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004),其次是謝復生、牛銘實嘗試結合「六分測量」與「條件問句」,最後 是本文作者所建議的「針對現狀」、「結合兩者」的途徑。由於前兩個測量的 模式,均無力解決多數台灣民眾障蔽於「維持現狀」下的問題,於是方有作者 度量模式的提出。而經過我們利用實證資料的判讀,可以清楚看出:對於統獨 抉擇,相當比例的民眾其實早就心有所屬,但因為考量「戰爭風險」、「磨合 成本」而寧採「維持現狀」的立場。

但在成功的揭示民眾的統獨理念後,根據此「純粹理念」對台灣民眾政治 行為與態度的預測,卻反而不如同時包容「理念」與「務實」考量的「六分測 量」。根據作者的解讀,針對涉及兩岸的問題,本即存在「認同」與「利益」

交錯,「理性」與「感性」兼具的傾向,同時牽扯型塑台灣民眾的兩岸立場,

而且兩種力量交纏錯綜(吳乃德,1992;吳玉山,1999:153-73; Dittmer, 2005;

吳乃德,2005; Keng, Chen, and Huang, 2006;陳陸輝、耿曙、王德育,2009;

陳陸輝等,2009),既難以明確分辨釐清,又隨時勢推移而變化不已。

換言之,對多數台灣民眾而言,統獨議題本即糾結於「理念」與「務實」

間:它本質上屬於個人的「終極價值」,但卻不免摻雜私人的「工具考量」。

一旦攙和此類現實考量後,統獨議題便不再限於純粹理念層面,而將同時揉合

「認同」與「利益」(吳乃德,2005; Keng, Chen, and Huang, 2006;陳陸輝、

耿曙、王德育,2009;陳陸輝等,2009)。因此,就本文研究發現引伸:針對 統獨之類議題,吾人必須尊重「務實考量」的空間,畢竟多數民眾是綜合「理 念」與「務實」後,因此決定其重要的政治行為與態度—包括投票抉擇和政黨 認同。

此外,再就兩岸互動的角度來看,則本文有關「認同」與「利益」糾葛的 研究發現,似乎可以提供如下啟示。首先,由於涉及統獨立場的「利益」與

「認同」層面,經常相互交錯(徐火炎,2004;吳乃德,2005; Keng, Chen, and Huang, 2006;陳陸輝、耿曙、王德育,2009;陳陸輝等,2009),中共針對台 灣民眾的各種「提供實惠」的「惠台」政策,其收效將會紮實具體(耿曙、陳

陸輝,2003;耿曙,2005; Keng, 2007)。但另方面,這類專務物質利益的「惠 台」政策,其成效也將有時而窮,畢竟對台灣民眾而言,其「認同」並非「利 益」所能完全左右(耿曙,2009;陳陸輝、耿曙、王德育,2009;陳陸輝等,

2009)。兩岸未來的和平發展,除了奠基於雙方的經貿互惠、交流接觸、降低 敵意外,對岸也必須照顧到台灣民眾對於「尊嚴」的需求,包括政治自主、國 際空間等,均須充分尊重(陳陸輝、耿曙、王德育,2009)。

此外,兩岸之所以漸行漸遠,其中矛盾難解的關鍵,主要在雙方的認同糾 結對岸執著「族群民族主義」(ethnic nationalism),高舉兩岸同文同種(閻學 通、漆海霞,2005),反觀台灣則固守「公民民族主義」(civic nationalism),

不斷堅持的是「制度交織」(institutional matrix)所構成民主、自由的政治生活 方式(Shaw, 2002;蕭高彥,2004)。透過本研究的分析,民眾的認同糾結在 理念與務實之中,純粹理念的統獨態度對於民眾的政黨認同和投票行為,相較 於傳統務實選項的統獨,並沒有更好的解釋力,因而對民眾而言,務實也是一 種選擇,不論兩岸的和戰情勢或兩岸在各方面條件的差距,都是民眾的考量與 關注。因而除了著眼擴大兩岸文化交流,凸顯相同的文化淵源,消融「國族身 份」的歧異,另方面則更須全力強化法治、逐步推進民主,拉近兩岸政治社會 生活的差距,創造出相匹配的「公民身份」(citizenship),這或許才是兩岸未 來邁向統合的正途大道。

臺灣民主季刊

依變數 問   題 重新編碼方式

省籍 請問您的父親是本省客家人、本省閩南

(福佬)人、大陸各省市人,還是原住 民?

大陸各省市人 客家人

本省閩南人(對照組)

無反應者→遺漏值

居住地區 請問您居住的地區是       縣市 基隆、台北縣市、桃園縣、新竹縣 市、苗栗縣、宜蘭縣、花蓮縣、台 東縣→北部

台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中部 雲林縣、嘉義縣市、台南縣市、高 雄 縣 市 、 屏 東 縣 、 澎 湖 縣 → 南 部

(對照組)

無反應者→遺漏值

性別 訪員自行勾選 女性

男性(對照組)

使用語言 訪員自行勾選 國語

台語(對照)

其他→遺漏值

資料來源:牛銘實(2008)。

說  明:「無反應」包括拒答、看情況、很難說、無意見以及不知道。

附錄一 變數重新編碼方式�續��續�

臺灣民主季刊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