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貨幣成長率目標

Hayo, Neumann and von Hagen (1998)

說明歐洲央行

(European Central Bank)

1998

年使用貨幣政策穩定物價

,

並且企圖使調和的物價指數

(Harmonised Index of

業率也逐步攀高

,

德國經濟顧問委員會

(German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ors;CEA)

批評德國央行並未清楚將貨幣政策意圖傳遞給大眾

,

為了避免通貨膨脹預期上升

,CEA

認 為使用貨幣供給目標能夠傳遞給大眾

,

讓大眾知道德國央行仍設法要擴張貨幣

,

於是要求 政府採取貨幣供給目標

,

德國政府在當時採取

8%

的貨幣供給目標

,

也順利成功穩定經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Calder´ on and Schmidt-Hebbel (2008)

使用

1975-2005

年間

63

個國家

,

研究國家採 行

MT

的決定因素。 他們認為更進步與更多元化的財務市場使央行控制貨幣的工作變得 更加困難

,

於是解釋變數考慮財務發展

(

本國私部門存款

/GDP)

與貨幣成長變動兩變數

,

另外放入結構性變數

,

包含政府預算赤字、 貿易開放性、 人均

GDP

。 另外假設誤差項為

logistic

分配

(logit

模型

)

或常態分配

(probit

模型

),

並分別討論混合、 固定效果與隨機 效果。 結果顯示在

logit

模型下

,

固定效果與隨機效果結果相似

,

財務發展、 貨幣成長變 動、 政府預算赤字、 貿易開放性皆是顯著負相關

,

人均

GDP

則不顯著。 但在混合資料下

,

財務發展是顯著正相關。 在

probit

模型下

,

結果也相似

,

其實證結果可以看出

,

若財務發 展越高、 貨幣成長變動越大、 政府預算赤字越大、 貿易越開放的國家

,

採行

MT

似乎更加 困難。

由以上文獻可以得知

,

有較高通貨膨脹的國家似乎越有可能採行數量目標

,

而採取數 量目標能增加貨幣政策的透明度

,

改善央行信譽

,

並能清楚傳遞政策給大眾

,

讓大眾了解 政府當局的行為與目標

,

降低動態不一致的情形

,

所以能降低通貨膨脹率

,

特別是在低所 得經濟體與非工業化國家。

Ball and Sheridan (2003)

認為央行採取形式上的目標能明 顯降低通貨膨脹率很大原因是因為該國通貨膨脹較嚴重

,

也就是說

,

若處於高通貨膨脹下

,

採行數量目標的效果可能也會較大

,

在低度通貨膨脹下

,

效果可能不大

,

過去文獻大都採

OLS

迴歸分析

,

OLS

只能看出平均效果

,

並無法看出在高低通貨膨脹下數量目標的效 果

,

因此本文使用追蹤資料分量迴歸法來檢視在高低通貨膨脹下

,

實行數量目標對於通貨 膨脹率的效果有何不同

,

另外考慮到政策當局的實際行為

,

因此也觀察成功達成數量目標 對於通貨膨脹率的效果

,

並推測當經濟體處於高通貨膨脹的環境

,

實行與達成數量目標能 降低通貨膨脹率的效果應該較大

,

當處於適度通貨膨脹下

,

效果則相對較小。

基於這個模型設定

, Chernozhukov and Hansen (2005,2006)

提出工具變數分量迴歸

(Instrumental Variable Quantile Regression;IVQR)

來處理分量迴歸對內生性的問題。

定義一個加權分量迴歸目標函數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