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務實也是一種選擇:台灣民眾統獨立場的測量與商榷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務實也是一種選擇:台灣民眾統獨立場的測量與商榷"

Copied!
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民主季刊

務實也是一種選擇

—台灣民眾統獨立場的測量與商榷

劉嘉薇

耿曙

陳陸輝

國立交通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國立政治大學

摘 要

獨議題對台灣政治的影響,幾乎無人能否認,但由於其同時蘊含「理 念」與「務實」層面—它一則是個人政治認同的反映,再則又是關乎個人前途 的抉擇—只是兩種考量一旦錯綜糾纏,結果將難以明確區辨,故學界對如何釐 清台灣民眾的統獨立場,各有不同看法,彼此各持己見,教人莫衷一是。即便 如此,目前最廣泛採用的測量方式,仍為所謂「統獨偏好六分類測量」,其特 色在同時包容「理念」與「務實」成份,但學者對此質疑並試圖改進的方向, 則在如何過濾、析離其中的「務實」考量,回歸並表現台灣民眾的真實「理 念」。受此一傳統影響,本文作者乃針對上述測量中,每每超過六成民眾偏好 的「維持現狀」選項,引進吳乃德所發展的「現實條件」,嘗試析離「維持現 狀」選項中蘊含的「務實考量」,還原此類民眾的「終極價值」,並就此基於 「純粹理念」的統獨測量,與前述包容「理念」與「務實」的「統獨六分」測 量相比較,以台灣政治行為和態度的重要層面—投票行為、政黨認同—進行檢 測,結果大出吾人意料,發現基於「純粹理念」的修訂測量,其模型區辨鑒別 的能力,反不如納入「包容務實」的原有測量。由此可見,對於台灣民眾而 言,統獨抉擇上的「純粹理念」並非關鍵所在,它反而是一個揉合「理念」與 「務實」的選項。

關鍵詞:

台灣政治、兩岸關係、統獨議題、統獨測量、民意調查 劉嘉薇�� 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 人文社會學系合聘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政治傳播、 政治行為以及研究方法。 耿��������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常任軌副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大陸政治經濟、 兩岸關係與台商研究。 陳陸輝� 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領域為政治行為、政治社會化及調查研究 方法。 (收件:2009/6/29;修正:2009/8/3;再修正:98/8/28;接受:2009/9/8)

(2)

壹、導論

統獨議題對台灣政治的影響,幾乎無人可以否認(Hsieh and Niou, 1996; 游盈隆,1996),但如何充份掌握台灣民眾的統獨抉擇,卻成為學者爭論的焦 點。學界意見分歧的關鍵,在於統獨議題兼俱「理念」與「務實」特質:它一 方面是個人認同的理念反映,另方面卻又是關乎國家前途的務實抉擇,因此, 兩者糾纏錯綜,不易釐清(吳乃德,1992;吳玉山,1999:153-73; Rigger, 2001; Dittmer, 2005;吳乃德,2005; Keng, Chen, and Huang, 2006)。目前多數民意調 查,雖多採用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所發展的「統獨偏好六分類測量」(以下 簡稱「統獨六分」測量),但學者對此卻時感不足,希望有所改進。「統獨六 分」測量的特色在同時包容「理念」與「務實」成份,但學者亦對此感到質 疑,由於多認為其含混模糊,因此學界努力的方向,主要在如何過濾、析離其 中的「務實考量」,回歸並呈現台灣民眾的「純粹理念」。 有鑒於此,本文乃就傳統的「統獨六分」測量以及作者所發展的「純粹理 念」測量進行比較,並就台灣政治行為與態度的重要層面—投票行為、政黨認 同—進行檢測,一方面試圖觀察兩種統獨測量的優劣,並希望藉此揭示統獨議 題的本質—台灣民眾究竟如何看待統獨問題。作者研究的結果,大出前人意料 之外,根據資料分析發現,基於「純粹理念」的修訂測量方式,其模型區辨鑒 別的能力,反不如「包容務實」的「統獨六分」測量,由此進一步申論,似乎 對於台灣民眾而言,統獨抉擇本來就是一個揉合「理念」與「務實」的選項。 基於上述研究目的,本文將分為如下幾個部份。接續的第二節,將探討統 獨抉擇的本質及統獨測量的爭議。第三節將接續提出本文的分析角度,並據此 發展出一個基於「理念」的測量架構。緊隨其後的第四節,將依序檢閱根據新 的「理念」測量所展現台灣民眾統獨理念的分佈,並就投票行為與政黨認同檢 測並比較兩類測量方式。結論將除總結本研究發現外,並引伸發揮,希望有助 釐清統獨抉擇的本質,也期盼有助學界對統獨議題的探討。

(3)

臺灣民主季刊

貳、統獨測量問題:析離「理念」與「務實」的努力

本文所論的「統獨抉擇」,看似純粹指涉個人認同(吳乃德,1992:36-40; 張茂桂,1993:260-70),但若進一步推敲,我們不難發現統獨抉擇的後果,同 時也影響個人與社群的未來。眼見對岸迅速崛起,政經形勢丕變,若盼掌握各 種生涯發展的機會,對於對岸的態度,若仍一味以「區隔」、「敵對」應對, 這又是否合乎時宜(黃俊傑,2000:276-86;耿曙、陳陸輝,2003;吳乃德, 2005)?一旦攙和此類現實因素的考量後,統獨之爭不免交錯揉合「認同」與 「利益」因素(吳乃德,2005; Keng, Chen, and Huang, 2006)。

一、統獨立場的六分類測量

對台灣民眾而言,統獨議題既環繞於「理念」與「務實」之間,不僅是 「國家認同」,也是「生涯抉擇」。因此在聚焦終極理念之外,也必須容納務 實考量的空間(吳乃德,2005; Keng, Chen, and Huang, 2006;陳陸輝、耿曙、 王德育,2009;陳陸輝等,2009)。有鑒於此,台灣學者在針對統獨議題進行 考察時,便傾向於一方面詢問究竟理念上是否傾向統獨,另方面又容許各種形 式的務實抉擇,包括「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獨 立」、「維持現狀,看情形再決定獨立或統一」或者「永遠維持現狀,不談統 一或獨立」之類。基於上述信念,經學者反覆嘗試改進後,終於發展出目前最 常見的「統獨六分」測量。目前多數重要的統獨分佈與走勢圖,均根據此一測 量,例如廣為引用的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2009)「重要政治態度分佈 趨勢圖」,其他重要調查如「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以及陸委會 例行的「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調查等。相關研究如:劉義周、何思因 (Liu and Ho, 1999),陳義彥、陳陸輝(2003),陳陸輝、周應龍(2004),張 佑宗(2006)及陳陸輝、耿曙、王德育(2009)等,均莫不據此展開分析。

(4)

二、「理念」與「務實」的釐清:吳乃德的條件問式 上述「統獨六分」測量的優點,在於其同時包容「理念」與「務實」的可 能,缺點則在一旦兼容並蓄、聚焦最終「判斷」後,便無法再進一步釐清源於 「理念」或「務實」的影響,① 也就是說:雖然「國家認同在本質上是感情的 傾向」,但「在台灣目前的政治條件下,國家認同的表現常受到現實條件的干 擾,而無法清楚凸顯」(吳乃德,1996:17),因為「理念」與「務實」兩種考 量常會彼此影響,造成典型的「交纏偏好」(non-separable preferences)問題Lacy, 2001),如吳乃德(1992:40)所分析: 雖然對某一個國家的認同經常導致對它的選擇,可是也有可 能受到現實條件的限制,而對這個國家的選擇有所保留。 認同台灣國家的人,可能會因為現實條件(如中共的武力威 脅)而暫時不選擇同意台灣獨立。(文中黑體係本文作者為 強調所加) 針對此一難題,吳乃德乃利用一組涉及「現實條件」的問句—主要環繞 兩岸的「政經落差」與「戰爭可能」—來「嘗試袪除外在現實條件『對統獨抉 擇的影響』,將它們還原為終極價值」(吳乃德,1993:45)。此處所謂吳乃德 式「條件問句」,即詢問是否願在下列條件下,選擇獨立或統一:首先涉及戰 爭疑慮:「如果台灣宣布獨立會引起大陸攻打台灣,請問您贊不贊成台灣獨 立?」,另方面,「如果台灣宣布獨立,而大陸不會攻打台灣,請問您贊不贊 成台灣獨立?」;其次扣緊兩岸差距:「如果台灣和大陸在政治、經濟、社會 各方面的條件差別很大時,請問您贊不贊成台灣和大陸統一?」,反之,「如 果台灣和大陸在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的條件差不多時,請問您贊不贊成台 灣和大陸統一?」 ① 吳乃德(1992:40-46)將其稱為「國家認同」(凸出理念)與「國家選擇」(強調務實抉 擇)兩種考慮。

(5)

臺灣民主季刊

基於此類「條件問句」,將「理念」與「務實」考量區別後,吳乃德進一 步就所得的「終極價值」,進行重新歸併,揭示出一個與前述「統獨六分」測 量完全不同的方向。換言之,對於統獨測量的貢獻,吳乃德除首創「條件式問 句」方法外,也將日後的研究方向,導引向如何釐清「理念」與「務實」兩種 考量的路子上去。因此,有關台灣民眾統獨立場的測量,至此出現了兩個研究 的範式,就統獨立場涉及的「理念」與「務實」層面來看,「統獨六分」測量 傾向包容並混同兩個層面,而吳乃德以降的多位學者,則試圖過濾、析離其中 的「務實考量」,回歸並呈現台灣民眾的「純粹理念」,就後者而言,近年不 斷有所發展,對此請見下文的介紹。 三、「理念」與「務實」接續釐清:其他學者的努力 接續吳乃德的研究方向,牛銘實(Niou, 2004)運用杜克大學與政治大學 選舉研究中心合作的「兩岸關係和國家安全民意調查」資料,系統檢視了兩 種測量模式的解釋能力:傳統的「統獨六分」測量方式仍從「儘快統一」到 「儘快獨立」分劃為六個類別,新的統獨測量則納入「對岸是否發動戰爭」以 及「兩岸各種政經差距」。為檢測兩種度量方式的優劣,牛銘實以台灣民眾的牛銘實以台灣民眾的以台灣民眾的 「政黨認同」作為測試的標的,以「對數概似比」(log likelihood)作為檢測的 標準,結果發現交叉「條件問句」的測量方式,將提供政黨認同最有效而簡約 的預測模型。牛銘實(Niou, 2008)接續的研究,進一步擴大比較的範疇,納 入:(1)從統到獨的光譜式「10點給分」測量、(2)前述「統獨六分測量」, 以及(3)吳乃德式條件問句,並就兩組「條件問句」交叉建構出九種不同類 型。② Niou並進一步比較新的「九類統獨立場」測量與既有兩類統獨立場測 量,同樣發現前者具有更佳的預測能力。

此外,謝復生與牛銘實(Hsieh and Niou, 2005)又以2001年「台灣選舉與

也就是「無條件支持統一」、「有條件支持統一」,及「不支持統一」三類分劃與「無條

(6)

民主化調查」資料,另創新的統獨測量方式。此次做法同樣利用吳乃德式「條 件問句」,將民眾立場歸併為五個類別:強烈支持獨立者、稍微支持獨立者、 維持現狀者、稍微支持統一者以及強烈支持統一者。另方面則就傳統「統獨六 分」測量進行調整,將接受條件式獨立、不接受條件式統一者,歸為「偏向獨 立」;接受條件式統一、不接受條件式獨立者,歸為「偏向統一」;沒有表示 接受或拒絕條件式統一和條件式獨立者,則歸為維持現狀。兩位並進一步就上 述兩種度量方式,對台灣民眾「各政黨喜好程度」進行檢測,同樣發現新的測 量模式優於既有「統獨六分測量」的修正。 與此相對類似的,是朱雲漢(Chu, 2004)的研究方式,但也有其獨到創新 處。朱氏首先交叉兩組「條件問句」,精確的建構出九種「統獨立場類型」: 首先,傾向獨立方面,包括「堅持獨立」(贊成獨立,反對統一)、「傾向獨 立」(贊成獨立,對統一無意見),與「弱拒統一」(對獨立無意見,不贊成 統一)。其次,傾向統一方面,包括「堅持統一」(贊成統一,反對獨立)、 「傾向統一」(贊成統一,對獨立無意見),與「弱拒獨立」(對統一無意見, 不贊成獨立)。最後,六類之外還包括有條件的同意統一與獨立的「開放理 性」(open-minded rationalist)、既反對統一也反對獨立的「現狀維護」(strong believer in status quo),以及對統獨都沒意見的「立場消極」(passivists)等三 類態度。

參、瞄準「維持現狀」群體:另一種回歸「純粹理念」的途徑

回顧迄今十餘年來的研究積累,我們可以發現其中的研究創新,卻也有 其不足之處。首先,「吳乃德條件問句」與「統獨六分測量」,均有其優點, 似乎無法逕予替代。其中,前者有助吾人解決「交纏偏好」問題,後者則提 供吾人結合「理念」與「務實」後,最完整而清楚的選擇組合。因此,HsiehNiou(2005)結合兩者的努力方向,或許會是比較理想的, 當然,結合

(7)

臺灣民主季刊

兩種測量的嘗試,並不以此為限。其次,前述各種測量最大的不足,恐怕是 其中「未積極表態」的群體。雖然在上述研究中,或者將其概念化為「現實 主義」者(吳乃德,1993)、「實用主義」者(吳乃德,2005),或「維持現 狀」者(Hsieh and Niou, 2005),或者進一步區辨為「現實主義」及「保守主 義」者(吳乃德,1993)、「有 / 無條件接受統一」及「有 / 無條件接受獨立」 者(Niou, 2004, 2008),以及「開放理性」、「現狀維護」及「立場消極」者Chu, 2004),各有不同認定,但面對此一經常是台灣民意最主流的立場,如 何進一步打破黑箱,釐清內涵,現有測量與分類方式似仍不足,有鑒於此,本 研究乃專注此一「未積極表態群體」,進行探討與剖析。 換言之,作者的出發點,雖與上述前驅研究類似,但努力的方向則頗有 不同。本研究關注的對象,在前述「統獨六分」測量中,時而超過半數甚 至接近三分之二民眾所偏好的「維持現狀」選項。作者希望嘗試「打開」 (unpacking)並「析離」(decomposing)其中攙雜的各式「理念」與「務實」 考量:藉過濾「現實條件」的影響,彰顯民眾的「終極價值」,獲致一個相對 純淨、本於理念的新「統獨測量」。因此,此處將描繪作者思路的發軔、改進 修訂的邏輯、重新編碼的設計,以及根據本文「統獨測量」所施測的結果。 根據過往的經驗,基於「統獨六分」測量所進行的施測,台灣民眾的統獨 立場似乎相對穩定,而且總有接近四成的民眾,傾向選擇「維持現狀,看情 形再決定獨立或統一」,並經常會有接近二成的民眾,偏好支持「永遠維持現 狀」。合併兩者觀察,不難得到諸如「台灣的主流民意是維持現狀」之類結論 ③ Hsieh與Niou(2005)論文中仍存在部份疑問,其中之一是如何釐清「未明確表態」者的 立場,蓋此文中「維持現狀者仍」仍高達38.7%,此即本研究所希望處理的問題。其次, 根據Hsieh與Niou的度量方式,台灣民眾中,「明確支持獨立」與「略偏支持獨立」者總 和約為28.1%,但「明確支持統一」與「略偏支持統一」者總和卻為33.3%,這部份的結 果,似乎與多數政治學者的觀感有所不同。

(8)

(江宜樺,1998:217; Rigger, 1999, 2001)。 但台灣民眾真正的統獨偏好,是 否的確如此?⑤ 根據既有測量方式所得的「維持現狀」究竟內涵為何? 根據作者的看法,「維持現狀」既可以詮釋為「統一」,也可以理解為 「獨立」,因此是既無違理念,又兼顧現實的選項,可供「暫且棲身」、「延 後抉擇」,毋須承擔統獨抉擇帶來的風險與成本(Rigger, 2001; Hsieh, 2005), 因此本質上是為一種「消極的表態」,可能作為內心「傾向統一」或「傾向獨 立」者,用以「障蔽」(shelter)其「真實偏好」的選項,由於其可以左包右 容,無怪終成眾人愛好的「障蔽範疇」(shelter category)。因此,根據作者推 斷,傾向「維持現狀」者當中,既包含許多真心誠意主張「維持現狀」的民 眾,也容納不少本有「統獨偏好」的民眾,成為包容力很強的「務實選項」 (practical choice)。換言之,根據前述的「統獨六分」測量中,「真實偏好」 恐受相當壓縮,而「維持現狀」則可能過分臃腫,由此觀之,「統獨六分」測 量不免失之含混模糊。 基於上述對於「現狀」的再認識,我們似乎應將「維持現狀」的黑箱打 破,分析其中所攙雜的「理念」與「務實」考量,「袪除外在現實條件對統獨 抉擇的影響,將它們還原為終極價值」,並就後者重建出一個相對純淨、理念 為主的新「統獨測量」。基於此一目的,具體做法上,作者將借助前述「條件 問句」的幫助,從「統獨六分」測量中四到六成民眾所偏好的「維持現狀, 看情形再決定獨立或統一」及「永遠維持現狀」中,析分出不同的「終極價 值」,再純粹根據「理念」取向,還原出一個新的「台灣民眾的統獨立場分 佈」。 ④ 對於此類「敏感議題」(sensitive issues),若回答者所持立場未必屬「政治正確」時,往 往會抑制其真正的立場,因此,一般民調所得往往會低估「極端立場」者的比例,參考 杜素豪、廖培珊(2007)。 吳乃德(1992, 1993)稱其為「終極價值」,Hsieh與Niou(2005:159)稱其為「真正態 度」(sincere attitude)。再者,吳乃德稱其為「現實考量」,謝復生與牛銘實稱其為「策 略考量」(strategic concerns)。

(9)

臺灣民主季刊

基於上述目的,作者嘗試創造性的結合「統獨六分」測量與吳氏「條件問 句」,其進行具體做法如下。首先須根據「統獨六分」測量進行施測,其詢問 方式為:「關於台灣和大陸的關係,有下面幾種不同的看法:1. 儘快統一、2. 儘快宣布獨立、3. 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4. 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獨立、5. 維持現狀,看情形再決定獨立或統一、以及 6. 永遠維持現狀,請問您比較偏向 那一種?」由於慮及受訪者可能因為各種現實條件,因此棄守其原有價值或理 念,作者乃進一步根據吳乃德式「條件問句」,對「務實」與「理念」進行區 辨。所謂吳乃德式「條件問句」,即詢問是否願在下列條件下,選擇獨立或統 一:「1. 如果台灣宣布獨立會引起大陸攻打台灣,請問您贊不贊成台灣獨立? 2. 那如果台灣宣布獨立,而大陸不會攻打台灣,請問您贊不贊成台灣獨立?3. 如果台灣和大陸在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的條件差別很大時,請問您贊不贊 成台灣和大陸統一?4. 那如果台灣和大陸在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的條件差 不多時,請問您贊不贊成台灣和大陸統一?」(句中黑體為原問卷本有)。 經過上述「統獨六分」測量施測後,作者將針對其中被歸類為「維持現 狀,看情形再決定獨立或統一」及「永遠維持現狀」者,利用下列四個步驟, 結合「條件問句」進行前述「務實」與「理念」的區辨。 步驟一:在「統獨六分」測量中選擇「維持現狀,看情形再決定獨立或統 一」和「永遠維持現狀」者,如果「台灣宣布獨立會引起大陸攻打台 灣」時,仍(有點或非常)贊成台灣獨立者,納為「儘快宣布獨立」。 步驟二:在「統獨六分」測量中選擇「維持現狀,看情形再決定獨立或統 一」和「永遠維持現狀」者,如果「台灣宣布獨立會引起大陸攻打台 灣」時,因此不贊成(不太贊成、非常不贊成)台灣獨立者,且在「台 灣宣布獨立不會引起大陸攻打台灣」時,轉而(有點或非常)贊成台灣 獨立者,納為「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獨立」。 經過前面兩步驟的歸併後,若仍處於兩類「維持現狀」範疇者,再將其納

(10)

入第三、四步驟的歸併。 步驟三:在「統獨六分」測量中選擇「維持現狀,看情形再決定獨立或統 一」和「永遠維持現狀」者,如果「台灣和大陸在政治、經濟、社會各 方面的條件差別很大」時,以贊成(有點贊成、非常贊成)台灣和大陸 統一者,作為「儘快統一」。 步驟四:在「統獨六分」測量中選擇「維持現狀,看情形再決定獨立或統 一」和「永遠維持現狀」者,如果「台灣和大陸在政治、經濟、社會各 方面的條件差別很大」,即不贊成(不太贊成、非常不贊成)台灣和大 陸統一者,而且在「台灣和大陸在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的條件差不 多」時,轉而贊成(有點贊成、非常贊成)台灣和大陸統一者,可納為 「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 本文接續的部份,將根據上述的測量與歸併步驟,針對近期的民調資料, 進行施測,嘗試呈現一個過濾「務實考量」後、萃取出基於「價值理念」的統 獨立場分佈,並就此與廣為流傳的「統獨六分」測量相比較。

肆、包容務實還是純粹理念?兩類統獨測量的比較

本研究用以檢測的資料,來自美國杜克大學牛銘實主持的亞太安全研究中 心,委託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所執行之第四次「兩岸關係和國家安全民意調 查」(牛銘實,2008)。調查時間為於2008年2月23日至26日,調查母體以台灣 地區(不含金馬)年滿20歲以上的成年人為電訪對象。抽樣方式係以中華電信 住宅部96年版電話號碼簿為母體清冊,以「等距抽樣法」抽出電話樣本後,再 以電腦選取亂數的方法,隨機修正最後二碼或四碼以求接觸到所有可能未登錄 電話的住宅用戶。在進行電話訪問時,當電話接通後再由訪員按照洪式戶中抽

(11)

臺灣民主季刊

樣的原則,抽出應受訪的對象。本研究一共訪問成功1,076位受訪者,以95%信 心水準估計,最大隨機抽樣誤差為正負2.99%之內。訪問結果以「多變數反覆 加權」確定本樣本結構在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與居住區域與母體一致。變數 的處理方式請參考附錄的說明。 本研究用以觀察檢測的標的,主要為台灣政治行為與態度的兩個最重要的 層面,包括投票抉擇(2008總統候選人投票對象)和政黨認同。其中「投票抉 擇」是台灣選民最關鍵的政治參與,「政黨認同」則是台灣民眾最核心的政治 態度,此皆為歷來政治行為與態度研究的焦點(陳義彥、黃麗秋,1992;游盈 隆,1996;胡佛,1998;盛治仁,2001;傅恆德,2003;吳重禮,2008)。此 外,作者也將部份變項納入控制,包括族群意識、年齡、教育程度、省籍、 居住地區、性別以及訪問語言等,各變數相應的問題與編碼方式請參考本文附 錄。 一、統獨理念的分佈:尋找純粹統獨理念 首先,吾人可就上述同樣資料,不同測量的結果進行對照,其分佈請參考 下表一。由此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既有的「統獨六分」測量中,其「維持現 狀」的選項遭受「解組」,部份轉向「傾向統一」、部份堅持「傾向現狀」、部 份轉向「傾向獨立」。「統獨六分」測量中原有41.0%選擇「維持現狀,看情況 表一 兩種度量方式分析民調資料結果的對照 儘快 統一 現狀 向統 現狀 再看 永遠 現狀 現狀 向獨 儘快 獨立 無反應 統獨 六分 22 2.0% 104 9.6% 440 41.0% 211 19.5% 153 14.2% 83 7.7% 64 5.9% 統獨 理念 70 6.5% 179 16.6% 95 8.8% 69 6.4% 425 39.5% 175 16.2% 64 5.9% 資料來源:牛銘實(2008)。

(12)

再決定」,亦有19.5%選擇「永遠維持現狀」。然而,在基於「純粹理念」的統 獨測量中,「維持現狀,看情況再決定」者僅佔8.8%,「永遠維持現狀」者亦 僅有6.4%。從這兩個範疇轉移則各有不同:「儘快統一」從2.0%增加為6.5%, 「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則從9.6%增加至16.6%,增幅相對有限。反之, 「儘快獨立」從7.7%增加至16.2%,「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獨立」則從14.2%增 加至39.5%,變動較為劇烈。 對照兩種測量方式,其中轉移變動的比例不小,還原理念的效果明顯,可 見之前「障蔽」理念的情況很普遍:相當比例的台灣民眾,因為不同原因(可 以大別為「戰爭風險」與「磨合成本」兩類),而妥協轉圜其既有政治理念。 也因此,我們還原「統獨理念」的設計,其成效可說十分明顯。但這樣進行過 濾而重建的「純粹理念」統獨測量,相較之前既有的「統獨六分」測量,是否 具有明顯的解釋力?下文將就此進行模型檢測與比較。 二、總統投票的抉擇:包容務實或純粹理念的統獨觀? 根據前述,本研究針對「維持現狀」的消極表態者,依據吳乃德式的問 句,過濾、還原其內在的「純粹理念」。之後便可根據所得的「理念分佈」, 用以檢測其能否有效解釋台灣政治行為與態度的重要層面:包括投票抉擇和政 黨認同。並就將上述檢測結果,與既有的「統獨六分」測量相對照,比較兩 者的解釋能力。換言之,本節將針對兩種測量模式(「統獨六分」與「純粹理 念」)所得的統獨立場,檢測何者更能有效解釋台灣民眾的政治態度與行為。 在此需要先行說明,此處兩種統獨測量,由於各有不同預設—「統獨六分」測 量代表兼容理念與務實,而「純粹理念」測量則力圖去除務實。換言之,此處 兩類測量的相對預測能力,其意義還不僅只測量本身,應能有助吾人觀察隱藏 其背後「台灣民眾的統獨觀」,究竟是「包容務實」抑或「單憑理念」。 接續的分析,便以上述投票抉擇與政黨認同為依變項,在控制其他重要變 項的情況下,分別就三類模型進行參照比較:其中模型一乃結合「純粹理念」

(13)

臺灣民主季刊

測量與「統獨六分」測量而成,模型二則立基於既有的「統獨六分」測量,而 模型三則只考量新發展的「純粹理念」測量。進行比較時,吾人在一致化三項 模型的樣本數後,先以模型一為比較的基準,再進行模型二與模型三的對照, 比較的依據則為模型的卡方值和正確預測率,藉以觀察不同模型是否具有顯著 差異:若卡方檢定結果顯示模型一與模型二(或模型一與模型三)有顯著差 異,代表刪減變數之後的模型並不比原始模型為佳;反之,若檢定結果顯示兩 者沒有顯著差異,則可逕自選擇模型二或模型三。⑥ 吾人首先進行以2008總統候選人投票對象「投票抉擇」的檢測。吾人將此 次「投票抉擇」表述為「二元勝算對數模型」(binary logit model),依變數值 若為1表示將投票給馬英九,若為0表示將投給謝長廷,其結果如下表二。 模型比較的觀點而言,我們可以從相關統計量檢視模型二與模型三的優劣,但 比較模型二與模型三都需要建立在與模型一的比較,因為模型二與模型三皆為 模型一的套疊(nested)模型。從註釋8已然發現模型二和模型三沒有優於模型 一,誠然,依此還無法判斷模型二與模型三的優劣,因此本文進一步引用其他 統計量—模型正確預測率判斷模型優劣。 從模型「正確預測率」的角度來看,模型一的估計能力優於模型二,但模 型一的估計能力也優於模型三。因為變數增加,模型的整體解釋力自當強化, 因此模型一的優越自屬理所當然。在模型一優於模型二,且模型一優於模型三 的情況下,若我們定要在模型二與模型三之間擇一較優者,可進一步以模型正 ⑥ 以下表二、表三均適用於此處的討論架構,卡方值與正確預測力的比較邏輯亦相同。 首先,表二中【模型一】與【模型二】的概似比卡方值,分別為309.933與282.534,卡方 值差異為309.933-282.534=27.399,自由度相差5(24-19=5),透過卡方檢定,得出282.534=27.399,自由度相差5(24-19=5),透過卡方檢定,得出282.534=27.399,自由度相差5(24-19=5),透過卡方檢定,得出19=5),透過卡方檢定,得出19=5),透過卡方檢定,得出 查表值χ2.050(5)11.07,兩模型卡方值差異為27.399,此值大於11.07,可見兩模型的解 釋力存在顯著差異。其次,【模型一】與【模型三】的「概似比卡方值」分別為309.933250.386,卡方值差異為309.933-250.386=59.547,自由度相差5(24-19=5),透過250.386=59.547,自由度相差5(24-19=5),透過250.386=59.547,自由度相差5(24-19=5),透過19=5),透過19=5),透過 卡方檢定,得出查表值χ2.050(5)11.07,兩模型卡方值差異為59.547,此值大於11.07, 同樣可知兩模型的解釋能力存在顯著差異。有關此處模型比較的討論,請參考Hendry1995)。

(14)

確預測力進行比較,正確預測力較高者,模型亦較佳。相較之下,兼容務實的 模型二(正確預測率為82.2%),其解釋力似乎高於「專究理念」的模型三(正 確預測率80.5%)。 而且模型二所依據的「統獨六分」測量所得,有三項統獨相關變數具有顯 著的解釋力,其實證意義如下:選擇「永遠維持現狀」者,投給馬英九相對於 投給謝長廷的機率,是選擇「維持現狀,看情況再決定獨立或統一」者的2.592 倍;選擇「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獨立」者,投給馬英九相對於投給謝長廷的機 率,是選擇「維持現狀,看情況再決定獨立或統一」者的0.206倍;選擇「儘快 宣布獨立」者,投給馬英九相對於投給謝長廷的機率,是選擇「維持現狀,看 情況再決定獨立或統一」者的0.048倍。反之,模型三所依據的「純粹理念」測 量所得,只有一項具有顯著的解釋力,其選擇「儘快宣布獨立」者,投給馬英 九相對於投給謝長廷的機率,是選擇「維持現狀,看情況再決定獨立或統一」 者的0.209倍。其他族群意識、年齡、教育程度、省籍、居住地區、性別及訪問 語言等控制變項,對於投票抉擇的影響,兩項模型沒有太大的差異。唯有30到 39歲的民眾在理念統獨模型中,相較於20到29歲的民眾在投票行為上沒有明顯 差異。 整體而言,模型二比模型三有更佳的解釋力,說明了傳統的六分統獨態 度,雖沒有還原到統獨的純粹理念,但其對於解釋民眾的投票行為反而相對有 說服力,議題純粹理念統獨增加了四題問題測量所得到的結果,沒有優於過去 的六分測量。換言之,根據上述的檢測結果,對於民眾總統投票的抉擇,考量 務實的「統獨六分」測量,其模型的解釋能力優於還原理念的「純粹理念」 測量。從這個結果來看,對解釋台灣民眾的投票行為而言,「包容務實」的選 項,優於「專究理念」。換言之,台灣民眾比較不是根據他們「純粹理念」的 統獨立場,來決定他們對候選人的抉擇,也就是說,經過兼容揉合「統獨理 念」與「務實考量」(例如統獨招致的戰爭風險與磨合成本)後所得的統獨立 場,才是他們用以判斷其投票抉擇的標準。

(15)

臺灣民主季刊

表二 總統大選的投票抉擇二元勝算對數模型(投馬英九=1,投謝長廷=0)

模型一:務實加理念統獨 模型二:務實統獨 模型三:理念統獨

B SE Exp (B) B SE Exp (B) B SE Exp (B) 舊統獨六類 (對照:維持現狀,看情況再決定獨立或統一) 儘快統一 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 永遠維持現狀 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獨立 儘快宣布獨立 -0.17 0.06 1.51** -1.92*** -1.43 1.60 0.57 0.51 0.36 0.75 0.847 1.064 4.527 0.146 0.239 0.97 0.65 0.95* -1.58*** -3.03*** 1.31 0.41 0.38 0.32 0.65 2.647 1.909 2.592 0.206 0.048 新統獨六類 (對照:維持現狀,看情況再決定獨立或統一) 儘快統一 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 永遠維持現狀 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獨立 儘快宣布獨立 1.51 0.84 -0.51 0.60 -1.34* 1.03 0.63 0.87 0.51 0.60 4.541 2.313 0.601 1.825 0.261 1.54 0.82 0.94 -0.03 -1.57** 0.89 0.53 0.73 0.48 0.55 4.655 2.273 2.561 0.967 0.209 族群意識(對照:台灣人) 中國人 都是 0.411.36*** 0.770.25 1.5093.881 0.661.48*** 0.760.24 1.9324.389 0.791.55*** 0.760.23 2.2094.722 年齡(對照:20-29歲) 60歲以上 50-59歲 40-49歲 30-39歲 0.79 0.57 1.32** 0.77* 0.52 0.43 0.40 0.34 2.195 1.760 3.741 2.154 0.66 0.37 1.35*** 0.66* 0.49 0.41 0.38 0.32 1.931 1.451 3.858 1.935 0.46 0.19 0.96** 0.56 0.46 0.39 0.35 0.32 1.577 1.205 2.599 1.753 教育程度(對照:小學及以下) 大學以上 國高中 1.040.57 0.530.49 2.8201.777 0.790.37 0.500.47 2.2021.447 0.510.32 0.470.43 1.6681.371 省籍(對照:本省閩南人) 大陸各省市人 客家人 2.87***1.12** 0.760.43 17.5563.073 2.82***1.25** 0.770.42 16.7113.500 2.73***1.29** 0.630.40 15.4003.647 居住地區(對照:南部) 北部與東部 中部 0.220.94* 0.290.38 1.2422.572 0.300.97** 0.270.36 1.3552.631 0.080.91* 0.260.35 1.0792.475 女性(對照:男生) 0.49 0.26 1.640 0.65** 0.25 1.920 0.60* 0.23 1.830 國語(對照:台語) 0.34 0.52 1.400 0.32 0.48 1.373 -0.05 0.48 0.954 常數 -2.32** 0.82 0.099 -1.94** 0.60 0.143 -1.44 0.75 0.238 N

Cox & Snell Pseudo R2

df p G2 (LR χχ2) 正確預測率 682 .396 24 <.001 309.933 84.7% 682 .368 19 <.001 282.534 82.2% 682 .334 19 <.001 250.386 80.5% 資料來源:牛銘實(2008)。 說  明:* p < 0.05;** p < 0.01;*** p < 0.001。

(16)

三、政黨認同的型塑:包容務實或純粹理念的統獨觀? 本研究接續檢測台灣政治行為與態度最重要的層面之一:政黨認同。對 此,吾人將台灣民眾的「政黨認同」表述為「二元勝算對數模型」(binary logit model),依變數值若為1表示傾向泛藍,若為0表示傾向泛綠,其結果如下表 三。⑧ 從表三來看,其中模型一為比較的基礎,模型一皆優於模型二和模型 三,至於模型二與模型三的競逐,乍看之下,似乎兩者旗鼓相當,模型二與模 型三均有3項統獨相關變數具有顯著解釋力:模型二中「維持現狀,以後走向 統一」、「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獨立」,以及「儘快宣布獨立」與模型三中「儘 快統一」、「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以及「儘快宣布獨立」等,但進一 步透過模型適合度的檢測,「包容務實」的模型二的正確預測率(83.8%),較 「專究理念」的模型三的正確預測率(82.7%)為高。 從表三觀察,模型二為較佳的模型,模型中說明了選擇「維持現狀,以後 走向統一」者,傾向泛藍相對泛綠的機率,是「維持現狀,看情況再決定獨立 或統一」者的2.704倍;選擇「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獨立」者,傾向泛藍相對泛 綠的機率,是「維持現狀,看情況再決定獨立或統一」者的0.217倍;選擇「儘 快宣布獨立」者,支持泛藍相對泛綠的機率,是「維持現狀,看情況再決定獨 立或統一」者的0.026倍。另方面,在模型三中,選擇「儘快統一」者,傾向 泛藍相對泛綠的機率,是「維持現狀,看情況再決定獨立或統一」者的22.734 倍;選擇「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者,傾向泛藍相對泛綠的機率,是「維 持現狀,看情況再決定獨立或統一」者的2.932倍;選擇「儘快宣布獨立」者, 傾向泛藍相對泛綠的機率,是「維持現狀,看情況再決定獨立或統一」者的 ⑧ 表三中【模型一】與【模型二】的概似比卡方值,分別為346.545與311.049,卡方值的差 異為346.545-311.049=35.496,自由度相差5(24-19=5),透過卡方檢定,得出查表值311.049=35.496,自由度相差5(24-19=5),透過卡方檢定,得出查表值311.049=35.496,自由度相差5(24-19=5),透過卡方檢定,得出查表值19=5),透過卡方檢定,得出查表值19=5),透過卡方檢定,得出查表值 χ2.050(5)11.07,兩模型卡方值差異為35.496,此值大於11.07,可見兩模型的解釋力存在 顯著差異。其次,【模型一】與【模型三】的概似比卡方值分別為346.545與295.426,卡 方值的差異為346.545-295.426=51.119,自由度相差5(24-19=5),透過卡方檢定,得295.426=51.119,自由度相差5(24-19=5),透過卡方檢定,得295.426=51.119,自由度相差5(24-19=5),透過卡方檢定,得19=5),透過卡方檢定,得19=5),透過卡方檢定,得 出查表值χ2.050(5)11.07,兩模型卡方值差異為51.119,此值明顯大於11.07,同樣可見兩 模型的解釋力存在顯著差異。

(17)

臺灣民主季刊

表三 政黨認同二元勝算對數模型(泛藍=1,泛綠=0)

模型一:務實加理念統獨 模型二:務實統獨 模型三:理念統獨

B SE Exp (B) B SE Exp (B) B SE Exp (B) 舊統獨六類 (對照:維持現狀,看情況再決定獨立或統一) 儘快統一 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 永遠維持現狀 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獨立 儘快宣布獨立 -18.77 0.44 1.04* -1.80*** -2.03* 6783.83 0.61 0.45 0.38 0.96 0.000 1.558 2.823 0.165 0.132 1.02 0.99* 0.55 -1.53*** -3.64*** 1.32 0.45 0.34 0.34 0.86 2.770 2.704 1.740 0.217 0.026 新統獨六類 (對照:維持現狀,看情況再決定獨立或統一) 儘快統一 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 永遠維持現狀 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獨立 儘快宣布獨立 20.10 0.76 -0.77 0.49 -1.53* 6783 0.61 0.85 0.49 0.62 538013706.029 2.143 0.464 1.626 0.217 3.12* 1.08* 0.45 0.06 -1.89** 1.35 0.52 0.71 0.45 0.56 22.734 2.932 1.571 1.057 0.150 族群意識(對照:台灣人) 中國人 都是 1.171.68*** 0.780.26 3.2165.347 1.401.77*** 0.760.25 4.0385.879 1.451.85*** 0.770.25 4.2786.384 年齡(對照:20-29歲) 60歲以上 50-59歲 40-49歲 30-39歲 1.29* 1.43** 1.37** 0.89* 0.54 0.47 0.40 0.36 3.640 4.178 3.932 2.434 1.09* 1.14* 1.36*** 0.69* 0.50 0.44 0.38 0.34 2.980 3.139 3.912 1.998 0.70 1.00* 1.11** 0.58 0.47 0.42 0.37 0.34 2.022 2.729 3.021 1.785 教育程度(對照:小學及以下) 大學以上 國高中 1.19*0.85 0.580.54 3.2932.341 0.930.64 0.550.51 2.5411.890 0.790.65 0.520.49 2.2141.913 省籍(對照:本省閩南人) 大陸各省市人 客家人 3.46***1.04* 0.830.47 31.8862.837 3.16***1.16** 0.830.45 23.5643.190 3.34***1.24** 0.680.44 28.1793.445 居住地區(對照:南部) 北部與東部 中部 0.351.27** 0.290.41 1.4263.566 0.541.37** 0.270.40 1.7233.933 0.231.23** 0.270.38 1.2573.430 女性(對照:男生) 0.48 0.26 1.618 0.56* 0.25 1.759 0.57* 0.24 1.770 國語(對照:台語) -0.61 0.54 0.544 -0.63 0.49 0.530 -0.94 0.50 0.391 常數 -2.39** 0.73 0.092 -2.00** 0.58 0.135 -1.71* 0.67 0.181 N

Cox & Snell Pseudo R2

df p G2 (LR χχ2) 正確預測率 623 .450 24 <.001 346.545 86.3% 623 .416 19 <.001 311.049 83.8% 623 .400 19 <.001 295.426 82.7% 資料來源:牛銘實(2008)。 說  明:* p < 0.05;** p < 0.01;*** p < 0.001。

(18)

0.150倍。 同樣的,其他控制變項等對政黨認同的影響,沒有看出太大的差異。族群 意識、年齡、教育程度、省籍、居住地區、性別及訪問語言等變數在兩模型顯 著之處幾乎相同,唯有60歲以上和30到39歲的民眾在理念統獨模型中,相較於 20到29歲的民眾在政黨認同上沒有明顯差異。綜合上述的檢測結果,涉及台灣 民眾的政黨認同,兼容務實的「統獨六分」測量,再次證明其優於還原理念的 「純粹理念」測量。換言之,台灣民眾也不是根據他們「純粹理念」的統獨立 場,來決定他們的政黨偏好,也就是說,經過兼容揉合「統獨理念」與「務實 考量」(例如統獨招致的戰爭風險與磨合成本)後所得的統獨立場,比較能夠 據以預測民眾的政黨認同。 四、總結研究發現 綜合上述實證檢測的結果,我們可以扼要總結如下。從本文的分析,的確 看到統獨態度不僅先天上具有理想的特質,統獨的終極價值代表民眾心中的情 感理念,就如同吳乃德所提及的台灣民族主義與中國民族主義;但統獨態度亦 受到務實因素左右,民眾在思考統獨議題時,也經常加入利益的思考,其中大 陸是否攻打或兩岸條件是否接近都在民眾的考量之列。亦即傳統統獨與理念統 獨分別代表台灣民眾有無考慮是否受到大陸攻打台灣以及兩岸條件是否接近的 影響。 透過各模型的比較,結合兩者(「統獨六分」與「純粹理念」)的測量方 式(即模型一),對台灣民眾政治態度的解釋力最強,當然模型會失之繁冗複 雜。其次,若進一步比較既有的「統獨六分」測量(即模型二)與作者構建的 「純粹理念」測量(模型三)時,我們不難發現,「統獨六分」測量,每每均 能略勝一籌。換言之,較諸據守「純粹理念」的測量方式,兼具「務實考量」 的測量做法,似乎更能辨別與預測台灣民眾的政治行為。進一步分析,相較根 據「純粹理念」所建構的變項,由「務實考量」轉型的變項,其分佈更顯「集

(19)

臺灣民主季刊

中趨勢」,變項的「變異程度」(variation)也更有限,進行模型比較時,應處 於不利地位,卻仍能取得更佳的區辨與解釋能力,後者的優越性更能凸顯。第 三,考量過濾「純粹理念」的測量方式,必須納入起碼4道的「條件問句」題 目,原有的「統獨六分」測量不但更具解釋能力,也更見精簡效率。 以上模型正確預測力相較雖相差不大,但仍有些許差異,這些許差異說明 了理念統獨的解釋力沒有比務實統獨來得好,可見在理念統獨方面的測量對於 解釋政黨認同、投票行為等政治態度和行為的解釋並沒有比傳統統獨更好,即 使兩者差別不大,仍能說明以更多題目交叉過濾得到的純粹理念統獨,在正確 預測力上沒有比較好,因此可以將更多努力置於傳統六分統獨對於我們感興趣 的政治態度和行為上。 這樣的研究發現或許令人吃驚,幾經過濾才「析離」出的理念統獨「純淨 體」,為何最後不敵傳統上摻雜務實與理念的「揉合體」?政治環境因素可能 是傳統統獨態度居於優勢的原因,本研究的研究時間為2008年,正值總統選 舉,這一次的選舉結果,民進黨失去了政權,也失去了許多民眾的信任與認 同,民進黨一路兵敗如山倒,使得不論是傳統統獨與理念統獨的分佈,對投票 行為和政黨認同的解釋力幾乎相當一致,即便理念統獨度量已從維持現狀者 「挖掘」出較多偏向獨立的民眾,但從民進黨在2008年的頹勢來看,這些偏獨 的民眾同樣應該不至於影響我們所要估計的投票行為和政黨認同,因此從維持 現狀中「挖掘」出來的偏統或偏獨的民眾仍然難以影響我們所關切的議題。 上述發現的意義,將有助吾人釐清所謂「統獨抉擇」的本質。換言之,對 於台灣民眾而言,統獨立場可能本即是一個交纏「認同」與「利益」的抉擇, 一旦納入「理念」與「務實」的考量後,那些既有顧及「理念」又願意妥協 「務實」的民眾,也許會表現出與同樣「理念」卻拒絕「務實」的民眾非常不 同的政治傾向—無論投票選擇或政黨認同皆然。反之,同樣願意妥協「務實」 的民眾,即便其個人「理念」有所不同,其政治態度與行為卻可能顯現出相當 類似的傾向與模式。換言之,對於台灣民眾而言,統獨議題本來就交織者「認

(20)

同」與「利益」,本來就存在「理念」與「務實」的拉扯,當事人恐怕不易清 楚分辨,既然如此,試圖辨別其「純粹理念」為何的努力,似乎無法進一步掌 握台灣民眾的政治動向。

伍、結論

統獨議題既是台灣最主要的政治分歧,也是兩岸間最難解的爭議核心,因 此既影響台灣的發展,也涉及台灣的命運。本文鎖定的議題,便在如何觀察與 度量台灣民眾的統獨立場。延續之前的研究方向,本文就廣泛應用的「六分測 量」及作者發展的「純粹理念」測量進行比較,並就台灣政治行為與態度的主 要層面(投票行為、政黨認同)一一進行檢測。經過參照比較的結果,本文發 現與之前牛銘實與謝復生(Niou, 2004, 2008; Hsieh and Niou, 2005)迥然不同: 經由檢測結果顯示,基於「純粹理念」的測量方式,其模型區辨鑒別的能力, 反不如既有「包容務實」的「六分測量」。若以此觀察,則似乎對於台灣民眾 而言,統獨抉擇本來就是一個揉合「理念」與「務實」的選項,一個經過精確 過濾而得的「純粹理念」測量,反而不那麼適合於解釋、預測台灣民眾的重要 政治態度與行為。就此而言,本文在比較兩種類型的統獨測量模式之外,也同 時試圖揭示統獨議題的本質。 進一步申論,目前國內外有關民意結構的研究,可以大致區別出「理性 / 自利」(rational / interest-based)與「感性 / 認同」(symbolic / identity-based) 兩類相互頡抗的型塑力量。目前涉及統獨立場的廓清,學者大多遵循吳乃德所 開創的研究思路(吳乃德,1992, 1993, 2005),就國家的抉擇問題,進行「利 益」與「認同」層面的分辨與釐清(吳乃德,2005; Keng, Chen, and Huang, 2006;陳陸輝、耿曙、王德育,2009;陳陸輝等,2009)。反映在統獨立場 的研究上,學者提出三種主要的測量模式,修訂現有混同兩層面的「六分度 量」,其一是吳乃德、朱雲漢所採的交叉「條件問句」(吳乃德,2005; Chu,

(21)

臺灣民主季刊

2004),其次是謝復生、牛銘實嘗試結合「六分測量」與「條件問句」,最後 是本文作者所建議的「針對現狀」、「結合兩者」的途徑。由於前兩個測量的 模式,均無力解決多數台灣民眾障蔽於「維持現狀」下的問題,於是方有作者 度量模式的提出。而經過我們利用實證資料的判讀,可以清楚看出:對於統獨 抉擇,相當比例的民眾其實早就心有所屬,但因為考量「戰爭風險」、「磨合 成本」而寧採「維持現狀」的立場。 但在成功的揭示民眾的統獨理念後,根據此「純粹理念」對台灣民眾政治 行為與態度的預測,卻反而不如同時包容「理念」與「務實」考量的「六分測 量」。根據作者的解讀,針對涉及兩岸的問題,本即存在「認同」與「利益」 交錯,「理性」與「感性」兼具的傾向,同時牽扯型塑台灣民眾的兩岸立場, 而且兩種力量交纏錯綜(吳乃德,1992;吳玉山,1999:153-73; Dittmer, 2005; 吳乃德,2005; Keng, Chen, and Huang, 2006;陳陸輝、耿曙、王德育,2009; 陳陸輝等,2009),既難以明確分辨釐清,又隨時勢推移而變化不已。

換言之,對多數台灣民眾而言,統獨議題本即糾結於「理念」與「務實」 間:它本質上屬於個人的「終極價值」,但卻不免摻雜私人的「工具考量」。 一旦攙和此類現實考量後,統獨議題便不再限於純粹理念層面,而將同時揉合 「認同」與「利益」(吳乃德,2005; Keng, Chen, and Huang, 2006;陳陸輝、 耿曙、王德育,2009;陳陸輝等,2009)。因此,就本文研究發現引伸:針對 統獨之類議題,吾人必須尊重「務實考量」的空間,畢竟多數民眾是綜合「理 念」與「務實」後,因此決定其重要的政治行為與態度—包括投票抉擇和政黨 認同。 此外,再就兩岸互動的角度來看,則本文有關「認同」與「利益」糾葛的 研究發現,似乎可以提供如下啟示。首先,由於涉及統獨立場的「利益」與 「認同」層面,經常相互交錯(徐火炎,2004;吳乃德,2005; Keng, Chen, and Huang, 2006;陳陸輝、耿曙、王德育,2009;陳陸輝等,2009),中共針對台 灣民眾的各種「提供實惠」的「惠台」政策,其收效將會紮實具體(耿曙、陳

(22)

陸輝,2003;耿曙,2005; Keng, 2007)。但另方面,這類專務物質利益的「惠 台」政策,其成效也將有時而窮,畢竟對台灣民眾而言,其「認同」並非「利 益」所能完全左右(耿曙,2009;陳陸輝、耿曙、王德育,2009;陳陸輝等, 2009)。兩岸未來的和平發展,除了奠基於雙方的經貿互惠、交流接觸、降低 敵意外,對岸也必須照顧到台灣民眾對於「尊嚴」的需求,包括政治自主、國 際空間等,均須充分尊重(陳陸輝、耿曙、王德育,2009)。 此外,兩岸之所以漸行漸遠,其中矛盾難解的關鍵,主要在雙方的認同糾 結對岸執著「族群民族主義」(ethnic nationalism),高舉兩岸同文同種(閻學 通、漆海霞,2005),反觀台灣則固守「公民民族主義」(civic nationalism), 不斷堅持的是「制度交織」(institutional matrix)所構成民主、自由的政治生活 方式(Shaw, 2002;蕭高彥,2004)。透過本研究的分析,民眾的認同糾結在 理念與務實之中,純粹理念的統獨態度對於民眾的政黨認同和投票行為,相較 於傳統務實選項的統獨,並沒有更好的解釋力,因而對民眾而言,務實也是一 種選擇,不論兩岸的和戰情勢或兩岸在各方面條件的差距,都是民眾的考量與 關注。因而除了著眼擴大兩岸文化交流,凸顯相同的文化淵源,消融「國族身 份」的歧異,另方面則更須全力強化法治、逐步推進民主,拉近兩岸政治社會 生活的差距,創造出相匹配的「公民身份」(citizenship),這或許才是兩岸未 來邁向統合的正途大道。

(23)

臺灣民主季刊

附錄一 變數重新編碼方式 依變數 問   題 重新編碼方式 投票抉擇 請問在謝長廷和馬英九兩位總統候選人 中,您比較支持那一位?如果受訪者回 答「還沒決定」或是「很難說」,請再 追問比較可能支持哪一位? 馬英九→1 謝長廷→0 拒答、不知道→遺漏值 政黨認同 在國民黨、民進黨、親民黨跟台聯這四 個 主 要 政 黨 中 , 請 問 您 認 為 您 比 較 支 持哪一個政黨?(回答「選人不選黨」 者,追問「非選舉時期」整體而言較支 持哪一個政黨),上題沒有回答出明確 政 黨 者 , 追 問 此 題 : 您 比 較 偏 向 國 民 黨、偏向民進黨,偏向新黨,偏向親民 黨,還是偏向台聯,或是都不偏? 以上兩題答案合併 國民黨、親民黨、新黨→泛藍(1) 民進黨、台聯→泛綠(0) 其他中立或無反應者→遺漏值 族群意識 在 我 們 社 會 上 , 有 人 說 自 己 是 「 台 灣 人」,也有人說自己是「中國人」,也有 人說都是。請問您認為您自己是「台灣 人」、「中國人」,或者都是? 中國人 都是 台灣人(對照組) 年齡 請問您是民國哪一年出生的? (說不出的改問:您今年幾歲?由訪員 換算成出生年:即97—歲數=出生年 次) 60歲以上 50-59歲 40-49歲 30-39歲 20-29歲(對照組) 無反應者→遺漏值 教育程度 請問您最高的學歷是什麼(讀到什麼學 校)? 大學以上 國高中 小學及以下(對照組) 無反應者→遺漏值

(24)

依變數 問   題 重新編碼方式 省籍 請問您的父親是本省客家人、本省閩南 (福佬)人、大陸各省市人,還是原住 民? 大陸各省市人 客家人 本省閩南人(對照組) 無反應者→遺漏值 居住地區 請問您居住的地區是       縣市 基隆、台北縣市、桃園縣、新竹縣 市、苗栗縣、宜蘭縣、花蓮縣、台 東縣→北部 台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中部 雲林縣、嘉義縣市、台南縣市、高 雄 縣 市 、 屏 東 縣 、 澎 湖 縣 → 南 部 (對照組) 無反應者→遺漏值 性別 訪員自行勾選 女性 男性(對照組) 使用語言 訪員自行勾選 國語 台語(對照) 其他→遺漏值 資料來源:牛銘實(2008)。 說  明:「無反應」包括拒答、看情況、很難說、無意見以及不知道。 附錄一 變數重新編碼方式�續��續�

(25)

臺灣民主季刊

參考書目

牛銘實(2008)。「兩岸關係和國家安全民意調查」(無研究計畫案號),美國杜克大學亞太 安全研究中心委託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執行。台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 吳乃德(1992)。〈國家認同和政黨支持—台灣政黨競爭的社會基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 研究所集刊》,第74期,頁33-60。    (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與國家認同〉,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 認同》,頁27-51。台北:業強。    (1996)。〈自由主義和族群認同—搜尋台灣民族主義的意識型態基礎〉,《台灣政治—搜尋台灣民族主義的意識型態基礎〉,《台灣政治搜尋台灣民族主義的意識型態基礎〉,《台灣政治 學刊》,第1期,頁5-39。    (2005)。〈麵包與愛情—初探台灣民眾民族認同的變動〉,《台灣政治學刊》,第9—初探台灣民眾民族認同的變動〉,《台灣政治學刊》,第初探台灣民眾民族認同的變動〉,《台灣政治學刊》,第99 卷,第2期,頁5-39。 吳玉山(1999)。〈台灣的大陸政策—結構與理性〉,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結構與理性〉,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結構與理性〉,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 兩岸關係理論》,頁153-210。台北:五南。 吳重禮(2008)。《政黨與選舉—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 杜素豪、廖培珊(2007)。〈態度量表中的回答模式:以「外來人口影響」與「兩岸統合」 兩題組為例〉,《台灣政治學刊》,第11卷,第2期,頁3-51。 胡佛(1998)。《政治學的科學探究三—政治參與與選舉行為》。台北:三民。—政治參與與選舉行為》。台北:三民。政治參與與選舉行為》。台北:三民。 徐火炎(2004)。〈台灣結、中國結與台灣心、中國心:台灣選舉中的政治符號〉,《選舉研 究》,第11卷,第2期,頁1-41。 耿曙(2005)。〈經貿交流的政治影響—中共的對台新政與台灣的兩岸研究〉,《中國大陸研—中共的對台新政與台灣的兩岸研究〉,《中國大陸研中共的對台新政與台灣的兩岸研究〉,《中國大陸研 究教學通訊》,第71期,頁1-6。    (2009)。〈經濟扭轉政治?中共「惠台政策」的政治影響〉,《問題與研究》,第48 卷,第3期,頁1-32。 耿曙、陳陸輝(2003)。〈兩岸經貿互動與台灣政治版圖—南北區塊差異的推手?〉,《問題—南北區塊差異的推手?〉,《問題南北區塊差異的推手?〉,《問題 與研究》,第42卷,第6期,頁1-27。 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2009)。〈重要政治態度分佈趨勢圖—台灣民眾統獨立場趨 勢分佈〉,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網站。http://esc.nccu.edu.tw/newchinese/data/ tonduID.htm。2009/05/30。 張佑宗(2006)。〈選舉事件與選民的投票抉擇—以台灣2004年總統選舉為分析對象〉,《東—以台灣以台灣2004年總統選舉為分析對象〉,《東2004年總統選舉為分析對象〉,《東 吳政治學報》,第22期,頁121-60。 張茂桂(1993)。〈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 233-78。台北:業強。 盛治仁(2001)。《台灣兩千年總統選舉投票行為研究》。台北:韋伯文化。 陳陸輝、周應龍(2004)。〈台灣民眾統獨立場的持續與變遷〉,《東亞研究》,第35卷,第2 期,頁143-86。

(26)

陳陸輝、耿曙、王德育(2009)。〈兩岸關係與2008年台灣總統大選—認同、利益、威脅與—認同、利益、威脅與認同、利益、威脅與 選民投票取向〉,《選舉研究》,第16卷,第2期,頁1-22。 陳陸輝、耿曙、涂萍蘭、黃冠博(2009)。〈理性自利或感性認同?—影響台灣民眾兩岸經—影響台灣民眾兩岸經影響台灣民眾兩岸經 貿立場因素的分析〉,《東吳政治學報》,第27卷,第2期,頁87-125。 陳義彥、陳陸輝(2003)。〈模稜兩可的態度還是不確定的未來—台灣民眾統獨觀的解—台灣民眾統獨觀的解台灣民眾統獨觀的解 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5期,頁1-20。 陳義彥、黃麗秋(1992)。《選舉行為與政治發展》。台北:黎明文化。 傅恆德(2003)。《政治文化與政治參與》。台北:韋伯文化。 游盈隆(1996)。《民意與臺灣政治變遷—1990年代臺灣民意與選舉政治的解析》。台北:月1990年代臺灣民意與選舉政治的解析》。台北:月1990年代臺灣民意與選舉政治的解析》。台北:月 旦。 黃俊傑(2000)。〈歷史經驗與國家認同—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及其展望〉,黃俊傑(主編),—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及其展望〉,黃俊傑(主編),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及其展望〉,黃俊傑(主編), 《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頁260-95。台北:正中。 蕭高彥(2004)。〈國族民主在台灣—一個政治理論的分析〉,《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 11期,頁1-33。 閻學通、漆海霞(2005)。《國際形勢與台灣問題預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Chu, Yun-han (2004). “Taiwan’s National Identity Politics and the Prospect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Asian Survey, Vol. 44, No. 4:484-512.

Dittmer, Lowell (2005). “Taiwan’s Aim-Inhibited Quest for Identity and the China Factor.” Journal

of Asian & African Studies, Vol. 40, No. 1/2:71-90.

Hendry, David F. (1995). Dynamic Econometrics.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sieh, John Fuh-Sheng (2005). “The Uneasy Status Quo in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aiwan’s Public Opinion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 Taipei, Taiwan, September 24.

Hsieh, John Fuh-Sheng, and Emerson M. S. Niou (1996). “Salient Issues in Taiwan’s Electoral Politics.” Electoral Studies, No. 15:219-35.

    (2005). “Measuring Taiwanese Public Opinion on Taiwanese Independence.” China

Quarterly, No. 181:158-68.

Keng, Shu (2007). “Understanding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People-to-People Relat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Toward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Chinese History and Society, No. 32:63-80.

Keng, Shu, Lu-huei Chen, and Kuan-bo Huang (2006). “Sense, Sensitivity, and Sophistication in Shaping the Future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Issues & Studies, Vol. 42, No. 4:23-66. Lacy, Dean (2001). “A Theory of Nonseparable Preferences in Survey Response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45, No. 2:239-58.

Liu, I-chou, and Szu-Yin Ho (1999). “The Taiwanese/ Chinese Identity of the Taiwan People.”

Issues and Studies, Vol. 35, No. 3:1-34.

Niou, Emerson M. S. (2004). “Understanding Taiwan Independence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s.”

(27)

臺灣民主季刊

    (2008). “The China Factor in Taiwan’s Domestic Politics.” In Philip Paolino and James

Meernik (eds.), Democratization in Taiwan: Challenges in Transformation (pp. 167-81). Aldershot, UK & Burlington, VT: Ashgate Press.

Rigger, Shelley (1999). “Social Science and National Identity: A Critique.” Pacific Affairs, Vol. 72, No. 4:537-52.

    (2001). “Maintaining the Status Quo: What It Means, and Why the Taiwanese Prefer It.”

Cambridg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14, No. 2:103-14.

Shaw, Carl K. Y. (2002). “Modulations of Nationalism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Issues & Studies, Vol. 38, No. 2:122-47.

(28)

Jia-wei Liu is assistant professor at 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and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areas includ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political behavior, and research method.

Shu Keng is associate professor at School of Public Economics and Administratio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is research areas include Chinese political economy, cross-Strait relations, and taishang studies.

Lu-huei Chen is research fellow at Election Study Center,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areas include political behavior,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Pragmatic or Idealistic? Measuring the

Unification-Independence Choice of the Taiwanese People

Jia-wei Liu, Shu Keng, and Lu-huei Chen

Abstract

Almost no one can deny the deep impact of the unification-independence issue in Taiwan politics. And because the issue consists of two levels, “idea” (a reflection of the people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and “practice” (a choice regarding the people future), it becomes difficult to clarify the political positions of the people once these two considerations are mixed. Therefore, scholars, who possess their own opinions, often interpret the stance of the people in different ways. The Six-Category Measurement of Preferences on the Unification-Independence Issue (統獨偏好六分類 測量) is broadly used, characterizing both levels of idea and practice. However, most scholars still challenge this method and intend to discover a way of sifting practice and returning to and presenting the people’s true idea. Affected by this concept, this paper brings Wu Nai-teh’s (吳乃德) “reality condition” into the measurement’s “status quo” option, which over 60 percent of citizens prefer, to isolate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and to restore the ultimate value of the people. On the basis of this “pure idea” measurement, we compare the aforementioned six-category measurement with it to examine significant dimensions of Taiwan political behaviors, i.e. voting behavior, party identification, policy position (including two issues of “referendum election” and “one nation, two systems”). The comparison brings us an unanticipated result: the discrimination in the pure idea measurement does not work as well as that in the original measurement with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In this way, we can conclude that for the people, the choice of unification and independence is indeed an option that combines idea and practice, so that knowing the pure idea is really not the key point.

Keywords:

Taiwan politics, cross-strait relation, unification-independence issue,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Paper presented at an invitational conference sponsored by the National Educational Research Policy and Priorities Board, the 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and

• For novice writers, a good strategy is imitation: choose a well-written paper that is of a similar flavor, analyze its organization, and sketch an organization for your results

• 測驗 (test),為評量形式的一種,是觀察或描述學 生特質的一種工具或系統化的方法。測驗一般指 的是紙筆測驗 (paper-and-pencil

• 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NHGR I) hosted several meetings on cloud computing and on informatics and analysis in 2010.. • “One thing that is clear is that as

By using the case study and cross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find out the Business implement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ystem project, Our study

Taiw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TCSI) model shown in Figure 4-1, 4-2 and 4-3, developed by the National Quality Research Center of Taiwan at the Chunghua University in

The activities and the annual report about the largest brokers of cross-strait business provided information at the end, giving the analysis of the cross-strait actual

Corradini, “A Numerical Study of Cavitating Flow Through Various Nozzle Shapes,” Engine Research Center,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Corradini, “Analyt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