理幸福感之間的關係。 二、探討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自我認同狀態、自我定義記憶與心理幸福感之間的 關係。 最後,希望透過瞭解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自我認同狀態、自我定義記憶以及 心理幸福感之間的關係探討,更瞭解當前年輕人的自我認同發展情形。此外,也 希望透過本研究,對自我定義記憶內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加以討論,做為未來進行 自我認同發展研究之參考。. 5.

(14) 第二節 名詞釋義 壹、成年初顯期 根據 Arnett(2000)的定義,成年初顯期(emerging adulthood)指的是在現 代社會中,已經脫離青少年階段但又尚未正式進入成年期的年輕人,年齡大約介 在 18~25 歲之間。在本研究中主要以處在成年初顯期的年輕人為研究對象,指的 是年齡介在 18~27 歲的族群,包含大學生、研究生和已就業者。. 貳、自我認同狀態 自我認同狀態(identity status)是根據 Marcia (1966)依照個體「探索」與「承 諾」的程度,將個體的自我認同狀態所區分出來的四種類型:認同達成狀態(identity achievement)、認同尋求狀態(moratorium)、認同混淆狀態(diffusion)、認同早 閉狀態(foreclosure) ,分別代表不同的自我認同發展情形。 本研究的自我認同狀態量表主要參考楊智馨(1997)的自我認同狀態量表再 進行修訂,原量表為 Bennion 與 Adams (1986)所發展的自我認同狀態量表 (Extended Objective Measures of Ego Identity Status, EOM-EIS),包含上述四種自 我認同狀態,同時又將個體的發展面向區分為意識型態(ideology)與人際關係 (interpersonal)兩個部分,因而此量表可再細分為八個分量表:認同達成-意識型 態、認同達成-人際關係、認同尋求-意識型態、認同尋求-人際關係、認同混淆-意 識型態、認同混淆-人際關係、認同早閉-意識型態、認同早閉-人際關係。在各分 量表的分數越高,代表個體越傾向於該認同狀態。. 參、自我定義記憶 Singer 與 Salovey(1993)以及 Blagov 與 Singer(2004)指出,自我定義記憶 (self-defining memory)指的是個人建構的回憶中最核心的部分,尤其會包含個人 在生活中最重視或感到衝突的面向,而個人在回憶提取的當下,會引發強烈的情 緒以及鮮明的印象。在本研究中,特別指的是研究參與者所提供的「轉折時刻」. 6.

(15) 自我定義記憶一則,依據 McLaen 與 Pratt(2006)的操作性定義,包含以下要求: (1) 與自我切身相關:超過一年以上、至今仍具有強烈感受且時常想起、與自己切 身相關的回憶。這個特定事件的回憶,對個人而言具有深刻的影響:它讓個人更 加瞭解自己,同時能傳達出個人「如何變成今日狀態」的重要記憶,轉折時刻回 憶為一特定、具體的事件。(2) 對自己造成重大改變:轉折回憶指的是過去人生中 所經歷的重要轉折的經驗事件,該經驗使得個人的人生計畫、價值觀、或個性等 面向上產生重大的改變,而這樣的改變持續影響現在的生活。. 肆、意義賦予 McLean 和 Pratt(2004)指出,意義賦予(meaning-making)指的是個體在自 我定義記憶的敘述中,對過去的經驗事件表達出來的收獲、學習和領悟。在本研 究中,參照 McLean 和 Pratt(2004)的評分準則,由三位共同評分者針對研究參 與者所提供的自我定義記憶中的意義賦予程度進行評分,分數為 0~3 分,分數越 高代表個體對轉折時刻回憶反思的細緻程度也越高。. 伍、解釋歷程 本研究中的解釋歷程主要包含積極化歷程(redemption sequences)與負向化 歷程(contamination sequence) 。根據 McAdams (1999)的評分準則,積極化歷程指 的是個體從原本所經歷的負向經驗事件,獲得正向情緒、正向思考歷程或正向的 結果。在本研究中,由三位共同評分者針對個體每一則自我定義記憶中的積極化 歷程進行評分,分數為 0~4 分,分數越高代表個體回憶中的積極化歷程的程度越 高。根據 McAdams (1998)的評分準則,負向化歷程指的是個體從原先所擁有中性、 正向的經驗或狀態,轉變為不好的結果,即原本中性或正向狀態被後來的事件所 破壞、抹平或消除。在本研究中,由三位共同評分者針對個體每一則自我定義記 憶中的負向化歷程進行評分,分數為 0 分與 1 分。0 分代表個體在回憶敘述中沒有 出現負向歷程,1 分則代表,個體在回憶敘述中有出現負向歷程。不論在回憶敘述 中出現幾次的負向歷程描述,皆評定為 1 分。 7.

(16) 陸、心理幸福感 根據 Ryff (1989)的定義,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指的是個體 在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正向心理功能,共包含六個面向:自主性(autonomy) 、環境 掌控(environmental mastery) 、個人成長(personal growth) 、正向人際關係(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 、生活目的(purpose in life) 、自我接納(self-acceptance) 。本 研究的心理幸福感量表,主要翻譯、修訂自 Ryff (1989)之「心理幸福感量表」 ,而 個人的心理幸福感則以心理幸福感量表的六個分量表得分與總分高低代表之。在 各面向的得分越高,表示個體在該面向的心理幸福感受也越好;總分越高,則代 表個體的整體心理幸福感受也越好。. 8.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的目的在回顧與本研究相關的理論基礎及其研究現況,並以此為依據提 出本研究之研究問題與假設。全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成年初顯期與相關研究; 第二節為自我認同發展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三節為自我定義記憶與相關研究;第 四節則為目前研究,針對自我認同狀態、自我定義記憶與心理幸福感之間的關係 進行探討;第五節為研究問題與假設。. 第二節 成年初顯期與相關研究 壹、成年初顯期的理論背景 成年初顯期(emerging adulthood)是 Arnett (1998, 2000a)觀察美國社會中年輕 人的發展特徵所提出的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主要指的是已經度過青少年期 (adolescence) ,但是還沒有正式進入成年期(adulthood)的年輕族群。過去一般 以青少年期來概括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以及即將邁入成人期的年輕人,「青少年 期」之後即是成年期,這樣的發展順序,意味著青少年會直接進入穩定發展的成 人期,並且開始扮演符合社會期待的成人角色。然而,根據 Arnett (1994, 1998)以 美國大學生為樣本的調查發現,只有 27%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已經是成人,年齡介 在 21~24 歲之間的年輕人,也僅有 53%的比例認為自己是成人,直到 25~28 歲的 年齡層,認定自己是成年人的比例才增加至 71%。這個調查結果透露出現代年輕 人是以漸進式方式邁向成年期的發展階段,亦即成年初顯期年輕人最主要且不同 於過去的發展特徵,在於他們並沒有在青少年期之後立即承擔許多成人的社會角 色,例如:父親或母親,反而歷經了一段相當長的轉換時期(transition period) 。 工業化社會的快速變遷,一方面促使年輕人必須不斷回應外在環境的改變, 另一方面也較為容許年輕人進行更深入與多元化的自我探索和角色試驗;亦即, 現代社會讓更多的年輕人有機會經歷 Erikson (1968)所提及的延宕期 (moratorium)。社會環境的許可,讓年輕人對自己的發展進程與生涯規劃有更多 的自主性與決定權,許多年輕人離開原本的生長環境、嘗試不同的工作、也有更 9.

(18) 高比例的年輕人選擇繼續接受高等教育。成年初顯期的年輕人普遍認為自己「既 不是青少年,也不是成人」,而 Arnett (1994)的調查也發現,這群年輕人認為最重 要的成人認定標準為以下三項:「經濟上獨立於父母」、「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以 及「不受父母或其他人影響,獨立地建立自己的信仰和價值觀」 。而過去文化中所 認為重要的社會性指標,例如:結婚、達到特定年齡,則不被視為是重要的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有七成的受訪者認為判斷個體是否已經是成人的客觀標準並不會 因為不同性別而有差異,這也反映出不同於過去傳統社會對性別角色發展的社會 期待。 除此之外,Cohen、Kasen、Chen、Hartmark 和 Gordon (2003)的縱貫研究指出, 在這個過渡的階段之中,年輕人的發展軌跡存在著許多個別差異,而發展型態也 偏離傳統的家庭與社會期待,變得更加複雜與曲折。從「經濟獨立」與「離家居 住」這兩項指標可以發現,成年初顯期年輕人仍然在獨立於家庭與依賴家庭之間 來回反覆,雖然試圖讓自己更加獨立自主,但也常常又回頭尋求原生家庭的協助。 Cohen 等人(2003)的研究結果也同意,成年初顯期的確是一個獨特的發展階段。. 貳、成年初顯期的發展特性 成年初顯期的發展型態,就如同Cohen等人(2003)的研究所指出的一樣,會 呈現複雜而非單一的樣貌,但Arnett (2004, 2007a)認為仍然可以從中歸納出五個主 要的發展特性: 一、. 自我認同的探索時期(the age of identity exploration) 這個階段的年輕人會更認真的思考和自我認同發展有關的議題,其中又以工. 作和愛情的探索為最主要的面向。和青少年期不同的是,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思 考層次會比較深入而務實。在愛情關係的探索中,不會只重視當下的喜好,也開 始會以更長遠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交往對象是不是一個合適的終身伴侶,在嘗試 與不同對象建立親密關係的過程中,確立自己在愛情關係中所重視的互動品質、 性別角色的分工等等。此外,這個階段年輕人對工作的探索,也與過去單純的玩. 10.

(19) 票性質或者為了賺錢的打工兼差有所不同,他們會朝著較明確的方向去嘗試自己 未來可能從事的職業。例如:透過全職但為期不長的工作經驗,瞭解自己在某個 領域的能力與實際興趣,同時也能澄清期待或想像中的工作與實際經驗的落差情 形。而對於有機會進入大學的年輕人來說,就有更多針對專業領域的工作探索機 會(Arnett, 2004, 2007a)。 二、. 不穩定的時期(the age of instability). 也由於這個階段的年輕人會實際的嘗試許多生涯規劃上的可能性,另一個可 以預見的發展特徵就是充滿波動且難以預測。這個變動性可能包含了許多面向, 例如:住居安排、工作或求學的選擇等等。從Cohen等人(2003)和Arnett (2004) 的研究中可以發現,,從成年初顯期年輕人搬遷的頻繁程度,即可看出此時期相 對於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的不穩定性;整體而言,住居的搬遷頻率從19歲開始攀升, 一直到30歲才逐漸固定下來。Arnett (2004, 2007a)指出,成年初顯期年輕人在面 對變動如此大的時期,雖然充滿憧憬和期待,但也可能因為面臨過於龐大的未知 而產生焦慮或其他不適應的感受,這也成為這個階段年輕人所必須克服的問題。 三、. 自我關注的時期(the self-focused age) Arnett (2004, 2007a)也認為處在過渡時期的成年初顯期年輕人,不像過去青. 少年的時候必須受到父母極大的管束,但也還不用像成年人一樣必須擔負既定的 社會角色責任,很自然的,他們的生活重心都在自己身上,也開始學習打理自己 的一切。許多生活問題,例如:是否要參加朋友的聚會、是否要改變主修科目、 是否要搬家等等,都需要自己做決定,雖然思考的問題有時候看起來相當的瑣碎, 但這也使得他們必然會以自己的需求、喜好、興趣和感受為依歸做出選擇。實徵 研究也指出,此時期的自我認同發展與獨立生活的居住安排有所關聯(Jordyn & Byrd , 2003),顯示出正是這些生活中的大小事務,促使成年初顯期年輕人進行更 多的自我認同探索。 四、. 定位不明確的時期(the age of feeling in-between). Arnett (2000)提出成年初顯期發展階段的主因即是觀察到這一群年輕人對自 11.

(20) 己的定位不明確,覺得自己既不屬於青少年族群,也不是能夠自給自足的成人。 這群年輕人覺得自己處在一個過渡階段之中,有時候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表現 已經十分成熟,例如:已經離家在外獨立安排自己的生活起居,但有時候又因為 仍然需要父母的幫助,例如:需要父母支持生活開銷,而覺得自己彷彿又再度回 到青少年的狀態。由於現代年輕人認為經濟獨立、判斷自主以及為自己負責是成 年人的必要條件,因此當成年初顯期年輕人仍然無法完全達到這些標準時,就會 覺得自己仍然不像成熟的成人,而是處在兩個發展階段之間。 五、. 充滿各種可能性的時期(the age of possibilities) 雖然成年初顯期年輕人開始計畫未來,但還沒有既定的社會角色以及生活模. 式,這也讓這個時期的發展型態充滿各種可能性,不論原本的家庭背景如何,處 在這個階段的年輕人,比任何一個發展階段都更有可能藉由不斷嘗試錯誤的探 索,或者實行某些計畫為自己的生活做出改變。Arnett (2000b)的調查即發現,雖 然成年初顯期的年輕人對未來社會與經濟層面的發展感到悲觀,但是他們仍然認 為自己能夠有計畫的實現自己的理想並且獲得到讓自己滿意的生活。. 參、成年初顯期的相關研究 一、. 成年初顯期的跨文化現象與成人認定指標 在Arnett (1994, 1998, 2000a, 2000b, 2004)針對成年初顯期現象進行討論之. 後,獲得許多研究者的迴響。在目前的心理學文獻資料庫中,已經有兩百多篇的 文獻,是針對成年初顯期階段所進行的相關研究。2007年的兒童發展觀點期刊 (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也特別就不同社會文化之下的成人初顯期現象 進行探討。在歐美社會中,的確出現明顯的成人初顯期階段。Douglass (2007)指出, 歐洲女性進入大學就讀以及經濟獨立的比例逐年增加,而整體年輕人的結婚年齡 與生育年齡都相對延後,使得年輕人更晚才擔負起成人的社會角色,顯示出成人 初顯期的確是歐洲各國年輕人普遍的發展特徵。Fuligni (2007)則發現,雖然影響 不同族群呈現成年初顯期發展的背後因素可能有所不同,但生活在美國社會中的. 12.

(21) 亞裔與拉丁裔年輕人都出現了成人初顯期的階段發展特徵。 在一個針對南美洲阿根廷年輕人的縱貫研究則發現,不論是否有接受高等教 育,阿根廷的年輕人都表現出成人初顯期的發展特徵。雖然他們的成人認定標準, 同時包含了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傾向的條件,但20~27歲年齡層中認為自己已經是 成年人的比例,與Arnett (2000a)的調查結果相當(Facio, Resett, Mocicci, & Mistrorigo, 2007)。不過,Galambos與Martínez (2007)也指出,在許多拉丁美洲的 國家中,雖然可以觀察到年輕人延後進入成年期,並且漸漸擁有更多探索機會的 趨勢,但卻只有在高社經地位背景的年輕人中,才能明顯的看得到這些現象。 而亞洲社會中的成人初顯期現象,則呈現不一致的結果。Rosenberg (2007)指 出,25~35歲的日本單身女性開始對於傳統與現代女性角色有所反思,但是由於整 體日本社會給予單身女性的定位十分不明確,使得這一群單身女性對於自己的成 人認定也更加的模糊不清,而她們也必須向整體社會爭取更多獨立自主的發展空 間。而針對中國大陸所進行的調查則發現,成人初顯期的現象在目前的中國社會 並不顯著。在參與研究的207位北京師範大學的學生當中,有接近六成的學生認為 自己已經是成人,不過研究也發現,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開始重視個人的自 我認同發展(Nelson, Badger, & Wu, 2004;Nelson, Badger, & Barry, 2006) 。Nelson 和Chen(2007)認為,傳統文化因素以及政府的政策是影響中國大陸年輕人發展 的主要因素,這樣的結果也與Arnett (2000a)所強調的相同,亦即社會文化因素是 影響成年初顯期階段是否成立的關鍵。 為了瞭解台灣年輕人是否也出現成年初顯期的現象,程景琳、廖小雯和林書 萱(2009)以Nelson等人(2004)的研究工具,針對401位公、私立大學,年齡介在 18~24歲的大學生進行調查,發現有高達67.1%比例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目前「已經 不是青少年,但也還不是成人」 ,這項調查結果顯示出這群年輕人自覺處於一種過 渡階段。此外,有超過80%的大學生認為「在經濟上獨立於父母」以及「不受父 母或其他人影響,獨立地建立自己的信仰和價值觀」是判斷一個人是否為成人的 必要條件;在所有43項的調查指標中,大部分的回答都沒有顯著的性別差異。而 13.

(22) 「結婚」和「養育子女」這兩項傳統的成人社會性指標,都不被這群年輕人認為 是成人認定的標準,前者的必要性排序是倒數第四,養育子女則是被認為最不重 要的標準。 由於台灣經濟發展條件的許可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的確使得台灣當前的年 輕人在正式進入成年期之前,會經歷一段較長的轉換時期。而上述的調查結果顯 示,台灣年輕人的成人認定與判斷標準,和歐美社會中的年輕人較為相似:有超 過六成的年輕人認為自己介於青少年期和成年期之中,而對成人認定的標準,也 傾向於更加個人化的判斷,顯示出當前處在18~24歲的台灣年輕人,有很高的比例 正在經歷成年初顯期的發展階段。 除了跨文化的成年初顯期現象探討之外,許多研究進一步也針對這個階段相關的 發展情形進行討論。整體而言,成年初顯期年輕人都呈現正向的發展。Galambos、 Barker和Krahn(2006)的研究發現,不論性別、社經背景和是否就讀大學等因素, 相較於青少年,18~24歲年輕人的自尊隨著年齡顯著提升,而憂鬱症狀和憤怒情緒 都明顯的下降,顯示成年初顯期年輕人逐漸往正向成熟的方向發展。而雖然Arnett 指出成年初顯期是一個關注自我發展的時期,但這樣的自我關注並不等同於年輕 人的自私表現(Arnett, 2007b) ,因為這個階段的年輕人在追求獨立發展的過程中, 在認知上更有能力同時考量到個人自主(autonomy)的發展以及對社群 (community)的關懷(Arnett, Ramos, & Jensen, 2001)。 二、. 成年初顯期的自我認同發展 從Arnett (2004, 2007a)的研究可知,自我認同發展仍然是成年初顯期年輕人重. 要的發展面向。Luyckx、Soenens、Vansteenkiste、Goossens和Berzonsky (2007b) 也曾針對父母對子女的控制和自我認同發展之間的關係進行探討,結果發現當年 輕人有更多的探索時,往往會感受到更多來自父母的壓力,而感受到父母越多控 制的年輕人,會更難以做出適當的承諾,進而阻礙自我認同發展。另一方面,處 在此階段中年輕人自身的主體性(agency)也與自我認同發展有關係,處於認同 混淆狀態同時又採取逃避的問題解決策略的年輕人,通常會以消極的方式面對生 14.

(23) 活中的選擇,在自尊、生活目的和自我能力(ego strength)的表現都是最差的; 而主體性較強的年輕人傾向於願意花費較多力氣進行嘗試和選擇,比較不會採用 逃避的方式面對事物,也因此在自尊、生活目的、自我能力和自我認同承諾的表 現上都比較好(Schwartz, Côté, & Arnett, 2005)。其他研究也發現,處在認同尋求 以及認同達成狀態之下的年輕人,有比較多的利社會行為傾向,也比較會針對宗 教層面的相關議題進行思考(Padilla-Walker, Barry, Carroll, Madsen, & Nelson, 2008)。 從上述針對成年初顯期現象的討論中可以知道,現代社會的年輕人的確有很 高的機會能夠經歷成年初顯期的發展階段,而初步調查也顯示年齡介在18~24歲左 右的台灣年輕人,大部分正處在此一過渡階段中。因此,在本研究中將以成年初 顯期來指稱這一群「已經不認為自己是青少年,但也不是成年人」的年輕族群, 希望能更具體的描述此階段的發展特徵,因此,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將不限定只以 大學生為樣本。整體而言,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發展,是充滿積極意義與個人期 待的。不過相關研究也指出,即使這個階段的年輕人有更多的時間與機會進行自 我探索,但如果個體本身採取逃避挑戰以減輕壓力的消極發展策略、無法在家庭 與個人之間取得平衡、無法主動探索以確立個人的自我認同,則依舊難以為自己 在這個充滿多元選擇的階段之中創造出正向的發展結果。由此可知,更深入的自 我認同發展與正向的心理社會適應是這個階段的核心任務之一,因而本研究將針 對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自我認同發展以及心理社會適應進行探討。. 15.

(24) 第二節 自我認同發展理論與相關研究 壹、自我認同發展理論 一、. 理論基礎 Erikson (1968)以衝突(conflict)的觀點看待人類的發展歷程,並且將人生全. 程分為八個主要的發展階段,個體在每一個發展階段中,都會面臨不同的挑戰。 他認為當個體面臨發展階段的危機之後,有能力整合自己所感受到的內在與外在 衝突,並且產生一種認為自己能夠「做得更好」的能力,同時為自己做出好的判 斷,就能逐步發展出健全的人格。Erikson 指出,隨著不同的發展階段,個體必須 培養自己具備下列的主要能力:對他人的基本信任感(trust)、個人的自主性 (autonomy)、向外探索的主動性(initiative) 、學習新事物的上進心(industry) 、 整合的自我認同(identity) 、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intimacy) 、撫育與關懷他人的 能力(generativity),以及最終擁有身心安適的整體感受(integrity) 。 Erikson 認為發展階段之間,具有連續性和相互依存的影響力,而青少年階段 一向被視為由兒童期邁入成年期的轉換時期,因此這個時期的自我認同發展任 務,就成為邁向成熟成人的重要基礎。Erikson (1980)認為「自我認同」是生物性 特徵、個體心理需求,以及文化環境三者交互作用下的產物,同時包含了個體有 意識的認知層面和無意識的持續整合歷程。自我認同,也是一種新的個人認定 (identification),它除了包含青少年前期已經形成的自我認識 (self-understanding),也會在年輕人不斷思考自己的個人定位,努力整合內、外 在的衝突之後,產生具有同一性(sameness)與連續性(self-continuity)的內在結 構(configuration)。 正在經歷自我認同發展的青少年,會急切的對自我產生一連串的疑問,他們 會渴望知道自己是怎麼樣的人、質疑現在的生活是否是自己想要的,也會開始認 真思考自己未來的生活樣貌以及希望從事的職業。這些種種,都顯示出青少年正 逐漸跨出家庭與學校之外,開始正視自己所扮演的社會角色(social roles),並試 16.

(25) 圖找出忠於自我,但同時又為社會所接受的個人表現方式。若是能夠順利渡過自 我認同發展的危機,青少年會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更有定見,同時也能提升個人的 自尊(self-esteem)以及心理社會幸福感(psychosocial well-being) 。反之,陷入極 端認同混淆(diffusion)的青少年,將難以適當的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作息、難以投 入工作,甚至影響後續發展階段中親密關係的建立(Erikson, 1956)。 二、. 自我認同發展理論的多元觀點 Erikson 從一開始就指出,唯有從多個角度去瞭解個體的自我認同發展,才能. 真正掌握「自我認同」的全貌。同時,Erikson (1956, 1980)也表示,雖然他對自我 認同的說明,可能過於不明確和口語化,但也唯有如此,才能保有自我認同內涵 的豐富性。Erikson 對自我認同的觀察為自我認同理論的後續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思 辯基礎,而他對自我認同抱持的開放性角度,也讓後續的研究者能夠從中擷取不 同的面向進行闡述與實徵研究。Kroger (2007)指出,當代自我認同的研究主要可以 區分為五個取向:歷史觀點(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社會文化觀點(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結構性階段模式(structural stage models)、敘事分析(narrative analysis),以及心理社會模式(psychosocial models)。 根據 Kroger (2007)的歸納,歷史觀點取向的研究者認為,瞭解歷史情境的演 變,以及理解不同時代的相對性,是探討自我認同發展的重點。而社會文化觀點 取向的研究者,則將自我認同納入社會學的討論範疇之中,把自我認同等同於社 會文化的產物,因此不認為有探討個人內在心理歷程(intrapsychic)的必要性。 例如:Rattansi 和 Phoenix(1997)即指出,後現代社會個體的自我認同,可能是 片段的和不連續的文化產物;而 Côté (1997)則把個人的自我認同視為個人的資 源,提出自我認同資源(identity capital model)的架構,主要強調個人可取用資源 的多寡,將決定其在後現代社會中的適應情形。 歷史觀點和社會文化觀點取向的研究者主張,自我認同必須更緊密的與社會 文化情境共同探討。而結構性階段模式、敘事分析和心理社會模式三個研究取向, 則依循傳統心理學家所提出的理論,例如:Piget 與 Erikson,探討自我認同的內涵 17.

(26) 與結構,以及此內在結構與自我發展的關係。結構性階段模式的研究者,例如: Loevinger 和 Kagan,認為自我認同具有固定的內在結構與發展進程。而個人對生 活經驗的解釋以及意義的給定,會改變內在自我認同結構的方式:當舊有的自我 認同基模(schema)無法納入新的經驗時,內在結構會透過調適(accommodation) 的方式而有所改變(Kroger, 2007) 。 敘事分析取向重視個人回憶敘述與自我認同發展的關係,例如:McAdams 和 Singer,以分析個人從過去經驗中所形成的自我回憶內容為研究方法,探討自我認 同形成的歷程與外在社會對個體作用之間的關聯性。而心理社會模式的研究者(例 如:Berzonsky, 1990;Marcia, 1966;Waterman, 1982) ,則承襲 Erikson 的發展觀點, 進行後續加深、加廣的研究,例如:Marcia 所提出的自我認同狀態架構、Berzonsky 探討不同自我認同狀態下的認同風格(identity style)等,也為自我認同發展的研 究領域累積了可觀的實徵研究結果。由於本研究將採取敘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及 自我認同狀態架構探討個人的自我認同發展,因此後續會有更詳細的介紹,在此 僅簡要說明。 三、. 小結 Erikson 為後續致力於探討自我認同發展的研究者,提供了良好的討論基礎;. 而自我認同發展的多元觀點,更顯示此議題仍然為當代研究者所重視。雖然近來 採取社會文化觀點的 Rattansi 和 Phoenix (1997)認為,現代社會中個體的自我認同 並非穩定一致的內在結構,所以傳統 Erikson 觀點取向的研究,難以掌握個人在快 速變動的現代社會中的發展脈絡。然而,從前述的討論中不難發現,不論是 Erikson 最初的自我認同危機理論、結構性的階段模式,或是在 1980 年之後再次興起的敘 事分析研究法,同樣都重視個人從外在環境中所汲取的經驗意義。 正如同前一節 Arnett 的觀察,工業化社會的變遷對年輕人的發展的確有所影 響,但這樣的影響,卻使得成年初顯期年輕人有更多的機會進行自我認同的探索。 Berzonsky (2005)即認為,形成穩定與一致性的內在自我認同,才能讓年輕人能夠 立足於變遷的社會之中;雖然個人的自我認同可能會隨著社會的多元性,而有不 18.

(27) 同層次的發展,但仍舊會保持它的整體性,並使得成熟的個體在充滿多樣性選擇 的社會之中有所憑藉(Phinney, 2005)。本研究同樣認為,當代年輕人必須面對比 過去更複雜的外在環境,建立個人的自我認同更是進入成年期以前的重要任務, 才不至於在快速變動的社會中迷失方向。. 貳、自我認同狀態與相關研究 一、. 自我認同狀態的意涵 為了進一步將 Erikson 所提出的理論具體化,Marcia (1966)提出自我認同狀態. 架構,主要根據個體是否經歷過「探索」(exploration)和「承諾」 (commitment) 這兩個歷程,將個人現階段的自我認同發展分為以下四種狀態: 「認同達成」 、 「認 同尋求」 、 「認同早閉」 、 「認同混淆」 。認同達成狀態指的是個體經過思考與探索之 後,為自己在生活中的眾多選擇中做出決定,例如:從實習經驗中確立自己想要 從事的職業。處於認同尋求狀態的個體,則正在經歷做決定與選擇的過程,但是 還沒有獲得明確的結果,Marcia (1987)也認為認同尋求狀態是個體在邁向認同達成 狀態之前的必經歷程。處在認同早閉狀態的個體,沒有經歷過主動探索思考或者 危機的歷程,但是已經接受重要他人幫他們做好的決定,或者接受既有的信念與 價值觀,例如:未經思索就同意父母所安排的生活方式。認同混淆是發展性最低 的自我認同狀態,指的則是個體幾乎很少關心與思考和個人自我認同相關的議 題,也沒有形成特定承諾的狀態,因而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或生活安排有很高 的傾向是一無所知。 雖然 Marcia 將自我認同分為四種狀態,但是他同樣認為自我認同是內在的整 合性結構。Marcia (1980)指出,自我認同是個人依據過去的經驗、能力、信念或內 在驅力(drives)建構而成的內在組織,自我認同的結構,會隨著時間而增減其內 容物,或是整個轉移;亦即,個人當下的自我認同狀態,並不是自我認同發展的 終點。自我認同狀態的發展模式,可能有許多不同的路徑,例如:從原先的認同 混淆,轉變成認同尋求;從認同早閉轉變成認同尋求,但大致上而言,自我認同. 19.

(28) 的發展會隨著時間逐漸往比較成熟的狀態邁進(Waterman, 1982)。Marcia (1987) 以及 Stephen、Fraser 和 Marcia(1992)進一步提出「認同尋求-認同達成-認同 尋求-認同達成」的循環模式(moratorium-achievement cycles, Mama cycles),來 說明個體在青少年晚期所形成的認同達成狀態,只是一個初步的正向結果。而這 個初步的自我認同結構,促使個體能以開放的態度面對將來的新經驗,得到新的 自我探索以及探索之後的承諾,成為良性的成長循環。整體而言,Marcia 認為個 人的自我認同狀態是內在結構,但同時也涵蓋了改變的歷程。 二、. 自我認同狀態之相關研究 在 Marcia 提出自我認同狀態架構之後,已經有超過 300 篇以此架構為基礎的. 實徵研究(Berzonsky & Adams, 1999) ,Kroger (2000)指出,相關的研究內容大致 涵蓋:(1)探討個體在不同層面(domain)的發展情形;(2)個體自我認同狀態的發 展進程(course) ;(3)自我認同狀態發展與生活情境(context)之間的關聯性;(4) 針對自我認同狀態與個體的認知與人格發展相關的因素進行探討。 Marcia (1966)最初以半結構式訪談的方式,探討年輕人在職業(occupation)、 宗教(religion)和政治(politics)領域的自我認同狀態發展情形;而後續研究者 也將探討面向延伸至性別議題與性別角色的決定,例如:Josselson (1973)(引自 Kroger, 2000)。Grotevant 和 Adams(1984)、Bennion 和 Adams(1986)則認為, 自我認同發展狀態的探討領域,除了過去所重視的意識層面(ideological aspects) , 也應該納入人際互動層面(interpersonal aspects)的發展面向(引自 Adams, 1998) 。 因而在其後續發展以紙筆測驗為主的自我認同狀態量表(Extended Objective Measurement of Ego Identity Status, EOMEIS-2)時,即納入了這兩個發展面向:職 業、政治、宗教、生活觀(philosophy)的意識型態層面,以及友誼(friendship)、 約會(dating) 、性別角色(sex roles) ,與休閒活動(recreation)的人際互動層面。 在 Bennion 和 Adams (1986)確立最後的量表內容之後,許多後續的自我認同狀態 研究均以此量表進行大樣本的調查,並累積可觀的實徵研究結果。 根據 Waterman (1982)的回顧,自我認同發展在大學階段會有較深入和廣泛的 20.

(29) 發展,尤其在職業選擇的自我認同發展面向上有很明顯的進展,而大學經驗也會 促進年輕人對傳統宗教信仰相關議題的思考,雖然大部分尚未發展至認同達成的 階段,此外,大多數年輕人對政治領域的探索和發展興趣都偏低。在 Meeus、 Iedema、 Helsen 和 Vollebergh(1999)的研究中,也將包含友誼與家人的關係層 面的認同(relational identity),以及包括工作與學校的社會層面的認同(societal identity)分開討論,結果發現年輕人在關係層面的認同發展上,會隨著時間進展 有明顯的增長趨勢:有較多的年輕人在三年後的追蹤研究中發展為認同達成狀 態,且認同尋求以及認同混淆狀態者的比例也隨之下降;但是在社會層面的認同 發展,並沒有發現相同的趨勢。 在國內的相關研究中,楊智馨(1997)將 Bennion 和 Adams(1986)的量表 進行翻譯、修訂以進行後續研究,結果發現在認同達成的分量表中,男生在意識 型態和人際互動層面都表現出比女生更高程度的自我認同發展;在認同尋求的分 量表中,女生則在意識型態與人際互動層面中,表現出比男生更高的探索程度; 在認同早閉的分量表中,不論是意識型態層面或人際互動層面,男生都比女生更 加認同於既定的價值觀;而在認同混淆的分量表中,兩性的表現沒有顯著差異。 此外,汪佳佩(2006) 、劉姿君(1994)等人的研究也發現,不同性別與認同狀態 的大學生,在意識層面和人際互動層面的發展有所差異。雖然目前國內尚未有足 夠的研究結果,能指出個體在什麼階段會更重視何種面向的自我認同發展,但是 從上述的相關研究可以得知,自我認同發展情形的確會因為不同的領域而有所差 異,因此在資料分析時需要特別留意。 從自我認同狀態發展的進程來看,男性與女性在自我認同發展進程上的相似 性大於差異性,但在婚前性行為的議題上,女性有較高的比例呈現認同尋求與認 同達成的發展,男性則較傾向於維持認同早閉的自我認同狀態(Waterman, 1982) 。 而 Meeus 等人(1999)以 1538 位 12~27 歲的荷蘭年輕人所進行的橫斷與縱貫研究 發現,個體自我認同狀態的發展模式的確有許多可能的途徑。在關係層面的自我 認同發展以認同混淆、接續為認同尋求,最後至認同達成的路徑最多見;在社會 21.

(30) 層面的自我認同發展則有兩種常見的模式:途徑一是從認同混淆、接著是認同尋 求,最後發展為認同達成的狀態;途徑二則是認同混淆、接續認同早閉,最後進 展為認同達成的狀態。整體而言,個體的自我認同發展的確會隨著時間逐漸趨於 成熟,亦即,認同混淆狀態的減少以及認同達成狀態的增加(Meeus et al., 1999; Waterman, 1999),而 Meeus 等人(1999)又指出,這樣的情形在關係層面的自我 認同發展中更加明顯。 個體的自我認同狀態發展也與許多生活情境因素,包含家庭、學校或工作環 境等有所關聯。Kroger (2007)歸納相關研究指出,處在認同達成和認同尋求狀態的 年輕人,在與家人的互動能夠同時兼具個體(individuality)以及與家人的情感連 結(connectedness),尤其認同達成的年輕人與父母之間呈現安全依附(secure attachment)的關係類型;而認同早閉的年輕人雖然與家庭有緊密的連結,但是家 庭環境並不支持他們朝向更具獨立性的自我發展;認同混淆的年輕人不僅與父母 的情感連結很弱,同時個人的獨立性也很低。上述結果也與 Luyckx 等人(2007b) 的研究一致,即家庭因素會阻礙或促進個體的自我認同發展。除了家庭之外,學 校也是影響年輕人自我發展的重要情境,尤其大學的學習環境更是影響成年初顯 期年輕人自我認同發展的關鍵因素(Arnett, 2004;Montgomery & Côté, 2003,引 自 Kroger, 2007;Waterman, 1982) ;例如:因求學而離開家裡開始獨立安排自己的 生活,對年輕人來說就是一個新的挑戰與自我探索的機會。Jordyn 和 Byrd (2003) 就發現,相較於住在家裡或學校宿舍的大學生,自行在外租屋的大學生面臨到更 多實際生活層面的問題,例如:時間管理的壓力,這些生活細節的安排會讓他們 感受到更多的煩惱。而處在不同自我認同狀態的大學生,在面對離開家裡獨自居 住的生活安排時,會傾向於使用符合其自我認同發展狀態的策略來處理問題;例 如:認同早閉狀態的大學生比其他狀態的大學生更傾向於使用「看待問題的光明 面」(see things in the best light)的問題解決策略,認同尋求狀態的大學生則較少 使用尋求社會支持以及向家人求援的問題解決策略。 Côté 和 Schwartz(2002)認為,除了在心理與情感上的個體化(individuation) 22.

(31) 對自我認同發展具有重要性之外,年輕人能否運用社會文化所提供的資源以滿足 自身的需求和選擇、以及形成個人的主體性(individualization),也和個人的自 我認同發展有所關聯。Côté 和 Schwartz(2002)的研究發現,認同達成的年輕人 明顯表現出較高程度的自主性,而認同混淆者的發展成熟度則是最低的,至於認 同尋求和認同混淆狀態者在此研究中則並未呈現出特定的發展特徵。而 Schwartz 等人(2005)的研究進一步指出,處於認同混淆狀態同時又採取逃避策略的年輕 人,通常會以消極的方式面對生活中的選擇,因此會有低度的自尊、且缺乏生活 目的,而自我強度(ego strength)也比其他自我認同狀態的年輕人來得差。 最後,自我認同狀態也與個人的認知與人格發展有密切的相關。Marcia (1980) 和 Kroger (2000, 2007)歸納過去研究指出,處在認同達成狀態和認同尋求狀態的年 輕人會表現出較成熟的認知思考能力:例如,認同達成的年輕人會採取較多的內 控信念(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來面對問題,同時也傾向於後習俗道德期 (post-conventional moral reasoning)的思考,不過認同尋求年輕人的道德發展層 次則有較大的個別差異。認同早閉與認同混淆的年輕人,傾向於未經思索的認知 表現以及前習俗道德期(pre-conventional)或習俗道德期(conventional)的外在 導向思考模式,且認同早閉狀態者的自主性低,更傾向於服從權威、採用外控信 念(external locus control)和規範性思考來解決問題。在人格發展方面,處在認同 尋求狀態的年輕人,對外在環境有高度的焦慮感和敏感度,同時傾向於使用否認 或投射(projection)的防衛機轉來降低焦慮,但他們卻也比處在其他狀態的年輕 人對新的經驗抱持更高的開放性;而認同混淆的年輕人傾向於使用適應性較差的 防衛機制,例如:以壓抑的方式來面對問題。 從上述的討論可以知道,以 Marcia 自我認同狀態架構為基礎的相關研究,確 立了自我認同構念的真實意義以及自我認同發展對個體的重要性。整體而言,自 我認同發展較為成熟的年輕人,在各方面的發展較為積極正向,相反的,處在低 度發展的自我認同狀態,例如:認同混淆或認同早閉,則不利於成熟人格的發展。 而 Kroger (2000)指出,上述的研究結果為後續的研究者提供良好的理論基礎,未 23.

(32) 來的研究方向可以再深入瞭解個體從認同尋求狀態邁向認同達成狀態的歷程,例 如:經歷什麼樣的衝突或轉變能促使自我認同發展,此外也可以探討個體對所處 情境和自身經驗的解釋與自我認同狀態之間的關係,同時也應該將自我認同發展 的研究對象延伸至青少年期以後的發展階段,以瞭解個體自我認同發展的連續性 與變化情形。. 參、自我認同狀態與心理幸福感 Erikson (1968)在說明自我認同發展的重要性時強調,自我認同發展的成熟會 促進個體擁有較好的心理社會幸福感。然而,從前一節的文獻討論中可以發現, 過去的研究多重視自我認同狀態與個體不同發展面向的關聯,例如:自尊的養成、 認知發展的成熟度、與家人的互動關係等等,並以這些結果來推論自我認同發展 和個體適應性之間的關係,反而很少有實徵研究直接針對自我認同發展與心理幸 福感之間的關係進行探討。Waterman (2007)即指出,自我認同狀態與個體所知覺 到的生活感受,亦即幸福感(well-being)之間實際的關係為何,目前仍停留在理 論推測的階段,少有實徵研究予以探討;同樣的,國內目前也尚未有直接的相關 研究,因此本研究即希望針對自我認同狀態與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之間的關係進行探討,以下將針對現有的文獻進行回顧。 Meeus 等人(1999)回顧過去自我認同狀態與不同適應性指標(例如:憂慮 傾向、負向情緒、焦慮、憂鬱、寂寞、懼怕成功等)的相關研究,再依照不同自 我認同狀態在各適應性指標之間的平均數得分高低予以重新計分和排序,進一步 分析不同自我認同狀態的心理幸福感程度。結果發現,認同尋求狀態的幸福感分 數得分最低、其次是認同混淆、接續是認同早閉,而認同達成狀態的幸福感得分 最高。Meeus 等人(1999)後續又以縱貫研究,探討年輕人的自我認同狀態發展 進程與心理幸福感之間的差異情形,結果發現了一個獨特的現象:當 21~24 歲年 齡層年輕人的關係層面(包含父母和友誼)的自我認同狀態,從「認同尋求」或 「認同混淆」狀態,發展成「認同達成」狀態時,他們的心理幸福感增加的幅度. 2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涵蓋層面,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分析,而有諸多不同的論點,美國心理學之父 William James 於 1890 年出自我的向度,其認為自我概念由物質我(the material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find the factors of raising pets and to study whether the gender, age, identity, marital status, children status, educational level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emerging fraudulent crime and to conduct a survey research through empirical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Therefore, this study uses Mainland Chian tourist as survey responden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tore expertise, shopping satisfaction and share of wallet.. The study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ciousness, Attitude, and the Related Behavior toward Energy Conservation– A Case Stud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measure human foot volume using 3D scanning range data,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foot length, width, height and ankle circumference,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