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的食農教育

  臺灣食農教育一向以主婦聯盟 2011 年倡議的「綠食農教育」為主軸。

但最早在 1993 就有中興大學農業試驗場前場長陳世雄教授,推動有機農業,

積極邀請國小和幼稚園學生參觀有機農場。並於 1995 年開始,在教育部六 大學習網計畫之「自然生態學習網」,於全國甄選十幾所國中小學,建構「有 機生態校園運動」,由各校校長老師帶領學生在校園內挖掘生態池,種植蔬 果和水稻,收穫之產品納入營養午餐食材,並將推廣成果公布於教育部網站,

可以說是臺灣食農教育之濫觴。其後,希望將其農業首都理念落實於教育,

2011 年邀請陳世雄教授 ( 時任明道大學校長 ) 輔導全縣所有國中小學實施「生 態有機校園計畫」,各校校長教師與具有農事經驗的家長合作,共同參與指 導學生在校園種植有機蔬果、水稻,並於稻田養鴨,控制雜草和福壽螺,學 生農場生產的農產品,設計食譜,直接供應營養午餐,有效改善學生偏食和 營養不均衡的問題,各校並將之納入「學校環境教育本位課程」。雲林縣教 育局並於 2013 年舉辦全縣「生態有機校園推動」競賽,由虎尾鎮光復國民 小學獲得冠軍,雲林縣政府親自頒發獎金 50 萬元。這是我國地方政府全面 推動食農教育的重要里程碑。

  2010 年起我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意識到有必要透過農事體驗,加深國民 對農業及農村的理解,先後委託學者進行「食農教育」政策研究計畫,是國 內首度使用「食農教育」一詞。其中,張瑋琦與顏建賢 (2011) 探討發展綠色 飲食及食育之內涵,建構環境保育、健康、綠色飲食文化及社會福祉四大構 面指標,其後食農教育相關碩士論文,均採該指標為議題發展與課程評估之 準則。董時叡與蔡嫦娟則建議精確定義食農教育為:「一種體驗教育的過程,

學習者經由與食物、農民、農村和相關行動者互動之體驗過程,認識在地的 農業、正確的飲食生活方式和其所形成的文化,

以及農業和飲食方式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 響,期望建立其具有建全的知識、技能 和態度,有助於個人的健康促進和生 活品質提高,並對社會永續發展具 有使命感」。

  在民間團體部分,主婦聯盟長 期關注校園營養午餐議題,並且培訓 志工,到小學帶學童一起讀綠繪本,介 紹加工食品與天然食材的差別、慣行蔬菜

與有機蔬菜的差異。四健會在全國各地舉辦食育小學堂,帶動大學生志工與 小學生,一起認識食農教育。新北市蘆洲區農會長期舉辦食農教育志工培訓,

訓練出一批能在社區、校園推動食農教育的種子隊伍。在地方縣市的部分,

也依照各自縣市的情況,策劃各式推動食農教育的政策。臺北市產業局設置 一學期的農事體驗課程,協助五家農場與八所小學

合作,讓學生實際體驗食物從農場到餐桌 的歷程。新北市則是與農糧署合作,

舉辦食農教育研習課程,培訓 160 位種子教師。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也 舉辦學童種稻體驗活動,106 年 共有 55 所小學、六千兩百多個 學生實際參與種稻;成果發表時,

家長、社區人士參與人次近兩萬人,

有效宣傳地產地消、米食營養等理念。

農委會並委託專家團隊進行「我國食農教育 推動策略之研究」,分析日本等國家推 動食農教育的具體做法與模式,以 作為我國推動食農教育之參考。同 時也將結合家庭、學校、社區、

餐廳、農漁會等面向,發展出結 合在地農業的食農教育。高雄市 政府近年也推動「在地食材之食 育計畫」,訂定學校營養午餐使用 在地食材的獎勵辦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