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諮商師幽默技術使用之探討

在文檔中 第二卷第一期(2011年2月) (頁 24-64)

管秋雄

摘要

本研究目的乃探討諮商過程諮商師意圖使用幽默技術之相關經驗。研究採歷 程研究設計,資料蒐集以質性研究法之深入訪談法為之。研究材料係由研究對象 所提供為期七次個別晤談之諮商服務內容取之。研究對象為博士層級且受過幽默 諮商訓練並具證照之諮商師。研究結果顯示:諮商師意圖使用幽默技術有三大類 型,分別為幽默刺激之應用、幽默要素之應用,以及混合幽默刺激與要素之應用;

諮商師幽默技術使用之意圖,包括評估當事人對幽默接受度、建立晤談基調、替 代一般諮商技術、轉移晤談主題、調節諮商氣氛、協助當事人自我探索與覺察、

刺激當事人思考、改變當事人情緒狀態、輔助其它諮商技術、實踐特殊諮商目的 等十種;影響諮商師使用幽默技術因素,包含與諮商師個人關聯、與當事人個人 關聯,以及晤談過程當事人與諮商師互動等三大範疇二十種不同因素。本研究亦 針對諮商師使用幽默技術之實務,以及未來研究兩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關鍵詞:幽默治療、幽默諮商、幽默技術、諮商意圖

管秋雄 中州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cskuan@dragon.ccut.edu.tw)

Global Mental Health E-Journal 2011, vol. 2 no. 1, pp. 20-60.

壹、緒論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自中世紀到十九世紀以來,醫療界一直流行以幽默療法(Humor therapy)來 治病 (Moody, 1978)。Freud 於 1905 年即指出為了要降低痛苦並促進健康,幽默 是一項治療上可考慮使用之附屬處遇,尤其對高敏感度當事人而言 (O’Maine, 1994)。Ellis (1977) 亦提到人類在認知、情緒、行為方面對自己造成困擾,而幽 默由於它本身的特質,恰好能在這三個基本面有效的實施。Kuhlman (1994) 指 出在改變歷程中,幽默具有潛在性的力量;若治療師使用幽默所指涉內容和當事 人有關時,就會產生治療效果。O'Maine (1994) 指出生理方面的證據顯示:幽默 和自主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具有關聯;藉著這些機轉可將幽默的角色、情感表 達,以及情緒與身體的健康予以聯結。

完整幽默概念,包含認知、情緒,與行為三個層面的活動。由於幽默的這些 特質與一般諮商理論強調從單一角度切入當事人的世界,似乎幽默對當事人方面 有更多觀照層面,也更符合Schnarch (1990)所言:「臨床上,最理想之治療方法 為單一處遇,且具多重衝擊並能適配每一相關向度,而非僅是一系列無目標之處 遇」。實證研究結果也顯示諮商過程,藉著幽默運用能有效降低當事人與諮商師 之間所產生的陌生感、減緩當事人焦慮與緊張、降低當事人對諮商抗拒 (Falk &

Hill, 1992)、協助個案以較積極態度面對問題(管秋雄,1999)、有助於諮商歷程 進行、提昇諮商師效能 (Pollio, 1995; Yovetich, Dale, & Hudak, 1990)。此外,諮 商師亦可將幽默視為諮商與處遇技巧 (Sultonaff, 2000),特別是針對某些特殊個 案(如:非自願性轉介個案、不合作個案)、具有特殊問題的個案(如:自殺)、

以及導因於情境因素的個案(如:憂鬱症或焦慮症)(蕭文,2000)。

Gladding (2005) 指出將幽默應用於諮商情境,具有幾項前提:(1)幽默與正 向健康有關,尤其當幽默伴隨著笑聲更能創造個人生理、心理,以及社會性的改 變;(2)幽默能令人免於陷入太主觀且均衡看待自我與環境;(3)幽默為預測創造 力之絕佳指標;(4)幽默應用受到研究支持。對於諮商與心理治療而言,幽默既 然具有這些獨特性質,故針對幽默在諮商中使用之研究,除了對幽默主題能更進 一步的認識之外,也為諮商與心理治療提供了另一種選擇。Ventis (1987) 即曾言 心理治療中幽默與笑的使用並不是目標,而是促進治療歷程的另一種選擇。

自1970 年美國地區開始對治療或諮商領域,應用幽默從事經驗性探討(劉 薏君,2008)。在探討該主題所使用詞彙,包含:治療性幽默(therapeutic humor)、

心理治療中的幽默(humor in therapy)、幽默治療(humor therapy)和幽默技術

(humor skill)等。如 Franzini (2001) 提到「治療性幽默,包括治療者和其他健 康保健專家有意且自發地使用幽默,其結果能導致當事人在理性自我和行為方面 的改善。」美國治療性幽默協會(Association of Applied and Therapeutic Humor, AATH)將治療性幽默界定為「任何提升心理健康的諮商介入,包括有趣刺激、

荒唐或不一致的陳述;此等諮商介入可提升當事人的心理健康或作為促進治療的 輔助處遇。不論是對生理、情緒、認知、社會或是精神層面的影響,其目的都在 增進當事人之療癒或學習新的因應策略 (Sultanoff, n.d.)。」

Salisbury (1989) 指出直到 80 年代,期刊與其它研究才特別地考慮幽默之應 用此一問題。經過多年以來之研究累積的文獻並 不多,主要原因在於幽默概念缺 乏具體性與結構性,故常被研究者所忽視 (Gladding, 2005)。多數探討治療情境 幽默使用文獻來自對個案研究之臨床經驗或者是根據治療者個人意見,而非針對 此主題研究而得之結果 (Bennett, 1996),因此在實務應用仍相當有限。此外,研 究者也指出諮商中使用幽默,如同其它諮商處遇一般可能具有建設性與破壞性效 果 (Schnarch, 1990; Sultanoff, 1994),故有學者建議諮商師若欲在諮商過程使用 幽默,最好能先接受幽默技術相關訓練 (Salameh, 1987)。

一項針對國內諮商心理師對於諮商過程使用幽默的態度與情形之調查研 究,發現國內諮商心理師支持諮商使用幽默技術態度傾向居於中上程度,其中尤 以幽默帶來的諮商效果的支持度最高;同時接受調查之諮商師也表示在諮商中使 用幽默技術頻率也居於中等程度(劉薏君,2008)。然而國內能夠提供幽默諮商 訓練之機構或專業人員不多,相對地接受此方面訓練之專業人員也比較少。故前 述接受調查之諮商心理師是否曾接受過幽默諮商相關訓練,是否具備正確使用幽 默的能力,這是值得重視的問題。

依前述,本研究乃藉著對一位曾接受過幽默諮商訓練之諮商師,在其提供完 整諮商服務歷程中,探討其幽默技術使用的相關經驗。藉著此等資料蒐集與整 理,進而提供幽默在諮商實務操作的相關資訊與建議。

二、文獻探討

(一)幽默涵意及其多樣化與多層次概念內涵

幽默不僅不易做明確界定,又具多樣化與多層次概念內涵。陳學志(2010)

指出幽默不易界定,肇因於三個因素:首先,幽默並非客觀存在的實體,而是人 類建構的觀念,它會隨著文化脈絡差異而投射出不同涵意;其次,幽默乃一個多 向度的概念,可能代表事物、人格特質,或心理狀態等;其三,幽默概念之涵意 隨著時間遞變與轉換。蕭颯、王文欽、徐智策(1995)曾指出關於幽默界定,大 致上可區分成兩類:一類是主張把所有逗笑的事物都叫幽默。此派的主張可稱作 廣義的幽默,英美的說法屬於這一派,如 Nazareth (1988) 將幽默界定成任何可 笑或有趣的事物;另一類稱為狹義的幽默,日本和中國的說法屬於本派,如《國 語辭典》即注釋為「指一種含蓄而充滿機智的辭令,可使聽者發出會心的一笑。」

就幽默多樣化概念而言,幽默不僅可表示「幽默產出」也可表示「幽默理解」

這兩個概念(許峻豪、鄭谷苑,2005)。若以廣義幽默檢視,「笑話」、「機智」、「卡 通」、「滑稽」、「諷刺」、「反語」與「喜劇」等即指不同類型之幽默 (Nazareth, 1988)。

管秋雄(2010)指出幽默多樣化概念形成因素,源自於三方面事實:首先幽默概

念融合了中西文化內涵;其次,文獻上對幽默或幽默感定義,未被學者或研究者 予以明確區分;其三,實證研究方面,因化約主義與機械化研究方法使幽默呈現 多樣化概念內涵。

就幽默多層次概念而言,幽默包括「幽默刺激」、「幽默反應」,以及「幽默 脈絡」等次級概念(陳學志,1991;Kuhlman, 1994; Nazareth, 1988)。「幽默刺激」

係指幽默故事、事件、情境。幽默刺激又可依其產生幽默反應機轉之不同,將其 區分為兩個下位概念:(1)「幽默內容」,強調幽默刺激所牽涉之內容為引發幽默 反應的機轉,例如性、攻擊或諷刺等題材;(2)「幽默結構」,著重幽默刺激呈現 之結構特性為引發幽默反應的機轉,通常指幽默使用技巧,諸如誇大、模仿、假 裝、矛盾、雙關等(陳學志,2010;陳學志、徐芝君,2006;劉淑娟,2004a,

2004b)。「幽默反應」係指個人覺察幽默事件後,內在的認知與情緒經驗,如失 諧、荒謬、可笑、荒唐、非預期、驚奇、震驚、突然領悟、平靜狀態下對混沌情 緒之回憶等內在經驗 (Sultonaff, 2002),以及外顯行為反應「笑」與「微笑」。「幽 默脈絡」則指某種遊戲的、開玩笑、逗樂等氛圍 (Kuhlman, 1994)。

(二)幽默的治療機轉

Kuhlman (1994) 認 為 將 幽 默 視 為 技 術 時 , 具 有 洞 察 ( Insight )與隔離

(Detachment)兩種策略之功能:「洞察策略」係指治療者激發當事人深入到某 個問題,並期盼將問題予以再綜合;「隔離策略」乃指治療者試圖將當事人從某 個問題情境中先抽離出來以降低當事人投入,藉此減低該問題對當事人產生先入 為主之影響。Gladding (2005) 亦曾提到諮商中幽默可以協助當事人獲得洞察,

並且能對自己所處情境發展另類觀點,然對於幽默與洞察之間的關聯性為何並未 明確交待。對此,Allport (1961) 曾指出幽默與洞察的關係,本質上係反映人類 具有自我客體化(Self-objectification)能力此一現象;亦即個人有能力將自己建 構為主體與客體的能力。這種自我客體化能力,使個人得以避免陷入過於主觀且 能超脫情境之限制,並能均衡看待自我與環境。

幽默究竟透過何種機轉,使當事人發生改變?從認知取向之幽默理論檢視幽 默發生,包含以下歷程:首先,乃出現一種與個人慣用基模不合諧之刺激,引發 個人失諧的困境;其次,此失諧困境迫使個人必須跳脫慣用基模之限制,改以全 新或相反角度重新詮釋既有的困境並解決此困境。前述幽默產生歷程營造而生之

幽默究竟透過何種機轉,使當事人發生改變?從認知取向之幽默理論檢視幽 默發生,包含以下歷程:首先,乃出現一種與個人慣用基模不合諧之刺激,引發 個人失諧的困境;其次,此失諧困境迫使個人必須跳脫慣用基模之限制,改以全 新或相反角度重新詮釋既有的困境並解決此困境。前述幽默產生歷程營造而生之

在文檔中 第二卷第一期(2011年2月) (頁 24-6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