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與學習成果滿意度相關之研究

本節將探討學習成果滿意度之定義、與學習成果滿意度面向有關之研究及影 響學生學習成果滿意度之背景因素,作為分析國中學生對生涯發展教育學習成果 滿意度之基礎,分述如下:

壹、學習成果滿意度之定義

在探討學習成果滿意度之意義之前,首先要探討的是「學習成果」、「滿意」

及「滿意度」的意義。

關於「學習成果」的定義,黃政傑(1996)認為是指學習者在特定的教育系 統內,學習一段特定的時間後,所應獲得基礎且完整的學習成果。而吳清山等

(1998)認為學習成果是學生在接受某個階段的學校教育之後,所學習到的一切 能力或成就表現。「學習成果」是經由學習後表現出來的能力,而非先天的能力,

是學生經由學校教育歷程所獲得的學習成果。狹義的學習成果是指學科學習後於 測驗上所得的結果;廣義的學習成果則視學習成果為個人能力的整體,不僅包含 知識學習層面,也包括情意表達、社會生活等觀念和實踐能力(楊思偉,2002)。

「滿意」(Satisfaction)是一個抽象的名詞,國語日報詞典(何容,1986)

指出「滿意」為「願望達到,沒有缺憾」。大辭典(1985)中,將「滿意」定義 為「意願滿足,即快意」。因此「滿意」字面上的意義是指願望達成,有一種快 樂且沒有缺憾的感覺,是主觀的感受。Martin 於 1988 指出滿意是指個人在獲得 經驗之期望,以及他所感受到該經驗的實際結果之間的一致性,當所感受到的等 於或超出所期望的,便覺得滿意;反之,則不滿意(卓旻怡,2000)。

「滿意度」係指學生在學習活動過程中的感覺與態度,這種感覺與態度若對 學生學習是喜歡或願望的學習活動,他會積極參與獲得滿足或追求達成需要之程 度(陳昆仁,2001)。蔡明砡(1991)認為學習之滿意度,係指參與學習活動的

感覺或態度,這種感覺或態度表示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喜歡程度,或願望、需求得 到滿足或目標達成的程度。

綜上所述,學習成果滿意度是指學習者經由教育歷程所獲得的知識、能力或 成就表現,且對於這些知識、能力或成就表現能夠滿足學習者期望或需求的程 度。因此,而本研究所稱之「學習成果滿意度」乃係指學生於接受生涯發展教育 之後,對於所獲得的學習成果能夠滿足其需求或符合其期望的程度。

貳、與學習成果滿意度面向有關之研究

國、內外對學生學習滿意度之實證研究,因研究主題、研究對象有所不同,

就會有不同學習滿意度之研究面向,茲就與學習成果面向有關的說明如下:

馬芳婷(1989)探討社教機構短期研習班教師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滿意度 時,將學習滿意度的構面分為課程、教師教學、學習成果、人際關係等四個面向。

鄭友超、張添洲(1993)研究高級職業學校學生學習滿意度時,將滿意度分 為學業成就滿意、對技能成就、對教學方式、對激勵方式、對師生關係、對教學 公正、對師長關心、對認同激勵等八個面向。

周春美、沈健華(1995)研究合作式國中技藝教育班學生之學習滿意度及其 影響因素時,其內容分為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成果、課程的實用性等四個 面向。

吳淑鶯(1996)以二專商科學生為研究對象,將學生學習滿意度分為學習成 果、人際關係、學校福利、課程安排、設備及教學資源等五個面向進行探討。

高員仙(1997)研究二專幼保科學生學習滿意度時,將學生學習滿意度分為 學習成果、課程規劃、學習環境及教師教學等四個面向來探討。

李明杉(1998)研究國中學生在學校接受技藝教有及接受訓練課程上,對學 習滿意度的分析,在滿意度的層面內容上分為:教師(師資)、課程安排及設計、

學習環境,提昇技能水準及對未來生涯發展的應用與關心等五個面向。

蕭安成(1998)對高雄市市民學苑學員學習滿意度作探討時,分為教師與課 程內容、學力提升、人際關係、態度情緒及機構等五個面向。

林佩怡(1999)在研究二專餐飲科學生學習滿意度時,則分別就課程教材、

實習設備、教師教學、學習成果及校外實習等五個面向探討。

卓旻怡(2000)調查雲林縣國中生體育課之學習滿意度時,將學習滿意度分 為:教師教學、學習效果、場地設備、教學行政、人際關係等五個面向。

許文敏(2001)以實用技能班學生為對象研究其學習滿意度時,將學習滿意 度分為教學設備、學習環境、學習成果、人際關係等四個面向。

柯淑屏(2001)研究桃園地區高職餐飲管理科學生之學習滿意度時,在滿意 度的內容上分為師資與教學、教學設備、課程安排、生涯規劃、學習成果等五個 面向。

朱毋我(2001)對於五專實施多元入學方案後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時,其 內容包括:學習興趣、學習成就、學習環境、課程安排、教師教學、學校行政等 六個面向。

楊淑芬(2002)研究綜合高中資訊應用學程學生之學習滿意度時,將學習滿 意度分為課程教材、教師教學、學習成果、學習設備、人際關係、學校行政等六 個面向。

陳淑衿(2003)進行綜合高中美容學程學生的學習滿意度研究時,將學習滿 意度分為課程教材、教師教學、學習成果、實習設備與環境及人際關係等六個面

賴錦堂(2004)研究台北縣國小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研究時,將學習滿意 度分為:教師教學、學習效果、同儕關係、場地設備與教學行政等五個面向。

張志偉(2006)進行臺北縣國中技藝教育學程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 研究時,將學習滿意度分為:課程學習、學習環境、教師教學、學習成果等四個 面向。

Betz 等 在 1970 用 以 測 量 大 學 學 生 學 習 滿 意 度 之 問 卷 CollegeStudent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CSSQ),在美國各大學甚為流行,其內容包括學校環 境與設備、行政措施與規劃、教師特質、教師教學方法、學習成果、同學之間的 人際關係等六個面向(陳淑衿,2003)。

Howard Schmenck 於 1979 研究大學生之學習滿意度時,分成學習成果、學 生對科目之興趣、學習內容等三個面向(陳淑衿,2003)。

綜合以上研究發現,學生的學習滿意度面向會因研究內容與對象的不同而有 所差異。綜合各項與學生學習成果滿意度探討面向有關之研究彙整如表 2-9 所 示。

表 2-9 與學生學習成果滿意度面向有關之研究彙整表

所歸納之「學習環境」、「課程安排與設計」、「教師教學」、「人際關係」及

「行政措施」,均屬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接觸之人、事、物等相關滿意感受的 面向。又因為國中生涯發展教育的目標在使學生注重自我覺察、生涯覺察及生涯 規劃,以培養學生具備這三方面的能力,而這些能力即為國中學生接受生涯發展 教育後所獲得之「學習成果」,而上述所歸納之「生涯規劃」面向正好屬於生涯 發展教育「學習成果」之一。

因此,研究者將國中學生對生涯發展教育學習成果滿意度之研究,決定以「自 我覺察」、「生涯覺察」及「生涯規劃」三大方向,作為本研究之研究面向來加 以探討。分別敘述如下:

一、自我覺察

自我覺察就是了解自己的優點、缺點、能力和興趣等,是個人生涯發展的 重要起步。Miller 於 1989 年特別強調生涯發展的最初階段即為自我覺察,若是 缺乏自我覺察,生涯發展的其他兩個階段,像是生涯覺察或生涯規劃,將會變 得毫無意義(林茂森,2004)。因此,在生涯發展的最初階段應該幫助學生增 加對自我的覺察,為自己的將來作好準備。

McClure 於 1975 年提出生涯教育的自我覺察目標應包含(邱志賢,1995):

(一)保持自我價值感與尊嚴的意識,完成個人的目標。

(二)對他人抱持著正向的態度,並且能欣賞個人的獨特性。

(三)了解人們在工作中合作的重要。

(四)認知到自己的能力、興趣與自己的工作潛能。

(五)了解到他人,如家庭、同儕,對工作態度與價值觀的影響。

(六)發展良好的工作習慣與特質(如誠實、可靠等)。

教育部(2000)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生涯發展教育所要培養學生具備的核 心能力之一即為自我覺察,其分段能力指標如下,a-b-c 三個編號,「a」代表 核心能力序號;「b」代表學習階段序號,其中第 1、2、3 學習階段為國小,

第 4 學習階段為國中一、二年級,第 5 學習階段為國中三年級;「c」代表流 水號。例如,能力指標「1-4-1 探索自我的興趣、性向、價值觀及人格特質」,

即表示國中一、二年級在「自我覺察」能力指標為「探索自我的興趣、性向、

價值觀及人格特質」。

1-1-1 發現自己的長處及優點 1-2-1 認識有關自我的觀念 1-3-1 了解工作對個人的重要性

1-4-1 探索自我的興趣、性向、價值觀及人格特質 1-5-1 了解自己的能力、興趣、特質所適合發展的方向

綜合上述,生涯發展的最初階段就是生涯覺察,而生涯發展教育實施就是 要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興趣、能力及價值觀,找出自己未來適合的發展方向。

因此,本研究探討國中生對於「自我覺察」的滿意情形,以檢視學校生涯發展 教育推動之成效。

二、生涯覺察

生涯覺察就是對工作世界感到好奇,培養認識工作世界的能力。透過學校 生涯發展教育的推動,讓學生的學習能夠從學校的學習經驗延伸到工作世界,

將自己與工作世界作好連結,培養正確的工作觀念和態度。林茂森(2004)認 為生涯覺察是讓學生覺察到目前所受的學校教育跟將來各種工作之間的關 係,進而想要去探索工作世界、認識工作世界,並能判斷工作對個人的意義與

教育部(2000)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生涯發展教育所要培養學生具備的第

教育部(2000)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生涯發展教育所要培養學生具備的第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