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調查主題與內容規劃─以五年輪調一次為目前規劃的基準

在文檔中 傳播學資料庫建置規劃 (頁 35-59)

參、 全國性傳播調查研究之調查主題與方法

三、 調查主題與內容規劃─以五年輪調一次為目前規劃的基準

本計畫將比照「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既有之研究規格與嚴謹度,訂 立為一期五年,每年針對不同主題進行調查之調查規劃。然而,五年一期、每年 一次之調查機制是將各個傳播主題獨立進行,可謂調查規劃之基本進行模式,因 此,本計畫亦先以此種模式做為細部規劃時的標準模式。但在經費、時間與人力 的考量下,也可保留彈性,將各個傳播主題排列與組合,以延長每次調查之籌備 時間,避免一年一次的快速輪替,導致經費、時間與人力上之不足(表十四)。 但目前本期計畫仍以五年一期,每年一次作為細部規劃的主要調查機制。

表十四 調查機制之替代方案

五年一期,每年一次 六年一期,兩年一次 六年一期,兩年一次 主題素養與傳播

人際、風險與危機

主題素養與傳播 人際、風險與危機

主題素養與傳播 風險與危機

網路 網路

娛樂

網路

娛樂 娛樂與人際

產業 產業

此外,如上述各傳播領域專家學者之建議,本計畫亦會依據傳播領域的本質 與特性,將基本題組予以妥善修改,並分別進行研究方法與研究主題上之創新,

使得此一全國性之傳播研究調查,更得以透過研究主題與方法上的創新,貼近台 灣傳播領域之研究需求。

而其個別年之調查規劃所包含之傳播次領域研究子題、研究目標與內容、研 究方法方面,如前述之四大步驟,是由本計畫經文獻之耙梳,使用上述「描述性」、

「外推性」與「可行性」三個指標為原則,彙整成適合本計畫一手資料調查的數 個大型調查主題,做為與各傳播學者專家訪談與討論之靶子提案,以做為訪談過 程中,各傳播專家學者討論與建議之雛型。而後於再統合各傳播學者專家之建 議,將之納入原先的提案中,形成未來可能調查之各個主題(表十五),分別如 後陳述。

35 台(facebook、plurk 等),閱聽人如何使用各種媒介與平台滿 足對娛樂的需求,並探討各式娛樂資訊使用與閱聽人價值觀

36

(一)第一次: 「主題素養與傳播」

1. 調查主題

本次主要調查內容除了延續過去「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中「大眾傳 播組」的重要基本題組外,更針對本次主題-「主題素養與傳播」進行題目加掛,

希冀透過本次問卷調查,瞭解閱聽眾在媒體使用與各主題素養與傳播等子題之間 的關係。本次調查子題包括健康素養/傳播、政治素養/傳播、傳播與民主、科學 素養/傳播、傳播倫理、種族與傳播、女性與性別研究、法律素養/傳播、媒體與 運動、數位落差等。而正式問卷之內容大綱則大致承續「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 計畫」,包含:

(1) 基本狀況:性別、出生年、出生地、居住地、父母祖籍、婚姻狀況、教育程 度、父母教育程度、職業、收入等。

(2) 傳播行為:聊天、打電話、報紙、雜誌、廣播、電視、電影院(DVD)、手 機等。

(3) 網路使用情形:頻次、時間、電子信箱使用情形、上網內容、上網目的、上 網動機等。

(4) 新聞使用情形:新聞態度、不同載具新聞態度、電視政論性節目看法與態度。

(5) 主題素養與傳播題組:健康素養/傳播、政治素養/傳播、傳播與民主、科學 素養/傳播、傳播倫理、種族與傳播、女性與性別研究、法律素養/傳播、媒 體與運動、數位落差等。

(6) 成為固定樣本意願調查

(7) 訪問紀錄:訪問意願、合作態度、訪問使用語言、地點、是否有其他人在場。

(8) 督導紀錄:各訪員名單查核、樣本名單正確性、樣本名單記錄邏輯、複查結 果。

2. 參與成員

本計畫根據傳播學門各學者之研究專長,以及本計畫訪談過程中,各傳播領 域學者對於傳播領域之專業興趣,與參與本計畫之意願,在徵得各學者之同意 下,初步擬定此次調查主題之參與團隊,成員包括國立政治大學、國立交通大學、

國立中正大學與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共計9 位研究人員(表十六)。

表十六 第一次調查團隊成員

所屬單位 團隊成員

新聞學系鍾蔚文教授 廣告學系張卿卿教授 廣告學系郭貞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

統計學系鄭宇庭副教授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張玉珮副教授 傳播學系王嵩音教授

傳播學系盧鴻毅副教授 國立中正大學

傳播學系林淑芳助理教授 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 杜素豪副研究員

37

3. 抽樣原則

在研究方法上,本調查之抽樣原則延續「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之研 究規格,因此,本計畫引用其研究步驟自《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五期 第四次調查計畫執行報告》第5 頁至第 6 頁,未來之執行過程中,如有研究方法 上更新穎的發現,則會再調整為更適切的研究方式。其引用如下說明。

本計畫以台灣地區年滿十八歲及以上之中華民國國民為研究母體,並以台灣 地區戶籍資料檔為抽樣名冊。抽樣方法使用分層等機率三階段抽樣法(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 PPS)進行抽樣。分層指標包含「人口密度」、「教育程度」、「65 歲以上人口百分比」、「15-64 歲人口百分比」、「工業就業人口百分比」、「商業就 業人口百分比」等,將台灣之鄉鎮市區分為七層。

而基本抽樣程序則是先計算各分層所有鄉鎮之人口數,按照人口數的比例來 分配各分層所欲抽出之人口數,並在各分層中依照人口數多寡而抽取一定數目的 鄉鎮市區;而後,在每一個鄉鎮市區中,再依照人口數之多寡依照等距抽樣法 (systematic sampling)有系統地抽取一定數目的村里;最後,在中選之村里中,再 同樣依等距抽樣法抽取一定數目的受訪個案。其詳細抽樣步驟如下:

(1) 根據內政部台灣地區人口統計資料,計算出台灣各鄉鎮市區在調查當年十八 歲以上的人口數(樣本年齡不設上限)。

(2) 將台灣全省各鄉鎮市依其發展特性歸類成核心都市、一般都市、新興市鎮、

傳統產業市鎮、一般鄉鎮、高齡化鄉鎮、偏遠鄉鎮等七個集群,再將高齡化 鄉鎮與偏遠鄉鎮合併為一類,合計六個等級。

(3) 匯集各鄉鎮市區人口資料以統計出各等級地區十八歲以上的人口數。

(4) 計算各等級地區十八歲以上(含十八)的人口數比例。

(5) 依照各等級地區十八歲以上(含十八)的人口數比例,算出各等級地區所應 抽出之樣本數。

(6) 針對各等級地區進行獨立抽樣,以鄉鎮市區為第一抽出單位(primary selection unit; PSU),以村里為第二抽出單位,最後則以個人為抽出單位。

其中,唯獨在台北市與高雄市這兩個調查區域,為使這兩個區域平均分布,

因此將不以「區」為第一抽出單位,而直接以「里」為第一抽出單位。

(7) 各階段中各單位的抽樣,是利用抽取率與單位大小成比率(PPS)的方式決 定。

(8) 依據以上的抽樣原則,抽出台北市、高雄市、省轄市及其他鄉鎮的若干村里 做調查。

4. 預試與正式訪問

在正式面訪前,本計畫比照「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之預試機制,以 確保調查執行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的問題,而後根據問題進行討論與檢討,修訂問 卷內容。因此,本計畫引用其研究步驟自《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五期 第四次調查計畫執行報告》第6 頁,未來之執行過程中,則會再調整至更為適切 之抽樣方式。其引用抽樣方式如下說明:

38

預試面訪時,針對台北市、台北縣、南投縣、雲林縣、台南縣與高雄縣進行 隨機抽樣。在進行抽樣時,考慮因拒訪等干擾因素而造成預計完成樣本數之不 足,會採取膨脹方式來估算每一村里所需抽取之人數,根據「台灣社會變遷基本 調查計畫」最近三次的各分層完成率來估算膨脹比例,所估算之膨脹比例約介於 兩倍至三倍之間。因此在預試面訪階段,由於期望成功樣本數為153 人,因此便 抽樣約400 人進行預試面訪。

而正式訪問預計完成樣本數為2000 人。抽樣程序如同預試階段,為了避免 如拒訪等因素干擾而無法達成預計完成樣本數,會以膨脹方式來估算每一村里所 需抽取之人數,參照「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最近三次的各分層完成率來 估算膨脹比例,膨脹率介於1.1-1.5 之間調整為 1.5,1.6-2.0 之間調整為 2.0,調 整之後膨脹係數高於「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最近一次之鄉鎮則改採「台 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最近一次之膨脹係數,最後抽樣出約4000 個正式樣 本。

不論是預試亦或是正式訪問,其詳細抽樣步驟均延續先前「台灣社會變遷基 本調查計畫」之研究規格,因此,本計畫引用其詳細抽樣步驟自《台灣社會變遷 基本調查計畫—第五期第四次調查計畫執行報告》第6 頁至第 8 頁,未來之執行 過程中,如有研究方法上更新穎的發現,則會再調整為更適切的研究方式。其引 用步驟如下說明。

‹ 鄉鎮市(區)抽樣:

(1) 根據行政院內政部最近一期「台閩地區人口統計季刊」查閱所有鄉鎮市(區)

別及各鄉鎮市(區)的人口數。

(2) 依據「人口密度」、「教育程度」、「65 歲以上人口百分比」、「15-64 歲人口百 分比」、「工業就業人口百分比」、「商業就業人口百分比」等為指標,將台灣 之鄉鎮市區分為七層。將同分層之鄉鎮市(區)按人口數由小至大排列,並 做人口數的累加。

(3) 以該層的總人口數 T 除以所需的鄉鎮市(區)n,T/n=K(K 四捨五入,

留下整數部分)。

(4) 在 1~K 中取一個亂數 R,則 R 在累加人口數該欄的落點所在即是抽取的第 一個鄉鎮市(區)。

(5) 然後以 R 為基礎,再往下找第 R+K 的落點,以此類推,直到抽滿所需的鄉 鎮市(區)數為止。

‹ 村里抽樣:

‹ 村里抽樣:

在文檔中 傳播學資料庫建置規劃 (頁 35-5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