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排球發球技術與發球效果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排球發球技術與發球效果之研究"

Copied!
3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 運動競技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排球發球技術與發球效果之研究. 研 究 生:陳建禎 指導教授:劉錦璋. 中華民國 103 年 6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排球發球技術與發球效果之研究 2014 年 6 月 研 究 生:陳建禎 指導教授:劉錦璋 摘要 發球技術是排球比賽的開始,發球可以是先發制敵的進攻戰術,也可能會是讓 發球方招架不住且難防接發球方攻勢的技術。雖有許多文獻指出,發球技術得分比例只 占了排球技術總得分比例的 3%至 5%不等,但是難道因為發球技術得分比例最低,發球 技術就不重要了嗎?本研究從三種面向探討不同發球技術之發球效果,研究對象為 102 年全國運動會男子室內排球賽前八名的所有對戰比賽內容,共蒐集 20 場比賽、75 局、 發球總數為 3106 次。資料蒐集整理後,經由描述性統計、卡方考驗與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 (ANOVA) 對發球效果做關聯及差異性分析。得到結果顯示,發球技術中發球型態與 破壞接發球方組織進攻有顯著的關聯性。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上,發現發球型態與發球落 點在得分效果上有顯著的差異。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發球技術能夠破壞對方的接發球進 攻組織,較有利於發球方攔網及防守後反攻,此外本研究亦發現我國選手在發球形態中 的跳躍發球得分效果不佳且失誤率偏高,因此建議國內往後應加強選手發球技術訓練, 特別是提升選手跳躍發球的穩定性及強度,進而更有效率的透過發球破壞對方之組織進 攻。. 關鍵詞:發球型態、發球位置、發球落點、發球失誤、組織進攻. i.

(3) A Study of volleyball serving techniques and effects Jun,2014 Author:Chen, Chien-Chen Advisor:Liu, Gin-Chang Abstract The technique of volleyball serving can be seen as the start of a match. With appropriate techniques, the service is not only a preemptive strategy of attacking but also a skill to put the opposite team in difficulty. Lots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coring by service only takes up 3 ~ 5% among all the other volleyball techniques. But does it mean the technique of serving become less important just because it gets the lowest scoring proportion compared with other techniqu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iscuss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using different service techniques. The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the top 8 teams of the 102 National Games Men’s Volleyball Tournament, including 20 matches, 75 sets, and 3106 services. The data throug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Chi-square Test and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to test the relationship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serving techniques and their effects. The study result showed that the service type has significant related to destroying the opposite team’s attack strategy. Moreover, this study also found that Taiwan players tend to have higher service error probability and gain few points with the jump serving. As the result it is suggested that Taiwan volleyball player should enforce the training on volleyball serve, especially the stability and strength, in order to defeat the opposite team more efficiently through volleyball serveing techniques.. Key words: service type, service error, service location, service court, attack strategy. ii.

(4) 謝誌 就在大學畢業那年,面臨實習或繼續念研究所的抉擇,後來選擇了繼續就讀,原因 不外乎的是希望能夠延續學科以及術科。因為這樣的選擇,在我人生的求學過程中,增 添了一些不同的光彩,也很慶幸的能夠在參與國家隊的集訓當中,還能夠順利的完成研 究論文,在此感謝所有一路上陪伴與支持的家人、師長、朋友、同學、隊友。 雖然在念研究所的兩年之中,有一年半的時間都在國家隊的集訓,在學校的時間相 對少了許多,沒能好好享受在學校當學生的時光,有這麼一點點的覺得可惜。畢竟當學 生的時間有限,而且也漸漸能體會到當學生真的是幸福的,雖然總在面對報告、考試, 一直到研究生了就是面對論文,都會覺得好煩惱會考不好會做不好,但也都撐了過來, 正所謂的關關難過關關過啊。 但脫離了學生身分之後,要面對的即是社會,可不在像學生那樣,犯了錯還可以再 改,考試不及格可以補考,還會有老師、同學伴相隨,相互叮嚀、打氣加油的機會。很 現實的很殘酷的,一切將會變得那麼不真實那麼難以調適。 接觸排球將近 15 年之久了吧,或許是暫別學生身分,也或許不再有機會當學生了, 能夠用排球來完成研究也算是有始有終了吧。無論畢業後有沒有從事排球相關的工作, 排球仍以在我學生生涯中,留下美麗的痕跡。 我討厭藉口,不管面對任何挑戰與難關,都要竭盡全力。. iii.

(5) 目. 次.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謝誌 ........................................................................................................................................... iii 目次 ........................................................................................................................................... iv 表次 ........................................................................................................................................... vi.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 ............................................................................................................ 3. 第五節 研究限制 ............................................................................................................ 3 第六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發球相關規則的沿革 ........................................................................................ 7 第二節 發球技術的重要性 ............................................................................................ 7 第三節 發球型態效果之探討 ........................................................................................ 8 iv.

(6) 第四節 本章總結 ............................................................................................................ 9.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 10 第一節 研究對象 .......................................................................................................... 10 第二節. 比賽時間與地點 .............................................................................................. 10. 第三節 研究使用工具 .................................................................................................. 11 第四節 研究步驟 .......................................................................................................... 11 第五節 研究觀察信度考驗 .......................................................................................... 12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12.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13 第一節 侵略性的發球結果分析 .................................................................................. 13 第二節 穩定性的發球結果分析 .................................................................................. 21 第三節 發球結果與比賽名次探討 .............................................................................. 24.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 27 第一節 結論 .................................................................................................................. 27 第二點 建議 .................................................................................................................. 27. 引用文獻 ............................................................................................................. 29 v.

(7) 表. 次. 表1. 102 年全國運動會室內排球男子球賽賽程時間表 .................................................. 10. 表2. 發球技術與發球得失分描述統計表 ......................................................................... 13. 表3. 發球型態與發球效果情形描述統計表 ..................................................................... 15. 表4. 發球型態與發球效果關聯情形之交叉分析表 ......................................................... 16. 表5. 發球落點與發球得分效果情形描述統計表 ............................................................. 17. 表6. 發球落點與發球效果關聯情形之交叉分析摘要表 ................................................. 18. 表7. 發球位置與發球效果情形描述統計表 ..................................................................... 19. 表8. 發球位置與發球效果關聯情形之交叉分析摘要表 ................................................. 20. 表9. 發球型態與發球效果關聯交叉分析摘要表 ............................................................. 21. 表 10 發球落點與發球效果關聯交叉分析摘要表 ............................................................. 22 表 11 發球位置與發球效果關聯交叉分析摘要表 ............................................................. 23 表 12 發球型態與發球得失分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24 表 13 發球落點與發球得失分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25 表 14 發球落點與發球得失分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26. vi.

(8)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全國運動會可說是聚集了全臺灣各地菁英的競賽殿堂,所以藉由全國運動會排球 賽,可以適度瞭解目前國內排球發展的趨勢及變化。而在競爭激烈高水準的排球比賽當 中,勝敗的關鍵往往就在那兩分之差,該如何主動發揮本身的技術並且掌控比賽中的優 勢就顯得更為重要,本研究主要是藉由排球六大技術中的發球來做探討及研究。 排球動作技術是由發球、接發球、舉球、攻擊、攔網及防守等六大技術所組成。其 中,發球技術不但是比賽的開始,也是排球六大技術當中是唯一一項不受其他因素干 擾,且能夠一個人獨自完成的技術 (張木山,1996) 。 自 1999 年國際排球總會 (FIVB) 修訂新規則之後,排球發球區由三公尺擴大為九 公尺,使發球的變化與威力提升許多。並且從原先的發球得分制改為得球得分制,發球 直接得分及發球失誤失分是使雙方的比數差距拉大及縮小最直接的關係。蔡聰榮 (2013) 指出,企業八年女子排球聯賽之得分結構中,發球直接得分占 4.16%;企業八年男子排 球聯賽之得分結構中,發球直接得分占總得分 2.11%;2012 年奧運男排之得分結構中發 球,直接得分占總得分 2.55%;2012 年奧運女排之得分結構中,發球直接得分占總得分 2.23%。雖由此上述數據可得知,發球直接得分的比例偏低,但是難道發球技術的得分 比例偏低就代表發球技術不重要了嗎?發球破壞接發球方的組織進攻,讓發球方取得攔 網、防守後反擊的優勢進而得分,這樣的發球不能夠算是一個好的發球嗎?又或者發球 後,接發球方接起組織進攻,使發球方無法有效達到攔網、防守後反擊使之接發球方得 分,發球者的發球就與這分無任何責任關係嗎?藉由這樣的迷思,研究我國男子排球比 賽情況之下,不同之發球技術,是否能影響該球得分與否,又不同的發球技術是否在得 分效果上有顯著差異存在? 發球的得分和失誤應是一體兩面的,為了加強發球的威力,必然常見的是發球失誤 率的增加。文獻指出,具有威力的發球不僅可以達到直接得分的效果,且能破壞對方接 1.

(9) 發球後的組織進攻,製造發球方攔網得分及防守後進攻得分的優勢 (姚正台,2007) 。 回想起自己比賽經驗當中,比賽開始前教練總是會特別叮嚀發球不要失誤送分。發 球失誤送分則讓比賽雙方都不需要進行任何的技術而得分、失分,是為排球比賽最冤枉 的失分。比賽中在比數落後情況之下,發球失誤更意味著無法追上比數,並容易使團隊 士氣迅速下降。將球發進場內代表著發球方能夠進行攔網、防守後反攻或是因接發球方 的各項技術失誤而得分,如:攻擊失誤、戰術搭配上的失誤。但若在發球較無威脅時, 使對方接發球接到位順利進行組織戰術進攻,則會使發球方在攔網及防守上較不易成 功,如:組織戰術進攻使攔網者只有一人,攻擊方容易突破攔網者得分。 由此可知,發球技術造成直接得分之效果雖然不高,卻對該球之得分或失分有很大 的關聯,好得發球能主動造成對手失誤,破壞對方之戰術執行;反觀發球技術較差或較 保守,將可能使發球方處於相對被動之不力情形。 發球技術可從發球型態、發球位置與發球落點等三面向探討。目前國內最高層級之 排球選手大多採取跳躍漂浮球與跳躍發球之發球型態,屬於破壞性較高之侵略性發球, 但亦有選手使用站立漂浮球,屬於穩定之發球型態。至於發球位置則多為選手個人之習 慣,可以分別 1 號位置後場延伸、6 號位置後場延伸與 5 號位置後場延伸等三區。在發 球落點方面,可將排球場分為六個不同之位置,發球者依發球習慣或戰術需要,可任意 選擇欲發球之落點。 另外在發球效果部份,除了直接得分、失分與繼續比賽三種結果外,能否有效破壞 對方接發球,進而瓦解接發球方之組織進攻戰術亦是重要的效果。因此本研究以此二指 標,作為衡量發球效果好壞之依據。 綜合上述,本研究希望能透過實證結果,在實務上提供往後訓練選手之參考依據。 發球,是該冒著失誤率較高的風險採取強而有力具威脅性的發球,還是將成功率提高採 取安全又穩定的發球呢?哪一種發球才會是間接影響比賽勝負的關鍵?而發球位置與 發球落點,是否也會間接影響發球的效果呢?. 2.

(10)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是以錄影 102 年全國運動會男子室內排球賽,賽後以觀察比賽影片的方式來 記錄比賽過程, 主要目的為探討發球技術與發球得分效果之關聯情形,具體研究目的 如下: 一、 探討 102 年全國運動會男子室內排球比賽發球技術與得分結果之情形。 二、 探討 102 年全國運動會男子室內排球比賽發球技術與發球效果之關聯情形。 三、 探討 102 年全國運動會男子室內排球比賽中不同發球技術與得分效果之差異情形。.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本研究之研究問題根據研究目的而來,具體研究問題如下: 一、 102 年全國運動會男子室內排球比賽發球技術與得分結果之情形為何? 二、 102 年全國運動會男子室內排球比賽發球技術與發球效果之關聯情形為何? 三、 102 年全國運動會男子室內排球比賽中不同發球技術與得分效果之差異情形為何?. 第四節 研究範圍 一、 本研究對象是以參加 102 年全國運動會男子室內排球前八強比賽隊伍 (屏東縣、新 北市、臺中市、臺南市、苗栗縣、高雄市、臺北市、桃園縣) 。 二、 比賽時間為 2013 年 10 月 20 日至 2013 年 10 月 23 日。 三、 比賽地點為臺北市內湖高工體育館。 四、 總共 20 場比賽共 75 局做為資料分析的來源。. 第五節 研究限制 一、 本研究在正式比賽的情況下,探討發球技術與發球效果之關聯與差異,在比賽對手 強度、勝負、關鍵性,以及發球技術的威力、間接影響比賽中球員的臨場表現及心 3.

(11) 理素質不在本研究的探討之中。 二、 比賽中裁判的執法會影響發球效果,對於裁判的執法正確與否無加以進行研究。 三、 接球員位置與發球落點會有誤差,則是以接球員位置為主要判斷,故影響發球落點 的準確性是本研究限制之一。 四、 本研究僅以型態記錄發球,無法測得實際之球速及過網高度,無法由此判斷發球威 力,是本研究限制之一 五、 無法控制各組的數量,因各發球技術之數量差異甚大,易影響統計分析結果。 六、 紀錄為研究者主觀判斷,有些較有爭議的球,無法做最準確的判斷,則由觀看影片 的記錄員做主觀判斷。. 第六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一、 102 年全國運動會男子室內排球: 本研究是以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全國性運動會賽事的男子室內排球,參加對象為 102 年全國運動會男子室內排球的 8 支隊伍。分別是屏東縣、新北市、臺中市、臺 南市、苗栗縣、高雄市、臺北市、桃園縣。 二、 發球技術: 區分為發球型態、發球落點與發球位置等三面向,名詞操作性定義分別如下。 (一) 發球型態: 將國內目前使用得發球型態分為以下三種: 1. 跳躍發球:發球者將球拋起,助跑跳躍後以扣球方式發球。 2. 跳躍漂浮球:發球者以跳躍方式做肩上漂浮發球。 3. 站立漂浮球:發球者以站立方式做肩上漂浮發球。 (二) 發球位置: 將發球位置分為三區,以排球輪轉位置 1 號位、6 號位、5 號位做後場延伸。 1. 1 號位後場延伸:面對場地底線右後方 3 米內 2. 6 號位後場延伸:面對場地底線內間隔左右方各 3 米的中間位置 4.

(12) 3. 5 號位後場延伸:面對場地底線左後方 3 米內 (三) 發球落點: 將球場分為前區及後區各 4.5 米,平均分配成六等分,分別由排球位子為落點 代號。發球落點並非指球最後落的之位置,而是指接球員接到發球之落點作為判斷 的依據。 1. 1 號位:排球場右後方 2. 2 號位:排球場右前方 3. 3 號位:排球場中前方 4. 4 號位:排球場左前方 5. 5 號位:排球場左後方 6. 6 號位:排球場中後方 三、 發球效果: 區分為發球得失分與有無組織進攻,名詞操作性定義如下。但與發球無相關之判 決,例如:發球方越位犯規、接發球方越位犯規,則不列入資料記錄。 (一) 發球得失分: 1. 發球得分:發球至對方場地內,無球員接起或是任第二人無法將球救回成為 死球,皆記錄為發球得分。 2. 繼續比賽:發球發至對方場地內,有球員接起並由第二、第三人將球擊回後 發球方得分、失分或繼續比賽,以及接球方直接將球接回至發球方,使發 球方進行反攻,皆記錄為繼續比賽。 3. 發球失分:發球未將球發過網或是發出對方比賽場地外或是發至其他妨礙比 賽進行的標的物,例如:裁判臺、球柱、標誌竿等,皆記錄為發球失分。 (二) 有無組織進攻: 依接發球方將球接起後,有無進行組織進攻 (快攻有無掩護作用) 。 1. 有組織進攻:接發球方球接起後,快攻要能有效的跑位達到掩護作用;接發 球方球接起後,未能到位但仍舉快攻仍記錄有組織進攻。 5.

(13) 2. 無組織進攻:接發球方球接起後,快攻無法跑位做掩護以及只能舉修正球或 只能送安全球給對方,皆記錄為無組織進攻。 四、 接球效果: (一) 接球球員:將接球球員區分為自由球員以及攻擊手 1. 自由球員:與球場上其他球員球衣顏色不同 2. 攻擊手:除了自由球員球衣顏色不同,任一球員接球皆記錄為攻擊手。. 6.

(1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內容分為:第一節發球相關規則的沿革、第二節發球技術的重要性、第三 節發球型態效果之探討、第四節本章總結。. 第一節 發球相關規則的沿革 隨著規則的修訂,排球發球修訂的主要兩大特點分別是在 1995 年,擴大了發球區 的範圍,從原本的場地底線邊右後方的三米,改為場點底線邊九米皆可進行發球,使發 球者能隨意變換發球的位置,不僅增進發球的效果,發球的落點及變化也增加了許多。 也從原本的發球時間為 5 秒延長至 8 秒,更能夠使發球者擁有更充裕的心理準備與發球 的選擇;而在 1999 年開始,有別於前發球得分制改為得球得分制,使得以往在發球觀 念上失去了只得分而不失分的特點 (洪至祥、邱鑾英,2009) 。規則的修訂後,使得發 球的選擇性增加,在發球秒數的限制延長下,發球者能夠依照比賽的情況去選擇跳躍發 球或是飄浮發球,也能夠隨心所欲的選擇發球的站位及發球的路線改變不被侷限。. 第二節 發球技術的重要性 張木山 (1996) 指出發球除了為比賽的開始之外,也是進攻的開始,在排球六大技 術中 (攻擊、攔網、舉球、防守、接發球、發球) ,唯一不受其他人干擾影響且可獨立 完的成的技術就是發球。有效果的發球能破壞對方組織進攻,造成我方攔網及防守後反 攻的優勢。 黃幸玲 (2007) 認為發球技術為第一波攻擊,具有威力的發球,不僅能直接得分, 也能破壞對方進攻戰術,爭取比賽主動權,發球的重要性相對提高許多。在排球比賽中, 唯一由單一球員在不受其他因素影響之下可完成的、可直接得分的技術就是發球。 趙德龍、周濟 (2003) 指出發球效果直接左右著比賽勝負,更間接的影響球隊的士 氣,發球既是比賽的開端,也是進攻得分的開始,故發球技術在排球比賽中越來越重要。 潘寶石、邱堃鐘 (2005) 也認為發球的得分率及失誤率往往主宰了一場實力相當的 7.

(15) 球賽勝負,由此可見發球的重要性。然而在一場瞬息萬變的高水準競賽過程中,如何取 得克敵致勝的優勢,「發球」顯然是唯一且可以獨立完成進攻戰術的首要攻擊利器 (林 献巃,2009) 。 由上述論點非常明顯的看出發球技術在排球比賽的重要性,球發不進意味著對方不 需做任何組織進攻就能得分,間接的影響到球隊士氣,也是決定比賽勝負的關鍵技術之 一。. 第三節 發球型態效果之探討 吳伯叡 (2002) 提出主動發球及被動發球,意指排球比賽中,發球員的發球是否有 對攻防進行佈局,例如採取強力發球造成對方無法組織進攻,其界定為主動發球,採取 較保守安全的發球,其界定為被動發球。 吳憲訓 (2002) 指出現今世界排球列強,將發球視為重要的得分因素之一,為提升 發球之得分率,各國已強調發球之強度與威脅性,強力發球已成為現今排球發展趨勢之 一。 現代排球運動已是多方面的綜合較量,如意志、基本技戰術、球員素質、臨場發揮 等,而發球技術是限制對方接發球後進攻的有力武器之一,因此球員應熟練地掌握一種 或兼備多種的發球技術,針對不同的比賽情況下改變發球型態,提高準確性、成功率, 能夠加強發球的攻擊性 (姚正臺,2007) 。 在蔡聰榮 (2013) 的研究中指出,在得一分失一分你來我往的比賽進行之下,並無 法使分數持續累積並且拉開差距。能將分數拉開差距的首要條件,必須考慮到發球的球 員必須把握發球機會,在不失誤情況下並且發揮其破壞性。 綜合以上學者的論點,不難發現現在排球發球的趨勢,強力有效的發球能盡可能地 達到破壞對方的組織進攻,造成我方攔網、防守後反攻的優勢,以利連續得分取得分數 的領先最後獲得勝利。. 8.

(16) 第四節 總結 在排球規則的演化之下,發球最大的規則改變就是由發球得分制改為得球得分制以 及發球區域的放寬和秒數的增加,讓各個排球強國,開始對發球技術的重視及發展。現 今的排球比賽當中,皆能看到各個不同型態的發球、落點及發球的站位,其中這些發球 變化的共通點,目的就是為了奪取比賽的優勢、破壞對方組織進攻、拿下領先的比數, 最後更是獲勝的關鍵。 本研究者藉由102年全國運動會男子室內排球比賽,探討發球技術當中的發球型 態、發球位置、發球落點及發球效果之關聯與差異,也藉機探討不同發球技術與發球效 果之差異情形。. 9.

(17)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章節共分為六節內容,第一節研究對象、第二節比賽時間與地點、第三節研究使 用工具、第四節研究步驟、第五節信度考驗、第六節資料處理。.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參加 102 全國運動會男子室內排球前八名的隊伍,其中有屏東縣、新北市、 臺中市、臺南市、苗栗縣、高雄市、臺北市、桃園縣,的 20 場比賽共 75 局為本研究的 對象。. 第二節 比賽時間與地點 比賽時間為 2013 年 10 月 20 日至 2013 年 10 月 23 日。男子室內排球比賽地 點為臺北市內湖高工體育館。 表1 102 年全國運動會室內排球男子球賽程時間表 組別. 日期. 時間. 場次. 比賽隊伍. 男子組. 20 日. 09:00. 一. 臺北市-臺南市. 男子組. 20 日. 10:30. 二. 新北市-苗栗縣. 男子組. 20 日. 12:00. 三. 高雄市-臺中市. 男子組. 20 日. 13:30. 四. 屏東縣-桃園縣. 男子組. 20 日. 15:00. 五. 臺北市-苗栗縣. 男子組. 20 日. 16:00. 六. 新北市-臺南市. 男子組. 21 日. 09:00. 七. 高雄市-桃園縣. 男子組. 21 日. 10:30. 八. 屏東縣-臺中市. 男子組. 21 日. 12:00. 九. 苗栗縣-臺南市. 10.

(18) 男子組. 21 日. 13:30. 十. 臺北市-新北市. 男子組. 21 日. 15:00. 十一. 臺中市-桃園縣. 男子組. 21 日. 16:30. 十二. 屏東縣-高雄市. 男子組. 22 日. 09:00. 十三. 苗栗縣-桃園縣. 男子組. 22 日. 10:30. 十四. 臺北市-高雄市. 男子組. 22 日. 12:00. 十五. 新北市-臺中市. 男子組. 22 日. 13:30. 十六. 臺南縣-屏東縣. 男子組. 22 日. 15:00. 十七. 臺北市-桃園縣. 男子組. 22 日. 16:30. 十八. 苗栗縣-高雄市. 男子組. 23 日. 09:00. 十九. 臺南市-臺中市. 男子組. 23 日. 11:00. 二十. 新北市-屏東縣. 第三節 研究使用工具 一、 SONY DV 錄影機一臺,拍攝比賽並架設於場地正後上方,共拍攝 20 場比賽。 二、 HP 筆記型電腦一臺,將每日拍攝完的影片輸入於電腦內,並將所有影片彙整至一 個資料夾內,於日後觀察比賽影片。 三、 自製紀錄表,觀看比賽影片的同時做紀錄。 四、 SPSS 統計軟體 22.0 版、EXCEL. 第四節 研究步驟 一、 拍攝比賽影片與影片建檔分類: 將每日所拍攝的比賽影片,依比賽隊伍、日期依序建檔分類。 二、 設計比賽影片記錄表格: 依據本研究目的擬定出比賽時所需記錄之表現項目,利用代號標記待記錄完成後, 在使用統計方法量化運動表現,依百分比做分析。 11.

(19) 三、 建立觀察影片分析團隊: 研究者邀請幾位研究生共同分析觀察影片分成 2 組,1 小組 2 人共 4 人組成觀察影 片分析團隊,在說明記錄比賽影片之表現項目後,隨即開始進行觀察影片記錄。 四、 建立研究計劃日程表: 統計比賽總局數後,擬定記錄比賽影片之表現項目表、分析數據及討論結果等日 程,並開始進行比賽影片之記錄。. 第五節 研究觀察信度考驗 本研究觀察比賽影片之表現分析記錄,由 2 組人員共 4 人進行記錄。在進行比賽影 片之表現分析記錄前,先將記錄表格及項目,明確及一致性的向記錄人員說明與溝通, 並將疑問及灰色地帶之部分提出討論並取得共識。 在記錄團隊組成後, 擬定觀察比賽影片進行觀察記錄之日程,由 2 組記錄人員一 同觀看比賽,並將其比賽之表現分析記錄於統計表格當中。.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完成比賽影片之表現記錄表後,將其紀錄所得資料建檔至電腦中,並運用 Excel 將資料分為勝敗隊伍之發球得分、發球失分、發球後對方無組織進攻我方得分、 發球後對方有組織進攻我方得分、發球後對方有組織進攻對方得分,依表次輸入後,以 次數除與總次數,最後使 SPSS 22.0 版本與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 進行描述性統計、 卡方考驗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ANOVA) 等統計方法對發球效果做考驗。. 12.

(20)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章節依照研究目的呈現,依序分為三節內容,第一節使用描述性統計表呈現發球 技術與發球效果之情形,第二節使用卡方檢驗呈現發球型態與發球效果之關聯情形,第 三節使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探討不同發球技術與發球效果之差異情形。. 第一節 102 全國運動會男子室內排球之發球技術與發球得分結果之情形 表2 發球技術與發球得失分描述統計表 (n=3106). 發球型態. 發球位置. 發球落點. 發球得失分. 樣本數. 百分比(%). 跳躍發球. 872. 28.1%. 跳躍漂浮球. 1703. 54.8%. 站立漂浮球. 531. 17.1%. 1 號位後場延伸. 2252. 72.5%. 6 號位後場延伸. 489. 15.7%. 5 號位後場延伸. 365. 11.8%. 1 號位. 455. 14.6%. 2 號位. 112. 3.6%. 3 號位. 197. 6.3%. 4 號位. 214. 6.9%. 5 號位. 697. 22.4%. 6 號位. 1064. 34.3%. 得分. 172. 5.5%. 繼續比賽. 2568. 82.7%. 失分. 366. 11.8%. 從表 2 得知,本研究蒐集發球技術樣本數資料總共 3106 次,發球型態中跳躍發球 共 872 次 (28.1%) 、跳躍漂浮球共 1703 次 (54.8%) 、站立漂浮球共 531 次 (17.1%) 。 13.

(21) 發球位置中,1 號位位後場延伸共 2252 次 (72.5%) 、6 號位後場延伸共 489 次 (15.7%) 、 5 號位後場延伸共 365 次 (11.8%) 。發球落點中,1 號位共 455 次 (14.6%) 、2 號位共 112 次 (3.6%) 、3 號位共 197 次 (6.3%) 、4 號位共 214 次 (6.9%) 、5 號位共 697 次 (22.34%) 、6 號位共 1064 次 (34.3%) 。發球得失分中發球得分共 172 次 (5.5%) 、繼 續比賽共 2568 次 (82.7%) 、發球失分共 366 次 (11.8%) 。 研究結果發現 102 年全國運動會男子室內排球所使用的發球型態為跳躍漂浮球最 多,其次是跳躍發球,而在國際賽已較少使用的站立漂浮球,在本研究的樣本數也高達 將近 20%,由此可推論國內排球在發球技術上還與國際賽的水準有些微差距;發球位置 則集中在 1 號位後場延伸,其次是 6 號位置,自從發球位置規則修訂後,從原本的 3 米 內擴大至九米內,但可以由研究結果看出,超過 70%的發球位置仍在 1 號位後場延伸, 或許是國內教練及選手較少去嘗試不同位子發球的效用,雖然本研究者發球位置也仍在 1 號位後場延伸,但本研究者接發球經驗上,若發球者不在 1 號位後場延伸位置發球時, 心理上會有種不安,因為接 5 號位及 6 號位後場延伸發球的經驗遠比 1 號位後場延伸少 太多了,但會不會有實際上對接發球的影響從本研究結果中並沒有顯著的差異;發球落 點為 6 號位最多,其次是 5 號位及 1 號位,很顯然的發球落點大部分分佈於後場,前場 的發球落點,會使發球威力減少許多,但有時會有不同的發球效果出現,如發給前排攻 擊手接,使得攻擊手較無法助跑攻擊,也能達成破壞接發球方戰術之效果。 在發球效果之得失分部分,發球得分占了總得分之 5.5%,在找了相關發球文獻整 理後,發現發球得分比例大約 2.5%至 5%不等,而在本研究則是 5.5%,而最佳的發球型 態不是跳躍發球,由此可得知國內選手對於漂浮球的判斷及接球能力還仍有待加強。. 14.

(22) 表3 發球型態與發球效果情形描述統計表. 發球得分. 個數 (百分比). 跳躍發球. 跳躍漂浮球. 站立漂浮球. 總計. 62 (7.11%). 93 (5.46%). 17 (3.20%). 172 (5.5%). 繼續比賽. 個數 (百分比) 627 (71.90%). 1457 (85.55%). 484 (91.15%). 2568 (82.7%). 發球失誤. 個數 (百分比) 183 (20.99%). 153 (8.98%). 30 (5.65%). 366 (11.8%). 總數. 個數 (百分比). 872 (100%). 1703 (100%). 531 (100%). 3106 (100%). 由上表得知,在不同的發球型態中,跳躍發球技術發球得分比例共 62 (7.11%) 次、 繼續比賽共 627 (71.90%) 次、發球失誤共 183 (20.99%) 次;跳躍漂浮球技術發球得分 共 93 (5.46%) 次、繼續比賽共 1457 (85.55%) 次、發球失誤共 153 (8.98%) 次;站立漂 浮球技術發球得分共 17 (3.20%) 次、繼續比賽共 484 (91.15%) 次、發球失誤共 366 (11.8%) 次。 根據表 3 結果顯示,跳躍發球的發球得分比例雖高達 7.11%,相對的發球失誤的比 例更是高達 20.99%,可以推斷出國內選手對於跳躍發球的掌控能力還不是那麼的準確, 是屬於相當冒險及不穩定的發球型態;也可得知國內選手使用最多的發球型態是跳躍漂 浮球;站立漂浮球的得分比例雖僅有 3.20%,但此發球型態的進球率高於 90%,是相當 穩定的發球型態。 高報酬一定伴隨高風險,但以 20% 與 7%的得分率與失誤率比,失誤率的風險似 乎高過得分率,在發球強度上也許應該再去加強,在強度與穩定度上,取得一個效益上 的優勢,也就是得分率高於失誤率。. 15.

(23) 表4 發球型態與發球效果關聯情形之交叉分析摘要表 發球型態. 得分. 個數 (百分比). 跳躍發球. 跳躍漂浮球. 站立漂浮球. 總數. 62 (2.0%). 93 (3.0%). 17 (0.5%). 172 (5.5%). 發球. 繼續. 得失分. 比賽 失分. 個數 (百分比) 627 (20.2%) 1457 (46.9%). 484 (15.6%). 2568 (82.7%). 個數 (百分比). 183 (5.9%). 153 (4.9%). 30 (1.0%). 366 (11.8%). 總計. 個數 (百分比) 872 (28.1%) 1703 (54.8%). 531 (17.1%). 3106 (100%). 由上表 4 結果顯示,跳躍漂浮球的發球得分次數共 93 (3.0%) 次,比例是優於其他 兩種發球型態;而跳躍發球的發球失分次數共 183 (5.9%) 次,是明顯高於其他兩種發 球型態,可視為風險較高之發球型態。然後此結果亦反映出選手之跳躍發球,可能在 技術上的掌控度並不是那麼的精準準確,而最普遍的發球型態則是跳躍漂浮球,在發 球得分以及發球後繼續比賽的效率是較良好的,站立漂浮球則是最穩定的發球型態, 雖然得分效率不高,但相對的發球失分率也極低,該項發球型態的進球率更是高於 90% (表 3) 。 本研究者在觀察記錄影片時,也有發現某些球員原本採用的發球型態是跳躍發 球,但是在同場比賽也會採用站立漂浮球,根據研究者推測,可能是因為該球員在該 場的表現對於跳躍發球的掌控度不是那麼理想,而後改採用跳躍漂浮球,如不談發球 的威力與速度情況下,站立漂浮球的進球率提升許多。. 16.

(24) 表5 發球落點與發球得分效果情形描述統計表. 發 球 個 得分. 數. (百分比). 繼 續 個. 數. 比賽. (百分比). 總計. 個. 數. (百分比). 1 號位. 2 號位. 3 號位. 4 號位. 5 號位. 6 號位. 總計. 36. 11. 16. 21. 46. 42. 172. (20.9%). (6.4%). (9.3%). (12.2%). (26.7%). (24.4%). (100%). 419. 101. 181. 193. 651. 1022. 2568. (16.3%). (3.9%). (7.1%). (7.5%). (25.4%). (39.8%). (100%). 455. 112. 197. 214. 697. 1065. 2740. (16.6%). (4.1%). (7.19%). (7.8%). (25.4%). (38.9%). (100%). 由表 5 研究結果可得知,比賽發球落點超過 80%分布在 6 號位共 1065 (38.87%) 次、 5 號位共 697 (25.44%) 次、1 號位共 455 (16.6%) 次,落點最少的位子則是 2 號位共 112 (4.09%) 次。發球得分落點,5 號位共 46 (26.74%) 次為最多,其次為 6 號位共 42 (24.42%) 次以及 1 號位共 36 (20.93%) 次。 上表得知,發球落點集中在 6 號位,其次是 5 號位、1 號位,發球得分落點也是 5 號位及 6 號位占了總發球得分過半的總球數,顯示這樣的結果可能是發球員在避免發球 失誤情況下,比較不會選擇發至場地兩側而選擇發至球場中央,所以 6 號位發球落點的 總球數多於一樣是後場區的 5 號位及 1 號位。 而在球場前區的發球落點則是 3 號位及 4 號位居多,發球落點位於前區原因可能在 於想要牽制前排的攻擊手,迫使要準備攻擊的球員必須移動前去接球,而影響攻擊球員 接球後的助跑及跑位,雖然發球至前區的威力會比較弱於發球至後區,但是也可能會有 不同的發球效果及影響,是個可以在適當時機使用的發球落點,例如:對方較優異的主 攻手,可以發球至前區使主攻手移位接球,造成主攻手需要邊移位接球邊準備助跑攻擊 之影響。. 17.

(25) 表6 發球落點與發球效果關聯情形之交叉分析摘要表 發球落點 1 號位 2 號位 3 號位 4 號位 5 號位 6 號位 得分 個數 百分比 發球得失分. 繼續 個數. 36. 11. 16. 21. 46. 42. 172. 1.2%. 0.4%. 0.5%. 0.7%. 1.5%. 1.4%. 5.5%. 419. 101. 181. 193. 651. 1022. 2568. 3.3%. 5.8%. 6.2%. 21.0%. 32.9. 82.7%. 比賽 百分比 13.5% 失分 個數. 總計. 總數. 366. 百分比. 11.8%. 個數. 3106. 百分比. 100%. 由上表 6 研究結果顯示,發球落點位置分佈於 1 號位、5 號位、6 號位,這 3 個位 子均屬於發球落點的後半區,後半區的發球落點得分效果則較無太大的落差;繼續比賽 的發球落點為 1 號位、5 號位、6 號位球數明顯多於前半區。 發球落點前半區仍有得分紀錄,可能是發球球擦網而在前區落下,有時容易造成接 發球方來不及判斷及移動接球造成的結果。亦有可能是前排球員用高手拖球之方式,太 空中觸球將球接起。. 18.

(26) 表7 發球位置與發球效果情形描述統計表. 發球得分. 個數 (百分比). 1 號位. 6 號位. 5 號位. 後場延伸. 後場延伸. 後場延伸. 143 (83.14%). 14 (8.14%). 15 (8.72%). 總數. 172 (100%). 繼續比賽. 個數 (百分比) 1845(71.85%). 411 (16.00%). 312 (12.15%). 2568 (100%). 發球失分. 個數 (百分比). 264 (72.13%). 64 (17.49%). 38 (10.38%). 366 (100%). 總計. 個數 (百分比). 2252 (72.5%). 489 (15.7%). 365 (11.8%). 3106 (100%). 根據上表結果顯示,發球位置仍以 1 號位後場延伸居多共 2252 (72.5%) 次,6 號位 後場延伸與 5 號位後場延伸分別為 489 (15.7%) 次、365 (11.8%) 次。 可以觀察出雖然發球規則中的發球位置已從原先的場地底線右方 3 米內 (即為本研 究名詞 1 號位後場延伸) 更改規則至場地底線 9 米內皆可發球,但結果顯示發球位置仍 以 1 號位後場延伸為主要的發球位置。5、6 號位後場延伸的發球位置較不被普遍使用的 原因可能是球員接觸排球以來,已養成習慣的發球位置,包括研究者本身參與排球多年 以來,發球位置也仍然是在 1 號位後場延伸,但也有其他可能性像是教練無特殊指定或 要求球員做發球位置的改變及選擇而有所可能造成這樣結果。 但是當大多數的發球都來自相同位置,突然換個不同的發球位置,或許能夠造成接 發球員的不適應、不確定性,也許能有不一樣的發球效果。. 19.

(27) 表8 發球位置與發球效果關聯情形之交叉分析摘要表 發球位置. 得分. 發球得失分. 繼續比賽. 失分. 總計. 1 號位後. 6 號位後. 5 號位後. 總數. 場延伸. 場延伸. 場延伸. 個數. 143. 14. 15. 172. 百分比. 4.6%. 0.5%. 0.5%. 5.5%. 個數. 1845. 411. 312. 2568. 百分比. 59.4%. 13.2%. 10.0%. 82.7%. 個數. 264. 64. 38. 366. 百分比. 8.5%. 2.1%. 1.2%. 11.8%. 個數. 2252. 489. 365. 3106. 百分比. 72.5%. 15.7%. 11.8%. 100%. 根據上表 8 研究結果顯示,國內選手所站的發球位置仍以 1 號位後場延伸最為廣泛 使用。而 5 號位後場延伸的發球位置總數低於 6 號位置後場延伸的發球位置,在發球得 失分、繼續比賽則較無太明顯的差異。沒有差異的原因可能是不同方向而來的發球,對 於接發球員較沒有太大的影響,在接球判斷上也沒有太大的差異。. 20.

(28) 第二節 102 年全國運動會男子室內排球比賽之發球技術與發球效果之關 聯情形 表9 發球型態與發球效果關聯交叉分析摘要表 組織進攻 對方有組織進攻. 對方無組織進攻. 總數. 個數. 381. 308. 689. 百分比. 13.9%. 11.3%. 25.2%. 個數. 897. 650. 1547. 百分比. 32.8%. 23.7%. 56.5%. 個數. 346. 155. 501. 百分比. 12.6%. 5.7%. 18.3%. 個數. 1624. 1113. 2737. 百分比. 59.3%. 40.7%. 100%. 跳躍發球 發球型態 跳躍漂浮球. 站立漂浮球 總計. 首先研究者分析發球型態是否與接發球方之組織進攻有無具有關聯性存在。根據卡 方檢定 (X2 test) 的結果顯示,發球型態與組織進攻有關聯性存在 (X2 (2) =25.472, p = .000) ,因此可以由關聯係數反映兩個變項的關聯強度,C = .096,P < .05,上表為發 球型態與發球效果關聯交叉分析摘要表。 由上表 9 研究結果得知,不同的發球型態所造成接發球方的組織進攻是有影響的, 造成對方無組織進攻的最佳的發球型態為跳躍漂浮球,共 650 (23.7%) 次,除了統計上 因為各組次數差異太大影響結果;實務上研究者認為可能因是國內男子排球選手對於接 漂浮球的能力還有待加強。在跳躍發球中發現有無組織進攻是無太大差異,可能是我國 內選手跳躍發球的威力不足,以間接有效的破壞接發球方的組織進攻,也可能是我國內 選手對於接跳躍發球的熟悉度、掌控度及判斷能力較佳。. 21.

(29) 表 10 發球落點與發球得分效果關聯交叉分析摘要表 組織進攻. 發球落點. 對方有組織進攻. 對方無組織進攻. 總數. 1 號位 個數 (百分比). 256 (9.4%). 199 (7.3%). 455 (16.6%). 2 號位 個數 (百分比). 60 (2.2%). 52 (1.9%). 112 (4.1%). 3 號位 個數 (百分比). 112 (4.1%). 84 (3.1%). 196 (7.2%). 4 號位 個數 (百分比). 123 (4.5%). 92 (3.4%). 215 (7.9%). 5 號位 個數 (百分比). 404 (14.8%). 292 (10.7%). 696 (25.4). 6 號位 個數 (百分比). 669 (24.4%). 394 (14.4%). 1063 (38.8%). 總計. 個數 (百分比). 1624 (59.3%). 1113 (40.7%). 2737 (100%). 接著,研究者以發球落點和接發球方有無組織進攻進行卡方檢定,探討其關聯性。 根據卡方檢定 (X2 test) 的結果顯示,發球落點與發球效果無顯著關聯性存在 (X2 (6) =11.065, P = 0.86) ,上表為發球落點與發球效果關聯交叉分析摘要表。 表 10 得知發球落點在間接能夠造成接發球方有無組織進攻上並沒有太大的效果關 聯,可能在於接發球員的位子上,任何一個發球落點都能夠達到相當的接球水準。. 22.

(30) 表 11 發球位置與發球效果關聯交叉分析摘要表 組織進攻. 發球位置. 總計. 對方有組織進攻. 對方無組織進攻. 總數. 1 號 位 後 個數. 1160. 826. 1986. 場延伸. 42.4%. 30.2%. 72.6%. 6 號 位 後 個數. 251. 174. 425. 場延伸. 9.2%%. 6.4%%. 15.5%. 5 號 位 後 個數. 213. 113. 326. 場延伸. 百分比. 7.8%. 4.1%. 11.9%. 個數. 1624. 1113. 2737. 百分比. 59.3%. 40.7%. 100%. 百分比. 百分比. 最後,研究者以卡方檢定探討發球位置與接發球方有無組織進攻進行關聯性分析。 根據卡方檢定 (X2 test) 的結果顯示,發球位置與發球效果無關聯性存在 (X2 (2) =5.587 , P = 0.61) ,上表為發球落點與發球效果關聯交叉分析摘要表。 表 11 結果發現,發球員站的位置對於接發球有無組織進攻的間接影響效果也無顯 著關聯性存在,顯示對於選擇發球位置時,並不會因為發球的位置而造成接發球的影 響,盡可能的選擇自己最有把握最有信心的位置發球即可。不過由於各位位置間數據差 異過大,亦可能是造成此統計結果之原因。. 23.

(31) 第三節 102 年全國運動會男子室內排球比賽不同發球技術與得分效果之 差異情形 表 12 發球得失分與發球型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發球型態. SS. DF. MS. F. 事後比較. 7.105. 2. 3.553. 21.249***. 站立漂浮球> 跳躍漂浮球> 跳躍發球. 誤差. 518.778. 3103. 總計. 525.883. 3105. .167. *P<.05;**P<.01;***<0.01 註:SS (sum of squares) =離均差平方和;DF (degree of freedom) =自由度;MS (mean square) =均方。 首先,研究者對發球型態與發球得失分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由於本研究之資料 違反變異數同質性假定,因此使用 Bonferroni 法調整,調整過後之結果顯示發球得失分 在不同發球型態下有顯著差異存在 (F (2,3103) = 21.249, P<.05) ,接著以 Scheffe 法進行 事後比較發現在發球得失分上面,站立漂浮球之效果 (M = .98, SD = .297) 優於跳躍漂 浮球之效果 (M = .96, SD = .379) 優於跳躍發球之效果 (M = .512, SD = .512) 。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如表 12。 研究結果得知在發球型態上與發球得失分是有差異性的,跳躍發球及跳躍漂浮球已 是國內甚至國際上較為普遍使用的發球型態,依據研究結果發現我國選手之站立漂浮球 之發球效果優於其它兩種發球型態。 這樣的結果可能的原因在於站立漂浮球的得分與失分較沒有太大的落差;跳躍漂浮 球的得分效果高,失分效果並沒有低於得分效果;跳躍發球倒是失分高於得分。 由於各種發球型態之次數差異甚大,亦可能造成此統計結果。 24.

(32) 表 13 發球得失分與發球落點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SS. DF. MS. F. 事後比較. 發球落點. 364.868. 6. 60.811. 1170.419***. 1 號位>4 號位>6 號位. 誤差. 161.015. 3099. .052. 總計. 525.883. 3105. *P<.05;**P<.01 註:SS (sum of squares) =離均差平方和;DF (degree of freedom) =自由度;MS (mean square) =均方。 在發球落點與發球得失分部分,經過 Bonferroni 法調整後之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結果顯示,發球得失分在不同發球落點下有顯著差異存在 (F (6 , 3099) = 1170.419, P<.05),接著以 Scheffe 法進行事後比較,發現在發球得失分上面,1 號位落點之效果 (M = 1 . 08, SD = .270) 優於 4 號位落點之效果 (M = 1 .10 , SD = .298) 優於 6 號位落點之效 果 (M = 1.04 ,. SD = .195)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如表 13。. 1 號位落點較佳的原因可能因為若是 1 號位後場延伸發球位置居多情況下,發至 1 號位的落點也就會是對角線較能夠施加威力,但也有不是對角的發球位置,如 5 號位後 場延伸的發球對於 1 號落點為正面接、發球,也有可能是因為 1 號位落點的接球對於 5 號位後場延伸的接球經驗較少,在判斷上可能會有影響。. 25.

(33) 表 14 發球得失分 SS. DF. MS. F. 發球位置. .946. 2. .473. 2.796. 誤差. 524.937. 3103. .169. 總計. 525.883. 3105. 註:SS (sum of squares) =離均差平方和;DF (degree of freedom) =自由度;MS (mean square) =均方。 在發球位置與發球得失分部分,經過 Bonferroni 法調整後之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結果顯示,發球得失分在不同發球位置下沒有顯著差異存在 (F (2, 3103) = 2.796, P<.05),變異數分析摘要表如表 14。 從本研究看出發球位置的變化對於發球得失分是沒有顯著的差異,原因很可能在於 不同的發球位置對於接發球球員是沒有造成影響的。. 26.

(34)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分為兩節呈現,第一節為結論,依據結果及討論歸納出結論,第二節為建議, 依照結論以及做完本研究後發現的之問題與結果給予適當的建議。. 第一節 結論 首先,第一個研究目的在探討發球技術與發球得失分效果之情形,本研究發現在發 球型態上跳躍發球失誤率高,是屬於相當不穩定且冒險的發球型態;跳躍漂浮球發球得 分率較佳也是使用最為普遍的發球;站立漂浮球則是最穩定的發球型態。 第二個研究目的在探討發球技術與發球效果之關聯情形,本研究發現與發球效果有 關聯性的發球技術唯有發球型態,其中造成無組織進攻效果的發球型態為跳躍漂浮球最 佳,站立漂浮球則效果較差。 第三個研究目的在探討發球技術與得分效果之差異情形,本研究發現發球型態與發 球落點都與得分效果有差異,其中發球型態較佳的為站立漂浮球,其次為跳躍漂浮球、 跳躍發球;發球落點較佳則為 1 號位,其次為 4 號位、6 號位。 在國內排球使用發球型態居多為跳躍漂浮球,研究結果顯示跳躍漂浮球的效果也不 差,發球落點則可選擇 1 號位,較能造成接發球方組織進攻的影響,另外研究者發現發 球者多在 1 號位後場延伸發球,跳躍發球失誤率過高。. 第二節 建議 本研究結束後整理發現,若能將發球威力定義清楚並且加入研究,也許更能夠凸顯 發球技術與效果之間的關聯。 建議國內往後訓練發球上,至少要讓選手都要會兩種發球型態,最開始學習的站立 漂浮球一定要能夠十拿九穩的發進場地,這樣可以在不同比賽時機交替使用,而若選擇 跳躍發球為主要發球型態,應該要加強對於跳躍發球的威力、落點與穩定性,發球對象 才能夠較凸顯出跳躍發球驚人的破壞力;前區的發球落點也能多加嘗試其發球效果;發 球位置雖都與發球效果無關,但本研究者認為可以搭配選手發球的特性做發球位置的選 27.

(35) 擇。 國內選手發球型態上跳躍發球失誤率最高,但得分率並沒有相對的最高,屬於相當 不穩定且冒險的,而冒險的情況下若不能在得分率上佔到優勢,冒險就更是多餘的,因 此在追求高風險的跳躍發球時,一定要將發球的得分率及破壞組織進攻率提升,則接受 高風險所帶來的失誤才是有意義的。 建議後續研究加入接發球之綜合探討,發球可謂矛,接發球可謂盾,在接發球之能 力與技術,加入是否為自由球員接球之探討。. 28.

(36) 引用文獻. 蔡聰榮 (2013) 。有去有回才厲害嗎?排球得分與勝負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 科學研究所:台北市。 姚正臺 (2007) 。大學男子排球比賽發球得分效益之分析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體育 教學碩士學位班:花蓮市。 洪至祥、邱鑾英 (2009) 。排球運動比賽影響發球成效因素分析。淡江體育,12,83-90。 吳伯叡 (2002) 。論排球比賽的發球策略。大專體育,62,50-56。 吳憲訓 (2002) 。排球發球基礎概念、技術與訓練之初探。大專體育,60,138-142。 張木山 (1996) 。排球。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技術報告書。 林獻巃 (2009) 。排球發球方式對發球目標成效之研究。運動教練科學,14,39-52。 潘寶石、邱堃鐘 (2005)。現階段排球發球技、戰術運用之理論與實際。中華排球,118, 106-112。 黃幸玲、楊振興 (2007)。淺談發球在排球比賽之應用。大專體育,88,142-147。 廖立仁、許太彥、許南海 (2008) 。排球跳躍發球對排球技術表現之初探。排球教練科 學,12,41-47。 吳忠政 (2008) 。亞洲男排發球型態之分析研究。排球教練科學,12,21-26。 稅尚雪 (2004) 。大專男排前四強不同發球型態與發球落點對排球技術表現之分析。體 育學報,36,73-84。 胡林煥、吳智民、陳永祥、董惠美 (2007) 。優秀排球選手跳躍發球運動學分析:以吳 智民選手為例。大專體育學刊,9 (1) ,37-45。. 29.

(3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下手傳球是接發球, 後排防守, 保護的主要技術. 正面下手傳球是最 基本的傳球方法, 是各種傳球技術的基礎, 適合於接各種發球, 扣球 等.. ──

We do it by reducing the first order system to a vectorial Schr¨ odinger type equation containing conductivity coefficient in matrix potential coefficient as in [3], [13] and use

Thus, for example, the sample mean may be regarded as the mean of the order statistics, and the sample pth quantile may be expressed as.. ξ ˆ

Isakov [Isa15] showed that the stability of this inverse problem increases as the frequency increases in the sense that the stability estimate changes from a logarithmic type to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Courtesy: Ned Wright’s Cosmology Page Burles, Nolette &amp; Turner, 1999?. Total Mass Density

Monopolies in synchronous distributed systems (Peleg 1998; Peleg