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變壓器阻抗轉換功能

被動元件的分析與設計

4.3 變壓器(Transformer)

4.3.1 變壓器阻抗轉換功能

倘若一變壓器等效示意圖如下:

+

+

i

1

i

2

v

1

v

2

圖 (4.6) 變壓器電路模型

橫跨變壓器兩端的電壓和匝數成正比,圖(4.6)變壓器主線圈圈 數為N1,副線圈圈數為N2則兩端電壓比為:

1 1

2 2

V N

V = N (4.10)

為維持能量守恆, ,兩側電流和電壓成反比,因此兩側電 流和線圈數亦成反比:

P=IV

1 balun 來使用,balun 用於將單端輸入的訊號轉換成差動輸出或是將 差動訊號轉換成單端輸出,在微波和射頻電路當中,差動放大器

(Differential Amplifier)是最常用來當作 Balun 的電路,其他還 有 Lange,Rat-Race,Branch Line Coupler,差動放大器的優點在 於面積小,但是當我們的電路設計到達數 Ghz 或數十 Ghz 時,電晶體 本身的速度受到 fT 的限制,因此差動放大器的架構適用於較低頻的電 路,此外如微波電路 Lange Coupler, Rat-race , Branch Line Coupler,這些電路的面積或長度與訊號的波長相關,因此這些電路 操作在 30Ghz 以下都顯得太大,變壓器適用的範圍在繞線長度遠小於 波長的狀況,速度又優於主動差動放大器,剛好介於這兩類電路之 間,相當適合數 Ghz 到十幾 Ghz 的電路。

變壓器最常見的架構如下:

P

P

S S

P

P S

S

圖(4.7)(a)傳統變壓器 (b)對稱型變壓器

圖(4.7(a))的架構適合當作 lump 化的耦合線,當操作頻率提 高到波長夠短足以整合入 IC 的時候,耦合線的觀念便可以用此型的 變壓器實現,其物理結構上的特點在於輸入輸出端可以由任何一個方 向拉出,這對實現電路而言是個極大的優點,它可以避免過長的接線。

圖(4.7(b))的變壓器則適合當作 Balun,一個單端輸入轉差動 輸出的 Balun 其等效電路模型如下:

Single +

P S

圖 (4.8) 變壓器 Balun 等效模型

等效模型可以看出需要一個中央抽頭接地在副線圈端,然而如圖

(4.7(a))的變壓器由於其非對稱的的架構,很難看出線圈的中點 位於何處,圖(4.7(b))的對稱型[2](Rabjohn)Balun,不論主線 圈或副線圈,中點都會落在中間交錯的地方,因此如果要從中點接線 為小訊號的地端或給予直流偏壓,本架構都可以提供這個需求。

分析此 Balun 的原理時我們先定義各個埠之間的關係

P S

圖 (4.9)4 port 變壓器 Balun

當作 Balun 使用時,主線圈一端接地,此時 Port1 為 differential input port 其輸入會在 Port2,Port3 造成 differential output,

對 Port1 而言,Port2,Port3 的負載電阻ZL是呈現串聯的關係。從 式(4.13),主線圈和副線圈比例是 1:n 的情況下如果要達到阻抗的 匹配,Port1 的負載電阻必須是 Port2,Port3 負載電阻之和除上 n 的平方,即 2

2ZL Z = n

就 Port4 而言,Port2,Port3 的電阻是呈現並聯的關係,不論 主線圈和副線圈比例為何,達到阻抗匹配的狀況時 Port4 的負載電阻

會是 Port2,Port3 負載電阻的一半即

2 ZL

Z = 。

一般來說,Port2,Port3 的負載阻抗為 50 ohm。在線圈比例為 1:

1,阻抗完全匹配的情況下 Port1 必須是 100 ohm,Port4 必須是 25 ohm。

阻抗匹配的狀況之下,此變壓器形成180 hybrid,其 S 參數在考 慮各個埠之間阻抗不同的情況下會滿足180 hybrid 的 S 參數型式

D

D

0 1 1 0

將訊號由 Port1(differential port)輸入實際各埠輸出電壓如下圖:

v 1

將訊號從 Port4(sum port)輸入,實際各埠輸出電壓關係:

1

圖 (4.11)變壓器 Balun Port4 輸入

從這兩個圖示可以看出來將變壓器當作 Balun 來使用,需要在特 定阻抗的條件之下,才能達到理想的狀態,與 Ring Hybrid 或 Rat-race 需要四個埠都匹配才能有理想 Balun 效應一樣。

Lp Ls

(Coupling Factor) 到式子中,把變壓器主線圈和副線圈一端接 地,形成一個雙埠元件,令

將所有的寄生效應考慮進去,可以得到如下的模型,

每個架構的物理結構如下:

架構 1. width=3.7um, gap=3.8um, interleave, turns=5 架構 2. width=3.7um, gap=3.8um, interleave, turns=6 架構 3. width=3.2um,gap=3.8um, interleave, turns=8 架構 4. width=3.2um, gap=3.8um,interleave,turns=10 架構 5. width=5.2,2.2um,gap=3.8um,symmetric,turns=7 架構 6. width=5.2,2.2um,gap=3.8um,symmetric,turns=7 --量測結果— simulation measure

圖(4.19) 架構 3 S21

K factor

Frequency(Ghz) measure simulation

圖 (4.20) 架構 3 Coupling Factor (K)

架構 4:

simulation measure

圖 (4.21) 架構 4 S21

K factor

Frequency(Ghz) measure

simulation

圖 (4.22) 架構 4 Coupling Factor (K) simulation measure

圖 (4.23) 架構 5 S21

0 2 4 6

K factor

Frequency(Ghz) measure simulation

圖 (4.24) 架構 5 Coupling Factor (K) simulation measure

圖 (4.25) 架構 6 S21

K factor

Frequency(Ghz) measure

simulation

圖 (4.26) 架構 6 Coupling Factor (K)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