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Nagao 等人(Nagao, 1995) [8]之參數分析指出該誤差在約±10%以內。

除了地震歷時特性以外,Whitman 與 Liao (Whitman, and Liao, 1985)[6]

採用 14 組地動,對影響滑動位移量之相關參數(如背填土之動態反

Newmark(1965)建議使用積分方式計算以獲得累積位移量,以此 累積位移量的大小來評估重力式碼頭的安全性。對於此位移量的計 算,依不同的破壞形式,有不同的公式可計算出沿滑動面的強度,

此強度的概念在位移法中以所謂臨界水平加速度(critical horizontal acceleration)表示,一但水平地震加速度(外力)大於此阻止滑動的水

重力式碼頭的動力分析法,一般可採用有限元素(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或有限差分(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DM)等數值方法,

模擬「碼頭-基礎拋石」與「碼頭-背填材料」兩者結構土壤介面之滑動

分析,地震力由作用於分析模型中土壤-結構系統區域之基線(Base)的 地震歷時來表示;剛性結構可模擬為線彈性;土壤可根據可能發生之 應變等級採用(等效線性或非線性)總應力模型(Equivalent Linear/Total Stress)或非線性有效應力(Non-linear/Effective Stress)模型。總應力分 析,主要係考慮重力式碼頭內之土壤材料在地震過程中是不排水的,

同時使用總應力分析法分析時,並不推估土壤材料在強震時孔隙水壓 之動態變化量。反之有效應力分析假設土壤內之有效應力代表土體骨 架(soil skeleton)所承擔之平均應力,加上飽和土體內部孔隙水所承 擔之孔隙水壓,一起承擔土體所承受之總應力。然而因為孔隙水不能 承擔剪應力,土體骨架為土壤剪力阻抗與勁度之來源,因此土壤之力 學行為受有效應力之絕對影響。

在動態剪應力作用下,土壤材料孔隙水壓隨地震動態剪應力作用 下之提昇,其真正的機制為土壤在反覆剪應力作用下有體積變化之情 形,但在飽和同時不排水條件下,體積因為受到限制無法改變,間接 造成孔隙水受壓因而水壓上昇。在動態剪應力作用下,有效應力之變 化也意味著土體內孔隙水壓的變化。因此,若能在數值應力分析中納 入以有效應力為基礎之模型,則在有效應力動態分析得知重力式碼頭 內之土壤材料孔隙水壓分佈、有效應力分佈與變形分佈等。

日本 1999 年版港灣設施技術基準同解說[14]也提到:考量土壤液化 後,因孔隙水壓上升,致使土壤之有效應力減低,土壤之恢復力與阻 尼特性的改變引起地盤反應變化,採用有效應力分析法可以計算土壤 液化之孔隙水壓,通過有效應力變化去計算結構反應之變化。而總應 力法無法計算土壤液化之孔隙水壓變化,當孔隙水壓超過某等級(通常 孔隙水壓比為 0.5 或以上),以總應力法計算之結果與實際結構耐震反 應相差較大,但總應力法較簡便因此常被應用於工程實務,而有效應 力分析法所得位移量結果通常比總應力法來得小,所以工程實務設計 中採用總應力法分析得到之結果也較安全、保守。此類分析結果將包 括整個系統之破壞型態與相關之位移、應力及應變狀態,由於該方法 將土壤以有限元素模擬,所以土壤液化不需單獨分析。

若要進行重力式碼頭之有效應力分析,分析模式需考慮有效應力 與應變之間的關係。有效應力分析過程中,應該先決定地震前之重力 式碼頭土體內之有效應力分佈狀態(含總應力及孔隙水壓分佈)。之 後進一步進行動態分析計算,分析過程亦需考慮以有效應力為基礎之 組合律關係,強制在重力式碼頭分析邊界面上輸入位移或加速度隨時 間改變之歷時條件,以獲得土體內之各個位置之有效應力分佈、孔隙 水壓分佈與變形分佈等。

本計畫中之有效應力動態分析中考慮重力式碼頭之土壤材料為:(1) 孔隙水壓隨地震動態剪應力作用下而提昇;(2)土壤剪力模數為靜態(地 震前)有效應力之函數;以及(3)土壤不可恢復應變(以彈塑性力學模 式模擬)。在反覆剪應力作用下,非凝聚性土壤可能或因為孔隙水壓 逐 漸 受 反 覆 剪 應 力 作 用 激 發 上 昇 發 生 液 化 或 反 覆 流 動 性 ( cyclic mobility)現象。有效應力動態分析中為了計算出隨地震動態剪應力作 用下孔隙水壓力之激發提昇量,必須配合孔隙水壓力之激發模式。因 此,土壤非線性與不可恢復應變將以彈塑性力學模式來考慮。彈塑性 力學模式採用常用之 Mohr-Coulomb 模式,此模式需要之相關參數包 括:定義土壤屈伏面之參數(凝聚力、摩擦角)與定義土壤塑性潛能 函數之參數(膨脹角);此外,尚需要定義彈性模數 E(楊氏模數)與 G

(剪力模數);於本研究中,G 假設為為靜態(地震前)有效應力之 函數,並假設 E 與 G 間之比值為定值。

有效應力動態分析依序進行靜力平衡分析與設計地震下之動態分 析。而土壤材料皆假設為標準的 Mohr-Coulomb 模式。唯在靜力平衡分 析階段,因為並非動態之反覆荷載情況,因此不開啟孔隙水壓激發模 式;只有在設計地震下之動態分析,才開啟土壤之孔隙水壓激發模式,

本研究採用 Mohr-Coulomb 模式再加入 Finn 模式。

目前較典型的有限差分法應用軟體為二維與三維之非線性分析軟 體 FLAC;較著名的有限元素法應用軟體為 FLUSH 與 PLAXIS 應用軟 體。由於 FLAC 程式中具類似副程式作用的 FISH 功能,同時亦可考慮 前述之 Mohr-Coulomb 模式與 Finn 模式,因此本研究為了執行整個分

析之工作,將撰寫了一系列之 FLAC 輸入檔及與其配合之 FISH 副程 式,以方便有效應力動態分析之系統化作業。以下則簡介有限差分法 程式 FLAC 於重力式碼頭之動力分析原理。

FLAC 程式簡述

FLAC(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 程 式 為 美 國 Itasca Consulting Group, Inc.所發展,而 FLAC 程式是以外顯有限差分程式 (Explicit Finite Difference Code)處理二維平面應變之數值分析問題,以 模擬土壤、岩石彈塑性或其他達降伏限度後成塑性流動的材料所組成 的構造物行為,並將欲分析之物體分割成有限之網格,決定材料之組 成律及邊界條件,若材料所遭受之應力場較大亦可能產生大變形,則 需使用大應變模式模擬材料變形行為。另外,FLAC 另有 Fish(FLACish) 程式可供使用者自行撰寫附加之副程式,以符合特殊材料及案例情況 之需求。

FLAC 為顯示(explicit)有限差分程式,運算過程中是以「時階的型 態」(Time-stepping Fashion)來求解網格中每一個節點的運動方程式,

利用切的很小的時階,達到節點或元素(zone)之間訊息或變化不會傳給 鄰近之節點或元素之假設,如此可看到整個系統的行為隨時間發展變 化的過程。而在進行動態分析時需考慮在有限網格之波傳行為之影 響,因此需加以考慮邊界折射與反射行為,且在進行模擬時也需考慮 到應力波傳遞時的能量消散行為。而 FLAC 的 Dynamic Option 也提供 了阻尼與吸能邊界。

如圖 2.43 所示,以 FLAC 進行重力式碼頭之動態數值模擬分析主 要分為九大步驟:(1)建立網格;(2)輸入材料強度參數;(3)設定邊界條 件;(4)加入界面元素並重力平衡;(5)施加海水之側向力;(6)指定地下 水位面;(7)力學平衡;(8)設定阻尼參數和動態邊界條件;(9)施加地震 力。

(a)設計斷面圖 (b)現地試驗 (c)室內試驗 建立網格:

(a) 幾何形狀 (b) 組合律 (c) 材料參數 (d) 邊界條件

界面元素:

(a) 界面參數 (b) 重力平衡

滲流模式:

(a) 海水側向力 (b) 地下水位面 (c) 力學平衡

地下水位面

地震紀錄 動力分析:

(a) 阻尼參數 (b) 吸能邊界 (c) 施加地震力

數值模擬完成

圖 2.43 FLAC 程式模擬重力式碼頭之分析流程圖

資料來源:李佳翰 200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