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完成比賽影片之表現記錄表後,將其紀錄所得資料建檔至電腦中,並運用 Excel 將資料分為勝敗隊伍之發球得分、發球失分、發球後對方無組織進攻我方得分、

發球後對方有組織進攻我方得分、發球後對方有組織進攻對方得分,依表次輸入後,以 次數除與總次數,最後使 SPSS 22.0 版本與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 進行描述性統計、

卡方考驗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ANOVA) 等統計方法對發球效果做考驗。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發球位置中,1 號位位後場延伸共 2252 次 (72.5%) 、6 號位後場延伸共 489 次 (15.7%) 、 5 號位後場延伸共 365 次 (11.8%) 。發球落點中,1 號位共 455 次 (14.6%) 、2 號位共 112 次 (3.6%) 、3 號位共 197 次 (6.3%) 、4 號位共 214 次 (6.9%) 、5 號位共 697 次 (22.34%) 、6 號位共 1064 次 (34.3%) 。發球得失分中發球得分共 172 次 (5.5%) 、繼 續比賽共 2568 次 (82.7%) 、發球失分共 366 次 (11.8%) 。

研究結果發現 102 年全國運動會男子室內排球所使用的發球型態為跳躍漂浮球最 多,其次是跳躍發球,而在國際賽已較少使用的站立漂浮球,在本研究的樣本數也高達 將近 20%,由此可推論國內排球在發球技術上還與國際賽的水準有些微差距;發球位置 則集中在 1 號位後場延伸,其次是 6 號位置,自從發球位置規則修訂後,從原本的 3 米 內擴大至九米內,但可以由研究結果看出,超過 70%的發球位置仍在 1 號位後場延伸,

或許是國內教練及選手較少去嘗試不同位子發球的效用,雖然本研究者發球位置也仍在 1 號位後場延伸,但本研究者接發球經驗上,若發球者不在 1 號位後場延伸位置發球時,

心理上會有種不安,因為接 5 號位及 6 號位後場延伸發球的經驗遠比 1 號位後場延伸少 太多了,但會不會有實際上對接發球的影響從本研究結果中並沒有顯著的差異;發球落 點為 6 號位最多,其次是 5 號位及 1 號位,很顯然的發球落點大部分分佈於後場,前場 的發球落點,會使發球威力減少許多,但有時會有不同的發球效果出現,如發給前排攻 擊手接,使得攻擊手較無法助跑攻擊,也能達成破壞接發球方戰術之效果。

在發球效果之得失分部分,發球得分占了總得分之 5.5%,在找了相關發球文獻整 理後,發現發球得分比例大約 2.5%至 5%不等,而在本研究則是 5.5%,而最佳的發球型 態不是跳躍發球,由此可得知國內選手對於漂浮球的判斷及接球能力還仍有待加強。

由上表得知,在不同的發球型態中,跳躍發球技術發球得分比例共 62 (7.11%) 次、

繼續比賽共 627 (71.90%) 次、發球失誤共 183 (20.99%) 次;跳躍漂浮球技術發球得分 共 93 (5.46%) 次、繼續比賽共 1457 (85.55%) 次、發球失誤共 153 (8.98%) 次;站立漂 浮球技術發球得分共 17 (3.20%) 次、繼續比賽共 484 (91.15%) 次、發球失誤共 366 (11.8%) 次。

根據表 3 結果顯示,跳躍發球的發球得分比例雖高達 7.11%,相對的發球失誤的比 例更是高達 20.99%,可以推斷出國內選手對於跳躍發球的掌控能力還不是那麼的準確,

是屬於相當冒險及不穩定的發球型態;也可得知國內選手使用最多的發球型態是跳躍漂 浮球;站立漂浮球的得分比例雖僅有 3.20%,但此發球型態的進球率高於 90%,是相當 穩定的發球型態。

高報酬一定伴隨高風險,但以 20% 與 7%的得分率與失誤率比,失誤率的風險似 乎高過得分率,在發球強度上也許應該再去加強,在強度與穩定度上,取得一個效益上 的優勢,也就是得分率高於失誤率。

表 3

發球型態與發球效果情形描述統計表

跳躍發球 跳躍漂浮球 站立漂浮球 總計 發球得分 個數 (百分比) 62 (7.11%) 93 (5.46%) 17 (3.20%) 172

(5.5%) 繼續比賽 個數 (百分比) 627 (71.90%) 1457 (85.55%) 484 (91.15%) 2568

(82.7%) 發球失誤 個數 (百分比) 183 (20.99%) 153 (8.98%) 30 (5.65%) 366

(11.8%) 總數 個數 (百分比) 872 (100%) 1703 (100%) 531 (100%) 3106

(100%)

由上表 4 結果顯示,跳躍漂浮球的發球得分次數共 93 (3.0%) 次,比例是優於其他

表 5

由上表 6 研究結果顯示,發球落點位置分佈於 1 號位、5 號位、6 號位,這 3 個位 子均屬於發球落點的後半區,後半區的發球落點得分效果則較無太大的落差;繼續比賽 的發球落點為 1 號位、5 號位、6 號位球數明顯多於前半區。

發球落點前半區仍有得分紀錄,可能是發球球擦網而在前區落下,有時容易造成接 發球方來不及判斷及移動接球造成的結果。亦有可能是前排球員用高手拖球之方式,太 空中觸球將球接起。

表 6

發球落點與發球效果關聯情形之交叉分析摘要表

發球落點

1 號位 2 號位 3 號位 4 號位 5 號位 6 號位 總數 得分 個數 36 11 16 21 46 42 172

百分比 1.2% 0.4% 0.5% 0.7% 1.5% 1.4% 5.5%

發球得失分 繼續 比賽

個數 419 101 181 193 651 1022 2568 百分比 13.5% 3.3% 5.8% 6.2% 21.0% 32.9 82.7%

失分 個數 366

百分比 11.8%

總計 個數 3106

百分比 100%

表 7

表 8

發球位置與發球效果關聯情形之交叉分析摘要表

發球位置 1 號位後

場延伸

6 號位後 場延伸

5 號位後 場延伸

總數

得分 個數 143 14 15 172

百分比 4.6% 0.5% 0.5% 5.5%

發球得失分 繼續比賽 個數 1845 411 312 2568 百分比 59.4% 13.2% 10.0% 82.7%

失分 個數 264 64 38 366

百分比 8.5% 2.1% 1.2% 11.8%

總計 個數 2252 489 365 3106

百分比 72.5% 15.7% 11.8% 100%

根據上表 8 研究結果顯示,國內選手所站的發球位置仍以 1 號位後場延伸最為廣泛 使用。而 5 號位後場延伸的發球位置總數低於 6 號位置後場延伸的發球位置,在發球得 失分、繼續比賽則較無太明顯的差異。沒有差異的原因可能是不同方向而來的發球,對 於接發球員較沒有太大的影響,在接球判斷上也沒有太大的差異。

第二節 102 年全國運動會男子室內排球比賽之發球技術與發球效果之關

表 10

發球落點與發球得分效果關聯交叉分析摘要表

組織進攻

對方有組織進攻 對方無組織進攻 總數

發球落點

1 號位 個數 (百分比) 256 (9.4%) 199 (7.3%) 455 (16.6%) 2 號位 個數 (百分比) 60 (2.2%) 52 (1.9%) 112 (4.1%) 3 號位 個數 (百分比) 112 (4.1%) 84 (3.1%) 196 (7.2%) 4 號位 個數 (百分比) 123 (4.5%) 92 (3.4%) 215 (7.9%) 5 號位 個數 (百分比) 404 (14.8%) 292 (10.7%) 696 (25.4) 6 號位 個數 (百分比) 669 (24.4%) 394 (14.4%) 1063

(38.8%) 總計 個數 (百分比) 1624 (59.3%) 1113 (40.7%) 2737

(100%) 接著,研究者以發球落點和接發球方有無組織進攻進行卡方檢定,探討其關聯性。

根據卡方檢定 (X2 test) 的結果顯示,發球落點與發球效果無顯著關聯性存在 (X2 (6)

=11.065, P = 0.86) ,上表為發球落點與發球效果關聯交叉分析摘要表。

表 10 得知發球落點在間接能夠造成接發球方有無組織進攻上並沒有太大的效果關 聯,可能在於接發球員的位子上,任何一個發球落點都能夠達到相當的接球水準。

表 11

第三節 102 年全國運動會男子室內排球比賽不同發球技術與得分效果之

註:SS (sum of squares) =離均差平方和;DF (degree of freedom) =自由度;MS (mean square)

=均方。

首先,研究者對發球型態與發球得失分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由於本研究之資料 違反變異數同質性假定,因此使用 Bonferroni 法調整,調整過後之結果顯示發球得失分 在不同發球型態下有顯著差異存在 (F (2,3103) = 21.249, P<.05) ,接著以 Scheffe 法進行

表 13

發球得失分與發球落點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SS DF MS F 事後比較

發球落點 364.868 6 60.811 1170.419*** 1 號位>4 號位>6 號位 誤差 161.015 3099 .052

總計 525.883 3105

*P<.05;**P<.01

註:SS (sum of squares) =離均差平方和;DF (degree of freedom) =自由度;MS (mean square)

=均方。

在發球落點與發球得失分部分,經過 Bonferroni 法調整後之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結果顯示,發球得失分在不同發球落點下有顯著差異存在 (F (6 , 3099) = 1170.419, P<.05),接著以 Scheffe 法進行事後比較,發現在發球得失分上面,1 號位落點之效果 (M

= 1 . 08, SD = .270) 優於 4 號位落點之效果 (M = 1 .10 , SD = .298) 優於 6 號位落點之效 果 (M = 1.04 , SD = .195)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如表 13。

1 號位落點較佳的原因可能因為若是 1 號位後場延伸發球位置居多情況下,發至 1 號位的落點也就會是對角線較能夠施加威力,但也有不是對角的發球位置,如 5 號位後 場延伸的發球對於 1 號落點為正面接、發球,也有可能是因為 1 號位落點的接球對於 5 號位後場延伸的接球經驗較少,在判斷上可能會有影響。

註:SS (sum of squares) =離均差平方和;DF (degree of freedom) =自由度;MS (mean square)

=均方。

在發球位置與發球得失分部分,經過 Bonferroni 法調整後之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結果顯示,發球得失分在不同發球位置下沒有顯著差異存在 (F (2, 3103) = 2.796, P<.05),變異數分析摘要表如表 14。

從本研究看出發球位置的變化對於發球得失分是沒有顯著的差異,原因很可能在於 不同的發球位置對於接發球球員是沒有造成影響的。

表 14 發球得失分

SS DF MS F

發球位置 .946 2 .473 2.796

誤差 524.937 3103 .169 總計 525.883 3105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分為兩節呈現,第一節為結論,依據結果及討論歸納出結論,第二節為建議,

依照結論以及做完本研究後發現的之問題與結果給予適當的建議。

第一節 結論

首先,第一個研究目的在探討發球技術與發球得失分效果之情形,本研究發現在發 球型態上跳躍發球失誤率高,是屬於相當不穩定且冒險的發球型態;跳躍漂浮球發球得 分率較佳也是使用最為普遍的發球;站立漂浮球則是最穩定的發球型態。

第二個研究目的在探討發球技術與發球效果之關聯情形,本研究發現與發球效果有 關聯性的發球技術唯有發球型態,其中造成無組織進攻效果的發球型態為跳躍漂浮球最 佳,站立漂浮球則效果較差。

第三個研究目的在探討發球技術與得分效果之差異情形,本研究發現發球型態與發 球落點都與得分效果有差異,其中發球型態較佳的為站立漂浮球,其次為跳躍漂浮球、

跳躍發球;發球落點較佳則為 1 號位,其次為 4 號位、6 號位。

在國內排球使用發球型態居多為跳躍漂浮球,研究結果顯示跳躍漂浮球的效果也不 差,發球落點則可選擇 1 號位,較能造成接發球方組織進攻的影響,另外研究者發現發 球者多在 1 號位後場延伸發球,跳躍發球失誤率過高。

第二節 建議

本研究結束後整理發現,若能將發球威力定義清楚並且加入研究,也許更能夠凸顯 發球技術與效果之間的關聯。

建議國內往後訓練發球上,至少要讓選手都要會兩種發球型態,最開始學習的站立 漂浮球一定要能夠十拿九穩的發進場地,這樣可以在不同比賽時機交替使用,而若選擇 跳躍發球為主要發球型態,應該要加強對於跳躍發球的威力、落點與穩定性,發球對象 才能夠較凸顯出跳躍發球驚人的破壞力;前區的發球落點也能多加嘗試其發球效果;發 球位置雖都與發球效果無關,但本研究者認為可以搭配選手發球的特性做發球位置的選

擇。

國內選手發球型態上跳躍發球失誤率最高,但得分率並沒有相對的最高,屬於相當 不穩定且冒險的,而冒險的情況下若不能在得分率上佔到優勢,冒險就更是多餘的,因 此在追求高風險的跳躍發球時,一定要將發球的得分率及破壞組織進攻率提升,則接受 高風險所帶來的失誤才是有意義的。

建議後續研究加入接發球之綜合探討,發球可謂矛,接發球可謂盾,在接發球之能

建議後續研究加入接發球之綜合探討,發球可謂矛,接發球可謂盾,在接發球之能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