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二節 資料包絡分析法

解線性規劃最適解之方法,估計非參數段續式(piecewise)生產邊界;由於建 立 在 柏 瑞 圖 最 適 境 界 上 , 其 利 用 所 有 最 適 解 來 構 成 一 條 包 絡 曲 線 。 Farrell(1957)在其論文“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中,利用單 一產出與單一投入之技術效率衡量方式,以「非預設生產函數」取代常用之

「預設生產函數」估算其效率值,再將其衍生至多產出與多投入評估方式來 衡量技術效率。資料包絡分析法僅利用資料本身估計各個觀察值之技術效 率,基礎之 Charnes, Cooper, and Rhodes(CCR)模型係指奠基於生產邊界的規 模報酬不變(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縮寫為 CRS)假定;此後,CCR 模型放 寬此假定,立足於規模報酬可變(variable returns to scale,縮寫為 VRS)假定 下,產生 Banker, Charnes, and Cooper(BCC)模型。

包絡曲線上的點代表投入與產出的組合相對有效率;故在曲線外的點即 表示投入與產出相對無效率。位在曲線上的點滿足柏瑞圖最適境界(Pareto optimum),它代表所有的決策單位在投入與產出轉化為圖形所描繪出的點,

勾勒出一條最適解的路徑,此即包絡曲線。在此包絡曲線上各個決策單位其 投入與產出之組合最有效率;而座落此包絡曲線外的決策單位之投入與產出 組合,代表無效率的生產點,整合評估所有決策單位的相對效率值,進而找 出涵蓋所有資料的效率包絡面,以形成效率邊界(efficiency frontier)。分別再 計算各個決策單位(DMU)與效率包絡面的距離估算其各相對效率值;一般相 對效率值介於 0 至 1,相對效率值等於 1,表示其 DMU 有效率;另相對效 率值小於 1,其座落於效率邊界外緣之 DMU 表示其相對無效率,此點與邊 界的距離為其無效率的大小。吾人利用此法,可以評估組織的相對效率值,

將有效率單位的特性,提供給無效率的決策單位績效改造的參考。

一、 CCR 模型

Charnes, Cooper, and Rhodes(1978)以 Farrell 論文之效率邊界概念與 Shephare(1970)的距離函數(distance function)觀念,將單一投入與單一產出概 念,轉化為多投入與多產出的理論基礎,在規模報酬不變(CRS)假定下,採 用直線規劃法(linear programming,縮寫為 LP),當決策單位面臨資源的配 置有限時,以直線數學模式計算生產邊界,並尋求最適解以衡量出相對效率 值,即總技術效率(overall technical efficiency,縮寫為 OTE),此稱為 CCR 模

16 報酬可變(variable returns of scale,縮寫為 VRS)類型假定下,其相對的效率 值,將總技術效率(OTE)區分為純技術效率(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縮寫為

PTE)與規模效率(scale efficiency,縮寫為 SE),以凸性性質、無效率性質、

射線無限制性質、及最小外差性質之生產可能集合(production possibility set,縮寫為 PPS)的四個公理,加上 Shephard 距離函數的各項假設,衡量決 策 單 位 總 效 率 , 包 含 技 術 效 率 (PTE) 與 規 模 效 率 (SE) 之 乘 積 , 即

OTE=PTE SE,此稱為 BCC 模型。如下(3.3)式,在 BCC 模型中較 CCR 模

17 的緣由。1997 年力根薰(Kaoru Tone)提出了 SBM 模型(slack-based measure model),指出決策單位處於相對無效率狀態,研究其原因究竟為投入資源過 甚或產出不足。後來,Tone(2001)再提出以差額變數為根基之效率衡量模型,

該模型採非射線(non-radial)之估計方法,同時納入投入項與產出項的差額

18

(slacks),估計產出之效率值介於 0 與 1 間,稱為 SBM 模型。SBM 模型特性:

單位不變性1(units invariant)、單調性2(monotone)、及效率指標僅受效率參考 集合之影響;當決策單位效率值為 1,其座落於生產邊界上,且不論投入及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