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貳、休閒阻礙因素的分類

對於各種休閒阻礙現象,休閒學者提出不同的分類方式。Edington, Compton 和 Hanson (1980)將休閒阻礙分成下列九類:

1.態度的阻礙:某些人不信任也不關心休閒,認為休閒只是特殊階級才有。

2.知覺的阻礙:是真實或想像的,都是經歷過遭受拒絕、失敗之後一段時間 才形成,少數民族及殘障人士也有同樣的情形。

3.訊息的阻礙:鄉村地區缺乏休閒發展的機會,都會地區居民則可能面對太 複雜的選擇而阻礙休閒的參與。

4.消費的阻礙:某些事先決定的事,是暫時的障礙。

5.社會文化的阻礙:如少數民族在休閒追求上遭受社會的排斥,可能源自性 別或年齡差異而造成的。

6.經濟的阻礙:一般從事休閒活動都要花錢,對經濟地位不利者,這種阻礙 更顯著。

7.健康的阻礙:疾病會改變一個人的生活形態,進而形成無法克服的阻礙。

8.經驗的阻礙:如果缺乏休閒經驗的基礎,會形成休閒的阻礙,一個人如果 缺乏對休閒體力、智慧及社會的技巧,通常會避免參與休閒活動,沒有人 希望在休閒中失敗或得到負面經驗。

9.建築的阻礙:對殘障人士會構成的主要障礙。

Chubb 和 Chubb(1981)則在〝One Third of Our Time〞一書中指出,參與 休閒的阻礙因素可以分為二類,如下列所示(引自洪凡育,2002)。

一、外在阻礙因素:

(一)外在經濟因素,如:經濟狀況、就業型態、政府課稅、管理及資源。

(二)人口因素,如:人口分布、人口成長、遷移、都市化等。

(三)社會結構,如:家庭、廣告影響、宗教、政治、傳統和風俗習慣等。

(四)社會型態,兩性角色與特性、年齡、態度、社會地位、生活型態、文 化和次文化團體等。

(五)犯罪和破壞公物之情形。

(六)都市的混亂與戰爭。

(七)資源的變化(未開發資源、開發中資源、已開發資源)。

(八)交通運輸問題。

二、個人阻礙因素:

(一)個性(二)知覺與態度(三)知識和技能(四)性別(五)年齡與生命 週期(六)文化與次文化的影響(參與宗教、種族團體)(七)目標和生活型 態(八)居住地區(九)職業類型(十)個人收入及分配(十一)可利用之休 閒時間

Franck 和 Van Raiij(1981)在探討影響休閒滿意的因素時,也提到阻礙的 概念,認為滿意與否視個人知覺期望和現實間的差距,而這些差距是因為內在 和外在阻礙因素而影響對預期情況的追求。而概念性地將阻礙分為內在阻礙

(internal constraints)及外在阻礙(external constraints)。內在休閒阻礙包括:

個人的生理狀況(健康及體能因素)、休閒參與動機、知覺休閒重要性的程度、

需求的滿足、壓力狀況、個人能力、知識興趣以及對休閒活動之便利性評估等;

外在休閒阻礙則有:缺乏時間、金錢、地理上的距離、設施缺乏等(引自謝淑 芬,2001)。且其研究發現,低社會階層的人常常是屬於感到中度休閒滿意的 一群,所遭遇到的阻礙較偏向外在性阻礙,而中等社會階層卻是屬於低滿意族 群,易有內在性的阻礙,而高等社會階層則屬高滿意度,面對休閒時的阻礙也 較少。

Boothby, Tungatt 和 Townsend(1981)則以開放式的問卷進行研究,將停 止參與運動性休閒活動的 43 個理由分為六類,並將這六類阻礙分為個人阻礙

(personal constraints)和社會阻礙(social constraints)。前者包含個人的體能、

興趣和技能;後者則是時間、金錢、設施和社會網路(離開年輕團體,缺乏參 與活動的動機及機會)等。在這些阻礙因素當中,研究者認為這些阻礙所造成 的影響效果是不同的,可分為絕對性的和相對性的阻礙

Iso-Ahola 和 Mannell(1985)從社會及心理學層面,依型式/位置區分阻礙,

可以分為三種:社會個人(social-personal)、社會文化(social-cultural)、物 理(physical)。而這些阻礙會維持多久?從時間觀點區分:則區分為穩定的/

不變的,常變的/隨時的。(引自陳欣宏,2004)

Hendersoon, Stalnaker 和 Taylor(1988)將阻礙分為中介性阻礙因素

(intervening barriers)與前置性阻礙因素(antecedent barriers),兩者以偏好的 形成作分界,「中介性阻礙因素」指休閒偏好已形成,而影響休閒參與的因素,

如:金錢、時間、友伴、氣候、交通等;「前置性阻礙因素」則是指會影響休 閒偏好形成的因素,如:性別、角色、情緒、需求等。常常「中介性阻礙因素」

被認為比「前置性阻礙因素」重要。

Crawford 和 Godbey(1987)歸納統整各類休閒阻礙的研究,並以家庭成員 及夫妻為受試對象,研究其共同參與休閒活動時,家庭生活週期特性對於所遭 遇到的阻礙之影響,且發展為休閒阻礙模式,將影響個體休閒參與的因素歸納 為三類,以圖四示之。

提不起興趣 自己的身份不宜參加 缺乏足夠休閒資訊 缺乏技能 與其他參與者不投緣 休閒公共設施不足 活動缺乏吸引力 沒有人邀約 休閒環境不好 沒有多餘的時間 沒有適合的人同行 環境複雜沒安全感 活動花費太高 預期人群擁擠 體能不適合 距離太遠 課業負擔太重 缺乏交通工具 訓練太累

圖四 休閒阻礙之因素模式

資料來源:Crawford & Godbey(1987)

結構與環境因素

個人因素 人際因素

此阻礙因素模式又經 Crawford, Jackson 和 Godbey(1991)進一步修正,成 為單一整合性的決策過程模式,以階層(hierarchical)方式來運作這三種阻礙。

模式如圖五。休閒阻礙的第一個層級是「個人內在阻礙」,包括個人實質的狀 態與特質,指個人對於休閒活動的評價,影響休閒的選擇和參與。當個人內在 阻礙消失或經過個人努力將內在阻礙克服,才能進入「人際間的阻礙」的階段。

人際間的阻礙指人與人之間互相影響的結果,尤其是參與兩個人以上的活動,

更容易遭遇到人際間的阻礙,但此阻礙對於個人性活動影響較小。當協調、調 整,適應人際阻礙後,個人則能面對下一個階段「結構性的阻礙」,其包括:

金錢來源、能夠運用的時間和機會等。若三類型的阻礙因素都能被克服,則個 人將順利參與休閒活動,否則不然。由此可知,當個人內在阻礙無法被克服時,

則瞭解個體不參與休閒活動之其他阻礙因素,似乎就不那重要了(引自賴家馨 2002)。

此休閒阻礙的階層,說明個人內在阻礙、人際間的阻礙、結構性阻礙的出現 是有先後順序的,且連續地影響個人參與休閒,模式也說明了休閒阻礙是如何 影響休閒喜好及參與。此阻礙階層的設定從最近的「個人內在阻礙」至最遠的

「結構性的阻礙」,意味著「個人內在阻礙」是最基礎的,也是最有影響力的,

而最遠的「結構性的阻礙」之影響力最小。即當個人內在阻礙存在時,如:負 面態度、對參與的期望較低,則個人不可能對休閒有偏好或參與的慾望。從模 式中發現個人若遭遇阻礙仍可以繼續參與休閒,不過可能會影響其參與頻率、

專業程度、自我涉入程度、自己對該情境的知覺與解釋,個人的心理阻礙因素 影響了個人參與休閒活動。

圖五 休閒阻礙階層模式圖

資料來源:Crawford,Jackson & Godbey(1991)

Raymore, Godbey, Crawford 和 VonEye(1993)依據 Crawford, Jackson 和 Godbey(1991)的模式發展「休閒阻礙量表(Leisure Constraints Statement),

其研究也支持了此休閒阻礙階層性的假設。指出當個人一直不斷地遭受外在限 制時,如物質、社會及文化等因素,這些限制最後可能被個人內化為內在阻礙 因素,個人也開始相信這些限制是自己導致,非環境所造成的。而事實上,這 些不同類型的阻礙因素,實際上常是同時作用且相互影響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