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製作樣區「植群社會調查表」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3 製作樣區「植群社會調查表」

「植群社會調查表」製作方法參考(郭城孟,「中山高速公路新 竹-斗南及斗南 -高雄沿線植物生態現況評估及潛能之調查研究 」,

1995)

一、「植群社會調查表」製作時至少應記載:

1.森林層次的分化,各層次的植物種類及相對量,並記載森林下層 的植物,由此可得知每一樣區的大樹、小苗,各層植物種類與數 量,以及樣區的大致環境,例如坡向、位置等。

2.其中林下樹木小苗的辦識及數量估測尤其重要 ,此為推測植物社 會未來發展方向的依據。

3.樣區調查中經常有喬木層之小苗出現在草本層 ,或喬木層未成熟 植株佔據在灌木層,應在調查表上同時記錄在草木層及灌木層 , 不是只記錄在第一層喬木層。

4.蔓藤類植物經常攀爬在喬木層及灌木層 ,在調查表中應分別將其 記錄在喬木層及灌木層,Braun-Blanquet潛在植被調查法不依未成 熟植株所屬之生長型作記錄,而是以其生長層級位置為準 。

二、樣區調查表內應有基本資料

1. 植物社會名稱,通常以樣區內最高層植物為其名稱,例如:「相 思樹林」、「荔枝林」。並以其中覆蓋度最大者為優勢種 ,若有 兩種以上優勢植物,其覆蓋度總和大於50%以上,植物社會名稱可 由兩種以上 的植物名組成,例如「山黃麻、構樹林」。

2.調查日期。

3.調查人員。

4.坡向、坡度與位置,坡向表示坡面所指的方向 ;坡度則為坡面與地 平線的夾角;位置表示樣區所在地形上的位置 ,如山頂、山坡、

山谷等。

5.海拔高度-在野外調查時使用GPS衛星定位測得海拔高度,在樣 區調查表上標示海拔高度。

6.樣區面積:本研究樣區為10公尺平方。

7.土壤描述:生育地的土壤分類,如顏色、土質等。

8

.

樣區號碼:每一樣區有一個編號。

9.樣區地點:以GPS衛星定位測得樣區位置,在地圖上標示。

10.各層植物覆蓋度:各層的樹冠高度與覆蓋度。可分為第一喬木層 (T1),喬木第二層喬木層(T2),灌木層(S )及草本層(H),四個層次 記錄。

11.備註:記載不屬於各欄位的一些偶發性資料 。

4.4「植群社會調查表」記錄方式

一、植群社會調查表中 1 公尺以下為草本層(H),1 公尺-3 公尺為灌木

層(T-1),某些樣區沒有第二喬木層 ,就不加記錄,覆蓋率為百分 比,(+)為只有一兩棵無法記錄覆蓋率 。

二、以 Braun-Blanquet 植被調查法製作出樣區「植群社會調查表」,

每一樣區有一份完整的植物記錄,本調查共 53 張「植群社會調查 表」。(附件 1:中華大學植群社會調查表)

表 4-1 植群社會調查表

植物社會名稱:相思樹林 樣區號碼:1

調查日期:2008.03.13 第一喬木層(T-1):5m 以上 調查地點:X:243487 Y:2739019 第二喬木層(T-2):3-5m 調查人員:郭城孟、白蓮 灌木層(S):2-3m

海拔高度:90m 草本層(H):1.5m 以下

樣區面積:10*10m 備註:曾為荔枝林

種類 覆蓋率

(%)

高度

(m)

層次 種類 覆蓋率

(%)

高度

(m)

層次 相思樹

90 11 T1

石苓舅

2 2 S

杜虹花

+ 2 S

紅仔珠

+ 2.5 S

百香果

+ 2 S

朴樹

+ 2 S

槭葉牽牛

1 2.5 S

1 2.5 S

相思樹

1 2.5 S

野桐

1 2 S

馬櫻丹

3 2 S

荔枝

+ 2.5 S

金銀花

+ 1 H

野桐

+ 1 H

扛香藤

2 1 H

朴樹

1 1 H

石苓舅

5 1.2 H

+ 0.3 H

火炭母草

+ 0.5 H

九芎

2 1 H

10 1.5 H

千金藤

+ 1 H

雞屎藤

+ 1.2 H

華南薯蘋

+ 1.5 H

雙面刺

1 1 H

月桃

+ 1.4 H

散穗弓果黍

30 0.3 H

毛蓮菜

+ 0.4 H

海金沙

+ 0.6 H

變葉懸鉤子

+ 0.5 H

桔梗蘭

+ 0.3 H

鷗蔓

1 1 H

小花蔓澤蘭

2 0.3 H

大青

1 0.2 H

紅仔珠

1 1.0 H

相思樹

+ 0.5 H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