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3 評估黴菌生長之分析方法

Clarke et al.(1999)及 Rowan et al.(1999)利用大量文獻資料所建立 6 種不同特性 的黴菌最低生長曲線(圖2.3-1),跟實際從有潮害的建築物中採樣培育出的黴菌來進行 比較分析,此處黴菌最低生長曲線是利用三次多項式來決定,在各最低生長曲線下為不 適合該特性黴菌生長之環境,反之則為適合該特性黴菌生長。使用的環境控制變數為環 境相對溼度及溫度2 個(圖 2.3-2)。

圖2.3-1 六種不同特性黴菌之最低生長曲線圖

圖2.3-2 B 類黴菌實驗值之三次多項式方程

此研究中之黴菌共分為6 大類 A-F,從高度不親水性黴菌(A)到高度親水性黴菌

(F),而實際從採樣的潮害建物材料中發現,經由實驗室培養出來屬於 A、B 跟 C 的黴 菌,其黴菌最低生長曲線都能大致符合文獻資料所建立之最低生長曲線,而D、F 類的 黴菌,其由實驗室培養所需的環境條件卻比文獻資料要來的低,可能因實驗室之培養環 境比現地環境富含養份所造成。

這些黴菌生長曲線數值模式可與建築能源及環境模擬程式(例如ESP-r)結合,可 以提供預測建築受到黴菌污染的技術。首先在特定區位及氣候環境下,可以利用建築能 源及環境模擬程式模擬該建築空間的溫溼度變化情形並與實際量測值做比較;其次結合 該建築空間的溫濕度變化情形以及黴菌最低生長數值模式,便可歸納模擬出黴菌在該建 築空間生長的種類及情況。

關於木質材料表面的黴菌生長模式及模擬,主要針對的樹種是松木及雲杉,表面處 理則包括原始乾燥建材及再鋸表面建材。實驗時將材料置於塑膠箱或實驗生長箱以控制

11

其環境溫溼度條件,並接種常見之木材黴菌,在固定及變動的溫溼度控制環境條件下,

以簡易的肉眼及顯微鏡評估黴菌生長情形及其覆蓋面積為指標,建立黴菌在木材表面生 長的生長指標及數學模式(Viitanen, 1997;Hukka and Viitanen, 1999;Viitanen et al., 2000)。其觀察評估指標說明如下:

0 表示沒有黴菌生長

1 表示可用顯微鏡看到一些黴菌開始生長

2 表示可用顯微鏡看到輕度黴菌生長(覆蓋面積超過 10%)

3 表示可用肉眼看到一些黴菌開始生長

4 表示可用肉眼看到覆蓋面積超過 10%的黴菌生長 5 表示可用肉眼看到覆蓋面積超過 50%的黴菌生長 6 表示可用肉眼看到覆蓋面積達到 100%的黴菌生長

由於國外多以木質材料建立相關黴菌生長指標及數值模式,其因國外室內建材或裝 潢材大多以木質材料為主,反觀我國大多數住宅及建築物形式多以混凝土之石質材料為 主要建材,對於石料建材之黴菌生長研究目前付之闕如。所以,綜合以上所述,建立一 套符合地區性的室內建築物材料黴菌生長模式,用以預測室內建築環境中黴菌生長的可 能性,更可以作為監測室內空氣品質的先期預警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