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臺灣音樂類型

臺灣的歷史可追溯至尚無文字記錄之史前時期,其後歷經荷西時期(1624-1661)、

明鄭與清領時期(1661-1895)、日據時期(1895-1945)、二次大戰後(1945-1987)、

解嚴以後(1987- )等時期,而臺灣音樂在統治政策的更替,以及原住民、漢族等不 同族群的異質文化交匯下,產生豐富多元之樣貌與內涵(陳郁秀,2008;簡後聰,2000)。

有關不同時期臺灣音樂之描述,最早出現於 1958 年吳瀛濤纂修的《臺灣省通志稿》

〈學藝志〉〈藝術篇〉之〈音樂〉部分,其後於 1997 年出版《重修臺灣省通志》,〈音樂〉

部分由戴書訓編修;在上述文獻中,同時呈現臺灣傳統音樂與西式音樂發展之內容,然 有關原住民音樂的篇幅較少,且未收錄樂譜,對於臺灣音樂僅描述音樂的外觀現象,未 能說明音樂本身的內在形式。1991 年許常惠撰寫之《臺灣音樂史初稿》,可說是第一本 綜觀臺灣音樂全貌的專書;全書以文獻及田野工作之方式探討各樂種之歷史風貌,並輔 以不同學者蒐集之譜例與相關照片,除此之外,此書確立原住民音樂、漢族傳統音樂、

西式音樂等三類於臺灣音樂中三足鼎立之形式,成為日後研究臺灣音樂者沿用之方式,

使此書具有劃時代之意義(呂鈺秀,2003)。在顏綠芬與徐玫玲(2006)之《臺灣的音 樂》,以及林瑛琪(2010)之《臺灣的音樂與音樂家》中,架構上與許常惠(1991)之

分類方式相同,而細項分類上三者雖不盡相同,然內容皆可相互對應,唯許常惠(1991)

壹、 臺灣原住民音樂

臺灣原住民屬南島語系(Austronesian),早在漢族移居臺灣之前即已分布臺灣各地,

包括居住平原的平埔族及居住山地的高山族,數千年來隔居於臺灣,較少受外族文化影 響,而保存相當古層次的文化風貌。

荷西時期之文獻為現存最早之臺灣音樂史料,然其記錄內容為傳教士教唱聖歌之情 形,而非針對原住民音樂。有關原住民音樂之資料,最早為清領時期記錄平埔族歌謠之 漢譯歌詞、樂器之構造與用法。日治時期開始有專家學者投入高山族音樂之田野採集與 研究工作,留下曲譜、唱片等具體音樂資料,有關平埔族音樂資料較之前減少。1966 年史惟亮與許常惠發起「民歌採集運動」,進行高山族音樂與漢族民俗音樂之錄音採集,

而同時期學者之平埔族音樂研究則顯示其音樂逐漸漢化,現僅存於宗教祭典中(許常 惠,1991)。

目前所謂原住民音樂多以高山族音樂為主,根據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公布,政府所 認定之臺灣原住民共 14 族,分別為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 族、鄒族、賽夏族、達悟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行 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12)。由於原住民音樂在發展過程中缺乏文字記錄,較難以斷代 的方式剖析原住民音樂的發展演變,故現今學者對於原住民音樂多由原住民之歌唱(歌 曲)、樂器、歌舞、祭祀音樂等面向進行論述,並分析各族音樂特色(林瑛琪,2010;

許常惠,1991;陳郁秀,2008;顏綠芬、徐玫玲,2006)。由於原住民音樂是以歌唱為 主體,器樂演奏為副體,而歌舞、祭祀音樂多伴隨歌唱,故以下分別就原住民歌唱與歌 曲、原住民樂器與器樂曲兩類進行探討。

一、 原住民歌唱與歌曲

原住民原屬無文字之民族,其歌謠是以傳唱方式繼承,代替文字記錄功能,傳遞語 言、風俗習慣等,故原住民歌曲可謂原住民音樂主體,其歌唱內容與日常生活的所有層 面息息相關,可概略分為祭典歌、傳說類、工作類、生活感情類(許常惠,1991;蘇詩 婷,2011)。日本民族音樂學者黑澤隆朝(Kurosawa Takatomo, 1895-1987)則將之分為 祭典歌、咒詛歌、勞動歌、相思歌、飲酒歌、慶典歌、敘事歌等七類,並於其下各分三 項,共二十一項(陳郁秀,2008)。

由於原住民各族群多為小型社會組織,生活中的勞動與活動常為多人共同參與,因 此在歌唱方面發展出多樣的歌唱形態,可分為單音唱法、複音唱法、和聲唱法、異音唱 法等。1952 年黑澤隆朝將布農族 pasibutbut(〈祈禱小米豐收歌〉,又稱〈八部合唱〉),

寄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屬之國際民俗音樂協會(I.F.M.C.),打破當時歐 洲普遍認為音樂是由單音發展成複音的說法,並引起國際音樂學者對原住民音樂之興趣 與重視,pasibutbut 也因此被視為臺灣原住民最具代表性的曲目之一(陳郁秀,2008;

蘇詩婷,2011)。

二、 原住民樂器與器樂曲

原住民樂器運用自然材質製作而成,大部分是獨奏樂器,多為小件易於攜帶且音量 較弱,因此在原住民音樂中未扮演重要角色,且在稱呼上缺乏一個統稱「樂器」概念之 詞彙,多以單件樂器的名稱稱呼之。同樣的樂器在各族群間有各自的稱呼,而即使在同 一族群中,也可能因為地域、形制的差別,稱法也而有些微差異。儘管沒有歌唱形式來 得豐富,但較少受外來樂器影響,故仍能保留原來之樣貌(陳郁秀,2008)。

根據 Hornbostel–Sachs 之分類法(1914),樂器可依共鳴方式分為體鳴(Idiophone)、 膜鳴(Membranophoen)、弦鳴(Chordophone)、氣鳴(Aerophone)及電鳴(Electranophone,

1940 年加入)(引自莊春榮,2000)。以上述類別視之,原住民樂器僅有體鳴、弦鳴、氣 鳴等三類,以體鳴樂器最為豐富,包括杵、鈴、鼓、竹筒琴,弦鳴樂器則以五弦琴為代 表,較特殊的則為體鳴與氣鳴併用之口簧琴、弓琴(莊春榮,2000)。

原住民各族對於樂器之使用不盡相同,其中較具代表性的有口簧琴與杵。口簧琴於 各類樂器中最廣為各族使用,其應用層面相當廣泛,包括戀愛求偶、獵首信號、語言溝 通、舞蹈伴奏等,皆為其用途,而其三簧以上之多簧形制為目前世界上少見,可謂臺灣 原住民獨有。除了口簧琴之外,原住民幾乎每個族群都使用杵為舂米工具,因此有些族 群會在歌唱活動中舂米,也有族群以杵作為音樂與舞蹈的伴奏,而邵族杵樂自日治時期 即為南投日月潭之特色文化(許常惠,1991;陳郁秀,2008)。

由上述可知,原住民音樂是從大自然學來的聲音,既是與神靈溝通的語言,也是日 常生活之體現,故原住民音樂可說是保存原住民歷史與文化的重要瑰寶。目前,傳統原 住民音樂的保存日益受重視,除此之外,原住民音樂在不同政權統治期間與異質文化交 會,並於現今資訊快速流通下接觸多元的音樂風格,使原住民音樂在傳統的樣貌外有不 同的發展。

貳、 臺灣漢族傳統音樂

相較於原住民,漢人出現於臺灣的時間較晚。根據《臺灣通史》之記載,漢人之遷 臺始於宋末,於十七世紀明鄭與清廷治臺後數量大增。最初來臺之移民以漳泉地區之福 佬先民為主,以嘉南平原一帶為開墾根據地,清領時期後惠州、潮州一帶之客家移民亦 逐漸增加。由於跨海來臺屬短距離遷移,使祖居地之風俗文化得以較完整保存,而宗族 或地緣關係所形成之聚落,更減少入鄉隨俗的問題,使傳統文化能以最大限度傳承下來

(簡後聰,2000)。

大量的漢族移民帶來蓬勃多元的音樂活動,於滿清時代之方志、紀遊、見聞錄中可 看見有關漢族祭典音樂、漢族戲劇演出之文獻。日治時代開始將漢族傳統音樂分門別 類,並留下少數樂譜及唱片記錄,但研究對象仍以歌詞為主。1966 年的「民歌採集運動」

大量採錄平地與山地的民歌,研究從歌詞的分析擴充至旋律的分析,為漢族民歌、戲曲 等留下較詳細而具代表性之資料(許常惠,1991;顏綠芬、徐玫玲,2006)。

有關臺灣漢族傳統音樂的名稱,又有學者以「漢族民間音樂」、「臺灣化漢族音樂」

稱呼之,藉由這些名稱,可以歸納其性質:「傳統」相對於「當代」,以第二次世界大 戰結束(1945)為分界點;「民間」主要反映其流行場域;「臺灣化」則指出其為漢族 移民帶入臺灣之音樂(呂鈺秀,2003)。

在分類上,臺灣漢族音樂可歸納為八大淵流,分別為福佬系民歌、客家系民歌、說 唱音樂、傳統戲劇音樂、地方戲劇音樂、民間器樂、舞蹈音樂、祭祀音樂(許常惠,1991;

陳郁秀,2008)。由於福佬系民歌、客家系民歌兩者雖在語言、發展地區不盡相同,但 其本質相同,故以下將之則整合為漢族民歌一併討論,另外,由於舞蹈音樂指傳統戲劇 及地方戲劇中身段步法與隊型變化所搭配之音樂,其音樂特色與戲劇音樂相同,故僅於 傳統戲劇音樂、地方戲劇音樂中介紹。以下說明漢族民歌、說唱音樂、民間器樂、傳統 戲劇音樂、地方戲劇音樂、祭祀音樂等六類之內容。

一、 漢族民歌

民歌是一個地區生活經驗之產物,充分反映出臺灣常民階層的勞動生活、歲時民俗 及農暇的娛樂生活。在創作上,由於民歌屬口耳相傳的藝術,且於流傳過程中不斷被修 改,故作者多不可考,亦可視為集體創作(陳郁秀,2008;顏綠芬、徐玫玲,2006)。

臺灣漢族民歌包括福佬系民歌及客家系民歌,此兩類民歌除了語言上的差異外,大 陸原居地不同以及渡海到臺的環境差異,使之發展出各自的地方特色。福佬系民歌依分 布地區分為彰南、恆春、蘭陽及臺北,其中,以彰南地區民歌數量最多,往往為說唱、

戲劇、歌舞小戲使用;恆春地區、蘭陽地區有其獨特韻味,而臺北地區受外來文化影響 深,較難維持原有之民族音樂特色。除了區域上的分類,福佬系民歌亦可依歌詞字數分 為七字一句之「七字仔」,及長短句之「雜念仔」(許常惠,1991;顏綠芬、徐玫玲,

2006)。

客家系民歌方面,由於早期臺灣客家人多居住於山坡地,配合其生活勞動,形成山 歌文化。目前所熟知的客家山歌以臺灣北部地區流傳之歌曲為主,因數量眾多而有「九 腔十八調」之稱,以〈老山歌〉、〈山歌子〉及〈平板〉等曲調為主。南部地區之客家

客家系民歌方面,由於早期臺灣客家人多居住於山坡地,配合其生活勞動,形成山 歌文化。目前所熟知的客家山歌以臺灣北部地區流傳之歌曲為主,因數量眾多而有「九 腔十八調」之稱,以〈老山歌〉、〈山歌子〉及〈平板〉等曲調為主。南部地區之客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