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操作輔助策略

6.1 虛擬操作點影像輔助機制

本實驗平台中,受控端之虛擬工作區藉由電腦螢幕顯示,經過網路攝影機擷 取影像後回傳至操作端,並顯示於操作端之監控畫面上。受控端之電腦螢幕所處 的座標位置為三維座標系統,而操作端之電腦螢幕為二維座標系統,所以在此提 出一個輔助機制的概念,即在操作端設計一虛擬操作點,讓操作者藉由此虛擬操 作點對著監控螢幕進行操控,接下來的工作都交給系統處裡,如果系統能夠準確 地將操作端命令轉換至相對的受控端命令,操作者即可不必透過網路攝影機確認 操作點移動狀態後進行反應動作,因為經過網路延遲的影像往往增加系統的不透 明度(transparency)。本系統將操作端虛擬操作點的命令映射為受控體工作端的命 令,架構如圖 6-1 所示,其主要概念為三維與二維之間的座標轉換機制,並且在 影像定位機制下可將其簡化為二維與二維的映射機制。

67

圖 6-1 虛擬操作典影響輔助機制架構圖

首先我們先考慮圖 6-2 中兩個工作空間,視覺空間(visual Space)為網路攝影 機擷取畫面後於焦距 f 成像的空間,而受控端存在於工作空間(work space)中,C 為攝影機之鏡頭位置,亦是投影的中心點,圖中兩點𝑃

𝐼

與𝑃

𝑆

分別存在於視覺空間 與工作空間中,其座標分別為(𝑥

𝑖

, 𝑦

𝑖

, 𝑓)、(𝑥

𝑠

, 𝑦

𝑠

, 𝑧

𝑠

),皆用網路攝影機所處的座標 軸(x, y, z) 表示之。特別注意的是工作空間為三維空間,我們想要得到的是工作 空間與成像平面間的座標轉換矩陣。

圖 6-2 工作空間於視覺空間點投影示意圖

68

69

𝑥

𝑠

= (𝑋

𝑠

− 𝑋

𝑐

)𝐼. 𝑖 + (𝑌

𝑠

− 𝑌

𝑐

)𝐽. 𝑖 + (𝑍

𝑠

− 𝑍

𝑐

)𝐾. 𝑖 利用相同操作,將(6-2)式分別對 j, k 內積,即可得映射矩陣:

[ 𝑥 𝑠 𝑦 𝑠 𝑧 𝑠 1

] = [ 𝑅 −𝑅𝐶̃

0 3 𝑇 1 ] [ 𝑋 𝑠 𝑌 𝑠 𝑍 𝑠 1

]

(6-3)

其中𝑅 = [

𝐼. 𝑖 𝐽. 𝑖 𝐾. 𝑖 𝐼. 𝑗

𝐼. 𝑘

𝐽. 𝑗 𝐾. 𝑗 𝐽. 𝑘 𝐾. 𝑘

]

圖 6-3 工作空間與視覺空間座標系統轉換示意圖

有了工作空間對視覺空間之點投影映射矩陣(6-1)與工作空間與視覺空間中之座 標映射矩陣(6-3),可整理出工作空間任一點對攝影機成像平面投影的座標轉換矩 陣:

[ 𝒖 𝒗

𝒘 ] = 𝑲[𝑰 | ] [ 𝑹 −𝑹𝑪 ̃

𝑻 ] [

𝑿 𝒔

𝒀 𝒔

𝒁 𝒔 ]

70

= 𝑲𝑹[𝑰 | − 𝑪 ̃] [ 𝑿 𝒔 𝒀 𝒔

𝒁 𝒔 ]

(6-4)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找出向量 𝑪̃ 與攝影機焦距 f,始可獲得(6-4)所需要的參數。

我們可以從圖 6-4 中看到網路攝影機與虛擬工作影像相對位置,雖然電腦螢 幕是在三維空間中,但是其顯示螢幕本身其實是二維平面,所以透過移動網路攝 影機,可使攝影機成像平面與照射到的平面呈現平行狀態,並且兩平面的中心點 與網路攝影機之攝像頭呈現一直線,從網路攝影機看過去之透視圖,如圖 6-5 所示。

圖 6-4 Webcam 與虛擬工作影像相對位置圖

71

圖 6-5 由 Webcam 鏡頭朝工作區看之透視示意圖 如此一來即可找到向量𝐶̃:

𝐶̃ = [

𝐿

𝑤

𝐻 2

𝑤

−𝑙

2 𝑤

] (6-5)

接著由圖 6-6 所示,同樣的利用相似形原理,我們可以得到網路攝影機成像焦距 f:

𝑓 =

𝑎 𝐴

𝑙

𝑤

(6-6) 其中 A 為操作點於工作空間與網路攝影機照射畫面平面中心點之距離,a 為投影 在成像平面之操作點與成像平面中心點距離。

圖 6-6 Webcam 與工作區距離與成像焦距關係示意圖

72

7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